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理查德·桑內特在他的作品《匠人》中辨析過這樣一對概念:“做成”與“做對”。
“做成”,這是很多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能夠“做對”的人,卻少之又少。
“做對”,對於作家而言,就是每一個標點符號都要恰如其分,對於木匠來說,就是要不斷地砍削調整卯榫直到所有零件都“天衣無縫”,絕不能用隱蔽螺絲來遮蓋不足。
這些選擇不僅要“做成”,而且要“做對”的人,我們稱之為工匠。他們不僅有業務標準,更有內心追求,他們幹工作不僅為“稻粱謀”,更要“喻於義”。
顯然,網約車司機李秋順就是這樣一位活躍在新行業、新職業的新工匠。
從的哥到網約車司機,從傳統行當轉戰新興職業,改變的是接單運營方式,不變的是李秋順不斷打磨車技,為乘客提供優質“家”服務的匠心。這是“做對”的自我延續。
讀李師傅的故事時,我的腦子裡突然出現了另外一個人——李素麗。
李師傅免費送高齡夫婦回家,李素麗主動為有需要的乘客找座位;李師傅苦練駕駛技術,追求一滴水不灑,李素麗為回答乘客問題把所跑線路周邊的地形摸個“門兒清”……無論是李秋順還是李素麗,他們都做了很多完成工作以外的事情。更為難得的是,在做這些額外事,甚至是功利價值判斷標準上的“無用功”時,他們全情投入、樂此不疲。
對他們來說,這些耗費時間、佔用精力,也很可能費力不討好的額外事不是麻煩,而是自覺,是自己給自己“加碼”的更高要求。這是“做對”的代代傳承。
眼下,在向陽而生的新業態領域,新職業、新工種正拔節生長,網約車司機李秋順的故事給出的“彩蛋”在於,匠心沒有被丟在過去,而是薪火相傳。不斷適應行業新發展、新變化的新工匠們,在守護人們美好新生活的同時,也在不斷激發新職業、新工種的澎湃活力,上演“新三百六十行”版本的工匠好故事。(張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