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家族,若是不加以分類,籠統而學,怕是難以釐清各藥之間的關係,也不易掌握各藥的效用,影響臨床的發揮。如何快速掌握中藥的作用?有道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若將中藥分門別類,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具體怎麼分呢?本文介紹現在常用的分類法,詳見正文!
北齊徐之才曾把藥物的效能分為十種,他說:“藥有宣、通、補、洩、輕、重、滑、澀、燥、溼十種,是藥之大體。”內容是:宣可去壅,生薑、橘皮之屬,即理氣和胃藥;通可去滯,通草、防己之屬,即利尿藥;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即強壯營養藥;洩可去閉,葶藶、大黃之屬,即瀉水、通大便藥;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即解肌發汗藥;重可去怯,磁石、鐵粉之屬,即安神鎮靜藥;滑可去著,冬葵子、榆白皮之屬,即利尿潤腸藥;澀可去脫,牡蠣、龍骨之屬,即收斂固澀藥;燥可去溼,桑皮、赤小豆之屬,即理溼化痰藥;溼可去燥,白石英、紫石英之屬,則滋潤藥。宋朝寇宗奭補充兩種:寒可去熱,即清涼藥;熱可去寒,即溫熱藥。清朝賈九如又提出:雄可表散,銳可下行,和可安中,緩可制急,平可主養,靜可制動等。各有見地,可供參考。
現在一般分法比較明朗,大致如下:
解表藥
具有發散作用,包括疏解風寒、風熱、風溼、暑氣等外邪犯表。辛溫解表,如麻黃、桂枝、紫蘇、羌活、獨活、荊芥、防風、細辛、香薷、白芷、秦艽;辛涼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葉、菊花、浮萍、升麻;驅風溼,如威靈仙、白芷、絡石藤、五加皮、海風藤等。
瀉下藥
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瀉水)。寒下,如大黃、玄明粉;熱下,如巴豆;潤下,如麻仁、瓜蔞仁、郁李仁;瀉下,如大戟、芫花、甘遂、牽牛子、商陸、葶藶等。
理溼藥
具有除溼滲利作用。芳香化溼,如藿香、佩蘭、佛手、蒼朮、厚朴、草果;淡滲,如茯苓、通草、苡仁;利尿,如車前、澤瀉、木通、防己、瞿麥、豬苓、萆薢、萹蓄等。
祛寒藥
具有溫中作用(包括回陽)。溫中散寒,如吳茱萸、丁香、乾薑、茴香、烏頭;扶陽壯火,如附子、肉桂、益智仁、肉果、巴戟天等。
清熱藥
具有清解內熱作用(包括解毒)。苦寒清熱,如黃連、黃芩、黃柏、知母、山梔、龍膽草、連翹、青蒿、夏枯草、丹皮、銀花;甘寒清熱,如鮮生地、石膏、竹葉、竹茹、天花粉、地骨皮、蘆根、茅根;清熱解毒,如玄參、犀角、青黛、大青葉、馬勃、射干、山豆根、地丁草、板藍根等。
湧吐藥
具有催吐作用。如瓜蒂、藜蘆、膽礬等。
消化藥
具有消食健胃作用。如神曲、山楂、麥芽、砂仁、蔻仁、萊菔子、雞內金等。
止咳藥
具有肅肺作用(包括化痰平喘)。清肺止咳,如前胡、牛蒡、杏仁、貝母、桔梗、桑白皮、枇杷葉、馬兜鈴、百合、百部、胖大海;溫肺止咳,如白前、旋覆花、紫菀、款冬花;消痰平喘,如膽星、半夏、白芥子、蘇子、天竺黃、海浮石、鵝管石、竹瀝、海藻、昆布、海蜇等。
理氣藥
具有舒暢氣機作用。行氣,如陳皮、烏藥、木香、香附、鬱金、金鈴子、香櫞;破氣,如枳實、青皮、沉香、厚朴等。
理血藥
具有和血作用,包括破瘀、止血。活血,如當歸、川芎、紅花、雞血藤、五靈脂、延胡、乳香、沒藥;破瘀,如桃仁、敗醬草、益母草、薑黃、劉寄奴、地鱉蟲、水蛭、虻蟲;止血,如仙鶴草、參三七、蒲黃、白及、槐花、地榆、側柏葉、茜草、血餘炭、大小薊、棕櫚、藕節等。
滋補藥
具有營養強壯作用(包括補氣、補血、溫補、清補)。補氣,如人參、黨參、黃芪、白朮、山藥、甘草;補血,如熟地、首烏、驢皮膠、龍眼肉、當歸身、白芍;溫補,如鹿茸、蓯蓉、菟絲子、蛤蚧、五味子、補骨脂、狗脊、杜仲、續斷、海狗腎、鹿角膠、虎骨膠;清補,如沙參、麥冬、石斛、女貞子、龜板、鱉甲、枸杞子、女貞子、天冬等。
開竅藥
具有醒腦闢穢作用。如麝香、牛黃、蟾酥、冰片、蘇合香、安息香、菖蒲等。
鎮靜藥
具有重鎮作用,包括息風、安神。重鎮,如磁石、代赭石;息風潛陽,如天麻、鉤藤、石決明、牡蠣、羚羊角、玳瑁、蜈蚣、全蠍;安神,如遠志、棗仁、柏子仁、龍齒、硃砂、茯神、珠粉等
固澀藥
具有收斂作用(包括止汗、固精、制瀉)。止汗,如麻黃根、浮小麥、糯稻根、五味子;固精,如金櫻子、芡實、蓮鬚、蓮肉、龍骨;制瀉,如御米殼、赤石脂、石榴皮、訶子等
驅蟲藥
具有殺蟲作用。如使君子、蕪荑、雷丸、鶴蝨、榧子、檳榔、雄黃、苦楝根等。
從上面可以看到中藥的豐富,並在治療上具有多種多樣的功能。
我們體會到,藥物作用於人體,主要是兩個方面:一為恢復和加強體力,一為驅除病邪。簡單地說,就是扶正和祛邪,也即《內經》所說“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現在為了便於學習和臨證應用,將最繁用的藥物結合常見證候,再作如下分述,有應生用或炮製用的亦加註明。
1.扶正類
(1)屬於肺者:分肺氣虛、肺陰虛。
補肺氣:生曬人參、生黃芪、冬蟲草、山藥。
補肺陰:北沙參、麥冬、川百合。
(2)屬於心者:分心血虛、神不安。
補心血:細生地、麥冬、酸棗仁、柏子仁、龍眼肉、紅棗、五味子、浮小麥。
安神:龍齒、雲茯神(用硃砂拌者為朱茯神)、珍珠粉。
(3)屬於肝者:分肝血虛、肝陽上升。
補肝血:當歸身、白芍、制首烏、驢皮膠、潼沙苑。
潛陽息風:左牡蠣、生石決、鉤藤、天麻、杭菊花、羚羊尖、炙全蠍。
(4)屬於脾者:分中氣虛、中氣下陷。
補中氣:黨參、白朮、山藥、炙甘草、扁豆、飴糖。
升提中氣:炙升麻、軟柴胡、煨葛根。
(5)屬於腎者:分陰虛、陽虛、精關不固、筋骨無力。
補陰:熟地、山萸肉、天冬、菟絲餅、桑椹子、熟女貞、炙鱉甲、龜板、制黃精、紫河車、核桃肉。
補陽:枸杞子、鹿茸、海狗腎、益智仁、鹿角膠、肉桂、熟附片、巴戟肉、鎖陽、胡蘆巴。
固精:金櫻子、煅龍骨、煅牡蠣、蓮鬚、芡實、桑螵蛸。
壯筋骨:炒杜仲、續斷、炙虎骨、懷牛膝、炙狗脊、補骨脂、木瓜。
(6)屬於腸胃者:分津液虛、消化弱、滑腸、便閉。
養津液:金石斛(用鮮者為鮮石斛)、天花粉、玉竹。
助消化:雞內金、春砂仁、白蔻仁、炒谷芽。
澀大腸:訶子、御米殼、赤石脂、煨肉果。
通大便:生大黃(亦可用炒大黃)、玄明粉、蘆薈、枳實。
潤腸:麻仁、瓜蔞仁、郁李仁、淡蓯蓉、蜂蜜。
(7)屬於膀胱者:分小便短澀、遺尿不禁。
利尿:雲茯苓、豬苓、赤苓、車前子、澤瀉、冬瓜皮、通草、木通、大腹皮。
通淋:石韋、瞿麥穗、萹蓄草、海金沙、土茯苓。
止遺溺:覆盆子、五味子、蠶繭。
2.祛邪類
(1)屬於外邪者:分風熱、風寒、暑邪、中寒、風溼痛。
散風熱:桑葉、杭菊花、薄荷、清豆卷、淡豆豉、荊芥、防風、葛根、軟柴胡、蟬衣、蔓荊子、桔梗。
散風寒:生麻黃(亦可用炙麻黃)、桂枝、紫蘇、羌活、獨活、蔥白、生薑、白芷、細辛、藁本、辛夷花。
清暑邪:香薷、藿香、佩蘭、荷葉(端午節後中秋節前,一般都用鮮藿香、鮮佩蘭、鮮荷葉)、青蒿。
溫中祛寒:吳萸、肉桂、乾薑、煨姜、炮姜、丁香、川椒、小茴香、烏頭。
祛風溼痛:威靈仙、海風藤、絡石藤、川烏、草烏、秦艽、桑枝、絲瓜絡。
(2)屬於熱者:分熱邪、火邪、血熱。
清熱:金銀花、連翹,生石膏、飛滑石、知母、茅根、蘆根(亦可用鮮茅根、鮮蘆根)、黑山梔、黃芩、淡竹葉、炒竹茹(亦可用鮮竹葉、鮮竹茹)。
瀉火:黃連、黃柏、龍膽草、山豆根、生甘草。
清血熱:鮮生地、丹皮、白薇、地骨皮、玄參、犀角、大青葉、板藍根。
(3)屬於溼者:分溼濁、溼熱。
化溼:制蒼朮、厚朴、菖蒲、煨草果、白蔻仁、炒苡仁。 清溼熱:萆薢、苦參、飯赤豆、茵陳、白鮮皮、防己。
(4)屬於痰者:分熱痰、風痰、寒痰、水飲、痰核。
化熱痰:炙兜鈴、淡竹瀝、川貝母、天竺黃、炙桑皮、甜杏仁、地枯蘿、枇杷葉(亦可用清炙枇杷葉)、膽星、射干、荸薺、海蜇。
化風痰:炒牛蒡、前胡、苦杏仁、象貝母、苦桔梗、胖大海。
化寒痰:姜半夏、陳皮、炙蘇子、煅鵝管石、炙百部、炙紫菀、炙款冬。
逐水飲:葶藶子、制甘遂、黑醜、商陸、螻蛄、蟋蟀。
消痰核:淡昆布、淡海藻、山慈菇、炙殭蠶、蒲公英。
(5)屬於氣者:分氣鬱、氣逆。
舒氣鬱:廣鬱金、制香附、白蒺藜、路路通、羅子、金鈴子、香櫞、佛手、枳殼、玫瑰花、青皮、煨木香、烏藥、制乳香、炙沒藥、檀香。
平氣逆:沉香、旋覆花、代赭石、煅磁石、蛤蚧尾。
(6)屬於血者:分血滯、瘀血、出血。
活血:全當歸、川芎、紅花、雞血藤、蘇木、五靈脂、丹參。
破瘀血:澤蘭、益母草、荊三稜、蓬莪術、王不留行、敗醬草、桃仁泥、地鱉蟲。
止血:參三七、茜草、仙鶴草、側柏葉、墨旱蓮、槐花炭、地榆炭、血餘炭、棕櫚炭、蒲黃炭、藕節。
(7)屬於積者:分蟲積、食積。
殺蟲:使君肉、蕪荑、鶴蝨、雷丸、炙百部、檳榔、苦楝根。
消食:六神曲、山楂炭、焦麥芽、炒萊菔子。
依據藥物的功能來分類,主要是便於臨證。但必須鄭重說明,一種藥有多種作用,如果因此而忽視其他方面,將會減低藥物的全面效能。因此,對於每一種藥應當全面瞭解其氣味和效能,再抓住其主治重點。這樣,在使用的時候便可左右逢源。
內科六字歌
1、感冒
感冒風邪外侵,風寒風熱分清,鼻塞流涕噴嚏,惡寒發熱頭疼,風寒輕證蔥豉,荊防敗毒重證,風熱辛涼銀翹,秋季燥咳桑杏。表寒裡熱兼挾,麻杏石甘湯靈,陽虛參附再造,氣虛參蘇為飲,血虛蔥白七味,加減葳蕤虛陰。暑熱每多兼溼,新加香茄為飲。
2、內傷發熱
內傷發熱多虛,陰傷不均勞逸,氣鬱血虛陽弱,傷損出血氣滯,陰虛內熱清骨,氣虛補中益氣,肝鬱丹梔逍遙,血結血府逐瘀。血虛補血歸脾,陽虛當用腎氣。知柏地黃作丸,滋養肝腎陰虛。
3、咳嗽
咳嗽肺病主證,多由外邪入侵,臟腑功能失調,五臟六腑皆令,風熱咳嗽桑菊,燥熱渴用桑杏,風寒止嗽三拗,也可杏蘇為飲,溼痰三子二陳,痰熱鬱肺清金,若是證情平穩,調理當用六君,黛蛤瀉白用散,肝火犯肺酌斟,如是肺陰不足,沙參麥冬養陰。
4、哮證
哮證氣喘痰鳴,主因痰之熱寒,誘因外邪飲食,情志不暢勞倦,冷哮射干麻黃,熱哮越婢定喘,肺脾腎臟調理,治療重在緩解,腎虛金匱腎氣,七味都氣為凡,若屬腎不納氣,參哈胡桃蟲草,肺虛桂枝加芪,固衛玉屏風散,氣陰兩虧生脈,健脾六君化痰。
5、喘證
喘證呼吸急促,張口抬肩鼻煸,外邪痰壅情抑,肺腎氣不歸元,風寒襲肺麻黃,桂枝樸杏有汗,痰稀泡沫小青,證為支飲復感,表寒裡熱脈數,芩蔞麻杏石甘,痰熱鬱肺見證,桑白皮湯加減,痰濁壅肺胸悶,三子二陳合餐,肺氣鬱痺因怒,五磨飲子加遠,肺虛生脈補肺,補中益氣墜感,腎虛肢冷麵青,金匱腎氣蜜丸,陰虛七味都氣,固脫參附錫丹。
6、肺痿
肺葉痿弱不用,咳吐濁唾涎沫。癆嗽日久肺燥,大病虛冷肺弱。虛寒甘草乾薑,生薑甘草亦可,虛熱清燥救肺,潤燥麥門不錯。
7、痰飲
飲為水液失運,人受寒溼漬浸,飲食勞欲陽弱,總屬陽微陰盛,痰飲脾陽虛弱,夏薑桂術甘苓,功守甘遂半夏,已椒藶黃丸行,懸飲邪犯胸肺,柴枳半夏湯靈,飲停胸脅為患,控涎十棗湯峻,灼刺絡氣不和,香附旋復花增,陰虛內熱瀉白,沙參麥冬滋陰,溢飲四肢沉重,大小青龍酌斟,支飲則犯胸肺,溫肺化痰小青,腎虛桂附真武,脾胃桂術五苓。
8、肺癆
肺癆傳染消瘦,嗽血盜汗骨蒸,治宜補虛殺蟲,虛弱癆蟲為因,火旺秦芄鱉甲,陰虛百合固金,肺陰虧損月華,氣陰兩虛保真,陰陽兩虧重證,補天大造酌斟。
9、肺癰
肺癰吐談腥臭,咳嗽胸痛發熱,風熱病毒壅肺,甚則咳吐膿血,初期風熱傷肺,銀翹散方加蕺,成癰壯熱寒戰,葦莖如金解毒,咳吐膿血三期,桔梗葦莖合力,恢復益氣養陰,沙參桔梗杏仁。
10、呃逆
呃逆氣衝喉間,呃呃聲短而頻,飲食失節寒熱,情志不和虧正,實有胃火胃冷,虛有脾陽胃陰,胃寒丁香散主,胃火上逆小承,清降洩熱止呃,竹葉石膏加柿。若然氣機鬱滯,五磨丁香赭石,氣逆胸悶痰阻,旋復代赭二陳,脾胃丁萸理中,補中益氣虛人,益胃柿蒂枇葉,橘皮竹茹生津。
11、胃脘痛(吐酸,嘈雜)
胃脘常發疼痛,應與真心痛別,脾虛肝氣犯胃,病邪生冷食滯,寒邪幹胃良附,保和停滯飲食,肝鬱橫逆攻撐,柴胡舒肝理氣,肝胃鬱熱化肝,黃七建中脾虛,陰虛胃痛隱隱,一貫等草湯治,丹參飲加失笑,瘀血拒按針刺。若是泛吐酸水,左金螺楞熱宜,寒證喜溫脈緩,香砂六君加萸。嘈雜脘中飢嘈,胃熱溫膽連梔,胃虛四君藥扁,血虛方取歸脾。
12、噎膈
噎膈吞嚥梗噎,憂思鬱怒酒食,痰氣交阻啟膈,通幽瘀血內結,津虧熱結澀痛,五汗安中飲醫,氣虛陽微重證,右歸補氣運脾。
13、腹痛
腹痛胃下毛際,病因寒熱虛實,治從通字立法,喜按屬虛實拒,良附天香散寒,熱痛宜大承氣,虛痛綿綿喜暖,小建中湯加芪,虛寒腹冷重證,大建中湯能醫,脾腎陽虛自利,附子理中效奇,氣滯血瘀實痛,柴胡少腹逐瘀,食積噯腐吞酸,保和枳實導滯。
14、嘔吐
嘔吐胃失和降,風寒暑溼侵襲,飲食情志失調,或因脾胃弱虛,飲食停滯保和,外邪藿香正氣,小半夏湯痰飲,茯桂術甘亦宜,半夏厚朴左金,肝氣犯胃橫逆,陰虛麥門冬湯,理中溫中健脾,反胃朝食暮吐,丁沉透膈平之,四肢清冷沉細,桂附理中丁萸。
15、洩瀉
洩瀉便稀次多,寒溼暑熱外邪,脾胃腎陽虛弱,情志不調傷食。暑溼葛根芩連,藿香正氣寒溼,食滯腸胃保和,肝氣乘脾痛瀉,陽虛五更四神,參鈴白朮健脾。
16、痢疾
痢疾裡急後重,腹痛下痢赤白,暑溼疫毒外侵,或因飲食不節,疫毒白頭翁湯,芍藥銀花溼熱,寒溼胃苓加味,連理湯療休息,陰虛方用駐車,虛寒桃花凍白,稀薄怕冷隱痛,養髒理中蔻捷。
17、脅痛
脅痛自覺症狀,辨證重在氣血,柴胡舒肝化裁,治療肝氣鬱結,瘀血旋復花湯,龍膽瀉肝溼熱,如是肝陰不足,一貫煎加蒺藜。
18、霍亂
霍亂卒然吐瀉,腹痛或不驟急,夏秋時邪感受,飲食失慎不潔,寒霍亂中輕證,藿香純陽正氣,重證瀉如米泔,附子理中救逆,熱則臭穢難聞,燃照湯或蠶矢,乾霍亂腹絞痛,玉樞穢解濁闢。
19、便秘
大便秘結不通,腸胃積熱氣鬱,氣血不足年老,陽虛陰寒凝滯。實熱麻子仁凡,六磨湯治氣秘,血虛潤腸五仁,氣虛湯用黃芪,濟川煎加肉桂,肢冷喜熱陽虛。
20、溼阻
溼阻身困重乏,胸悶腹脹呆納,困脾藿香正氣,脾虛六君香砂。連樸甘露消毒,溼熱中阻可瘻。
21、黃疸
黃疸溼熱為患,身目小便發黃,時邪外襲中焦,飲食不節脾傷,積聚日久不消,陰寒傷損脾陽,治重祛溼利便,脾胃肝膽四髒。陽黃溼熱蘊蒸,熱得茵陳蒿湯,茵陳五苓散證,溼得身熱不揚;瘟黃熱毒熾盛,犀角三寶隹良,膽道阻滯刺痛,大柴胡加茵蒼,陰黃寒溼阻遏,茵陳術附湯方,脾虛血虧心悸,黃七建中加當,血停紫暗症塊,膈下逐瘀力強。
22、奔豚氣
少腹氣上衝胸,七情寒水上攻。肝腎氣逆奔豚,旋復代赭湯用,寒水苓桂甘棗,桂枝加桂降衝。
23、積聚
積聚症瘕同類,腹內結塊痛脹,積屬血分不移,聚在氣分無常,情志抑鬱不舒,酒食不節脾傷,起居失宜寒侵,總因正氣受伐,聚證肝鬱氣滯,順氣逍遙主方。食滯痰阻六磨,半夏厚朴亦良。積證氣滯血阻,金鈴失笑七湯。氣結血瘀舌紫,膈下逐瘀湯嘗,正虛瘀結堅硬,八珍化積合方。
24、腰痛
腰痛與腎密切,或受溼寒溼熱,跌傷血瘀氣滯,腎虧體虛酒色,寒溼甘姜苓術,溼熱四妙蒼柏,腎虛左歸右歸,身痛逐瘀瘀血,腰痛左右不定,腎著獨活勿缺。
25、水腫
水瀦氾濫肌膚,頭瞼肢體浮腫,風襲肺氣不宣,水溼內侵脾壅,勞倦飢飽不調,房勞子女豐,陽證風水氾濫,越婢加術立功,溼毒腫兼瘡痍,消毒麻豆蒲公,水溼浸漬病緩,五皮胃苓合用,溼熱壅盛分利,疏鑿飲子效宏,豬苓湯方所治,化燥傷陰不同,陰水脾陽不振,實脾姜附陽通,浮腫脾胃虛弱,參苓白朮殊功,腎陽衰微腰冷,濟生真武效雄。
26、鼓脹
鼓脹腹部脹膨,皮色蒼黃脈露,情志鬱結失調,傷食嗜酒過度,捕魚游泳蟲染,黃疸積聚遷注,柴胡疏肝胃苓,實脹氣滯溼阻,實脾飲則溫化,寒溼困脾水鼓,肝脾血瘀血痣,調營飲重莪術,脾腎陽虛虛脹,附子理中苓五,肝腎陰虛六味,一貫膈下瘀逐,晚期腹大如甕,預後吉凶難卜。
27、淋證(尿濁)
尿數短澀滴瀝,刺痛小腹枸急,脾腎虧虛肝鬱,氣滯溼熱蘊結,八正石葦二散,石淋尿挾砂石,氣淋沉香補中,血淋知柏小薊,程氏萆薢加味,膏淋虛實分別,勞淋精神憊困,無比山藥固澀,尿濁排尿無痛,便為泔漿混白,虛陷補中益氣,萆薢分清溼熱,陽弱右歸加鹿,陽虛地黃知柏。
28、癃閉
癃閉排尿困難,甚則點滴不通,溼熱蘊結脾陷,肺經鬱熱氣壅,肝鬱氣滯為患,尿路阻塞傷腫,腎元虧虛年老,首分虛實兩宗,清肺飲除肺熱,八正散利溼壅,中氣下陷氣短,湯用益氣補中,阻塞代抵當丸,氣滯沉香散用,濟生腎氣香茸,主治腎氣不充。
29、消渴
消渴飲食尿多,身體消瘦溲甜,飲食情志失調,腎虛精傷因緣,上消肺熱津傷,消渴方中加減,中消胃熱熾盛,玉女煎加梔連,下消腎氣虧虛,六味地黃作丸,如是陰陽兩虛,桂附雀盲羊肝,尚須注意調養,忌酒房室及鹽,本病陰虛標燥,重在肺胃腎關,常見變證百出,癆障聾腫風癱。
30、遺精(陽萎)
夢遺滑精有分,輕重不同因一,總由腎氣不固,情志溼熱飲食,心腎不交動火,不攝勞傷心脾,陰虛火旺知柏,三才封髓亦宜,黃連清心獨亢,補心丹加蓮子,程氏萆薢分清,溼熱擾動精室,蒼白二陳昇柴,龍膽瀉肝湯利,勞傷心脾損氣,妙香補中益氣,腎虛滑脫二仙,金鎖桑蛸加萸,臨床不舉陽萎,火衰贊育五子,知柏溼熱下注,心脾兩傷歸脾,恐懼傷腎失眠,大補元煎遠志。
31、痿證
筋脈弛緩無力,肢體痿弱不用,肺熱津傷苔黃,清燥救肺效宏,加味二妙蠶砂,溼熱浸淫微腫,參苓白朮六君,脾胃虧虛補中,肝腎虧虛病緩,虎潛六味變通。
32、虛勞
虛勞臟腑元虧,七情六極五勞,先天稟賦薄弱,煩勞過度婚早,食傷病後失理,氣血陰陽衰少,肺氣虛用被肺,加味四君脾保,養心湯補心血,心陽拯陽理癆,肝血不足四物,腎陽右歸丸好,脾陽虛弱冷瀉,附子理中川椒,補肝湯養肝陰,腎陰左歸飲調,肺陰沙參麥冬,脾胃益胃湯療,心陰不足心悸,天王補心丹妙,日久陰陽互損,腎氣龜鹿二膠。
33、眩暈
眩暈如坐車船,旋轉不能立站,陽亢精虧血弱,氣虛聚溼生痰,天麻鉤藤加菊,肝陽上亢脈弦,歸脾湯加苓曲,氣血虧虛舌淡,腎精不足耳鳴,景嶽右歸用丸,半夏天麻白朮,氣逆中阻濁談。
34、血證
血液不循常道,溢於肌膚諸竅,外感風熱燥邪,過多酒食辛燥,勞倦傷脾熱病,肝旺腎虧火擾,止血消瘀寧絡,補虛四大綱要。咳血燥熱傷肺,桑杏茜草白茅,肝火犯肺煩怒,青黛蛤粉同勞,百合固金茅梔,陰虛火旺熱潮。鼻衄肺熱桑菊,胃熱玉女煎療,肝火龍膽瀉肝,歸脾氣血兩少,齒衄胃火熾盛,清胃瀉心薊茅。吐血胃中積熱,十灰瀉心湯曉,陰虛相火上浮,茜根清肝合好,肝火橫逆季胃,龍膽瀉肝湊效,氣虛吐血纏綿,歸脾鶴芨賊妙。便血脾胃虛寒,黃土生薑應炮,槐角地榆合用,溼熱蘊蒸可消。尿血腎虛火旺,知柏藕蒲旱草,小薊飲添琥珀,下焦熱盛夜燒,補中歸脾攝血,無比山藥腎耗。
紫班血熱妄行,犀角地黃湯好,陰虛火旺潮熱,六味茜根散療,歸脾補氣攝血,加榆仙鶴紫草。
35、驚悸、怔忡
驚悸偶因驚恐,怔忡外無所由,心神不寧善驚,平被鎮心丹求,心血不足歸脾,結代復脈湯優,陰虛火旺少寐,天王補心丹瘳,桂枝甘草龍牡,氣短心陽不夠,苓桂術甘化氣,飲邪上犯肢浮,桃仁紅花煎方,瘀血阻絡何愁,心虛膽怯不寧,溫膽安神無憂。
36、胸痺(痛)
胸部自覺疼痛,總由胸陽阻痺,寒邪飲食不當,鬱怒年邁體虛,氣滯心血瘀阻,湯宜血府逐瘀,栝蔞薤白半夏,胸陽痺阻不足,小陷千金葦莖,痰熱壅肺適之,心腎陰虛盜汗,左歸飲方加減,氣陰兩虛隱痛,養營生脈用散,陽氣虛衰唇紫,參附右歸急煎,水氣凌心悸腫,真武豬苓車前。
37、頭痛
頭痛自覺症狀,不出外感內傷,外感凡寒喜裹,川芎茶調效彰,風熱芎蘭石膏,上清口鼻生瘡,風溼如裹困重,羌活勝溼之湯,天麻鉤藤飲治,內傷肝陽偏亢,血虛加味四物,腎虛大補元康,半夏天麻白朮,痰濁頭蒙昏脹,通竅活血加減,瘀血或頭外創。
38、中風
中風四大證一,昏僕不省人事,口眼歪斜伴有,語蹇半身不遂,正虛風侵絡空,煩勞年老體虛,飲食勞倦內傷,火盛五志過極,型分經絡臟腑,總屬本虛標實。脈絡空虛風入,大秦芄湯加蠍,肝腎陰虛陽擾,鎮壓肝息風重膝,中臟腑屬危證,急宜固脫開閉,陽閉羚著鉤藤,至寶灌服鼻飼,陰閉宜滌痰湯,蘇合香丸飼鼻,脫證大劑參附,再加生脈最宜,後遺半身癱瘓,補陽還五重芪,陽亢天麻鉤藤,語言不利解語,地黃飲子精虧,牽正口眼歪斜,頭眩語澀肢麻,先兆預防注意。
39、不寐
不寐又稱失眠,情志飲食勞倦,體弱心膽虛怯,臨床虛實為辯。龍膽瀉肝肝鬱,痰熱內擾溫膽,陰虛黃連阿膠,硃砂丸補心丹,心膽氣虛善驚,安神定志作丸。病後血虛肝熱,琥珀多寐加減,心脾兩虛歸脾,苔膩二陳宜添,心腎不交陽擾,交泰肉桂黃連。
40、鬱證
氣鬱情志不疏,心抑不寧情緒,脅肋脹痛善哭,失眠咽中肉炙,肝氣鬱結實證,柴胡疏肝越鞠,氣鬱化火嘈雜,左金逍遙丹梔,半夏厚朴湯主,梅核氣滯痰鬱,火旺滋水清肝,心脾兩傷歸脾,憂鬱傷神髒躁,甘麥大棗緩急。
41、癲狂
癲靜狂躁有分,皆為精神失常,癲證沉默痴呆,靜而多喜神傷,痰氣鬱結苔膩,順氣導痰鬱菖,心脾兩虛恍惚,養心甘麥合方,鎮心生鐵落飲,痰火上擾發狂,礞石滾痰為丸,安宮牛黃丸良,心盛陰傷日久,二陰定志酌商,二證瘀血內阻,癲狂醒夢湯方。
42、癇證
羊癇神志異常,神恍僕不知人,吐味目上肢抽,口中或作畜鳴,七情失調先天,傷損飲食六淫,風痰閉阻定癇,六君健脾化痰,肝火內盛結痰,滌痰龍膽瀉肝,心腎虧虛日久,大補元煎菖遠,河車大造腎虛,甘麥大棗甘緩,活血化瘀桃紅,全蟲蜈蚣細碾。
43、厥證
厥證四肢厥冷,昏倒不省人事,氣血痰暑食因,陰陽失調氣逆,輕蘇重死急候,醒無癱歪失語,氣虛四味回陽,氣實五磨飲子,如是復反發作,香砂六君甘麥,獨參養營血虛,通瘀煎治血實,食厥神術保和,痰厥導痰湯宜,豁痰清熱降火,礞石滾痰效捷,暑厥白虛加參,急則開竅紫雪。
44、瘧症
寒戰壯熱往來,外邪為患食傷,溫瘧白虎桂枝,正瘧小柴胡湯,截瘧七寶作飲,柴胡截瘧妙方,寒瘧截瘧七寶,柴胡桂枝幹姜,熱瘴清瘴加減,至寶紫雪仙方,冷瘴神昏不語,正氣蘇合芳香,勞瘧何人為飲,八珍十全兩湯,瘀血痰濁結塊,瘧母鱉甲煎嘗。
45、痺證
氣血為邪阻閉,疼酸重麻腫屈,除溼重要治法,風寒溼熱體虛,引即風痺遊走,防風湯除風溼,上肩羌活白芷,薑黃威靈芎滯,下肢獨活萆薢,防已木瓜牛文,腰背杜促寄生,羊藿續斷巴戟,桂枝芍藥知母,關節腫大熱宜,烏頭湯用蜜煎,寒痺肢體痛劇,著為溼痺沉重,意苡仁湯蠲痺,風溼熱痺紅腫,白虎桂枝宣痺,桃紅飲加穿甲,化瘀通絡最宜。
46、痙證(破傷風)
肢抽項背強急,甚至角弓反張,邪壅經絡祛散,羌活勝溼作湯,剛痙解肌發汗,葛根湯方散寒,栝蔞桂枝所治,柔痙和營有汗;溼熱入絡三仁,地龍艽絡靈仙;增液承氣存陰,熱甚發痙平安,熱盛傷津經證,白虎湯加人參,傳營羚羊鉤藤,安宮至寶用丹,陰血虧虛四物,大定風珠合餐,破傷風由傷損,玉真散投即安。
47、汗證
汗因營衛失調,腠理開闔不利,溼熱薰蒸陽微,肺衛失和陰虛,自汗熱謠白虎,營衛不和桂枝,玉屏風散加味,肺氣不固益氣,陰虛火旺盜汗,龍膽茵陳五苓,脫汗參附芪蠣,戰汗米湯熱飲,然有諸方不效,唯授血府逐瘀。
48、蟲證
蟲有蛔蟯鉤絛,主因飲食不潔,蛔用烏梅化蟲,香砂六君調攝,絛由豬中寸白,檳榔鶴草殺滅,蟯蟲肛門奇癢,追蟲百部鶴蝨。鉤蟲脾虛溼滯,黃病降礬合柏,氣血兩虛之後,八珍益氣補血,姜蟲檳榔黑醜,生食菱荸所得。
49、瘀證
瘀因外傷血脈,止血不當感邪,正虛氣機不暢,血和示暢瘀塞,犀角地黃安宮,邪熱入血昏迷,寒客血脈脈沉,溫通當歸四逆,氣滯血瘀頭面,方以通竅活血,血府逐瘀湯送,憋悶瘀停胸脅,少腹逐瘀小腹,膈下逐瘀腹結,瘀陰經絡麻顫,桃紅四物烏蛇,氣虛血瘀面腫,補陽還五倍芪,身痛逐瘀腰痛,陰虧通幽加杞。
50、痰證
肺脾腎功失調,水液凝結成痰。實證痰濁壅肺,杏蘇散方加減,痰阻中焦二陳,痰鬱互結溫膽,滌痰風痰閉絡,陰絡用牽正散,半貝丸補肺湯,肺氣虛證痰戀,脾弱痰盛六君,八味腎虛痰泛。
51、昏迷
昏迷神志不清,邪猖或正亡損,酒食水泛生痰,陰虛熱擾神明,熱閉邪入心包,三寶服以清營,大承氣湯通腑,熱結胃腸不寧,熱動肝風面赤,紫雪羚羊勾騰,痰閉痰濁內阻,滌痰蘇合同進,黃連溫膽安宮,痰火上逆濁陰,芳香闢穢玉樞,卒冒昏不知人,脫證亡陰生脈,陽亡參附回春。
臟腑辯證歌
1、心氣虛和心陽虛
共有症狀要明辨,心悸氣短和自汗,心氣虛者面愰白,乏力脈虛舌質淡,舌體胖嫩苔薄白,養心湯方服之安,心陽虛者面蒼白,憋悶肢冷又形寒,舌淡或紫脈細弱,桂枝加附湯可煎,若兼肢冷汗不止,心陽虛都參附挽。<溫補心陽保元湯,回陽救逆參附湯。>
2、心血虛與心陰虛
心血虛與心陰虛,共有症狀心悸煩,健忘失眠易受驚,辯證明確治方驗,心血虛都兼眩暈,面色不華唇舌淡,脈象細弱四物湯,酸棗柏子茯神添,心陰虛者兼低熱,五心煩熱又盜汗,口乾舌紅脈細數,硃砂安神補心丹。<補血安神四物湯加味;滋陰安神補心丹。>
3、心火亢盛
心火亢盛口生瘡,心煩口渴尿赤黃,脈數苔黃舌尖紅,導赤散或瀉心湯。<清心瀉火三黃瀉心湯;清心導赤導赤散。>
4、心血瘀阻
心務瘀阻見心悸,胸悶刺痛肩背痛,四肢厥冷唇青紫,脈澀結代舌暗紅,瓜蔞薤白枳桂用,血府逐瘀亦可通。
5、痰迷心竅
痰迷心竅神志亂,意識不清自語言,旁若無人低吟唱,神呆目滯不一般,重症昏倒喉痰鳴,舌苔白膩脈沉弦,豁痰開竅是治則,滌痰湯或蘇合丸。
6、痰火擾心
痰火擾心心悸煩,多夢易驚又失眠,語無倫次打罵人,哭笑無常狂躁現,舌苔黃膩脈滑數,清氣化痰滾痰丸。
7、飲邪阻遏心陽
停痰伏飲積於胸,心悸眩暈並嘔吐,舌苔白膩脈弦滑,兼寒痞滿又腸鳴,化飲除痰導痰湯,苓桂術甘湯亦靈。
肺病辯證
1、肺氣虛
肺氣虛咳喘無力,氣短懶言聲低微,四肢乏力自汗出,舌淡脈弱面蒼白,補益肺氣保元湯,四君子湯加黃芪,臨床常用補肺湯,玉屏風散也相宜。
2、肺陰虛
肺陰虛證咳無痰,咽乾或痰少而粘,音啞舌紅脈細數,百合固金湯加減,陰虛火旺痰帶血,潮熱顴紅又盜汗,乾渴思飲諸症兼,滋陰降火湯加減。
3、風寒束肺
風寒束肺氣喘咳,咯痰稀薄白泡沫,不渴清涕苔薄白,脈浮或緊杏蘇可。<宣肺散寒華蓋散,麻黃湯或小青湯。>
4、風熱犯肺
風熱犯肺咳聲急,痰黃稠粘咯不易,口乾欲飲流濁涕,咽痛舌紅脈數細,麻杏石甘桑菊飲,瀉白散或葦莖宜。
5、燥熱傷肺
燥熱傷肺乾咳見,無痰或者痰少粘,鼻燥咽乾舌尖紅,苔薄少津脈數現,或伴胸痛發熱等,桑杏湯或救肺湯。
6、痰濁阻肺
痰濁阻肺痰量多,色白而粘易咯出,咳喘胸滿又嘔惡,舌苔白膩脈滑多,燥溼化痰是治則,三子養親二陳合,若兼支滿又疼痛,倚息不臥黃膩苔,瀉肺降氣去飲壅,控涎丹或瀉肺可。
脾病辯證
1、脾氣虛
脾不健運食納少,肢體浮腫食後脹,舌淡苔白脈緩弱,小便不利大便溏,伴有乏力身疲倦,氣短懶言面萎黃,四君六君或香砂,參苓白朮效亦彰。
2、脾虛下陷
脾虛下陷辨須詳,子宮脫垂亦脫肛,慢性腹瀉胃下垂,食納減少食後脹,少腹下垂倦少氣,懶言短氣面萎黃,舌淡苔白脈虛緩,可用補中益氣湯。
3、脾不統血
脾不統血食不香,面色蒼白或萎黃,倦怠氣短並肌衄,月經過多便血暢,崩漏舌淡脈細弱,歸脾湯或黃土湯。
4、脾陽虛
脾陽虛證須辯清,脾不健運腹冷痛,腹滿喜溫泛清水,形寒氣怯肢不溫,婦女則見白帶稀,小腹下附腰痠沉,舌淡苔白脈沉遲,理中湯或實脾飲。
5、寒溼困脾
寒溼困脾頭身重,脘腹脹滿納差呈,泛惡欲吐口不渴,小便不利便溏並,婦女帶下苔白膩,脈遲緩濡胃苓用。
6、脾胃溼熱
脾胃溼熱身發黃,黃疸鮮明如橘黃,脘脹納差厭油膩,哎惡發熱尿少黃,身倦苔黃脈濡數,茵陳五苓甘露良。
肝病辯證
1、肝氣鬱結
肝氣鬱結脅脹痛,胸悶不舒常太息,神情沉默不飲食,口苦善嘔眩暈暨,脈弦苔白經不調,柴胡舒肝加減宜。<氣滯血瘀用膈下逐瘀湯;理氣消痰半夏厚朴湯。>
2、肝陽上亢
肝陽上亢頭昏痛,眩暈健忘耳鳴聾,口燥咽乾兩目澀,肢麻震顫失眠症,脈弦舌紅又少津,杞菊丸加龍牡等。<滋陰平肝、潛陽杞菊地黃丸或六味地黃丸加龍牡>
3、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頭暈眩,耳聾耳鳴口苦現,面紅目赤尿又黃,吐衄咳血脈數弦,舌紅苔黃肝火盛,龍膽瀉肝瀉青丸。
4、肝膽溼熱
肝膽溼熱現黃疸,尿赤渾濁脅悶滿,帶下腥臭外陽癢,睪丸紅腫灼熱現,舌苔黃膩脈弦數,龍膽瀉肝湯加減。
5、肝風內動
肝陽化風頭昏痛,頭暈眼花舌抖動,肢麻震顫卒昏倒,舌強語蹇偏儺症,舌紅脈弦諸症具,天麻勾藤鎮肝丸。
6、熱動肝風
熱動肝風見項強,高熱抽搐角弓張,眼翻昏迷脈弦數,可用羚羊鉤藤湯。
7、血虛生風
血虛生風視物糊,眩暈肢麻忽抽搐,面色萎黃牙關緊,舌淡少苔脈弦細,加減復脈補肝湯,四物加減變效速。
8、寒滯肝脈
寒滯肝脈現諸症,牽引睪丸少腹痛,陰囊下墜或冷痛,舌潤苔白脈弦沉,當歸四逆湯可用,暖肝煎服亦效奇。
附:
膈下逐瘀湯
膈下逐瘀桃牡丹,元胡烏藥赤等甘,芎歸靈脂紅花殼,香附開鬱血亦安。
瀉青丸
瀉青丸用龍腦梔,瀉火下行大黃施,羌防升散芎歸養,瀉火養肝不宜遲。
補肝湯
補肝原用四物湯,酸棗木瓜草合方,血虛眩暈視物糊,肢麻抽搐是良方。
暖肝煎
暖肝煎中用當歸,杞苓烏藥與小茴,行氣逐寒桂沉配,小腹疝痛一併摧。
腎病辯證
1、腎陽虛
腎陽虛衰腰膝軟,神疲肢冷又形寒,陽萎耳鳴舌淡白,脈微右歸腎氣丸。
2、腎氣不固
腎氣不固可滑精,早洩尿頻尿不禁,尿後餘瀝腰膝酸,面白聽力減退症,舌淡苔白脈細弱,大補元煎或秘精。<固攝腎氣用大補元煎、秘精丸、金鎖固精丸>
3、腎不納氣
腎不納氣氣虛喘,呼多吸少動則喘,汗出肢冷惡風寒,面部虛浮舌質淡,脈象虛弱參哈散,人能胡桃湯可全。
4、腎虛水泛
腎虛水泛周身腫,腳腫按之凹陷呈,腰膝腹脹尿又少,或兼喘促咳痰鳴,舌淡苔白脈沉細,真武濟生腎氣丸。
5、腎陰虛
腎陰虛證頭目眩,耳鳴耳聾又失眠,牙齒鬆動五心熱,腰膝痠痛口咽乾,盜汗舌紅脈細數,六味地黃丸加減。
附:
右歸丸
右歸丸中地附桂,山藥棗皮菟絲歸,杜促鹿膠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大補元煎
大補元煎能秘精,熟地山藥草棗皮,杜仲人參歸杞子,固攝腎氣有大力。
金鎖固精丸
金鎖固精芡蓮鬚,龍骨牡蠣與疾藜,蓮粉糊丸鹽湯下,能止無夢夜滑遺,水陸二仙金櫻芡,精遺帶下都能祛。
人參蛤蚧散
羅氏人參蛤蚧散,專治痰熱與喘滿,桑皮二母草杏苓,肺痿服之症可緩。
附:人參胡桃生薑伴,納氣歸腎可平喘。
腑病辯證
胃
1、胃寒證
胃脘疼痛分輕重,輕則綿綿得劇痛,遇寒則重得熱緩,嘔吐清水脈沉遲,溫胃散寒是治則,高良薑湯良附丸。
2、胃熱
胃熱灼熱而疼痛,煩渴多飲欲冷飲,消谷善飢現嘈雜,口臭泛酸牙齦痛,舌紅苔黃脈滑數,清胃散或玉女煎。
3、食滯胃脘
嘔吐酸腐腹脹滿,噯氣泛酸矢氣酸,便瀉或秘不思食,苔膩可用保和丸。
4、胃陰虛
咽乾睡後更陰顯,不思飲食伴心煩,低熱乾嘔作呃逆,大便幹噪舌紅現,少苔無苔脈細和,益胃湯方可加減。
小腸
1、小腸實火
心胸煩熱尿短赤,尿熱灼痛或尿血,口糜淋痛小腸火,導赤涼隔都要得。
2、小腸氣痛
小腸氣痛小腹急,連及腰背睪丸裡,苔白脈弦或弦滑,天台烏藥可行氣。
3、小腸虛寒
小腸虛寒多隱痛,喜按腸鳴便溏溏瀉,小便頻數關不爽,舌淡苔白脈緩細,溼通小腸是治則,吳茱萸湯加減宜。
附:涼隔散
涼隔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再加竹葉調蜂蜜,中焦燥實服之消。
天台烏藥散
天台烏藥楝茴香,良姜巴豆與檳榔,青皮木香共研末,寒滯疝痛酒調嘗。
大腸
1、大腸溼熱
裡急後重腹痛痢,或便膿血肛灼熱,尿赤苔黃脈滑數,葛根芩連白頭治。
2、大腸津虧
大便燥結排出難,頭暈口臭諸症兼,舌紅藥品燥脈細澀,麻子仁丸可加減。
3、大腸寒證
腹痛腸鳴便溏瀉,溲清脈緩苔白滑,散寒止瀉是治則,胃苓湯方加減宜。
4、大腸實證
腹痛拒按或發熱,熱結旁流或便秘,嘔逆苔黃脈沉實,清熱導滯承氣類。
5、大腸虛證
大腸虛證久痢瀉,肛門下脫肢不溫,舌淡苔薄脈細弱,厚腸固攝養髒湯。
膀胱
1、膀胱溼熱
尿頻尿痛和尿急,小便不暢或淋漓,尿色渾濁有膿血,或有砂石苔黃膩,脈數治當清溼熱,八正散方加減宜。
2、膀胱虛寒
小便頻數或淋漓,遺尿舌淡脈沉細,固攝腎氣是治則,桑螵蛸散加減治。
附:桑螵蛸散
桑螵蛸治小便數,參苓龍骨同龜殼,菖蒲遠志加當歸,補腎寧心健忘卻。
臟腑兼證
1、心肺氣虛
久咳氣短又心悸,面色蒼白唇青紫,舌淡苔白脈細弱,保元十全炙草宜。
2、心脾兩虛
心悸怔忡又健忘,納差腹脹大便溏,失眠多夢倦乏力,舌淡脈細歸脾湯。
3、心腎不交
心悸健忘失眠煩,頭暈目眩夢咽乾,遺精耳鳴腰膝軟,黃連阿膠交泰丸,臨床可用補心丹,交味地黃加黃連。
4、肺脾兩虛
久咳氣短又乏力,食納減少痰清稀,腹脹便溏現浮腫,舌淡苔白脈虛細,治宜參苓白朮散,培土生金六君宜。
5、肝火犯肺
胸肋刺痛咳陣作,咳吐鮮血性急怒,煩熱口苦和頭眩,目赤苔紅脈弦數,清肝瀉肺是治則,黛蛤散和瀉白散。
6、肺腎陰虛
咳嗽夜劇或帶血,動則氣促腰膝酸,骨蒸潮熱現消瘦,顴紅遺精又盜汗,舌紅苔少脈細數,八仙長壽生脈散。
7、肝脾不調
胸肋脹痛善太息,腹脹腸鳴大便稀,食納減少矢氣多,精神抑鬱性情急,苔白脈弦消遙散,或用痛瀉要方宜。
8、肝胃不和
胸肋脘腹脹痛滿,太息噯氣又吐酸,嘈雜嘔惡苔薄黃,脈弦又兼食不化,洩肝和胃柴平煎,四逆散合左金丸。
9、肝膽不寧
肝膽不寧多虛煩,惡夢驚恐又氣短,乏力口苦視不明,苔薄脈細又帶弦,養肝清膽兼寧神,酸棗仁湯服自安。
10、肝腎陰虛
眩暈肋育面憔悴,咽乾盜汗顴嫩紅,五心煩熱腰膝軟,便艱遺精並經亂,舌紅無苔脈細數,大補陰丸杞菊餐。
11、脾腎陽虛
畏寒肢冷氣又短,懶言休倦又便溏,五更洩瀉或浮腫,甚則腹滿現膨脹,舌淡苔白脈沉細,水腫治宜真武湯,健脾溫腎是治則,附子理中四神良。
12、脾胃不和
胃脘痞滿隱痛綿,食入難化噯氣兼,便溏嘔吐脈又細,苔薄香砂六君丸。
13、脾溼犯肺
咳吐痰涎並氣短,胸悶納差脈象滑,苔白微膩呈溼痰,二陳湯或平胃隹。
14、腎水凌心
心悸不寧又水腫,胸腹脹滿現氣短,指唇素紫不仰臥,四肢劂冷咳嗽作,舌苔淡薄脈虛數,溼化水氣真武可。
藥效分類歌
1、辛溼解表藥
辛溼解表第一類,十五吐藥有麻黃,桂枝胡荽西河柳,白芷香薷蔥生薑,細辛辛荑紫蘇葉,羌活蒿本荊芥防。
2、辛涼解表藥
辛涼解表第二類,此類藥有十二味,薄荷菊花牛蒡子,葛根浮萍全蟲蛻,升麻柴胡蔓荊子,豆豉桑葉和木賊。
3、湧吐藥
湧吐藥類屬第三,六吐中藥記周全,瓜蒂藜蘆人參蘆,常山膽礬和食鹽。
4、攻下藥
攻下藥屬第四類,常用中藥共四味,此類藥有番瀉葉,大黃芒硝和蘆薈。
5、潤下藥
潤下藥屬第五類,常用中藥中二味,辯證施治巧應用,大麻仁和郁李仁。
6、峻下逐水藥
峻下逐水第六類,七味中藥有甘遂,商陸大戟牽牛子,巴豆芫花和續隨。
7、溫裡藥
七類溫裡有乾薑,川烏草烏二茴香,細辛肉桂吳茱萸,花椒胡椒高良薑,附子蓽茇蓽澄茄,辣椒炮姜和丁香。
8、溫化寒痰藥
溫化寒痰屬第八,藥用白前旋復花,南星皂莢白芥子,附子金花和半夏。
9、清化熱痰藥
清化熱痰九類矣,二十四味要牢記,滄海浮石青礞石,青果桔梗甜葶藶,海蜇海藻腫大海,柿霜柿餅芒核梨,昆布瓜蔞瓦楞子,竹黃竹茹淡竹瀝,猴棗前胡川貝母,蛤粉酸醬和荸薺。
10、止咳平喘藥
止咳平喘十類整,藥有杏仁馬兜鈴,桑皮紫苑枇杷葉,蘇子百部和冬花,更加葶藶矮地茶,白果同葉洋金花。
11、清熱熱瀉火藥
十一清熱瀉火藥,二十八味要記牢,豬膽牛膽黑熊膽,知母石膏夏枯草,參葉茶葉淡竹葉,生山梔子彌猴桃,葦莖蘆根寒水石,草決萱草酢醬草,蓮心蝸牛胡桐淚,青葙龍鬚和芭蕉,竹葉鴨蹠天花粉,還有蜜蒙谷精草。
12、清熱涼血藥
十二清熱涼血藥,十一味藥有紫草,白薇元參絲瓜絡,丹皮骨皮赤芍藥,鮮生地黃銀柴胡,還有牛黃和犀角。
13、清熱解毒藥
清熱解毒第十三,青葉青黛大青鹽,公英地丁白頭翁,敗醬馬勃馬齒莧,花粉漏蘆土茯苓,慈茹豆根半邊蓮,芙蓉木鱉鵝不食,紅藤白斂金果欖,榆皮連翹金銀花,蟾蜍石蟹蘚射干,黃荊荊瀝紫荊皮,海粉腥草和板蘭,熊膽牛黃蛇舌草,秦皮垂盆穿心蓮,蚤休拳參金喬麥,綠豆地錦和鴉膽,白毛夏枯四季青,四十八味當記全。
14、清熱燥溼藥
十四清熱燥溼藥,七味中藥有黃芩,川蓮胡連龍膽草,秦皮黃柏和苦參。
15、清熱解暑藥
十五清熱解暑藥,五味中藥須記牢,計有綠豆大西瓜,荷葉扁豆和青蒿。
16、芳香開竅藥
十六芳香開竅藥,此類麝香最為高,冰片菖蒲蘇合香,不有安息和樟腦。
17、養心安神藥
十七養心安神藥,此類中藥有茯神,遠志棗仁夜交藤,合歡花和柏子仁。
18、重鎮安神藥
重鎮安神第十八,此類珍珠最為佳,龍骨龍齒靈磁石,琥珀鐵落和硃砂。
19、消導藥
十九消導有山楂,內金阿魏大麥芽,建曲紅曲六神曲,萊菔谷芽番木瓜。
20、芳香化溼藥
二十芳香化溼歌,山奈砂仁川厚朴,蒼朮紅白草豆叩,佩蘭藿香和草果。
21、活血祛瘀藥
廿一活血祛瘀藥,三十九味莫記差,水蛭虻蟲地鱉蟲,寄奴桃仁月季花,乳汲三稜白膠香,鬼箭皂刺穿山甲,鬱金薑黃片薑黃,益母不留莪紅花,丹參元胡馬鞭草,蘇木澤蘭酒土瓜,血竭乾漆急性子,川芎牛文夜明砂,靈脂茺蔚自然銅,菴櫚蕓薹和桃花,再兼虎杖雞血藤,還有降得凌霄花。
22、理氣藥
二十二類為理氣,香附香櫞大柿蒂,沉香檀香九香蟲,枳實木香陳橘皮,青皮甘松荔枝核,烏藥薤白大腹皮,玫瑰綠梅白殘花,歡皮楝子和蜀漆。
23、平肝熄風藥
二十三類平肝風,二十五味應記清,玳瑁羚角羧羊角,鼠婦殭蠶蠍蜈蚣,狗寶馬寶紫貝齒,天麻刺蒺石決明,谷精守宮真珠母,蒙花鉤藤和地龍,珍珠牡蠣代赭石,決明布麻櫓豆衣。
24、祛風溼藥
二下四類祛風溼,三十五味須記明,木瓜續斷稀薟草,蒼耳狗脊絡石藤,蠶沙桑枝威靈仙,獨活虎骨路路通,碎補烏蛇白花蛇,鹿銜秦芄天仙藤,年鍵馬錢薔薇根,柳枝南藤桑寄生,老鸛加皮白附子,海桐皮和海風藤,防已梧桐與槐膠,松節尋骨徐長卿。
25、利水滲溼藥
廿五利水滲溼藥,常用茯苓冬瓜皮,木通通草金錢草,豬苓車前燈防已,赤豆葫蘆冬瓜子,瞿麥萹蓄烏桕皮,茵陳澤瀉冬葵子,石韋滑石萆翠衣,地膚螻蛄海金沙,還有苡仁和澤漆,再加十九兼利水,麻黃香茹紅浮萍,商陸桑枝半邊蓮,黃芪布麻五加皮,白朮昆布葶藶子,海藻輕粉與蟾皮,檳榔郁李矮地茶,還有鴨跎大腹皮。
26、補陰藥
二十六類名補陰,龜板龜膠西洋參,百合枳椇女貞子,鱉甲功勞天麥門,脂麻石斛南燭子,還有玉竹和沙參,外加桑椹枸杞子,莫忘旱蓮與黃精。
27、補陽藥
二十七類補陽藥,鎖陽杜仲鹿茸角,覆盆海馬海狗腎,蛤蚧角霜鹿角膠,骨脂巴戟益智仁,蓯蓉乳石冬蟲草,韭子床子楮實子,河車蘆巴菟仙茅,沙苑蒺藜陽起石,淫羊藿葉和胡桃,續斷狗脊骨碎補,二十九味須記牢。
28、補氣藥
二十八類名補氣,十二味藥應牢記,人參黨參太子參,掌參甘草甜蜂蜜,黃精白朮龍眼肉,菝葜飴糖和黃芪,山藥扁豆西洋參,大棗四味效不低。
29、補血藥
二十九類補血藥,十二味藥須記牢,當歸枸杞何首烏,血藤熟地白芍藥,桑椹香蕈石楠葉,龍眼獺肝和阿膠。
30、止血藥
三十類是止血藥,二十九味應記全,常用大薊仙鶴草,小薊茜草伏龍肝,槐角槐花降真香,紫珠紫葳地榆炭,三七白芨山茶花,艾葉茅根藕旱蓮,青箬蒲黃落得打,棕櫚側柏血餘炭,赭石蕊石黃藥子,還有草霜和雞冠。再兼止血三十七,荊芥桑葉椿根皮,木賊黃芩馬齒莧,馬勃貫眾石榴皮,石葦炮姜苧麻根,鹿膠阿膠刺蝟皮,龜板烏梅五倍子,蟲草碎補石脂宜,靈脂血竭地錦草,兒茶羊蹄礬禹餘,蓮鬚蓮房和蓮心,荷葉蚤休山茱萸,白毛夏枯四季青,烏賊生地效亦奇。
31、收澀藥
收澀藥類三十一,此類藥從山萸起,五味肉叩麻黃根,蓮子芡實刺蝟皮,五倍沒食禹餘樸,海蛸烏梅罌訶黎,金櫻石臘浮小麥,明礬白果椿根皮,覆盆粟殼桑螵蛸,糯稻根鬚石榴皮。
32、驅蟲藥
三十二類驅蟲藥,十味中藥莫忘記,常用榧子使君子,貫眾擯榔苦楝皮,石榴根皮生大蒜,鶴蝨雷凡和蕪荑。
33、外用藥
三十三類外用藥,二十味藥有砒霜,狼毒斑蝥密陀僧,蟾酥蚤休苧硫磺,硼砂鉛丹爐甘石,水銀輕粉露蜂房,豆衣兒茶鴉膽子,槿皮楓子和雄黃。
34、降壓藥
三十四類降壓藥,十三味藥莫忘記,鉤藤兜鈴青木香,大薊地龍夏枯草,桑皮槐花決明子,豆根布麻桐籤草。
35、止嘔藥
三十五累止嘔藥,十一味藥應記住,白叩藿香和蘆根,紫蘇生地灶心土,半夏竹茹枇杷葉,旋復降香各分途。
36、安胎藥
三十六類安胎藥,八味中藥有蘇梗,黃芩砂仁桑寄生,白朮杜仲斷苧根。
37、治消渴
三十七類治消渴,臨床常用十七藥,葛根知母天花粉,二地天冬地骨皮,黃芪山藥菟絲子,人參烏梅同枸杞,黃精桑椹五味子,中消黃連頗相宜。
38、利咽藥
三十八類利咽藥,十三味中有薄荷,大力燈心板藍根,白花蛇舌絡石藤,巴豆熊膽山豆根,馬勃射鴨蒲公英。
39、治黃疸
三十九類治黃疸,十四味藥應記全,黃柏公英赤小豆,秦芄大黃和金錢,茵陳鬱金山豆根,大薊菡菜同明礬,垂盆草和地錦草,溼熱黃疸不為難。
方劑
感冒類方
1、荊防敗毒散:荊防敗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獨芎,十箭少許姜三片,風寒感冒有奇功。
2、銀翹散:銀翹散主上焦醫,竹葉荊牛十箭豉,甘桔蘆根涼解法,風溫初感此方宜。
3、蔥豉桔梗湯:蔥豉桔梗薄荷翹,山梔竹葉加甘草,清宣解表功效著,咳嗽前胡杏貝妙。
4、新加香薷飲:新加香茹用銀翹,扁豆花和厚撲好,暑溼酸重心煩悶,尿赤六一茯連篙。
5、再造散:再造散用參芪甘,桂附羌防芎芍餐,細辛加棗煨姜煎,陽虛無汗法當安。
6、參蘇飲:參蘇飲內用二陳,幟殼前胡加桔梗,甘葛木香並姜棗,氣虛外感此方行。
7、加減葳蕤湯: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蔥桔梗隨,草棗薄荷共入味,滋陰發表此方宜。
8、蔥白七味飲:蔥白七味用地黃,葛根豆豉麥冬姜,滋陰養血又解表,血虛感冒用此方。
9、清骨散:清熱退蒸清骨散,骨皮秦知胡黃連,鱉甲青蒿銀柴草,骨蒸勞熱副用之安。
治法與方劑
一、解表法
(一)辛溫解表:
1、麻黃湯:辛溫發汗麻黃湯,麻桂杏草共煎嘗,發熱惡寒頭身痛,表實無汗服之康。
2、大青龍湯:表寒裡熱大青龍,麻桂杏草姜棗從,重用石膏清鬱熱,無汗煩躁此方宗。
3、九味羌活湯: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同甘草,解表除溼此方通。
4、香茹散:香茹散中豆樸般,解表散寒功效專,化溼和中調胃氣,感寒傷溼此方煎。
5、香蘇散:香蘇散內用陳皮,香附紫蘇二藥齊,甘草和中兼扶正,風寒氣鬱服之宜。
6、蔥豉湯:蔥豉湯原肘後方,輕宣透表效佳良,生蔥淡豉驗便廉,傷風感冒此先嚐。
(二)辛涼解表
1、銀翹散:辛涼解表銀翹散,芥薄牛蒡竹葉甘,豆豉桔梗蘆根入,上焦風熱服之安。
2、桑菊飲:桑菊飲中桔梗翹,杏仁甘草薄荷饒,蘆根為飲輕清劑,風溫咳嗽服之消。
3、竹葉柳蒡湯:竹葉柳蒡葛根知,蟬衣荊芥薄荷施,玄參麥冬甘草入,透疹清熱此方施。
4、防風解毒湯:防風解毒荊薄荷,牛蒡膏知竹葉和,連翹甘桔木通枳,風溼斑疹服之消。
5、柴葛解肌湯:節庵柴葛解肌湯,解表清裡療效彰,芩芍桔甘羌活芷,石羔大棗與生薑。
(三)益氣助陽解表法
1、人參敗毒散:人參敗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獨芎,扶正祛邪加姜薄,氣虛感冒有奇功。
2、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發表助陽兩法彰,若非表裡相兼治,陽虛外感豈能康。
3、再造散:再造散用附參芪,桂甘羌防芎芍宜,加入細辛姜棗煎,陽虛感冒效神奇。
(四)滋陰養血解表
1、加減葳蕤湯: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蔥桔梗隨,草棗薄荷共入味,滋陰發表此方宜。
2、蔥白七味飲:蔥白七味用地黃,葛根豆豉麥冬姜,滋陰養血又解表,血虛感冒用此方。
二、瀉下法
(一)苦寒瀉下法
1、大承氣湯: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以枳樸效力強,陽明腑實痞滿堅,苦寒瀉下此方良。
2、小承氣湯:小承握湯治便結,熱結氣滯邪肆虐,枳實匯痞樸寬脹,大黃寒下功效捷。
3、調胃承氣湯:調胃承氣硝黃草,蕩實瀉熱配伍巧,腑實便結腹脹微,陽明燥熱服之消。
4、複方大承氣湯:新訂複方大承氣,腸道梗阻頗相宜。桃芍硝黃萊枳樸,通裡攻下效稱奇。
5、宣白承氣湯:宣白承氣條辯方,瓜萎大黃膏杏襄,肺熱痰壅腸燥結,清肺通腑即能康。
6、陷胸承氣湯:陷胸承氣用瓜萎,開胸散結滌痰優,夏連枳實硝黃配,痰火壅閉此方求。
7、一捻金:一捻金是金鑑方,牛榔人參與大黃,熱毒壅結呈現鎖肚,瀉熱通便效力彰。
8、大黃牡丹皮湯: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瓜子合硝黃,腸癰初期少腹痛,瀉熱逐瘀效果良。
9、涼膈散:涼膈散中硝黃草,芩梔翹薄竹葉巧,邪熱熾盛中上焦,清上瀉下病自好。
(二)溫陽導滯法
1、大黃附子湯:大黃附子用細辛,寒邪凝聚腹滿疼,溫陽散寒下積滯,急急煎服務痛自寧。
(三)潤腸通便法
1、麻子仁丸:仲景方有麻仁丸,杏芍枳樸大黃聯,燥熱津虛便秘結,瀉熱潤腸病可痊。
2、潤腸丸:潤腸生地與當歸,桃仁麻仁枳殼隨,津枯腸燥大便結,潤腸通便滌濁穢。
3、五仁丸:五仁丸內用陳皮,桃杏松柏郁李齊,腸燥津結大便難,潤腸通便頗相宜。
(四)扶正瀉下法
1、增液承氣湯:增液承氣用地黃,元參硝黃五藥襄,熱結陰虧腸燥結,滋陰瀉下效力強。
2、新加黃龍湯:新加黃龍用海參,玄參生地硝黃呈,參歸薑黃扶正氣,攻補兼施法可遵。
3、溫脾湯:溫脾附子與乾薑,人參甘草及大黃,寒熱並行兼補瀉,溫通冷積是良方。
(五)瀉下逐水法:
1、大陷胸湯:大陷胸湯治結胸,甘遂硝黃三味同,心下硬痛不可近,瀉熱逐水建奇功。
2、舟車丸:舟車牛榔及大黃,大戟芫花與木香,青皮陳皮輕粉入,水腫實證力能當。
3、疏鑿飲子:疏鑿檳榔及商陸,苓皮腹皮同椒目,赤豆芄羌瀉木通,煎益姜皮陽水服。
三、溫裡法
(一)溫中健脾法
1、理中湯:理中丸是祛寒方,參術甘草與乾薑,吐利腹痛陰寒盛,或加附子總還陽,嘔甚原方加砂半,痛甚丁萸效果良,寒熱錯雜用連理,若加二皮治中湯。
2、小建中湯:小建中湯芍藥多,桂姜甘草大棗和,更加飴糖補中髒,虛勞腹痛服之癢,增入黃芪補不足,胃虛潰瘍效無過,更有當歸建中湯,產後諸虛屬婦科。
3、大建中湯:大建中湯建中陽,飴糖人參配椒姜,中陽勢微脘腹痛,痛而拒按服之康。
4、附子粳米湯:附子粳米療效奇,半夏草棗五般宜,溫中降濁功偏擅,雷鳴切痛此方醫。
(二)溫肺散寒法
1、甘草乾薑湯:陽虛失血有奇方,古有甘草乾薑湯,肺痿吐沫便頻數,溫肺散寒效亦良。
2、苓甘五味姜辛湯:苓甘五葉姜辛湯,肺寒停飲效佳良,嘔吐半夏腫加杏,面熱如醉加大黃。
(三)溫肝散寒法
1、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桂枝芍,通草辛甘大棗和,寒傷厥陰脈凝滯,溫經通滯痛能卻。
2、吳茱萸湯:吳茱萸湯人參棗,重用生薑溫胃好,陽明嘔吐胃脘痛,厥陰頭痛尤奏效。
3、吳萸木瓜湯:驗方吳萸木瓜湯,藥味雖少效佳良,食鹽一撮同煎服,腳肚轉筋服之康。
四、回陽救逆法
1、四逆湯:四逆湯用姜附草,肢冷脈微吐利嘗,回陽救逆功效好,通脈四逆倍乾薑。
2、參附湯:參附湯是急救方,陽虛欲脫急煎嘗,肢冷脈微氣喘急,回陽救脫效力強。
五、溫經散寒法
1、陽和湯:陽和湯法解寒凝,外證虛寒色屬陰,熟地鹿膠姜炭桂,麻黃白芥草相承。
2、半夏散及湯:仲景半夏散及湯,夏桂甘草共煎嘗,寒客少陰咽中痛,辛溫宣散庶能康。
3、桂枝附子湯:桂枝附子湯,桂附草棗姜,身痛因風溼,散寒宣痺良。
4、白朮附子湯:白朮附子湯,術附草棗姜,溼勝頭重眩,服此效佳良。
5、甘草附子湯:甘草附子湯,桂附術草襄,掣痛難伸屈,風溼此堪嘗。
第四章清熱法
(一)辛寒清熱法
1、白虎湯:白虎知膏草米行,辛寒清熱且生津,熱渴汗出脈洪數,氣分熱盛此能清。
2、白虎加人參湯:仲景白虎加參湯,人參知膏甘米嘗,氣分熱盛氣津損,清熱生津益氣方。
3、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半夏竹葉尋,甘草熬湯加粳米,清氣益氣又回津。
(二)清營涼血法
1、清營湯:清營湯用犀地玄,竹葉銀翹加黃連,解毒瀉熱又滋陰,再加麥冬與丹參。
2、神犀丹:神犀丹內犀地玄,銀翹金汗紫藍矸,黃芩花粉菖蒲豉,營血毒重服之安。
3、犀角地黃湯:犀角地黃芍藥丹,血熱妄行吐衄斑,神昏譫妄舌質絳,涼血解毒病可痊。
(三)氣血兩清法
1、清瘟敗毒飲:清瘟敗毒地連芩,丹石知甘竹葉尋,犀角玄翹梔芍桔,兩清氣血亦滋陰。
(四)清熱解毒法
1、普濟清毒飲:普濟消毒芩連鼠,玄參甘桔板蘭侶,升紫馬勃連翹陳,殭蠶薄荷為末煮。
2、加減普濟消毒飲:加減普濟用銀翹,馬勃玄參板蘭草,殭蠶桔蒡芥薄入,大頭瘟毒服之消。
3、黃連解毒湯:黃連解毒梔柏芩,火盛三焦是病因,煩狂大熱兼錯語,吐衄疔瘡宜急清。
4、仙方活命飲:仙方活命用銀花,防芷歸陳草芍加,貝母花粉兼乳浸,山甲皂刺酒煎佳。
5、五味消毒飲:五味消毒治諸疔,銀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清熱解毒有奇能。
(五)清熱滌暑法
1、新加香茹飲:新加香茹用銀翹,厚朴扁豆五味療,上焦暑熱為寒遏,溫涼並用暑自消。
2、清絡飲:清絡飲用荷葉邊,銀絲扁竹翠衣添,鮮用辛涼清暑熱,肺絡無邪病即痊。
3、六一散:河間傳留六一散,六分滑石一草矸,暑溼溼熱與熱淋,清利三焦庶可安。
4、清暑益氣湯:清暑益氣參斛冬,連知荷梗竹葉從,西瓜翠衣甘草米,暑去津回自見功。
(六)清洩肺熱法
1、銀翹馬勃散:銀翹馬勃治咽喉,大力射干五藥求,若加板蘭大青葉,清熱解毒效尤優。
2、葦莖湯:葦莖湯方出千金,桃仁苡仁冬瓜仁,溼熱壅肺成癰毒,甘寒清熱上焦寧。
(七)清瀉肝火法
1、龍膽瀉肝湯:龍膽瀉肝梔芩柴,生地車前澤瀉皆,木通甘草當歸和,肝膽溼熱力能排。
2、左金丸:左金連萸六一丸,肝經火鬱痛吞酸,再加芍藥名戊已,溼熱下痢腹痛安。
(八)清瀉膽熱法
1、清膽瀉火湯:清膽瀉火柴芩夏,茵陳梔子與硝黃,木香膽草鬱金配,膽經實火是良方。
(九)清心瀉火法
1、導赤散:導赤生地與木通,草稍竹葉加味從,口糜淋痛心經熱,引熱同歸小便中。
(十)清熱瀉脾法
1、瀉黃散:瀉黃膏梔與防風,藿香甘草二藥從,炒香蜜酒調和服,口瘡口臭可為功。
(十一)清胃瀉火法
1、清胃散:清胃散用升麻連,當歸生地牡丹全,或益石膏清胃熱,口瘡口臭與牙宣。
2、玉女煎:玉女煎中膝地兼,石膏知母麥冬全,滋陰胃火牙疼效,能醫口臭與牙宣。
(十二)清熱止痢法
1、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黃芩黃連湯,甘草四味共煎嘗,溼熱下利熱渴汗,熱清毒解自安康。
2、白頭翁湯:白頭翁湯疫毒痢,黃連黃柏及秦皮,若加阿膠與甘草,產後下痢稱良劑。
3、芍藥湯:芍藥湯內桂將軍,芩香連草配當檳,裡急後重便膿血,清熱止痢自安寧。
(十三)清瀉腎熱法
1、滋腎通關丸:東垣滋腎通關丸,知柏肉桂三味研,小便不通因腎熱,瀉熱化氣可平安。
(十四)清退虛熱法
1、青蒿鱉甲湯:青蒿鱉甲知地母,陰分伏熱此為先,夜熱早涼身無汗,滋陰透熱自然痊。
2、清骨散:清骨散用銀柴胡,胡連秦芄鱉甲服,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勞熱保無餘。
第五章補益法
(一)補益肺氣法
1、補肺湯:補肺湯中參芪味,熟地紫菀桑皮配,肺氣虛損喘嗽汗,益氣固表此方魁。
2、生脈散:生脈麥味與人參,益氣生津治暑淫,氣少汗多口乾渴,病危脈絕急煎斟。
3、九仙散:九仙散用烏梅參,款冬桑皮桔貝呈,慄殼阿膠與五味,斂肺止咳氣能增。
(二)滋養肺陰法
1、沙參麥冬湯:沙參麥冬扁豆桑,玉竹甘花共合方,秋燥耗傷肺胃液,苔光乾咳此方嘗。
2、清燥救肺湯:清燥救肺參草杷,石膏膠杏麥芝麻,戲霜收下冬桑葉,清燥潤肺效可佳。
3、養陰清肺湯:玉鑰養陰清肺湯,玄參甘芍麥地黃,薄荷貝母丹皮入,陰虛白喉是妙方。
4、百合固金湯: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甘藏,麥冬芍藥當歸配,喘咳痰血肺家傷。
(三)補心氣、溫心陽法
1、養心湯:養心湯內用棗仁,參燕歸芎神茯苓,五味半夏桂甘草,遠志柏子安心神。
2、歸脾湯:歸脾湯用術參芪,歸草茯神遠志隨,棗仁木香龍眼肉,補益心脾效稱奇。
3、保元湯:保元參芪與生薑,肉桂甘草共煎湯,溫補心陽服此劑,心悸氣短效彰彰。
4、獨參湯:獨參功擅得嘉名,暴脫危證可返生,一味人參濃取汁,益氣救晚義蘊深。
(四)補心血,養心陰法
1、補心丹:補心丹用板棗仁,二冬生地與歸身,三參桔梗硃砂味,遠志茯神共養神。
2、黃連阿膠湯:黃連阿膠雞子黃,黃芩白芍共煎嘗,水虧火熾煩不臥,養陰清熱效力強。
3、甘麥大棗湯:甘麥大棗金匱方,養心安神效力彰,情志失常因髒燥,水煎服用保安康。
(五)補血調肝法
1、膠艾湯:膠艾湯中甘草用,輔佐歸地芍川芎,衝任虛損血常下,補血調肝可為功。
2、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生薑羊肉湯,血虛內寒腹痛嘗,婦女經痛喜溫按,煎服此方效非常。
3、四物湯:四物歸地芍川芎,補血調肝此方宗,營血虛滯經失調,臨證加減可變通。
(六)補氣健脾法
1、四君子湯: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為六君,驅痰補氣陽虛餌,陳卻半夏為異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2、參苓白朮散:參苓白朮扁豆陳,山藥甘蓮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眼暢脾神。
3、完帶湯:完帶一陳淮山陳,參草柴芍芥苡仁,脾虛溼注呈帶下,培土勝溼此方環。
(七)清養胃陰法
1、益胃湯:溫病條辨益胃湯,沙參地麥玉竹襄,水糖適量同和服,清養胃陰效力強。
2、增液湯:條辨留傳增液湯,增水行舟效力彰,玄麥地黃相配伍,津傷腸燥煎服康。
3、五汁飲:五汁飲用五般汁,梨荸葦冬藕蔗持,胃陰不足口燥渴,甘寒救液莫疑遲。
(八)滋補腎陰法
1、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治腎虛,熟地淮藥及山茱,丹皮苓澤加桂附,引火歸原熱下趨,錢氏六味除桂附,專治陰虛火餘。
2、左歸飲:左歸飲用地藥萸,杞苓炙草一併齊,煎湯養陰滋腎水,既主腰痠又主遺。
3、大造丸:河車大造龜地黃,牛杜柏參二冬嘗,勞熱咳嗽陰虧損,補水制火潛元陽。
4、駐景丸:駐景丸是眼科方,前仁菟絲與地黃,視物昏花肝腎損,滋陰明目效力強。
(九)溫補腎陽法
1、腎氣丸:腎氣丸補腎陽虛,地黃山藥及茱萸,苓澤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溫煦。
2、內補丸:內補刃中用鹿茸,桂附芪苓紫菟蓯,沙苑疾藜桑螵配,溫腎固澀效力宏。
3、菟絲子丸:菟絲子丸治尿頻,桑螵牡味宿泉行,蓯蓉附子雞內金,補腎宿尿此方珍。
4、贊育丹:贊育丹中歸地仙,杜藿茱枸術戟天,桂附蛇床蓯蓉韭,補腎壯陽效力奇。
5、青娥丸:青娥丸內用胡桃,骨脂杜仲力偏饒,腰痛綿綿腿膝軟,補腎強腰巧治療。
(十)補腎陰溫腎陽法
1、龜鹿二仙膏:龜鹿二仙最守真,補人三寶精氣神,人參枸杞同龜鹿,滋陰溫陽實可珍。
2、贊化血餘丹:景嶽贊化血餘丹,蓉苓歸膠枸地搬,參桃仲烏茴巴菟,滋陰助陽效力專。
3、地黃飲子:地黃飲子山茱斛,麥味菖蒲遠志茯,蓯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棗服,腎虛瘩痱不能言,足廢元衰虛陽浮。
(十一)氣血又補
1、八珍湯(附十全大補湯,人參養營湯,泰山磐石飲):四君四物八珍湯,氣血又補是名方,再加黃芪與肉桂,十全大補效更強,人參養營即十全,除卻川芎五味連,陳皮遠志加姜棗,脾胃氣血補方先。十全大補減桂苓,更加續斷砂糯芩,氣血雙補安胎好,泰山磐石是方名。
2、當歸補血湯:當歸補血兩藥同,歸芪多生血雄。
3、炙甘草湯:炙甘草湯參薑桂,麥冬生地大麻仁,大棗阿膠加酒服,虛癆肺痿效如神。
第六章和解法
(一)調和營衛法
1、桂枝湯:桂枝湯治太陽風,芍藥甘草姜棗同,解肌發表調營衛,表虛自汗正宜用。
(二)和解少陽法
1、小柴胡湯:
2、蒿芩清膽湯:蒿芩清膽滑黛段,陳夏苓草枳竹茹,少陽熱重寒輕證,胸痞嘔惡總能除。
3、達厚飲:達厚朴果與檳榔,芩知芍草合成方,邪伏膜厚憎寒熱,宣透膜原效力強。
4、三香湯:三香香豉鬱降香,枳桔蔞梔七味襄,機竅不靈因溼阻,芳香解鬱些堪嘗。
(三)調和膽胃法
1、大柴胡湯:大柴胡湯用生薑,黃芩芍藥與大黃,枳實半夏大棗配,少陽實證是良方。
(四)調和肝脾法
1、芍藥甘草湯
2、當歸芍藥散:當歸芍藥用川芎,白朮苓澤六味同,妊娠腹中常症痛,調肝理脾有奇功。若加續斷菟絲子,胎位異常此方謀。保生無憂歸芍芎,黃七甘草枳樸同,菟絲艾葉荊羌貝,胎位異常此方崇。
3、四逆散:四逆散柴枳芍草,肝脾不和痛證好,若加井柏洩瘀熱,闌尾炎證服之消。
4、痛瀉要方:痛瀉要方用陳皮,術芍防風四味宜,若作食傷醫便錯,肝脾不和是病機。
5、清胰湯:清胰治療胰腺炎,硝黃柴芍芩香連,元胡理氣兼活血,通腑調肝病自痊。
6、闌尾化瘀湯:闌尾化瘀用川楝,銀花大黃和牡丹,元胡木香桃仁配,瘀滯初期病可痊。
7、越鞠丸:越鞠丸治六般鬱,氣血痰火食溼因,芎蒼香附兼梔曲,氣暢鬱舒痛悶伸。
第七章升降法
(一)溫肺降逆法
1、小青龍湯:小青龍湯治水氣,喘咳痰稀最適宜,薑桂麻黃芍藥甘,細辛半夏兼五味。
2、蘇子降氣湯:降氣湯中蘇半歸,橘前桂樸草姜依,上盛下虛痰嗽喘,祛痰降逆止方宜。
3、射干麻黃湯:仲景射干麻黃湯,細辛五味半生薑,紫苑冬花大棗入,氣逆痰鳴服之康。
4、厚朴麻黃湯:厚朴麻黃降逆尋,杏半姜辛麥咪增,方中石膏作清熱,制鉤麻黃義蘊深。
(二)清熱降逆法
1、麻杏石甘湯
2、瀉白散:瀉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可分麻杏不甘合,肺熱喘嗽此能醫。
3、定喘湯
(三)補腎納氣法
1、人參胡桃湯:濟生人參胡桃湯,人參胡桃共生薑,肺腎兩虛喘難臥,補腎納氣庶能康。
2、都氣丸:醫宗已任都氣丸,茱薯苓澤地味丹,腎不納氣呈氣喘,補腎納氣庶可痊。
(四)交能心腎法
1、安神定志丸:安神定志用人參,龍齒茯苓與茯神,遠志菖蒲交心腎,心腎交時驚悸寧。
2、交泰丸:心腎不交交泰丸,一份桂心交份連,怔忡不寐心陽亢,心腎交時自可安。
3、桑螵蛸散:桑螵蛸散龜龍參,遠志菖蒲歸茯神,遺尿尿頻神恍惚,寧心固腎此方尋。
(五)升降三焦法
1、升降散:升降散中用殭蠶,薑黃大黃蟬蛻添,升清降濁功偏擅,表裡同病亦可餐。
2、玉樞丹:玉樞用藥允稱奇,慈姑大戟蛤續隨,雄朱解毒麝開竅,疫毒穢濁此能醫。
(六)調中降逆法
1、橘皮竹茹湯:橘皮竹茹治噦良,人參草棗共生薑,胃虛有熱氣上逆,調中降逆即能康。
2、加味黃連蘇葉湯:加味黃連蘇味湯,苓夏柿茹杷葉匡,肺胃不和玉嘔逆,清熱止嘔效果良。
3、半夏茯苓湯:半夏茯苓草陳皮,旋復姜辛桔梗齊,地芍芎參益氣血,妊娠惡陰此能醫。
4、丁香柿蒂湯:丁香柿蒂參與姜,呃逆固寒中氣傷,溫中降逆兼益氣,或加竹橘用皆良。
5、旋復代赭湯:旋復代赭用人參,半夏生薑草棗增,噫氣不除心下痞,虛中實證此方良。
6、降逆止呃湯:降逆止呃是新方,旋復代赭橘茹匡,丁香柿蒂枇杷葉,二冬參草共煎嘗。
(七)益氣升陷法
1、補中益氣湯
2、加減補中益氣湯:加減補中益氣湯,參芪術草升柴匡,膠艾止血陳理氣,補血安胎止血良。
3、舉元煎:舉元參芪術草麻,昇陽舉陷效堪誇,氣不攝血呈崩漏,益氣攝血既能瘥。
4、升麻黃七湯:謁純升麻黃芪湯,歸芪升柴黃煎嘗,小便不能固氣陷,氣機升達自然康。
(八)升清降濁法
1、藿香正氣散:藿香正氣大腹蘇,甘桔陳苓術樸俱,夏曲白芷加姜棗,風寒暑溼並能除。五個加減正氣散,藿香厚朴與陳苓,一加曲麥杏茵蝮,脘連腹脹服之寧。二加防已通草卷,宣痺通絡治身疼。三加杏仁與滑石,開源結流法可遵。四加楂曲與草果,苔滑宜溫義龍精。五加大腹谷芽術,脘悶便江洩此方尋。
2、六和湯:六和湯內四君全,藿樸砂半木瓜研,扁豆杏仁十一味,和中社溼吐瀉安。
3、連樸飲:連樸飲中用蘆根,梔豉菖蒲半夏尋,溼熱內蘊成吐痢,清熱除溼可安寧。
4、蠶矢湯:蠶矢湯中半連萸,苡仁通草木瓜齊,梔芩豆卷清溼熱,吐瀉腹痛轉筋醫。
5、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用芩連,乾薑草棗人參添,中虛溼滯痞吐痢,和中降逆自然安。
(九)湧吐痰食法
1、鹽湯探吐方
(十)溫通洩閉法
1、三物備急丸:三物備急巴豆研,乾薑大黃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結,速投此散莫遲延。
第八章理氣法
(一)通陽宣痺法
1、栝蔞薤白白酒湯:栝蔞薤白治胸痺,胸部悶痛短氣宜,氣鬱痰滯胸陽阻,通陽宣痺合病機。
2、加減瓜蔞薤白湯:加減瓜蔞薤白湯,香附鬱金桃紅匡,再加桂枝治胸痺,通陽宣痺活絡良。
(二)行氣導滯法
1、流氣飲子:木香流氣芷陳蘇,青檳樸果藿半蒲,四君瓜麥桂香附,丁莪通腹氣滯疏。
2、勻氣散:勻氣砂蔻藿丁檀,木香甘草七味研,三焦氣鬱宜疏散,氣機宣暢自然安。
3、寬中八寶散:寬中八寶蘿蔔子,香砂蘇沉配檳榔,牙皂洩濁歸活血,三焦氣滯服之康。
4、撞關飲子:氣不升降宜撞關,丁沉砂叩烏附添,三稜甘草共八味,行氣導滯效非凡。
5、金陵酒丸:古今醫鑑金陵酒,擅治膨脹在腸間,木得檳榔沉香皂,行氣導滯可平安。
6、沉香四磨湯:家寶沉香四磨湯,木香包沉合檳榔,冷氣攻心心腹痛,散寒引滯定能康。
7、分消湯:分消二術與二苓,木香香附枳樸群,澤瀉腹皮陳砂配,行氣除溼法堪遵。
8、半夏厚朴湯:半夏厚朴氣滯疏,茯苓生薑共紫蘇,加棗同煎名四七,痰涎凝滯此方除。
9、厚朴溫中湯:厚朴溫中叩木香,陳苓甘草與乾薑,脾胃虛寒脘腹脹,溫中行氣力能康。
10、強中湯:強中湯內用理中,丁香附子草果從,二皮厚朴功行氣,中寒氣滯此方謀。
11、人參湯:人參湯內用四君,肉桂陳樸半夏群,脾虛氣滯成填脹,健脾行氣法宜遵。
(三)調氣疏肝法
1、逍遙散: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術草加姜薄,疏肝理脾功獨擅,肝脾鬱結此方卻。
2、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香附草,枳殼白芍與川芎,氣鬱脘腹渚脹痛,疏肝理氣可為功。
3、加味烏藥湯:加味烏藥用縮砂,木香玄胡甘草加,疏肝理氣須香附,經前脹痛服之佳。
(四)溫肝解鬱法
1、天台烏藥散:天台烏藥木茴香,姜青楝實與檳榔,溫肝解鬱功偏擅,疝氣腹痛力能康。
2、木香蜈蚣散:繼戎木香蜈蚣散,藥味雖少療效優,蜈蚣解毒香行氣,睪丸腫大些方求。
(五)清熱疏肝法
1、金鈴子散:金鈴子散配玄胡,肝經鬱熱氣不舒,心腹脅肋諸般痛,疏肝清熱病能除。
2、通乳散結湯:通乳散結蔞通草,青皮橘葉橘絡好,公英瓜絡鬱蒺藜,乳汁行時腫自消。
(六)調氣活血法
1、橘核丸:橘核丸是濟生方,木通楝桂桃仁香,枳樸玄胡昆藻帶,癲疝頑痛正堪嘗。
2、疏肝解鬱湯:疏肝解鬱附柴胡,鬱楝青皮氣滯疏,丹參芎澤行血滯,止育尤須用玄胡。
(七)柔肝疏鬱法
1、一貫柔肝疏鬱方,參麥枸杞與地黃,當歸川楝水煎服務,陰虛肝鬱力能康。
第九章活血法
(一)活血祛瘀法
1、血府逐瘀湯:血府逐瘀效好,牛文柴胡枳桔草,桃紅四物共煎湯,瘀血行時痛自消。
2、隔下愛不瘀湯:膈下逐瘀枳丹皮,桃紅芎芍玄胡歸,靈脂烏藥香附草,血滯經閉腹痛醫。
3、宮外孕方:宮外孕方是新方,丹參赤芍桃仁匡,化瘀消癓能止痛,若加稜莪力更強。
(二)溫經祛祛瘀法
1、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藥等分宜,活血化瘀消癓塊,經閉腹痛亦能醫。
2、少腹逐瘀湯:少腹逐瘀用小茴,芎芍炮姜與桂歸,靈蒲浸藥玄胡配,肝寒凝滯服之宜。
3、身痛逐瘀湯:身痛逐瘀膝地龍,芄姜香附草桃紅,靈脂浸藥芎歸配,經久不愈按理痛。
4、生化湯:生化湯宜產後嘗,芎歸桃草與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溫經效亦強。
(三)瀉熱逐瘀法
1、桃核承氣湯:桃核承氣用桂枝,硝黃甘草五般施,下焦蓄血瘀熱結,瀉熱逐瘀莫遲遲。
2、復元活血湯:復元活血桃紅歸,花粉山甲黃草隨,柴胡疏肝治脅痛,損傷瘀血服之宜。
3、大黃庶蟲丸:大黃庶中仲景方,乾漆蠐螬水蛭虻,芩地芍草配桃杏,祛瘀消癓效力強。
(四)活血通絡法
1、補陽還五湯:補陽還五用芪芎,桃紅歸芍與地龍,半身不遂語蹇澀,活血通絡可為功。
2、小活絡丹:小活絡丹用南星,二烏地龍乳浸群,手足不仁關節通,活血通絡此方尋。
3、通竅活血湯:通竅全憑好麝香,桃紅芎芍棗蔥姜,瘀血阻絡頭身痛,活血通絡第一方。
(五)活血理損法
1、七釐散:七釐血竭與兒茶,冰麝乳浸紅硃砂,跌打損傷瘀作痛,活血行氣止痛佳。
2、跌打丸:跌打血竭與歸芎,乳浸土鱉自然銅,重用麻黃開腠理,麝錢加入效力宏。
(六)補虛祛瘀法
1、溫經湯:溫經歸芍桂萸芎,姜夏丹皮與麥冬,參草扶脾膠益血,調經止痛有奇功。
第十章止血法
(一)清熱止血法
1、瀉心湯:金匱三黃號瀉心,大黃黃連合黃芩,火熱熾盛呈吐衄,澄本清源血自寧。
2、十灰散:十灰散用十般灰,二根二葉與二皮,二薊大黃梔子共,熱盛失血最相宜。
3、咳血方:咳血方中訶子收,瓜蔞海石山梔投,青黛瀉肝以寧肺,肝心犯肺此方求。
4、生地黃散:生地黃散配甘草,阿膠止血又滋陰,犀角芩茹清肝熱,止血柏葉刺薊尋。
5、槐花散:槐花散能治腸風,大便下血色鮮紅,側柏芥炭枳殼配,清熱涼血可收功。
6、小薊飲子:小薊飲子用蒲黃,滑石木通竹葉藏,藕節梔歸地與草,瀉火通淋是良方。
7、清經止血湯:清經止血地梔丹,茅根蒲黃地榆炭,黃芩益母棕皮入,血為熱迫服之安。
8、清熱止崩湯:清熱止崩梔柏芩,龜芍滋陰固衝任,丹地地榆涼血熱,止血尤須側柏椿。
9、治崩證極驗方:崩證驗方地榆多,地芍丹梔甘草和,芩連牡蠣連須配,清熱止血出女科。
10、固經丸:固經丸本治血崩,龜板白芍在滋陰,香附調氣椿止血,清熱尤須柏馬芩。
11、鬱金散:聖濟總錄鬱金散,青黛甘草三味研,汗孔出血因肝熱,涼肝止血庶可痊。
12、生蒲黃湯:生蒲黃湯旱蓮草,丹參丹皮馬鬱金,芥炭生地川芎配,眼底出血此方斟。
(二)收斂止血
1、白芨枇杷丸:白芨枇杷用藕節,地黃阿膠合為丸,肺部出血因陰損,滋陰止血病可痊。
2、四號潰瘍丸:新方譜就潰瘍丸,烏芨龍牡蕊榆研,潰瘍出血宜急治,收斂止血病可蠲。
3、止血散:止血散用二薊梔,龍牡代赭花蕊施,側柏阿膠同止血,胃腸出血可服之。
4、烏梅丸:嚴氏濟生烏梅丸,烏梅殭蠶二藥研,疏洩太過呈失血,收斂止血庶可痊。
(三)益氣攝血法
1、卷柏丸:奇效良方卷柏丸,卷柏黃芪等分研,氣虛不攝呈便血,益氣止血即可安。
2、人參飲子:人參飲子用歸芪,麥冬五味芍草須,氣不攝血呈吐衄,益氣攝血莫失機。
(四)溫陽攝血法
1、柏葉湯:仲景留傳柏葉湯,艾葉童便與乾薑,吐血不止因中寒,溫經止血效力強。
2、黃土湯:溫陽攝血黃土湯,術草膠附與地黃,更加黃芩成反佐,陽虛失血此堪嘗。
3、溫經攝血湯:溫經攝血用理中,參術姜草四般同,吳萸調肝艾止血,陽虛崩漏此方謀。
第十一章祛溫法
(一)祛風勝溼法
1、羌活勝溼湯:羌活勝溼羌獨芎,甘蔓藁本與防風,風溼在表頭身重,祛風勝溼效力宏。
2、獨活寄生湯:獨活寄生芄防辛,芎歸地等配桂苓。杜仲牛文人參草,冷風頑痺此方尋。
(二)開源導流法
1、越婢湯:越婢湯是仲景方,麻膏草棗配生薑,風水惡風身浮腫,宣肺行水自然康,加入半夏平喘逆,加術治腫效尤良。
2、十棗湯:十棗逐水效堪誇,甘遂大戟與芫花,懸飲脅下有水氣,咳唾引痛服之佳。
3、控涎丹:三因傳下控涎丹,大戟芥遂三藥研,涎留膜腠生百病,逐痰滌飲庶可痊。
4、木防已湯:木防已湯用桂枝,人參石膏四味施,飲停胸膈呈喘蒲,瀉熱逐飲莫誤失。
5、葶藶大棗瀉肺湯:葶藶大棗瀉肺湯,藥僅兩味效佳良,痰水壅肺喘難臥,瀉肺引水即安康。
6、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杏梓草棗與生薑,黃疸風丹與水腫,用之得當力能康。
(三)運脾除溼法
1、平胃散:平胃散是蒼朮樸,陳皮甘草四般藥,除溼散滿消腹脹,調胃諸方從此擴。
2、藿樸夏苓湯:藿樸夏苓杏叩仁,薏蓯二苓澤豉引,溼滯中焦苔白滑,芳化淡滲法堪珍。
3、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金匱甘姜苓術湯,溫中除溼是其長,寒溼著腰冷重痛,痛除始信效佳良。
4、杏仁薏苡湯:條辨杏仁薏苡湯,桂樸姜夏蒺藜防,氣不主宣呈寒溫,若辛通降自然康。
(四)清熱除溼法
1、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叩藿香,茵陳滑石木通菖,芩翹貝母射干薄,溼溫黃疸服之康。
2、三仁湯:三仁可叩薏苡仁,樸通滑夏竹葉呈,面色淡菜胸痞悶,芳化滲溼法堪珍。
3、杏仁滑石湯:杏仁滑石用芩連,鬱金陳夏樸通合,溼熱為患從何治?清熱除溼自然安。
4、宣清導濁湯:宣清導濁皂莢良,二苓寒水蠶矢匡,溼濁瀰漫機竅阻,二便閉塞此堪嘗。
5、黃芩滑石湯:條辨黃芩滑石湯,二苓通叩腹皮襄,汗出熱解繼復熱,宣化溼濁自然康。
6、薏苡竹葉湯:薏苡竹葉滑石通,連翹芩叩七般同,溼鬱經絡呈白疹,清熱瀉溼建奇功。
7、中焦宣痺湯:中焦宣痺治熱痺,赤豆山梔與杏仁,薏晚連翹防滑下,除溼宣痺法宜遵。
8、加減木防已湯:加減防已治熱痺,苡仁膏杏滑石配,桂枝通草共煎湯,宣痺除溼誠可貴。
9、茵陳蒿湯:茵陳蒿湯用大黃,梔子茵陳共煎湯,身目黃如橘子色,清熱利膽效非常。
(五)實脾利水法
1、五皮飲:五皮飲用五般皮,陳茯姜桑大腹奇,全生加術減桑白,妊娠水腫此方醫。
2、防已黃芪湯:金匱防已黃芪湯,白朮甘草棗生薑,實脾利水療水腫,風溼惡風效亦良。
3、實脾飲:實脾苓術與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油樸,虛寒陰水服之佳。
4、鯉魚湯:千金傳下鯉魚湯,歸芍苓術橘與生薑,妊娠水腫脾不運,健脾和肝效力強。
(六)攻逐實水法
1、已椒藶黃丸:金匱已椒藶黃丸,專治水氣在腸間,腹滿口乾兼舌燥,逐水滌飲自然痊。
(七)溫陽行水法
1、五苓散:五苓散是利水方,二苓澤瀉白朮襄,桂枝化氣兼解表,腫消水去體自康。
2、真武湯:溫陽行水真武湯,茯苓術芍附生薑,小便不利有水氣,喘悸身腫用之良。
(八)瀉火通淋法
1、八下散:八正木通與車前,萹蓄大黃滑石研,草稍瞿麥兼梔子,瀉火通淋病自蠲。
2、加減柴苓湯:加減柴苓滑澤甘,銀花芩夏配金錢,下焦溼熱尿頻痛,通淋和解病可痊。
3、豬苓湯:豬苓苓澤滑阿膠,小便尿血澀痛療,心煩不眠尿不利,育陰利水法昭昭。
4、五淋散:五淋散用草梔仁,歸芍赤茯亦共珍,熱結下焦淋澀痛,瀉火通淋妙通神。
5、不葦散:石葦瞿芍草冬葵,榆皮通車苓滑隨,石淋澀痛小便難,通淋排石所指揮。
6、鑿石丸:鑿石金沙琥珀隨,火硝苓澤地芍葵,滑石沉香牛文草,尿路結石此方醫。
7、萆解分清飲:鍾齡萆解分清飲,黃柏苓術車前仁,蓮心丹參石菖蒲,溼熱白濁服之清。
第十二章祛痰法
(一)燥溼祛痰法
1、二陳湯:二陳湯用夏和陳,茯苓甘草共四珍,利氣調中兼去溼,溼痰為患此方尋,麻杏蘇杏兼宣肺,和胃乾薑與砂仁,溼勝加術寒桂附,熱加連茹法宜遵。
2、指迷茯苓丸:指迷茯苓丸最精,風化芒硝枳半苓,臂痛難移脾氣阻,停痰伏飲有嘉名。
3、香附旋復花湯:香附旋複用陳皮,薏苡蘇子苓夏齊,運脾除溼疏肝絡,溼痰阻絡此方醫。
(二)清熱化痰法
1、清舍化痰湯:清舍化痰用芩梔,桑皮二母麥冬施,蔞桔陳苓甘草入,肺熱痰稠可服之。
2、溫膽湯:溫膽湯方出千舍,枳實竹茹合二陳,眩暈嘔吐悸不寐,祛痰清熱即安寧。
3、小陷胸湯:小陷胸湯夏連蔞,寬胸散結絛疫優,脈浮滑兮按之痛,苔黃而膩此方求。
4、清氣化痰丸:清氣化痰杏枳陳,茯苓半夏與膽星,瓜蔞黃芩清痰熱,熱痰內結此方尋。
(三)溫化寒痰法
1、苓桂術甘湯:苓桂術甘蠲飲劑,培土溫陽以化氣,飲邪上逆氣衝胸,胸滿眩悸服之愈。
2、理中化痰丸:理中化痰用理中,參術姜草苓夏同,陽虛飲聚成痰嗽,溫中化痰建奇功。
3、三子養親湯:三子養親用紫蘇,白芥萊菔二子從,痰壅氣滯咳痰喘,祛痰降逆此方謀。
(四)潤肺化痰法
1、貝母瓜蔞燥痰投,花粉生津效力優,芩桔陳皮共六味,潤肺化痰此方求。
2、消瘰丸:醫學心悟消瘰丸,牡蠣玄參貝母研,頸生瘰癧因痰火,化痰清熱可漸安。
(五)化痰熄風法
1、半夏白朮天麻湯:半夏天麻白朮湯,陳皮苓草六味襄,風痰眩暈或頭痛,祛風滌痰效果良。
2、導痰湯:導痰陳夏茯苓草,南星枳殼配生薑,祛風滌痰功卓著,風痰眩暈此堪嘗。
(六)宣肺祛痰法
1、止嗽散:止嗽散中百部前,紫苑荊芥陳桔甘,肺氣失宣呈咳嗽,宣肺止咳自然安。
2、杏蘇散:杏蘇散內夏陳前,枳桔苓甘姜棗研,輕宣溫潤治涼燥,止咳化痰病自痊。
第十三章消散法
(一)消食導滯法
1、保和丸:保和神曲與山楂,苓夏陳翹菔子加,噯氣蠶酸脘腹脹,消食導滯效頗佳。
2、枳術丸:枳術丸是消補方,除痞散滿是其長,加入曲麥橘半後,健脾行氣效尤強。
3、枳實導滯丸:枳實導滯用大黃,神曲芩連白朮襄,茯苓澤瀉制丸服,溼熱積滯服之良。
4、木香檳榔丸:木香檳榔青陳皮,牽牛大黃連柏宜,莪術香附共十味,溼熱積滯效尤奇。
5、人參啟脾丸:啟脾參苓術陳皮,山藥扁豆木香宜,神曲谷芽炙甘草,補脾導滯效稱奇。
6、健脾丸:健脾參苓術草陳,山藥豆叩香砂仁,楂曲麥牙黃連配,消補並行此方珍。
(二)消痞散積法
1、枳實消痞丸:枳實消痞四君全,麥芽夏曲樸姜連,消積除滿兼扶脾,消散補益兩相聯。
2、鱉甲煎丸:鱉甲煎丸化癓方,庶蟲鼠婦及蜣螂,蜂房不葦硝黃射,桂樸凌霄丹芍姜,瞿麥紫芩阿半夏,桃仁葶藶和參嘗。
3、鱉甲丸:鱉甲丸能治瘧母,桃紅三稜配莪術,青皮香附麥芽增,海蛤神曲制丸服。
4、化積丸:類證治裁化積丸,稜術阿魏海石聯,雄檳香蘇瓦楞子,消癓化積功偏擅。
第十四章治風法
(一)疏散外風法
1、川芎茶調散:川芎調茶用荊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眩鼻塞風攻上,正偏頭痛悉能康。
2、消風散:消風散內用荊防,蟬蛻牛蒡苦參蒼,知膏歸地麻通草,風疹溼疹此堪嘗。
3、小續命湯:小續命湯桂附芎,麻黃參芍杏防風,黃芩防已兼甘草,風邪中經有奇功。
(二)平息內風法
1、鎮肝熄風湯:張氏鎮肝熄風湯,龍牡歸中治亢陽,代赭天冬元芍草,茵陳川楝麥芽襄。
2、羚羊鉤藤湯:俞氏羚羊鉤藤湯,桑葉菊花鮮地黃,芍草茯苓川貝茹,涼肝增液急煎嘗。
3、清熱熄風湯:清熱熄風鉤地龍,蟬蠶竺黃蠍蜈蚣,膏梔蓮蒲大青配,銀翹解毒力更宏。
4、鉤藤飲:鉤藤飲中用羚羊,全蠍天麻參草匡,熱盛動風呈抽搐,熄風清熱效力強。
5、阿膠雞子黃湯:阿膠雞子黃湯好,地芍鉤藤牡炙草,石決茯神絡不藤,陰虛風動此方保。
6、大定風珠:大定風珠雞子黃,麥味麻草地芍藏,阿膠龜板鱉牡蠣,滋明熄風用之良。
(三)祛風解痙法
1、玉真散:玉真散內用南星,白芷防風羌活靈,天麻還兼白附子,破傷風證奏功能。
2、五虎追風湯:五虎追風用星麻,全蠍殭蠶蟬蛻砂,破傷風證牙關緊,祛風解痙庶能瘥。
3、止痙用:止痙散用蠍蜈蚣,藥味雖少可為功,劇烈抽搐或強直,熄風解痙此方宗。
4、牽正散:口眼渦斜牽正散,白附全蠍與殭蠶,服用少量熱酒下,風邪中絡庶能痊。
第十五章開竅法
(一)清熱開竅法
1、安宮牛黃丸:安宮牛黃用珠犀,山梔芩連熱盛宜,雄朱腦麝鬱開竅,竅閉神昏莫失機。
2、紫雪丹:紫雪犀羚金朱硝,明粉磁寒滑石膏,丁沉木麝玄升草,開竅解痙建功勞。
3、至寶丹:至寶雄朱與犀黃,琥珀腦麝安息香,金銀二箔兼玳瑁,開竅安神第一方。
(二)溫通開閉法
1、蘇合香丸:蘇合香丸息麝香,丁沉檀木附乳香,蓽茇術訶朱犀腦,溫通開竅效力強。
(三)滌痰開竅法
1、滌痰湯:滌痰湯方本二陳,人參菖茹枳膽星,舌強不言痰阻竅,滌痰開竅可安寧。
2、滾痰丸:滾痰丸用表礞石,沉香黃芩及大黃,百病皆因痰作崇,頑痰痙證此能匡。
3、稀涎散:稀涎散用豬牙皂,再加明礬奏速效,痰閉清竅成昏闕,痰去氣順即開竅。
4、通關散
(四)通瘀開竅法
1、犀珀至寶丹:犀珀至寶開瘀閉,麝香犀羚翹丹皮,山甲蟾酥玳紅花,鬱金菖砂血竭宜。
第十六章安神法
(一)養心安神法
1、酸棗仁湯:酸棗仁湯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聯,養血除煩清內熱,服後安然入睡甜。
2、養心湯:養心湯內用人參,麥咪炙草與茯苓,當歸二地滋陰血,棗仁柏仁安心神。
3、真珠母丸:真珠母丸歸地黃,酸柏參苓與沉香,犀角龍骨辰砂入,滋陰寧神效力強。
4、妙香散:和劑局方妙香散,參芪茯草山藥遣,麝桔硃砂香遠志,益氣鎮靜神志坦。
5、定志丸:定志蜜丸千金方,心虛神怯宜煎嘗,參茯遠志菖蒲用,補虛安神效力強。
(二)重鎮安神法
1、硃砂安神丸:東垣硃砂安神丸,歸地草連配合金,煩亂懊噥神不靜,驚悸失眠服之安。
2、磁朱丸:磁朱丸中石砂聯,神曲同研製蜜丸,心陽偏亢神不安,重鎮安神病能痊。
3、生鐵落飲:生鐵落飲膽貝橘,朱玄丹茯二冬入,連翹鉤藤蒲遠志,痰火癲狂病能愈。
第十七章固澀法
(一)實衛固表法
1、玉屏風散:玉屏風散用黃芪,白朮防風二味隨,固表實衛如屏障,表虛自汗此方醫。
2、牡蠣散:和劑局方牡蠣散,黃芪浮表麻黃根,益氣固表功效著,表虛自汗急煎斟。
3、柏子仁丸:柏子仁丸用人參,白朮牡蠣麻黃根,半夏麥麩五味子,斂汗養心此方珍。
4、當歸六黃湯:火炎汗出六黃湯,歸柏芩連二地黃,倍用黃芪為固表,麻黃根加效更強。
(二)澀腸止瀉法
1、養髒湯:養髒湯和木香訶,粟殼當歸肉叩和,參術桂芍甘草共,脫肛久痢服之瘥。
2、桃花湯:桃花湯用赤石脂,乾薑粳米組合使,澀腸止瀉固滑脫,虛寒下痢此方施。
3、四神丸:四神故紙與吳萸,除油肉叩五味齊,溫澀止瀉功偏偽,黎明洩瀉用之宜。
4、訶子散:訶子散用罌粟殼,乾薑炮皮陳皮合,中焦虛寒瀉下止,溫中尤需配固澀。
(三)收澀止遺法
1、金鎖固精丸:金鎖固精芡蓮鬚,龍骨牡蠣沙蒺藜,蓮肉為丸鹽湯下,澀精秘氣治滑遺。
2、茯菟丹:茯菟丹療精滑脫,菟苓五味石蓮末,酒煮山藥為糊丸,補腎澀精法甚妥。
3、固精丸:固精丸用陽起石,鹿茸蓉戟韭石脂,茯龍附子角霜配,腎虛精滑此方施。
4、縮泉丸:縮泉丸治尿頻數,烏藥山藥益智仁,腎與膀胱虛寒證,溫腎縮便自然輕。
(四)固崩止帶法
1、固衝湯:固衝湯中用術芪,龍牡芍萸茜草宜,海螵五倍棕櫚炭,標本兼顧治崩疾。
2、鹿角菟絲丸:鹿角菟絲杜術聯,牡芡蓮鬚銀杏添,白帶清稀久不止,補腎固澀即能安。
3、易黃散:易黃黃柏與銀杏,山藥芡實車前仁,脾虛溼注呈黃帶,培脾固澀建奇勳。
4、收澀止帶湯:收澀止帶雞冠花,淮藥白朮芡椿加,菟絲杜仲續補腎,帶下日久服之佳。
第十八章驅蟲法
1、化蟲丸:化蟲鶴蝨及使君,檳榔蕪荑苦楝群,白礬胡粉和丸服,腸道諸蟲永絕氛。
2、南瓜子粉檳榔煎:南瓜子粉檳榔煎,主治絛蟲居腸間,藥後不便添瀉劑,驅絛效果非一般。
3、鉤蟲丸:鉤蟲內用甘松,二礬梔子甘草同,蒼朮黃柏茵陳入,紅糖為丸有異功。
4、烏梅丸:烏梅丸內用椒姜,桂附參歸共煎嘗,細辛連柏治蛔厥,溫髒安蛔是妙方。
5、膽道驅蛔湯:膽道驅蛔用檳榔,伏君烏梅細椒姜,枳殼木香甚硝配,苦楝根皮效最良。
6、甘草粉蜜湯:金匱甘草粉蜜湯,用治膽蛔效果良,一粉二甘四份蜜,誘殺蛔蟲是妙方。
第十九章湧吐法
1、瓜蒂散:瓜蒂散用赤小豆,香豉汁調三味湊,痰涎宿食填胸脘,湧吐逐邪此方投。
2、三聖散:三聖散用瓜防蘆,粗末同煎徐徐服,痰濁壅盛法當吐,諸般中毒亦可除。
3、三物白散:三物白散巴豆霜,桔梗貝母合成方,咽喉不利痰壅滯,湧洩痰實用之良。
1、清氣化痰丸:清氣化痰杏瓜蔞,茯苓枳芩膽星投,陳夏薑汁糊丸服,專肺熱咳痰稠。
2、清金化痰湯:清金化痰用芩梔,桑皮二母麥冬施,蔞桔陳苓甘草入,肺熱痰稠可服之。
3、七味都氣丸:七味都氣六味全,再加五味共七般,腎陰虧虛成喘哮,滋腎斂肺兩週全。
4、人參哈蚧散:羅氏人參哈蚧散,專治痰熱與喘滿,桑皮二母草杏苓,肺痿服之症可緩。
5、桑白皮湯:桑白皮湯出景嶽,半夏蘇子梔芩連,杏仁貝母共八味,痰熱鬱肺喘亦安。
6、甘遂半夏湯:甘遂半夏金匱方,芍草合入四味良,攻守兼備反相成,痰飲停胃妙非常。
7、柴枳半夏湯:柴枳半夏芩蔞仁,桔梗青皮草杏仁,和解清熱開痰結,桑皮赤芍芥可增。
8、香附旋復花湯:香附旋復條辯方,半夏陳皮蘇子霜,茯苓苡仁共七味,桃紅乳汲赤芍當。
9、月化丸:肺陰虧損月華丸,二冬二地貝獺肝,桑菊沙參百部膠,茯苓三七淮藥煎。
10、保真湯:保真二冬二地蓮,二芍歸芪五味參,知柏柴樸陳骨皮,姜棗煎服保氣陰。
11、補天大造丸:補天大造參術苓,歸芍熟地芪棗仁,龜鹿枸杞山藥遠,陰陽兩虧河車珍。
12、如舍解湯:如舍解毒芩柏連,梔子桔梗甘草全,降火解毒清肺癰,銀花紅藤任加減。
13、加味桔梗湯:加味桔梗草白及,陳皮銀花同薏苡,貝母葶藶共八味,清肺化痰排膿急。
14、沙參清肺湯:沙參清肺太子參,黃芪白及草桔梗,歡皮苡仁冬瓜子,益氣養陰最堪珍。
15、桔梗杏仁煎:桔梗杏仁出景嶽,甘草銀翹貝枳殼,紅藤百合夏枯草,麥冬阿膠滋肺藥。
16、射干麻黃湯:仲景射干麻黃湯,細辛五味半生薑,紫菀冬花大棗入,氣逆痰鳴服之康。
17、蘇子降氣湯:蘇子降氣橘半歸,前胡桂樸草姜依,上盛下虛痰涎喘,亦有加參貴合機。
18、丁香散:丁香散內四味藥,柿蒂良姜炙草合,止呃溫中加刀豆,吳於肉桂樸枳殼。
19、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半夏竹葉靈,炙草煎時加粳米,溫病氣陰兩傷證。
20、旋復代赭湯:旋得代赭用人參,半夏姜棗炙草靈,胃氣上逆呈呃逆,反胃嘔吐止方珍。
21、益胃湯:益胃湯是條辯方,沙參麥冬生地黃,玉竹冰糖共五味,胃陰虧虛此方良。
22、橘皮竹茹湯:橘皮竹茹金匱方,人參大棗炙草姜,六味中藥須記牢,和胃降逆補虛方。
23、化肝煎:化肝煎出景嶽方,青皮陳皮貝母良,芍澤丹梔共七味,肝胃鬱熱用此方。
24、啟膈散:啟膈散用治噎膈,痰氣交阻難進湯,沙參丹參砂仁母,鬱荷茯苓杵頭糠。
25、通幽湯:通幽湯中二地黃,桃紅歸草升麻良,或加三七與乳汲,丹參赤芍脂蜣螂。
26、補氣運脾湯:補氣運脾用六君,黃七姜棗和砂仁。
27、右歸丸:右歸丸中地附桂,山藥棗皮菟絲歸,杜仲鹿膠枸杞子,腎陽虛弱此方魁。
28、小建中湯:小建中湯芍藥多,桂姜甘草大棗和,增入飴糖補中髒,虛痛綿綿此方卻。
29、大建中湯:大建中湯四味藥,人參乾薑椒飴和,虛寒腹冷作寒痛,溫中散寒莫用錯。
30、丁沉透膈散:丁沉透膈用香附,香砂六君苓易樸,草果肉叩麥芽曲,青皮藿香反胃吐。
31、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黃芩黃連湯,甘草四般治痢良,透表清熱又燥溼,急性腹瀉是良方。
32、白頭翁湯:白頭翁湯疫毒痢,黃柏黃連秦皮備,加上甘草與阿膠,產後虛痢稱良劑。
33、芍藥湯:芍藥芩連及錦紋,桂甘檳木及歸身,別名導氣除甘桂,枳殼加之效如神,清熱化溼利氣血,導滯銀花可加增。
34、連理湯:張氏醫通連理湯,四君黃連與乾薑,此方能療休息痢,加枳檳榔和木香。
35、駐車丸:駐車丸出千金方,當歸阿膠黃連姜,四味藥治陰虛痢,可加芍藥甘草湯。
36、桃花湯:虛寒痢用桃花湯,赤石粳米配乾薑。
37、真人養髒湯:真人養髒湯粟殼,肉叩當歸桂木香,術芍參歸為澀劑,脫肛久痢虛寒良。
38、平喘固本湯:平喘固本用蟲草,胡桃沉香磁石妙,蘇子半夏陳皮味,黨參臍帶冬花療。
39、皺肺湯:皺肺羊肺桂五味,人參冬花紫苑配,杏仁石英八味,病情穩定常服對。
40、暈湯:通治暈旋十味藥,膽草勾菊木通草,當歸前仁夏茯澤,再加決明牡蠣好。
41、風溼酒:久病風溼參術松,桂附生地與廣七,瞿麥楠藤猴骨苡,防已當歸龍眼膝。
42、定癇丸:定癇天麻貝母星,菖蒲全蟲蠶茯神,竹瀝琥珀辰砂遠,風痰阻閉此方寧。
本頭條號有很多內容只對粉絲開放,如有需要,請加關注[謝謝]
版權宣告:我們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