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布倫斯威克防務公司開始為美軍研製一種下掛式的榴彈發射器,在90年代初取得成功並獲得少量生產試用,它是為當時美軍M16制式突擊步槍研製的配套裝置,主要作用是用來打擊常規建築物、簡易工事或叢集目標,這種發射器被稱為RAW,是Rifleman's Assault Weapon的縮寫,意思是步槍手的突襲武器。
步槍下掛式榴彈發射器並不稀奇,今天常規步槍大多具備安裝這類附件的能力,RAW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的彈藥執行原理和外表與普通發射器彈藥差異太大,相信大部分人看到它的第一眼都很懷疑它的效能。
RAW與其說是榴彈發射器,倒不如說它是一種步槍下掛式的火箭助推榴彈發射器更加準確,整套裝置由附加的槍口發射器和特製的火箭彈組成。發射器透過卡扣直接固定在步槍槍管上,它沒有常規發射器的手動扳機等部件,也不是用空包彈發射,而是透過發射器的內建管道從槍口引出一部分燃氣,用來驅動撞針擊打彈藥底火發射,發射器本身並不影響步槍的正常射擊。
RAW發射的是一種直徑140毫米的燈泡形狀火箭彈,這與我們常見的流線型彈藥不同,火箭彈的尾部有底火和小型的固體火箭發動機,被燃氣驅動的撞針擊打底火進而引燃發動機燃燒產生推力,推力在飛行中逐漸變大,直至彈藥的燃料燃燒完畢以慣性飛行。發動機除了主噴口之外還有兩個偏轉噴口,它們賦予彈藥旋轉穩定的能力。
彈藥的重量不輕,重量超過1千克,彈頭採用碰撞引信,填充的爆炸物可以在200毫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牆上炸出一個直徑360毫米的洞,如果融入預製破片就能有效的殺傷人員目標,另外還可能發展破甲彈、催淚彈等彈種。
彈藥為軟發射,後坐力很低,也不對發射場地有限制,發射火光小,尾氣對射手沒有影響,並且在200米內彈道較為平直,射手可以透過步槍的瞄具進行直瞄射擊,在交戰距離較近的城市等環境下很管用。彈藥在固體火箭的驅動下能達到200米/秒的最大飛行速度,曲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500米,此時需要依靠發射器上的瞄準器進行大致瞄準。
RAW發射器經過較長時間的研發,美軍在90年代初少量生產用於部隊測試,這種發射器不會影響M16步槍的正常射擊,拆除和安裝不需要專門的工具,也不需要額外準備空包彈,戰鬥中可以有效摧毀磚石、混凝土建築,殺傷無防護的人員,對普通輕裝甲目標也有一定威脅。
不過它有一些固定的缺陷,發射器加上彈藥重量超過4千克,會造成嚴重的重心偏移,140毫米直徑的彈藥尺寸偏大,士兵攜帶很不方便,攜帶彈藥數量也不會太多。
只有美國海軍陸戰隊和一些特種部隊短暫且少量使用過RAW發射器,理論上RAW只需要適當修改槍口卡扣的尺寸就能適應不同的5.56毫米步槍,不過它並沒有得到繼續發展,以至於很少有人知道曾經存在過這麼一個奇葩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