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要打仗就需要補給,否則再精英的部隊也很難長時間堅持。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全國各地物資都十分緊缺,有時候我軍的戰士要餓著肚子,甚至用樹皮來充飢。
這種情況下,八路軍有時會向當地的農民借債,用於購買一些食物和必需品。
過了幾十年之後,突然有一個農民拿出一張欠條,說是八路軍當年簽下的。欠條上有1,100萬的借款,這其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老百姓拿出全部積蓄
1940年,日軍來到了山西,在這裡他們瘋狂的進攻,想要一舉拿下週邊地區,而八路軍是絕不會讓他們的計謀得逞的,由此展開了一系列對峙事件。
日軍將通往山西的多條道路,全部進行了破壞,因此很多村子都不能自由出入。他們的目的,是把八路軍困在這裡,透過長時間的消耗,讓八路軍內部崩潰。
八路軍知道敵人包圍在外面,又不能從遠處得到補給,更何況還需要一些武器和裝備的補充,因此生活下去就成了問題。
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八路軍開始到村裡借糧食。
那個年代老百姓也不容易,但是大部分老百姓都很善良,雖然自己家裡也揭不開鍋,可是都會東湊西湊,把一些糧食交給八路軍帶走,但終歸不是解決問題的長久之計。
正在這時,當地有一位名叫郭建英的地主,突然告訴八路軍一個訊息。他說自己家裡有田還有工廠,需要的話,他將全部捐獻出來。這還不算,他還讓家裡人湊了1,100萬法幣,交給八路軍,用於購買一些需要的用品。
郭姓地主的提議是,用這筆錢用來購買糧食。
為八路軍採買糧食
八路軍最開始是猶豫的,雖然這筆錢非常重要,但是他們有紀律原則,知道這是老百姓全部的家底,如果拿走之後,老百姓的生活也會陷入困難。像軍閥那樣不管不顧,什麼都從老百姓手裡搶奪,是不可以的。
八路軍對人民的體貼都看在大家的眼裡,所以他們才會在當地受到人民的擁護。
郭姓地主也十分堅持,他擔心八路軍吃不上糧食,說什麼也要把這筆錢貢獻出來。
最後推辭不下,八路軍決定給他寫一個欠條。告訴他等著抗戰勝利之後,他一定要拿著這個欠條去找政府,到時候會把錢財全部歸還給他。
終於在多方努力之下,八路軍如願買到了糧食,經過層層掩護,最後拉到了八路軍所在的地區,看著一車車卸下來的糧食,八路軍非常感動。
他們鄭重地把一個欠條,交到郭地主的手上,上面還蓋了專用的印章。
而此後多年,郭姓地主沒有再見過八路軍,他卻好好地儲存著這張欠條。終於熬到了抗戰勝利,但不幸的是,郭姓地主很快就去世了。
臨終前,他把欠條拿出來,交給自己的後人,告訴他們來龍去脈。並十分嚴肅的交代後人,除非有一天窮到揭不開鍋,才可以去討要欠賬,否則的話,不要去拿回這筆錢。
生活困難時後人討債
他的後代牢牢記住了,即使新中國成立了很多年,也沒有去打擾政府。但是家道中落之後,郭家的後人生活一日不如一日。再加上家中有人生病,積蓄就更是捉襟見肘,無奈之下,郭家後人想到了那張欠條。
他們從箱底翻出來這張泛黃的欠條,上面清晰地寫著八路軍的欠款事項。郭家後人下定決心之後,才來到政府機構,告訴了工作人員欠條的事情。
工作人員非常重視,但還是要調查清楚,讓郭家後人不要著急,馬上向上級領導作了彙報。
政府告訴郭家後人,如果欠條是真的,是絕對不會賴賬的,一定會悉數歸還。郭家後人的心,這才踏實下來。
不過這裡面隱藏了一個問題,想當年1,100萬法幣確實不小,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年,匯率已經產生了變化,如果歸還的話,應該按照什麼樣的標準呢?
經過了政府工作人員的多次協商,他們決定,還是按照當年的匯率來歸還。這是政府工作人員非常大的誠意,他們本著不能讓老百姓吃虧的原則,儘量多歸還款項。
那最後,郭家後人究竟得到了多少錢呢?他們拿到了8萬元人民幣,這在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可以說是一筆鉅款,甚至可以馬上在北京買房子。郭家後人拿著這筆錢,去給家人治病,國家知道他們的困難,還給予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郭家的後人說,他們非常感謝政府的言而有信,這證明自己祖輩當年的付出,最終是有回報的。而政府也珍惜老百姓雪中送炭的情誼,珍惜老百姓的質樸善良。這才是好的政府和好的人民,這種互相信任非常珍貴。
結語
在抗日最困難的時候,一個老百姓幫助了八路軍,把家中所有的積蓄拿出來,一共1,100萬法幣,來給八路軍買糧食。這份情誼非常珍貴,八路軍為了回報他,也寫下了欠條。
善良的老人甚至要求後代,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拿著欠條去找政府。直到後人遇到困難,才把欠條拿出來。
而政府也是言而有信的,沒有因為年代久遠,就把這件事情擱置下來。最後政府給了這家人一筆鉅款,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困難,還處處為他們提供便利。
想必這家人的心裡非常安慰,珍惜老百姓的情誼,不要讓老百姓寒心,這才是我們政府最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