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共和國的艱難抉擇
在原子彈時期,沒有後方不行。
要準備上山,上山後還有個地方。北京出了問題,只要有了攀枝花鋼鐵基地就解決問題了。“三五”計劃要考慮解決全國工業佈局不平衡問題,要搞一、二、三線的戰略佈局,加強三線建設,防止敵人的入侵。
——毛澤東·1964年5月27日
隱藏於歷史褶皺裡的秘密
1964年,年輕而又多難的共和國終於擺脫了“大躍進”和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等因素造成的經濟困難局面,從動盪和饑荒的煎熬中挺過來。
只有親身經歷過飢餓的人,才能體會到什麼是痛徹心扉的感覺。自1957年到1962年,連年的自然災害,全國人均主要生活資料年消費量大幅度下降,市場上商品匱乏,物資奇缺,就連日常生活必須的鍋、碗、瓢、盆等都少得可憐。
面對全國上下缺吃少穿的緊張狀態,黨和國家領導人下決心改變這種困難局面。隨著經濟形勢的漸漸好轉,國民經濟也逐漸從低谷中走出,國家提前開始編制長遠國民經濟和“三五計劃”,並達成共識:決定按照農、輕、重的安排原則,大力發展農業和輕工業,重點解決人民的“吃穿用”問題。適當加強國防建設,努力突破尖端技術;與支援農業和加強國防相適應,加強基礎工業。
然而,前進的道路從來都不會平坦,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艱難險阻。歷史的程序中,也總會經歷痙攣般痛苦的掙扎。正當共和國領導人躊躇滿志地大步行進時,這支朝氣蓬勃漸已成熟的方陣,突然遭遇巨大的挑戰。
1964年4月,美國製定了擬對中國進行核打擊的計劃。
1994年美國一批機密檔案曝光解密,據檔案證實,在1964年之前,美國確實制定了對中國進行突然襲擊的計劃。
上世紀60年代初期的中國,為了國家安全考慮,也為了在大國博弈中立於不敗之地,中國加快了秘密研製核武器的研發步伐,但這一秘密還是被美國發現了。從1961年開始,美國利用從臺灣起飛的U-2高空偵察機多次飛臨蘭州等地區,據資料顯示,自1961年1月至1963年6月間,美國間諜衛星對中國進行了24次偵察飛行,辨認出羅布泊基地,拍攝到了包頭等多處核工廠及核設施照片。美國確認,中國將在1964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美國政府對此非常擔心,甚至十分驚恐,他們認為中國發展核武器挑戰了美國的霸權地位和核優勢。
1963年1月2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國家安全委員會第508次會議上說:“任何能夠阻止中共的談判都是重要的,因為他們已漸漸成為60年代後期以及將來的主要對手。”1月23日,美國助理國務卿哈里曼在致肯尼迪的信中提到:“在我看來,您談及的是關乎我國安全利益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努力防止紅色中國獲得核能力和為此目的而與蘇聯合作的可能性。”
1963年4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向國防部長提出一份長篇報告,擬定了直接和間接打擊中國核計劃的兩種方案。直接計劃包括:A、由國民黨軍隊實行滲透、破壞和發動對大陸的進攻;B、實施海上封鎖;C、南朝鮮進攻北朝鮮,以對中國邊界施加壓力;D、對中國核設施進行常規武器的空中打擊;E、使用戰術核武器有選擇地打擊中國的目標。間接方案是利用外交和宣傳攻勢,希望得到蘇聯的支援,逼迫中國停止核計劃。
7月2日,肯尼迪指示哈里曼尋求與赫魯曉夫在禁止中國核武器試驗和開發方面的合作。肯尼迪在給哈里曼的電報中說:“相對比較小的力量掌握在中共手裡時,都可能對我們大家造成很大危險,你應當徵詢赫魯曉夫在限制或者阻止中國核開發方面採取什麼辦法的意見,並且瞭解他是否願意由蘇聯方面採取行動,或是接受美國按照這個方向採取行動。”
而此時的中國,不僅面對動盪的世界局勢,所處的周邊複雜的國際關係等外部形勢和環境也極為緊張,使其在國際空間中的處境日漸冷峻甚至日趨惡化。中國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軍事壓力、戰爭挑釁和侵略威脅。
國際上,由於蘇聯力圖從政治和經濟上控制中國,使中蘇兩國產生了日益嚴重的分歧,蘇聯撕毀經濟合同,廢除科技合作專案,撤走了援建專家,中止了援建專案,中國的數百個重要工業企業和科技專案陷於癱瘓,中國的經濟遭受致命打擊,中蘇兩國也由兄弟般的親密戰友惡化為敵對關係。蘇聯不斷在中國邊界挑起糾紛,達數千起之多,藉此向中國施加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壓力。
在中國南面,美國發動越南戰爭,借南越圍堵社會主義陣營。美國還挑起中印爭端。印度受到美英蘇等國不同程度的支援,1959年向中國提出領土要求,遭到拒絕後,在中印邊境全線向中國發動進攻,直接威脅中國西部邊疆的安全,中印關係開始惡化。
到六十年代中期,周邊區域性戰爭爆發的次數不斷呈上升趨勢,中國面臨四面受敵的危險。而此時的中國,經過朝鮮戰爭的磨損,中蘇交惡的打擊,中印戰爭的磨難,漸受國際社會的孤立,國際地位低落,如同寒冬裡遭遇寒流,真可謂雪上加霜。
在中國北面,中國所面臨的形勢也越來越嚴峻。1962年蘇聯在中國新疆伊犁、塔城地區策動了大批中國居民外逃事件。1963年7月蘇聯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簽訂了針對中國的《關於蘇聯幫助蒙古加強南部邊界防務的協定》,不久,蘇聯派駐重兵進入蒙古。此後幾年之中,蘇聯向鄰近中國邊境地區派駐的軍隊由10個師近20萬人逐漸增加到54個師近百萬人,戰略導彈直接指向中國。
1962年10月20日和11月14日,印度軍隊悍然由東段向中國領土發動大規模入侵,中國軍隊被迫兩次進行反擊,將印軍擊退。其後,雖然由於中國方面的主動停火、撤軍和交還繳獲的武器裝備,戰爭停止,但雙方邊界的軍事對峙局勢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待續……
鶴蜚長篇報告文學《熱血在燃燒——大三線崢嶸歲月》連載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