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人物小傳
哈桑·拉傑布·哈桑·阿卜杜·拉比希教授(中文名大海),中國文學與翻譯教授,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語言學院院長,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2011年獲得中國教育部頒發的漢語教育領域傑出貢獻獎。代表作包括《中國人民藝術家、戲劇家老舍和戲劇〈茶館〉的研究》《在中國的伊拉克文學分析研究》《中國古代文學中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研究》等。
1979年,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語言學院剛剛成立了中文系,我有幸作為第一屆學生開始了與中文和中國文化相伴的學習生活。當時在語言學院學習中文的同學非常少,我的父母也不能理解我的選擇。但我從小就喜歡中國歷史和文學,我相信這樣燦爛的文化值得我花一輩子時間仔細品讀。中國有句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為了畢業以後能繼續從事與中文相關的工作,我每天學習12到15個小時,刻苦練習漢字書寫。終於,學校保送我為中文系研究生,並派遣我來北京語言學院繼續深造。
在中國,我有幸與話劇《茶館》結緣,從而走進了中國戲劇的研究與傳播之路。
1991年,我在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戲劇方向學習,我當時的博士論文是關於中國人民藝術家、戲劇家老舍及其話劇《茶館》的研究。之所以選擇這樣的題目,是因為一次偶然的經歷。在北京求學時,同學邀請我去看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表演的話劇《茶館》。當時同學對我說:“一部小《茶館》,半部中國話劇史。大海,你理解了《茶館》,就明白了老北京人,甚至對中國近代的歷史也能有更深入的瞭解。”
看了演出,我著實被震撼了!《茶館》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把形形色色的人物放置在小茶館這樣一個空間裡,透過三個時代茶館的變化、茶館中人的對話和狀態,表現中國的歷史變遷。除此之外,茶館老闆、吃皇糧的旗人、辦實業的資本家、清宮裡的太監、信奉洋教的教士、窮困潦倒的農民以及特務、流氓、打手等各色人物,都有十分鮮明的性格,老舍“三言兩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令我對中國話劇產生了濃厚興趣。
看過《茶館》的演出後,我就想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我找來老舍先生的劇本原作進行研讀。相比表演,劇本對人物的描寫更是精彩紛呈。我感覺王利發是當時舊中國廣大市民階層的代表,表面看起來精明能幹、善於鑽營,但實際上膽小、自私。而常四爺代表了一群不甘受奴役的中國人。秦仲義自認為有很遠大的理想,當受到打擊時卻放棄了人生追求,心如死灰。透過這部話劇,我感受到中國人民近代以來遭受的深重苦難,以及為追求光明付出的巨大努力與犧牲。比如《茶館》的結尾,就寫到了學生運動的高漲和教員的罷課,透過康大力參加革命以及康順子、王大拴等人投奔西山游擊隊,從側面昭示了未來中國光明的前景。我當時就想,要把這部中國經典帶到埃及去。
回到埃及工作後,一旦我的學生能夠獨立閱讀中國文學作品,我就向他們積極推薦《茶館》,有的還透過網路觀看了這部話劇的演出影片。同學們都很喜歡這部作品,認為它不僅反映了中國的歷史和舊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裡面的語言、服裝、道具也讓大家覺得新奇。
大家有了興趣,我就會透過比較兩國的戲劇,讓他們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埃及也有著悠久的戲劇傳統,還誕生了一位偉大的阿拉伯文學大師——陶菲克·哈基姆,1987年他逝世後,埃及人民為他舉行了國葬。他的戲劇《交易》也是當時埃及社會現實的反映,講述了資產階級社會對無產階級的壓迫。我認為《交易》從主題內容上與《茶館》接近,在教學時就拿這兩部戲劇進行比較,用學生熟悉的本國劇作家的作品作為引子或者參照物,激發他們瞭解、研究中國戲劇的熱情。這樣做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有的學生對北京方言產生了興趣;有的以話劇《茶館》為線索,對中國的茶館文化展開了研究;有的還找來曹禺等劇作家的作品進一步閱讀。
2010年,電視劇《茶館》又進行了翻拍,我重溫了這部劇。我覺得新版電視劇與舊版的相比,情節更加緊湊了,畫面的細節也處理得很好。同一年,中國政府和埃及文化部合作,送給我們一箇中國電視連續劇《香樟樹》。我負責把這個電視劇從中文翻譯為阿拉伯文。我當時連續工作一個月,每天12小時,才把這個電視連續劇的內容翻譯為阿拉伯語。《香樟樹》播出後深受埃及觀眾歡迎。
我覺得,相比詩歌、散文、小說等藝術形式,戲劇乃至電影和電視劇能透過直觀可感的人物形象講述故事、傳播文化,在這方面,埃及和中國應該進行更多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埃及文化和中國文化都屬於東方文化,我們都長於探究歷史、思索今天所面臨的問題;我們也都注重在文藝作品中傳播社會道德和價值觀。中國戲劇和影視作品所傳達的正向價值能夠被埃及觀眾所理解和接受,埃及人民也期待著更多中國文化精品走入他們的生活。
(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陳映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