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中小企業、夜間經濟、勞動年齡人口、企業社會責任、校長負責制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董志勇: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董志勇表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注於產業鏈上某個環節,聚焦核心主業,創新能力、創新活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強,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等特點,已成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載體。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但是,當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面臨成長難題,主要表現為持續創新能力有待提升、創新協作能力有待加強、融資難融資貴有待緩解、營商環境有待改善等。因此,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破除制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的固有體制,加強科技創新體系頂層設計。要加快形成長效機制強化應用基礎研究,注重科技創新協作平臺建設,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效銜接。要把握數字技術發展趨勢,透過數字賦能推動傳統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成長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同時,政府和行業組織應加強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幫扶工作,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資料消除中小企業“數字鴻溝”,帶動中小企業提質增效,推動傳統中小企業轉化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摘編自《光明日報》
齊志明認為,我國夜間經濟仍處於起步階段,要想更好滿足百姓個性化、多層次、品質化的夜間消費需求,就必須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夜間經濟主要指當天18時到次日清晨6時發生的各種經營消費活動,是城市活力的風向標,也是城市消費的“新藍海”。目前看,我國夜間經濟距離高質量發展尚有差距。從供給端來看,有些地方盲目跟風,存在同質化、低水平建設的情況。從需求端來看,一方面,不同消費群體對夜間經濟產品和服務有不同的消費偏好,差異化需求並未得到有效滿足;另一方面,一些制約夜間消費潛力的隱憂依然存在。因此,必須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推動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做好設計規劃,完善配套設施,因地制宜發展夜間經濟。同時增加優質供給,豐富業態種類,打造多元夜間消費場景。高質量的夜間經濟應走出以“食、遊、購”為主的階段,闊步向“娛、體、展、演”等消費大市場邁進。要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將文化、旅遊、休閒等緊密結合,全面提升文旅公共服務效能。不僅如此,還要加強政策扶持,最佳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經營活力。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取消過多經營限制,減免攤位租金,實施有力度的稅費減免政策,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企業經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摘編自《人民日報》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長安表示,勞動年齡人口持續減少是人口結構變化的一個重要特徵,要理性看待勞動年齡人口變動趨勢,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但儘管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出現了持續性的下降,但我國勞動力人口資源仍然充沛,一方面,我國勞動力隊伍依然十分龐大,數量多、成本低。另一方面,我國地域廣闊,地區之間的勞動力分佈差別明顯。事實上,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帶來的不都是挑戰,其中也蘊含著不少的機遇。勞動年齡人口不斷減少,越來越多的企業用資本和技術來替代工人,倒逼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新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在替代大量勞動力的同時,也使我國的科技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同時,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人口素質已經得到很大提高。“素質紅利”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勞動力數量上的不足,大大提升了勞動生產率。
摘編自《經濟日報》
徐耀強認為,企業作為重要的社會成員,深深嵌入特定的社會結構、社會文化、社會關係網路之中。因此,要實現自身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企業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一方面,企業在社會交換過程中必須尊重和兼顧其他社會主體的利益,把這種良好互動建立在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上。另一方面,企業不只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同時還是社會資源的消耗者。離開社會資源,企業的發展就難以生存。因此,企業在享受社會賦予的資源及機會時,理應以符合倫理、道德的行動回報社會。企業社會責任是人們對於企業基於期待而加於其身的一種道德責任。從環保方面來看,企業必須以最小的環境影響和最小的資源投入實現生產效率的最大化。從質量方面來看,企業必須秉承“質量第一”的倫理原則,為社會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同時,本著顧客滿意與消費引導的原則,一方面,企業要根據不同顧客的需求生產多元化的優質產品,不斷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另一方面,企業要以綠色消費為目標,積極引導消費者健康理性消費。
摘編自《學習時報》
南京師範大學教育領導與管理研究所所長張新平表示,校長負責制在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程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校長負責制實施至今,國際國內環境已發生複雜深刻變化,必須要全面加強黨組織的領導作用,進一步完善學校內部領導體制。一方面要積極構建黨組織領導、校長負責、簡約高效的學校管理體制,積極試行學校校長書記一人擔兩職、黨組織成員和校行政成員交叉任職。另一方面要更好發揮黨政統籌領導作用,完善社會參與制度,統籌校內外黨組織、社群組織、家校組織、學生組織資源配置,支援群團組織承擔學校管理職能,共建學校管理共同體。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建設,黨組織要管好學校大事。要站在戰略高度規劃學校未來,引領學校辦學發展方向,整體推進學校各項工作落地生根。不僅要統籌教師隊伍人才建設,還要加強幹部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建設,黨組織還要管好當下學校面臨的難事。當下,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常常受到外界因素干擾,黨組織要跨組織、跨部門、跨單位統籌協調,凝聚政府、社群、家庭多方力量,更好地激發學校辦學活力。
摘編自《中國教育報》
(光明網記者 王曉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