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百年軍服發展史系列的第三篇——中國空軍飛行服發展史,感興趣的看官老爺記得點贊收藏加關注呀,廢話不多說,正片開始!
一、東北老航校時期
1946年3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東北老航校),在吉林通化成立,先後輾轉移至牡丹江、東安(今黑龍江密山)、長春等地。在短短的3年零9個月裡,東北老航校培養出了一百多名飛行員和四百多名各類航空技術人員,為人民空軍和新中國航空事業發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績,成為人民空軍的搖籃,中國航空事業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1949年12月13日,該校停辦,所屬人員調往新組建的航空第七學校等單位。
當時的飛行服為日式連體飛行服,飛行教官也為當時俘虜的日軍飛行員,教練機為日本99式高階教練機。
二、解放戰爭末期
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軍,建立空軍的條件也逐漸成熟。1946年6月,國民黨空軍第八大隊上尉飛行參謀劉善本等人,駕駛剛從美國接收的B-24型轟炸機飛抵延安。至1949年9月,先後有22架飛機、61人駕機或隨機起義,加入人民軍隊的行列。1949年3月30日,軍委航空局正式成立。這是人民空軍領導機關的前身,為空軍的正式建立做了大量準備工作。10月1日,我軍17架飛機參加了開國大典。當晚,受閱飛行員應邀參加了在北京飯店舉行的宴會,朱德總司令高興地對大家說:“現在我這個總司令,是名副其實的陸海空三軍總司令了!”
當時由於“解放軍運輸大隊長”蔣介石的幫忙,人民空軍裝備開始為美式裝備,飛行服為美式連體飛行服,A8飛行帽等美式裝備,而且飛躍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的頭機就是美製P-51戰鬥機
三、朝鮮戰爭時期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透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由於朝鮮戰爭關於空戰的事蹟太多太多,我就給大家說說志願軍空軍的戰績吧。
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空軍共有殲擊航空兵10個師21個團,轟炸航空兵2個師三個大隊,784名飛行人員,59733名地勤人員參戰。參戰期間,航空兵部隊戰鬥起飛2457批26491架次,實戰366批4872架次,有373名飛行員開過炮,212名飛行員擊落或擊傷過敵機。
共擊落聯合國軍(主要是美、英軍)和韓軍飛機330架:F-86“佩刀”式噴氣式戰鬥機211架;F-80,F-84噴氣式戰鬥轟炸機72架;F-94、FMK-5、FMK-8、FMK-24、F-51、B-26、B-29等47架;擊傷F-86、F-84等95架。
新中國剛剛成立後,蘇聯便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同為社會主義陣營,自然便是同盟關係,朝鮮戰場上包括“狙神”張桃芳的莫辛納甘步槍,還是班組火力擔當DP-27輕機槍,還是志願軍空軍的戰機MiG-15,MiG-15Bis,都是蘇聯援助我們的武器,其中也包括飛行服,我們當時的飛行服為50式冬季飛行服,飛行帽為蘇制帽,飛行服面料為人字布,裡面為羊毛皮,以便保暖
四、臺海空戰(國共空戰)
最主要的為1958年的空戰,1958年7月-10月底進行的福建空戰,是人民空軍大規模入閩之後的首次作戰,從戰略部署到戰術執行上,人民空軍展現出了一支精銳空軍的成熟氣度,從戰前細緻的部署,到精準的局勢預判,既不目空一世,也不妄自菲薄,而是能夠冷靜客觀地分析敵我雙方對比。
我軍由於在朝鮮有了與美軍對戰的經驗,和國民黨方面的空戰,便可以得心應手;解放軍也裝備了由米格-17改進而來的殲-5戰鬥機,在飛行服方面也有改進,飛行帽加裝條狀防撞條,皮質飛行衣等等
五、國土防空作戰時期
60和70年代,擔任中國國土防空的主要武器,就是1958年從蘇聯引進米格-19殲擊機生產技術仿製的殲-6殲擊機,米格-19剛服役時,其盤旋效能,上升效能和高亞音速時水平加速能力在同時代戰機中可以說是出類拔萃,我軍靠著米格-19以及後續仿製的殲-6戰鬥機,取得了卓越的戰績,圖為56式飛行服,也是朝鮮戰爭結束後我軍制式的飛行服
六、備戰備荒時期
20世紀70年代,中蘇兩國處於嚴重對峙狀態,雙方都進行了戰爭準備。在劍拔弩張的緊張態勢下,蘇聯和中國之間會不會爆發戰爭?蘇軍如果對中國發動戰略突襲,將會採取怎樣的作戰方式,是當時國際輿論界最為關心的一個焦點問題。當時蘇聯揚言要對我們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打擊,毛主席應對的方式為:深挖洞,廣積糧,全國上下開始備戰備荒,當然,我軍也有相應的武器,那便是強五甲型核武器投擲機(配圖為強-5強擊機),也在宣告,中國從不怕任何威脅,在制空權方面,我國也有與之對應的殲-7戰鬥機,以及改進型殲-7II戰鬥機
七、南海巡弋
中國80年代,南海局勢越來越複雜,1988年,越南軍隊闖入我南海海域,經過半小時的激戰,我軍以一人輕傷的代價換取對方3000餘人的傷亡,但是也暴露出了我軍在海戰時,空中支援不到位,戰機速度慢,航程短,殲-8戰機當時為中國最先進的戰機,在殲-7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加裝了一臺發動機,使其速度和航程有著顯著的提升,為應對南海的局勢,我軍戰機在南海的巡弋也尤其展開
由於殲-8的飛行指標為“雙二五”,即飛行速度2.5馬赫,飛行高度25000米,在這樣的環境下,普通的飛行服顯得力不從心,所以,我軍為此裝備了DC-3高空代償服作為專業的飛行服,配屬專門的氧氣面罩以及全封閉頭盔。
八、部隊進入現代化,裝備三代機
上世紀90年代,為了加快軍工產業的發展,我國從蘇聯那裡購置了一大批武器裝置,其中就包括了蘇式戰鬥機蘇27,1992年6月,第一批合計12架蘇27戰鬥機從俄羅斯軍用機場起飛,來到了我國安徽蕪湖空軍基地,剩下的12架戰機也在同年11月運送到我國,順利完成了交付。在這一筆訂單完成以後,我國又趁熱打鐵,以與俄羅斯簽訂第二批採購合同為條件,與俄羅斯達成了協議,為以後引進戰鬥機生產線打下了基礎。1996年,第二批次合計24架蘇27也順利運送到我國廣東空軍基地。當時由於第三代戰機的飛行指標變為了注重低空機動性,我軍便不再裝備DC-3飛行服,改為迷彩飛行服加俄式頭盔個代償褲為主要裝備
九、裝備更新,殲十服役
上世紀90年代,我軍在選擇進口戰機的同時也在同步進行著國產戰機的研發工作,即為鴨式佈局的殲-10戰鬥機,1999年12月殲-10開進行飛行測試。 2002年6月首架裝備俄製發動機的殲-10小批次生產型號首飛。2003年殲-10生產型正式交付。2003年12月殲-10雙座型號原型機首飛(雙座型原型機已送至航空博物館展出)。2004年,中國空軍開始換裝殲-10戰機。2005年首次出現了帶有空中加油探頭的殲-10戰機。2008年11月5日在中國珠海航展上首次對民眾亮相。殲-10戰機衍生出單座及雙座型號,航電系統基本由國內研發生產。
飛行服也改為更加現代化的02式飛行服,裝備TK-10飛行頭盔,加裝瞄具支架,降落傘裝具以及新式代償服等,並加裝航圖帶。
十、隱身戰機服役
殲-20隱形戰鬥機首架技術驗證機於2011年1月11日中午12時50分左右進行首次升空飛行測試,13時08分成功著陸,歷時18分鐘。整個首飛過程在殲-10S戰鬥教練機陪伴下完成。也標誌著,我國成功研製出自己的第四代(第五代)隱身戰鬥機,2016年10月28日,首次釋出“空軍試飛員將駕殲-20飛機亮相中國航展”後,還陸續釋出了“殲-20戰機列裝空軍作戰部隊”“空軍殲-20戰機首次開展海上方向實戰化訓練”等。2017年3月9日,中央電視臺報道殲-20正式服役的訊息。
中國空軍正向全疆域作戰的現代化戰略性軍種邁進,成為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重要力量。殲-20戰機列裝空軍作戰部隊,將進一步提升空軍綜合作戰能力,有助於空軍更好地肩負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神聖使命
此外,飛行部隊裝備17式飛行服,由於本人繪畫水平有限,也基於保密的要求,就只將外形粗略地畫了出來,飛行員的雙臂分別貼上殲-20部隊專門的飛行臂章和空軍軍旗章等等
中國航空工業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必由之路。創新研發體系,是指建設最先進的飛機研製條件和研製流程。透過一大批大國重器的研製,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化研發體系。建設卓越團隊,是指透過型號研製,錘鍊一支愛黨愛國的研製隊伍,這些擁有報國情懷、創新精神的優秀青年是航空事業未來發展的生力軍。未來,中國在戰鬥機的機械化、資訊化、智慧化發展征程上不斷前行。
本期文章到此就結束了,喜歡的看官老爺記得點贊關注收藏呀,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