曾被提名諾貝爾獎的日本科學家,同時被譽為國寶級的科學家,有著光催化之父之稱的他,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卻選擇來到中國,並且率領自己的團隊組團奔向中國的懷抱!這到底發什麼了什麼?他又是誰?為何要選擇帶領自己團隊奔向中國呢?
他就是日本的超一流科學家光催化領域的重要人物,藤島昭院士。
藤島昭1942年3月十日出生於日本東京府。
打小就對知識充滿了渴望,所以成績也是沒得說,一直都是尖子生。藤島昭在1962年順理成章的考入了橫濱國立大學工學部,這對於他來說都很正常,1966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又如願以償的進入到了東京大學應用化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第二年藤島昭優秀的成績和能力被本多健相中,從此就跟著它的導師開始了研究並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他們亦師亦友在研究室共同發現了二氧化鈦單晶表面在被紫外光照射下能夠出現光分解的現象,這個現象就是現在非常著名的本多藤島效應。可以看出是用他們兩個的名字命名的。也就是因此,光催化領域的研究開始了新的歷程。
但是天才總是坎坷的,它的研究成果遭到了很多人的之一特別是當時的日本學會和電話學會,他們說他這是荒唐的,是謬論。因為這個研究成果甚至影響到了它的學位,博士沒有畢業。
作為科學領域的研究者最具有的就是耐心,也許別人看來是倔,藤島昭沒有放棄,他決定要穩住自己繼續更加努力,不停地做實驗,為就是證明它的研究成果是對的!是真實的!
結局自然是正義戰勝了邪惡,王子娶到了公主,藤島昭證明了自己,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成果讓那些質疑的組織和人武力反駁,狠狠的給了他們一個大耳瓜子。
在1971年成功的獲得了東京大學應用化學博士學位,在第二年的7月份他講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到了自然雜誌上,這個雜誌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同時也是最具有名望的科學雜誌之一。在很多的科學領域當中,許多最重要和前沿的研究結果都是以短訊的形式發表在自然上。
他的這一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就引起了各界甚至是世界各國的關注。
在他發表研究成果的第二年,1973年10月16日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了,這是人們第一次注意到我們非常迫切的需要尋找全新的清潔型能源。
而藤島昭的研究成果可以說是為人類找到了一個方向,甚至是起到了很大的影響。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光催化之父這個稱號,開始在整個科學界越來越出名。光觸媒從被發現到現在也不到50年,實際運用的時間更是有限才不過十幾年的時間。
藤島昭發表論文的想法很單純,他就是想要透過自己的研究為人類解決能源方面的一些問題。做出自己能做的。這個研究成果雖然很先進但是很遺憾,在這項實驗中,利用紫外燈照射下水分成氧氣和氫氣的轉換效率太低了,更笨不足以實現規模,也就是沒有價效比和經濟性。所以無法得到實際應用。在當時更不可能成為新能源。
就算是後來,全球的研究者都在對二氧化鈦進行改良,甚至是換上了氧化鎢來替代再到最後往裡加入了許多其他的物質最終得到的結果依然是不夠理想。
但是藤島昭這個倔勁也不知道是隨誰,就是不放棄狠下心來換一個角度繼續進行研究。他把研究方向從水分解代替能源轉變為了水分解強氧化力應用,在之後的多次實驗中,他再次發現二氧化鈦只要是吸收了照明光源或者是太陽光這些可見光後,就具有了非常強的氧化性和親水性。能夠形成強氧化的自由基,可以破壞細菌的細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質,能夠讓細菌流失致死。並且還能將細胞死亡是釋放出來的有害複合物分解為無害的水和二氧化碳。
這就意味著光觸媒具有非常好的抗菌能力、空氣淨化能力和水淨化能力以及防汙防黴的功能。隨後美國的FDA影片檢測中心經過檢測發現二氧化鈦對人體沒有危害,這就證明光觸媒能夠大範圍的應用到人類的生活中。
這可能就是上帝眷顧?!讓本來陷入被動研究來了個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發現光觸媒產生的新能源根本無法形成規模,難以實際應用的時候,卻偶然間發現光觸媒在環保和空氣治理方面有著非常理想的作用。而且是能夠實實在在地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影響。
藤島昭也是因此被多次提名諾貝爾獎。雖然好幾次都是沒能夠獲得獎項,但是在2012年成功的獲得了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要知道這個獎項雖然不是諾貝爾獎,但是獲得了這個獎項就證明這個人非常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因此具有諾貝爾獎得主預測的性質。在2013年前我們中國從來沒有人獲得過。
藤島昭發表的論文在學術界多次被引用,總數超過了6000多次。為光觸媒領域打開了一個大門。
時間來到了1986年藤島昭在東京大學擔任工學部教授。也就是這個時候與中國有了密切的聯絡,主要就是合作交流、培養人才和學習文化等。所以說,在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幾乎每年藤島昭都會來到中國一次,這也就導致了藤島昭與中國的科學家交流非常頻繁和深入,並且交下了很多的朋友。像是中科院、中工院等許多國內的知名科研院校都與藤島昭有著合作。藤島昭也是真正做到了,科學交流無國界。他非常注重培養留學生無論是哪個國家。根據每日新聞的報道,在藤島昭咋子與中國進行交流的40年之間,培養出了38名的中國留學生。其中不乏非常出色的人才,像是我國科學院的院士也有三位是經過藤島昭培養的。
曾經作為中日聯合培養的博士生江雷,他1992年在吉林大學畢業,隨後被送到了日本東京大學進行深造。也許是也許是命運,江雷進入到了藤島實驗室,藤島昭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江雷的導師。對日後的江雷有著很大影響。藤島昭也是非常看中江雷 ,對他格外的上心,江雷也是好樣的在工作室的時候就非常出色,大家對他都表示非常認同。在江雷博士畢業後一路順風順水 ,先是被藤島昭舉薦到了神奈川科學院成為了高年薪的專職研究員,隨後又參加了科學院的光電介面相變控制專案,連續五年主管這個課題組。現在的江雷博士已經是我國的科學院院士。
還有一位是劉忠範和姚建也同樣是藤島昭的學生,現在全都是中科院的院士。可以說藤島昭對於我國的科學研究同樣有著很高的貢獻。
藤島昭帶學生的方式也有著特別之處,聽江雷院士講,藤島昭教授的最高指導方式就是不指導。就是悟!他讓學生們在選擇課題之前先自己研究,然後由他來判斷這個課題是否值得大家花時間去研究,為的就是要讓狗學生能夠有儘可能的多發揮自己的潛力。
大家都說名師出高徒,藤島昭對於自己的學生是十分嚴厲的。有的時候如果看到了學生開題報告寫的啥也不是直接就是撕得稀巴爛甩到垃圾桶裡。這也都是因為藤島昭對於學生身份負責,而且私下裡他對學生也是亦師亦友,經常在一起說說笑笑吃吃喝喝,關係更像是朋友。隨後鑑於藤島昭對於中日兩國之間的教育培養、科技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影響。所以在2019年藤島昭獲得了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在最近雙方的關係可以說迅速升溫,接收到了中國學生的邀請,帶領著自己的團隊來到了中國。入駐到了我們的上海理工大學。
藤島昭的出走被日方媒體評為智慧流失的標誌性事件,這個情況的發生是偶然嗎?其實不然,這就是日本現如今科學界的縮影。日本的科學界近些年來一直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科研經費不足,說白了就是沒錢搞研發。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是因為2004年日本透過大學法人化改革之後,導致了日本的國立大學能夠從古政府獲得的經費變得十分有限,也就讓一部分日本大學的研究專案出現了擱置甚至是直接放棄。
而受到這個狀態影響最大的不是 那些有資歷年長的日本學者,他們因為混在這個圈子很多年了,或多或少都是積累了一定的經費和人脈。而那些剛剛進入科研甚至是剛進入沒多久的青年學者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他們沒錢搞研究就意味著沒有實踐,自己就是在 原地踏步,而其他國家卻是 大力投入 ,真的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於是就出現了日本學者相繼選擇出走到其他國家。
反觀我們中國對於科研方面的投入那是非常捨得花錢的,對於科研環境十分的重視,這對很多 國外的學者都有著很強的吸引力,所以日本的學者很多都來到了中國。根據資料顯示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至少2萬名日本學者選擇並且來到了中國。已經為中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比如一位叫做福田敏男的科學家,很早之前他就是 名聲在外了,他製造了 世界上第一個跨尺度協同生物組裝微機器人,對於微納級機器人領域有著很高的成就。透過這個系統他還做出了世界上直徑最小的人工血管,透過他的研究為癌症腫瘤等一些曾經難以診斷和治療的疑難雜症提高了診斷率和治療率。
他來到中國後也就意味著我們從此也掌握了世界尖端的微納級機器人理論,再加上我們在科研上的投入非常大力 ,對於他的研究有著很好的幫助,中國的機器人科技慢慢地變得越來越強。
而且福田敏男也為我們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為我們培養了超過一百位的博士。同時也讓很多青少年接觸到了機器人領域。
還有專門 研究靈長類大腦基因的日本教授高畑亨,他就是在日本找工作的時候不理想,後來選擇來到了中國的浙江大學,同樣是獲得了優越的研究環境,獲得了大量的科研資助。
有的大聰明也是發出了疑問,中國這樣做會不會是人傻錢多,最後幫別的國家培養了人才,竹籃打水一場空?
我們中國還真的不會幹賠本買賣,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最後獲得研究成果也是讓中國獲益,況且他們的研究環境良好,給的資金也充足,他們能夠做的研究就多沒有 顧慮,有了成果自己也能在國際上獲得地位,估計讓他們走他們都不願意。同時他們也表示中國對於研究方面的要求是很嚴苛的,他們要更加努力才行。
這次藤島昭來到了中國後,日本的輿論也是炸了鍋,一邊是覺得藤島昭是叛徒出賣了國家,讓本國技術流出,讓國家蒙受了級的損失。而另一邊則是開始職責日本政府,他們認為日本政府現在就是一群瘋子和蠢蛋在領導,日本的未來遲早會 毀在他們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