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過,氣溫也越來越高,冰鎮涼茶、冰鎮西瓜、冰鎮啤酒……各種“冰”爽食品齊上陣。不過,有人卻因此上吐下瀉、頭痛胸悶。這可能是“冰箱型”腸胃病找上了門。
所謂“冰箱型”腸胃病,是因為冰箱中取出的食品溫度與人體溫度相差較大,如果快速大量進食,可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導致生理功能失調,誘發頭痛、上腹陣發性絞痛、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很多人習慣認為冰箱就是“保險箱”,無論是生、熟食品,只要放入冰箱的食物就不會腐敗變質。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冰箱記憶體活著種類豐富的微生物,一些嗜冷菌在低溫、低氧環境中都能生長,冰箱中存放的食品成為其重要汙染源,如果沒有正確食用,就可能會導致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烈日炎炎,人們喜歡長時間待在空調環境當中,一邊“空調降溫”,一邊“冷飲續命”。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生活方式容易導致寒氣入侵體內形成寒溼體質,寒邪與溼邪裹挾直接傷及腸胃,形成寒溼型洩瀉,臨床表現為大便清稀或如水樣、腹痛腸鳴、食慾不振等症狀。夏季陽氣外浮,喝冷飲方式不對,冷飲的“寒氣”殺傷力不僅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導致腹瀉,還會加重女性的宮寒及痛經。宮寒和痛經往往多見於陽虛體質的女性,夏季冷飲則會加重陽虛內寒,進而導致腹部瘀血阻滯,不通而痛。
那麼問題來了,預防“冰箱型”腸胃病,如何正確享受冷飲帶來的快樂?
1.餐前餐後1小時內不宜進食冰鎮食品和飲料;
2.冰鎮食品和飲料雖然解暑,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因為雪糕、冰激凌、冰飲料等甜食不但刺激腸黏膜,還會抑制胃腸蠕動,增加胃腸飽脹感。喝冰飲料一定要適可而止,既不能喝得太多,也不宜喝得太快。雪糕/冰淇淋一次最多吃一份;
3.有胃病的人需要根據自己的病情,應謹慎選擇合適溫度的冰鎮食品和數量;
4.劇烈運動後不要立即飲用冷飲;
5.如果冷飲後出現腹瀉、腹痛症狀,立即停食可疑食品,同時服用具有解暑散寒,和中止瀉的藥物,如藿香正氣口服液等,一方面及時驅散體內的“寒氣”,避免進一步刺激腸胃,導致腹瀉加重;另一方面及時修復腸胃黏膜,鎮痛、止瀉,促進吸收,多維度改善及調節胃腸功能,促進身體機能修復。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