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關於中美關係,美方和中方,各自公開進行了頗具對抗性的政策、立場宣示。
美方是3月3日宣示的。
這一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美國的對外政策發表正式談話。談到中國時,他說:“中國是唯一一個在經濟、外交、軍事以及技術領域對穩定、開放的國際體系構成嚴峻挑戰的國家。這個體系的規則、價值觀、相互之間的關係,是為美國人民的利益服務的,反映了美國人民的價值觀。我們和中國的關係應該這樣處理:該競爭就競爭,可以合作就合作,必須對抗就對抗。它們的共同點就是,美國要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打交道(China is the only country with the economic, diplomatic, military, and technological power to seriously challenge the stable and open international system - all the rules, values, and relationships that make the world work the way we want it to, because it ultimately serves the interests and reflects the values of the American people. Ou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will be competitive when it should be, collaborative when it can be, and adversarial when it must be. The common denominator is the need to engage China from a position of strength.)。”
中方是3月19日宣示的。
在中美兩國於美國阿拉斯加首府安克雷奇舉行的高層對話中,面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這樣說:“我現在講一句,美國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甚至在20、30年前,你們就沒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因為中國人是不吃這一套的。如果美方想要與中方好好打交道,那就按照必要的協議,按照正確的方式行事。”
以上內容,可以歸納為兩句話:美方說,我要量力而行對付你;中方說,儘管放馬過來,我不吃你這一套。2021年的中美關係,就是圍繞上面兩句話進行的。
在筆者看來,美方從實力的地位出發,主要在政治、軍事、科技三條戰線或者說三個領域對中國展開了高強度的圍追堵截。中方不吃這一套,積極應對、見招拆招。
概述如下:
在政治領域。
美國高舉兩塊金字招牌,民主、人權;擺了一個最大的場子,民主峰會;禁了一個質地最軟的商品,新疆棉花;冷落了一場精彩的國際活動,即將召開的北京冬奧會;不厭其煩地關心著一箇中國的城市,香港;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措施、法律;制裁了一批中國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官員。
上述行動中,以民主峰會最為失敗。美國邀請了110個國家和地區,結果參會的只有89個。西方主流媒體沒有給予顯著的報道和關注。網上觀看會議直播的只有區區千人。峰會期間,包括美國邀請物件在內的多個國家公開表態,對美國進行了嚴厲的批評。這場峰會可以說是尷尬收場。
中國方面,除了對美國以及跟隨美國的國家進行對等反制、制裁相關外國機構人員,還透過釋出白皮書以正視聽。
9月26日釋出《新疆的人口發展》白皮書,指出新疆經濟穩健、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人口均衡發展,境外反華勢力編造所謂新疆“種族滅絕”欺世謊言,企圖矇蔽國際社會、阻遏中國進步的險惡圖謀註定不會得逞。
12月6日,釋出《美國民主情況》白皮書,指出美國的民主已經異化,並且具有制度痼疾積重難返、民主實踐亂象叢生、輸出民主產生惡果等三重弊害。
12月20日釋出《“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指出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沒有民主可言,香港迴歸祖國開啟了民主新紀元,中央政府堅定支援香港特區民主向前發展,中央政府將與香港社會各階層、各界別、各方面人士一道,為最終實現行政長官和全部立法會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而共同努力。
在軍事領域。
美國的舉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對臺軍售,常年在中國大陸海岸線外圍進行偵查飛行,以“航行自由”的由頭,聯合相關國家的艦隊,在進出南海時抵近、甚至闖入我南海島礁附近海域。
中國方面的反制措施從北到南依次為:中俄兩國空軍舉行首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中俄兩國海軍聯合艦隊繞行巡航日本列島;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包括航母編隊多次穿越日本,進入西太平洋進行演練;中國空軍出擊臺灣西南空域實施戰備巡航;中國海軍在南海對相關國家艦隊實施查證、識別、警告、驅離。
在科技領域。
美國的做法主要有:透過實體清單,限制中國相關企業獲取美國產品、技術和服務;對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實施甄別,拒籤部分中國學生;打壓與中國合作的美國科學家,其中有華裔科學家,也非華裔科學家,有的科學家已經被逮捕、定罪;在國際上,透過禁運限制中國企業取得高精尖裝置,比如極紫外光刻機。
中國的做法,一方面對外宣示中國將會更加開放並付諸實際行動,一方面加大力度實現科技領域的自立自強。公開的資訊顯示,2021年,中國在載人航天、晶片製造、武器裝備(003航母)、航空發動機等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展望2022年,中美雙方在上述三條戰線、三個領域的對立和較量只會更加複雜嚴峻,與此同時,中美兩國關係也將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中美關係總體可控。
筆者認為,如果將來有一天,中美這種鬥而不破的局面被打破的話,那麼,打破這種局面,導致中美關係遭遇顛覆性破壞的因素只有一個:臺灣問題。對此前景,中美兩國精英階層都有所預判,都在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希望中美兩國精英階層能夠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付諸實施,畢竟,如果中美兩國關係發生顛覆性破壞,既非中美兩國人民之福,也非世界人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