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文字關注我們~
近段時間,相信有不少網友都在追一部熱播劇,沒錯,就是《風起洛陽》!該劇改編自知名作家馬伯庸的作品《洛陽》,自開播以來,熱度飆升、話題不斷、廣受好評。除了豪華的演員陣容、精良的幕後製作、大銀幕級別的視覺效果外,燒腦詭謀、節奏緊湊的劇情,乾淨利索的打鬥場面也讓人耳目一新、直呼過癮。
小編在追這部劇的時候,不禁感嘆:劇中的龍門元素實在是太太多了!在《風起洛陽》中,“不良井”位於洛陽城下,在這裡居住的人被稱為“不良人”,這裡的人多為罪臣後人,終生不得擅自進入洛陽城。井內大量的石窟造像則應該是借鑑了龍門石窟。其中,聯昉之內的永珍殿“善巧堂”中讓人震撼的巨大水晶佛頭,也是借鑑了龍門中的佛龕造像。
不良井
聯昉
一代女皇武則天與龍門又有何關係?龍門又在女皇君臨天下的征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今天請跟隨小編一起來盤點一下龍門與武則天之間的歷史淵源。
二聖臨朝與雙窯開鑿
唐高宗永徽六年(665),武則天被立為皇后,顯慶五年(660),因高宗風眩頭痛,武則天代為處理政事,當時稱為“二聖”。
龍門中的“雙窯”,以二洞南北並列且有共同前室而得名,大致開鑿於唐高宗龍朔、乾封年間(661~667),正是武則天開始把持朝政的時期。
雙窯在龍門唐窟發展中是重要的一環,它把自貞觀至龍朔以來的初唐風格作了總結,是龍門初唐第一個十三身像佈局形式的大窟。該窟的造像形式無疑給武則天時代雕刻藝術的新風格奠定了基礎。
雙窯的營造旨在將釋迦與彌勒信仰相提並論,而這與同時期朝野中的“二聖”崇拜遙相呼應,意味深長。
武則天與盧舍那大佛
《河洛上都龍門山之陽大盧舍那像龕記》,又稱《大盧舍那像龕記》,明確記載大像龕是大唐高宗天皇大帝所建。“咸亨三年壬申之歲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錢兩萬貫……”
當時作為皇后的武則天於公元672年4月1日捐出兩萬貫脂粉錢資助大像龕工程。兩萬貫錢在今天大概值多少錢呢?據考究,唐代一貫錢就是三百元,那麼兩萬貫錢就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600萬元。
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整體造像宏偉,頭頂螺髻,身披通肩袈裟,表情慈祥,既有男性的莊嚴,也飽含女性的祥和。盧舍那大佛面相豐滿圓潤,雙眉細長宛如新月,一雙秀目充滿了智慧的光芒,微微向下凝視露出安詳和諧的神態,嘴角微翹又隱含著一絲喜悅,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
長久以來,民間流傳著龍門盧舍那大佛的面容是依據武則天的面貌雕鑿的傳說,這個觀點沒有經過學界嚴格的論證,只是人們的一種美好想象和推測,但龍門盧舍那大佛的修建同武則天有著密切的聯絡。
香山賦詩奪錦袍
武則天與龍門的另一結緣盛事,當為香山寺的建立和遊宴賦詩。龍門香山寺,原為受武后禮遇的印度高僧地婆訶羅之葬地,後因武三思的奏請而據此建寺,武則天敕命寺名,因香山寺的建立和皇家垂青,龍門東山這一區域在武周時期成為帝王、高官乃至文人墨客遊覽和避暑勝地。
據《新唐書·宋之問傳》記載,當年香山寺石樓重修竣工,武則天率群臣登臨,令百官當場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左史東方虯詩先成,被賜以錦袍,還沒等他拿著錦袍坐穩,宋之問洋洋灑灑的詩篇即告完成,詩句文理兼美,群臣“莫不稱善”,尤其是最後兩句“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在不經意間歌頌武皇不耽於娛樂,勤政愛民,武則天聽後大悅,又把錦袍轉贈給了宋之問,這也成就了一段“賦詩奪錦袍”的佳話。
行走洛陽,讀懂歷史。想要了解更多龍門景區的歷史文化,探秘龍門故事,一起走進龍門,開啟一場盛世文化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