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防治哮喘病?
一,實則瀉之,虛則補之。
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二,中藥糾偏扶正抗過敏。
補脾化痰理氣增強通氣。
扶正固本、潤肺補腎納氣調節肺氣腎功能性。
溫陽健脾、清化瀉下,改善新陳代謝。
豁痰利氣祛瘀、消炎促進痰瘀分解。
調陰陽而三因制宜,或“冬病夏治"。
三,《景嶽全書》:“扶正氣須辨陰陽,陰虛者補其陰,陽虛者補其陽;攻邪氣須分微甚,或溫其寒,或清其接火。發久者,氣無不虛,故於消散中宜酌加溫補,或於溫補中宜量加消散,…",”並且提出了“喘分虛實,哮分寒熱”的治療大法。
李中梓《醫宗必讀》:“禁用涼劑,恐風邪難解;禁用熱劑,恐痰火易升"。
《王旭高醫案·痰喘》:“喘哮氣急,……治之之法,在上治肺胃,在下治脾腎,發時治上,平時治下。”
在解毒、止咳、平喘、祛痰具體作用重視脾腎對哮喘病整體扶正固本作用,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機體代謝功能,消除炎症與過敏反應,預防哮喘反覆發作。
原創作品,作者羅佔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