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公眾的普遍印象中,人類似乎一直在努力探索宇宙空間,從上世紀開始,就不停地往天空發射火箭,今時今日將人送到太空中也只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目前看來太空探索發展得很順利,有些人可能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太空探索好像不怎麼難,相信我們未來必將征服宇宙。
但現實是,人們越探索深空,越是被深空的無垠所震撼,在這用光年也無法丈量的空間中,我們實在是太渺小了,就連太陽系在宇宙中也渺小得像一粒微塵。
目前我們主要探索的目標還只是太陽系這粒微塵中的月球和火星,整個地球真正離開太陽系這粒宇宙微塵的,就只有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這兩個無人航天器。
而它們離開太陽系所用的時間是——42年,僅看時間跨度就足以證明太空探索的前景不容樂觀。而且兩個航天器都帶有一些資料探測的儀器,它們將收集到的資料傳輸回地球讓科學家們更好地掌握星際間的情況。
但是離開太陽系的範圍後,傳輸回來的資料讓人大跌眼鏡,太陽系外的環境比我們想象中的更為惡劣。
旅行者2號的旅程
如果只是說起旅行者2號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根本對其沒有多少印象,因為這個航天器實際上是上個世紀發射到太空中的。1977年8月20號旅行者2號發射升空,16天后,它的孿生兄弟旅行者1號也跟著離開了地球。
兩艘旅行者航天器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近距離看看太陽系各個星球,在這個過程中加速到第三宇宙速度,最後脫離太陽重力的束縛前往星際空間的。
雖然旅行者2號先出發了16天,但由於旅行者1號設定的速度更快一些,於是1號於2012年8月25日就已經成功到達太陽系邊緣,脫離太陽的束縛,成為第一個到達星際空間還沒失去聯絡的飛行器。
但由於旅行者1號設定的飛行速度太快,甚至達到17.062公里每秒,導致到達太陽系邊界時,航天器掛載的大多數儀器都出現了問題,許多相關資料根本無法探測。
旅行者一號還保持運作的儀器基本上只剩下探測宇宙射線、電子能量分佈和磁場這三方面的功能。
而一開始將航天器分為一號和二號的主要原因是讓兩臺航天器從不同的方向脫離太陽系,獲取太陽系外兩處位置的資料,這樣能更好地進行比對,能讓科學家們更加清晰地掌握太陽系的實際狀況。
在六年後,2018年12月10日,速度慢許多的、只有15.56公里每秒的旅行者二號終於穿越太陽重力和太陽風的束縛,進入星際空間。
在離開太陽系之前,旅行者2號成功路過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並且近距離收集了這些行星的各種資料,還順便研究了行星的衛星,甚至給他們都拍了照。這些資料與圖片為科學家們對太陽系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言歸正傳,從另外一個位置突破太陽系束縛的旅行者2號因為其速度比較慢,身上能用的儀器更多,但旅行者2號雖然收集到了資料,卻無法將資料傳回地球。
因為地球原本用來給旅行者聯絡的三臺大型太空通訊設施有兩臺都位於北半球,而旅行者2號卻位於南半球的正前方,因此只能依靠位於澳大利亞的堪培拉太空通訊設施進行聯絡和控制。
但是由於澳大利亞那臺設施不夠先進,無法接收到遠在太陽系外的訊號,最終用時8個月才終於將其升級。
由於此時旅行者2號已經距離地球有165個天文單位了,換算成公里的話就是246億公里,即便是光速的通訊電磁波也依然需要十六個小時才能送達,一來一回間就需要三十多小時。最終在2020年10月30號,地球再次接受到旅行者2號的回應訊號,和那在星際空間中檢測到的資料。
但這久等的資料卻讓科學家們大失所望。
旅行者2號檢測到有害射線
星際空間外的情況究竟怎樣?2019年10月,美國宇航局科學家根據飛船保留下來幾個有效載荷記錄讀數,計算出旅行者2號已經離地球約182.7億公里遠,與太陽的距離在182.58億公里左右,在此處,源自太陽日光層的帶電粒子下降至2.2,來自星際空間的粒子激增至2.4。
資料表明,在星際空間外的宇宙射線遠超太陽系內的水平,這意味著在人類如果想突破星際空間離開太陽系,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這嚴重超標的宇宙射線,巨大的阻礙令人感到失望。
如果僅看名字,我們肯定會想當然地將宇宙射線當成是輻射的一種。但輻射只是一種性質與光線、電磁波等存在一模一樣沒有任何質量的能量體。
科學家們之所以將其命名為宇宙射線,正是一開始將其誤認為電磁波的一種,但隨著研究才漸漸明白,宇宙射線其實是在太空環境中被加速到無限接近光速的帶電高能亞原子粒子。
這些粒子是有質量的,也是致命的。在地球上,曾經有一位科學家布格斯基因為意外將頭伸進了大型強子對撞機中,被人造的高速粒子穿透頭部,他的半邊頭部瞬間腫脹起來,並且導致受撞擊的半邊臉部完全癱瘓。萬幸的是布格斯基並沒有因為此次事故出現生命危險,如今仍然健在。
僅一顆高速粒子就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而太陽系外面的宇宙射線十分密集,這些宇宙射線有89%單純的質子、10%氦原子核、1%重元素。這些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的微小粒子將會對每一個出現在太陽系外的生物進行無差別打擊。
其實宇宙中的物質都可以在這些宇宙射線不斷的撞擊產生的,比如高速運動的質子撞擊到宇宙中隨處可見碳元素的原子核,被撞散的原子將會重新形成元素序列更低的元素,比如鋰、鈹、硼都有可能在碳元素被撞擊後產生。
細心的朋友不難發現,這種宇宙射線對物質的撞擊十分像原子彈中的核裂變,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可以說物質出現在星際空間中,時刻都要面臨著這種小型核裂變的衝擊。
而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其實也是以碳元素為主,大家仔細想想,如果身體中的碳元素都變成了鋰鈹硼,那身體還能繼續運轉嗎?顯然是不能。
即便是穿上宇航服,以現在的技術也根本防禦不住這種無限接近光速的粒子,因此科學家們才感到十分失望,這些資料證明了我們人類現階段不可能跨出太陽系之外。
為何在地球上不用擔心宇宙射線
這時就有人要問了,嚴格來說我們人類也屬於宇宙中的一部分,為何太陽系外的宇宙射線不會影響到我們現在的生活呢?
其實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們生活在層層保護中。首先大家也知道,在月球和太空站中都有人類的足跡,宇航員們在太空中並不需要太擔心宇宙射線的問題。這都是因為第一層保護的存在——太陽風。
太陽是一個時刻散發出光和熱的恆星,它的熱量主要來自於大量氫元素在核聚變中產生的,在散發光熱的過程中,無數的等離子體像宇宙空間散發,這些等離子體來到我們的身上時就變成了暖洋洋的陽光,從宇宙上看就像是太陽向整個太陽系吹風。
宇宙射線中的高速粒子在接近太陽系時,就會很大機率撞上太陽風中的等離子體然後消散,只有極少數的宇宙射線能避開太陽風,進入到太陽系中,總之越接近太陽系中心,宇宙射線就越少。
即便如此,在近地軌道執行任務的宇航員們仍要面對76倍的輻射,這些輻射全都是由漏網的宇宙射線造成的,還好僅僅76倍的輻射,現在的宇航服還是可以防禦住的。
而生活在地球表面的我們,除了有太陽風的保護,還有強大的大氣層保護,宇宙射線進入太陽系靠近地球后直接被密集的大氣原子給攔了下來,在撞擊大氣原子時還會生成亞原子粒子。
科學家們也會透過這種現象研究微小粒子的構成與性質,比如宇宙射線撞擊大氣時時常會產生μ子,這種亞原子粒子其實就是狹義相對論中預言到的一種粒子。
未來的星際航行將如何應對
科學家們至今仍舊無法確認這些密集的宇宙射線是如何產生的,有研究認為,宇宙射線其實是黑洞、中子星、脈衝星等高能天體的運動中產生的,但並沒有實際的證據證明。
無論宇宙射線是如何產生的,它在太陽系外密集存在是不爭的事實,甚至在接近太陽系邊緣時宇宙射線的危害就不容忽視了,這讓人感覺我們只能生活在太陽系這個保護層中,出了太陽系就只有滾燙的岩漿。
目前人類無法制造出任何長期有效抵禦宇宙射線的物質和裝備,因此我們對太陽系的探索可以說是將要止步於此,但總有一些不甘心的科學家,提出了一些可能可以抵禦宇宙射線的方法:
- 能量散發器
既然太陽風可以抵禦宇宙射線,那麼我們就可以沿著這個思路進行研究,只要有一個可以向外散發密集能量的裝置,應該能成功抵禦大部分宇宙射線的衝擊。
但是這個方案的缺陷在於,能抵禦宇宙射線的能量,本身是一種十分危險的輻射,這同樣對宇航員的生命安全有威脅。
- 蟲洞穿越
像著名的電影《星際穿越》一般,人類的主要星際穿越方式是透過蟲洞穿越來進行的。既然可以直接穿越到達目的星球,又何必冒著危險穿越可怕的星際空間呢?
但遺憾的是,現階段也是沒有任何支援蟲洞穿越可行性的理論,現在看來這個方案也只是異想天開而已。
結語
其實以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僅僅是去往太陽系邊界就需要飛行幾十年,這對任何一個人類來說都是一場無法接受的持久旅程。
當我們要考慮太陽系以外的空間時,我們首先要能做到有能力在較短時間內到達那裡,否則一位年輕的宇航員去到太陽系邊界時都已經變成一位老者,這樣的旅行將沒有意義。
而當我們有能力將人送往那麼遙遠的地方時,那說明我們的技術水平將遠超現在,現在困擾著我們的宇宙射線也將不再是無法解決的難題。
目前我們主要的研究方向還是如何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基地並從中獲取資源,距離太陽系外的星際空間還十分遙遠,也許未來將會發明出我們現在無法想象的科技,也許並不需要為未來的人們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