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4370公里的邊境線上,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它像一株百合,在靜靜地開放。滔滔黑龍江水澆灌著它,油油的黑土地滋養著它,它就是位於黑河市遜克縣幹岔子鄉河西村。
河西,原名何地營子,早在1895年,河西村只有十二個跑單幫的單身漢,來到位於小興安嶺山脈,黑龍江南岸臨時分散居住,以砍木耳茬,種大煙,打魚狩獵為生,無村屯名字。1910年,何成玉帶領兄弟、妻兒一家老小,從古城璦琿來到此處開荒種地。到1930年,開墾土地1050畝,20年之間來砍林茬,種地的人數增長到110人,大夥也便稱此處地名為何地營子。1931年日軍侵華,佔領了東北三省,成立了滿洲政府。駐紮在何地營子的日偽警察和日軍守備隊。他們把分散居住的居民全部集中在現在的河西村的位置,並築起長700米,寬10米,高20米的城牆,實行了十戶連坐制。
1945年,日軍投降,東北解放,1949年建國以後改為河西村。如今,河西村已是1015人的村子了。
河西,是一個美麗裡的小村莊,山清水秀,萬畝良田一望無際。當你來到村莊時,映入你眼簾的便是街道筆直、院落整齊、路面乾淨的景象,路旁棵棵雲杉樹,像一排排列隊的哨兵,樹枝在微風中搖擺,像是在歡迎遠方的來客。
早上,來到河西村,你聽見的是雞啼鳥鳴,看見的是老人孩子們的笑臉和人們起來勞作的身影,陽光下一片祥和。說起祥和,我們就要提起一位老人,他就是河西村第一任書記蘇長海。
當年,蘇長海的父親帶著兩個幼小的哥哥從璦琿來到河西,1920年蘇長海在河西出生。1950年30歲的蘇長海被任命村長,1955年成立初級社任主任。
蘇長海老書記高高的個子,濃眉大眼,聲音洪亮,果敢幹練,言出必行。1956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黨員,他沒有子女,卻撫養著弟弟的一個女兒,他非常重視教育,他說,人要有文化,孩子們是一個村子的希望。他開始上鄉政府申請要錢,把自己家的錢也拿出來,又在村子裡動員村民捐款,建起了河西村第一所小學,看著孩子們揹著書包蹦蹦跳跳的跑進學校,聽著朗朗的讀書聲,他開心的笑了。
他非常重視村屯規劃建設,修直並拓寬了街道,每戶蓋新房,必須按村規劃實行,這個規定保持至今,所以,現在的河西村就是街道寬直,房屋成行。他有一個習慣,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就起來了,圍著村子轉一圈,看見誰家門口髒、亂,他就會在廣播裡告訴大家整改。頑固的人家他就會去耐心的做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為人正直無私,所以村民都非常尊敬他。村裡的五保戶郭清倫、楊向國都是獨身一人,無兒無女,當時已經60多歲了,身體不好,他就經常照顧,家裡做好吃的他也會送去,盡力讓孤寡老人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蘇書記知道田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科學種田十分重要,他請來技術人員給大家講種田的知識。當時,河西村的田地無論是生產隊合作社,還是包產到戶,都能豐收。誰家地裡草多,他都會去問問什麼原因,懶惰的他就訓一頓,有困難的就組織大家去幫助,他不允許荒廢一塊土地,河西村的糧食產量年年都是全鄉第一。他年年被縣、市評為優秀黨支部書記,河西村也年年是先進村。
蘇書記倡導文明,提倡村民孝老敬親,互助互愛,多年來,河西村養成了良好的傳統,鄰里和睦,路不拾遺。村民出門家不用上鎖,農忙時,放在田裡的農用具從來不丟。
1984年黑龍江發大水,蘇書記天天去大壩上看水情,水越長越大,老書記憂心忡忡,他惦記全村的田地和北地營子的村民,派去了幾個村幹部勸撤離,可是那裡的村民就是不聽,不捨得放棄財產,看著漸漸升高的水位,老書記心急如焚,當時他闌尾炎犯了,他不顧疼痛,來到了北地營子,連喊連勸,把所有的村民都撤回來了。村幹部看老書記病情嚴重,把他送到了縣醫院,並及時做了手術,闌尾都有一點穿孔了,十分危險。就在村民撤離兩個小時後大壩就開口子了,頃刻間整個地營子變成一片汪洋,雖然村民財產受得了損失,但是人馬安全,蘇書記聽到這個訊息,老淚縱橫,那時,他已經是64歲的老人了。
河西村位於黑龍江邊,每到傍晚老書記就喜歡來到江邊,看著兩岸花香草綠、玉樹蔥蘢,看著悠悠的江水緩緩地流過,看著一望無際的田野,夕陽下,燦爛的餘暉染紅了老人的白髮,染紅了慈祥的面容。
1995年5月老書記走了,永遠地離開了他心愛的村莊,他牽掛的村民,和他依戀的江水。他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名老百姓的心中的好書記。他用一生譜寫著無私的篇章,謳歌了共產黨員勇於奉獻的偉大精神,用智慧和開拓,為村民創造一個文明祥和的河西。他化作了龍江水,日夜守護著這片他眷戀的土地!
河西村,一直髮揚蘇書記的奉獻精神,村民蘇曉代,是蘇書記的侄子,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在村子裡不圖回報的照顧一個人叫嚴乃讓的老人,身體不好,他就經常墊付醫藥費,送去營養品。一次老人發高燒,他去找來大夫,並守護了一夜。
蘇曉代是個機械能手,誰家機械有故障,他都會去幫助修理,有求必應。他還是致富能手,帶領村民張長城養蜜蜂,免費送給他三箱蜜蜂,教給他養蜂技術,幾年來,張長城家的蜜蜂養殖擴大了,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條件。
2013 年漲大水,河西村水位迅速上漲,面對險情,河西村幹部群眾團結一致抗洪搶險。蘇曉代主動動員村民捐贈編織袋子,送到壩上。出現管湧處,他奮不顧身地跳進水裡用沙袋堵漏洞,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河西村這樣的好人好事數不勝數,村醫曲學文就是其中一個,他是一名在農村醫療站工作了40年的老鄉村醫生,他是一名黨員,多年來,耐心熱情的為村民服務,無論白天夜晚,無論颳風下雨,只要村民需要,他就隨叫隨到,有錢沒錢都能看病吃藥,就連北地營子有人生病,他都能頂著大雪走十里路去看病,回到家中已是深夜。他常說:我是黨員我是醫生。幾十年來,他多次獲得表彰,用他的奉獻敬業精神踐行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
河西村歷任幾屆書記,繼承和發揚老書記的光榮傳統,2002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村。後來的書記薛祥順、張清華,繼任以來,注重農業發展,村裡現在已有三家農村合作社,使土地大面積連成片,既方便耕種又幫助了勞動力弱的家庭,他們採取科學種田,引進新品種,糧食大豐收,村民的腰包鼓了,生活富了。河西村是玉米和大豆的主產地,名副其實的北大倉。多年來,為國家貢獻了千萬噸糧食。
薛書記是在這個文明村長大的,老書記的優良作風他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以村為家,愛村愛民。處處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帶領村領導班子,重點抓文明村建設,開展文化大院工作。鼓勵村裡有文藝特長的婦女、青年,成立了河西村文藝小分隊、秧歌隊、健身操隊。文藝骨幹,陳月梅、關淑英,姚秀琴、等都為河西村文化生活做出了很大貢獻,她們參加了黑龍江省電視臺的《咱村也有文藝人》節目,並獲得獎勵和證書。健身操隊在遜克縣舉辦的全民健身大賽上獲得優異成績。2018年秧歌隊還參加了黑河市第一屆農民豐收節秧歌匯演,得到了縣裡的好評。河西村在三清理一綠化活動中,正在村子裡建設一座小遊園,佔地4500平方米,即將種下9種樹木,修一個涼亭,種植上片片花草。它是一個村民閒暇時遊玩的溫馨小樂園,它是河西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河西,有著豐富的草原、山林、溼地、數不清的花鳥樹木,野兔山雞。珍惜的黃玻璃樹,野葡萄、五味子,各種野菜長滿了四個島嶼,枝繁葉茂,綠樹成蔭。
河西,有著萬畝良田,在收穫的季節,金燦燦的玉米、大豆鋪滿了田野,遍地生金,整個村子飄滿了秋天的香氣!
河西,民風淳樸,村民熱情善良,尊老愛幼,鄰里和諧。
河西,一個美麗鄉村,它承載了百年曆史,從一片荒蠻的山林,變成一個文明的村莊;從棒打狍子瓢舀魚,到電視、電腦、手機、5G;從幾把刀斧砍林種地,到幾臺機器能種萬畝耕田;從第一次踏上人類的足跡,到現在千人的村子,步步堅實地走過了一個世紀!一百年來,最初十幾人的汗水和希望落地生根,在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繁衍生長,在一代代人的夢想,一代代人的努力,在歷史厚重的基石上開創人類的文明;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新時代的感召下,創造共同生存的精神家園!
滔滔龍江水,百年河西村!而今,它正邁出前進的步伐,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新的村班子成員努力下,帶領全村,團結一致,用於探索,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