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1620年左右到1854年被美國人開啟國門為止, 有200多年的鎖國時代。但是,鎖國或鎖國時代其實是後來誕生的名詞,17世紀末,德國醫生坎貝爾(Engelbert Kaempfer)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醫生,曾到長崎的荷蘭商館待了兩年,後來寫了一本《日本志》(De Beschryving van Japan),全面地向西方人介紹江戶時期的日本,其中談到江戶幕府禁止日本人去海外,也不允許外國人到日本的情形。約一百年後的1810年,荷蘭語翻譯、荷蘭學研究家志築忠雄把《日本志》其中一章翻譯出來,自己加了標題稱為《鎖國論》,鎖國這一說法就慢慢傳開了。
日本人鎖國的真相
中國明、清時代曾斷斷續續有海禁政策,為的是防止倭寇的侵襲以及民間貿易的繁盛影響到朝廷的朝貢體制。但江戶時代的日本為什麼要實行鎖國政策呢? 其實鎖國政策的目的是為了禁止和消滅基督教,或者說是消滅基督教勢力對幕府政權的威脅。為了禁止基督教的傳教士來到日本,也為了禁止有關基督教的書籍傳入日本,日本索性斷絕與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貿易 。
每個專制政權都要竭力排斥對其政權構成威脅的勢力。當江戶幕府認定基督教勢力對其政權的鞏固和穩定構成威脅時,就想方設法制定排除這一勢力進入日本的有力措施。於是,江戶幕府1612年釋出命令,要求除了明朝的船隻之外,其他外國船隻只能在今長崎縣平戶港進入,便於管理和限制是否有傳教士或有關宗教的書籍混入日本。1633年釋出命令,禁止獲得政府特別許可的船隻(這類商船被稱為“奉書船”)以外的任何船隻到海外,也就是說,不允許日本商船到海外進行貿易等活動,幕府害怕這些船去了海外(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領地)後,會受到基督教毒害,外國傳教士會乘坐這些船偷偷進入日本,或者把傳教的書籍帶進日本。這樣就斷絕了日本與海外的貿易。
1635年又釋出一道命令,禁止所有日本船隻到海外,不僅如此,還禁止去海外的日本船隻回國,幕府當局害怕海外的日本人受了基督教的毒害,回國後幫著傳播基督教的邪惡思想。這有點不近人情了。這一年,幕府規定即使是來自中國和荷蘭的船隻,也只能指定在長崎進港。1637年,九州爆發大規模基督教徒反抗的島原起義,使得幕府當局更加害怕基督教的影響,於是1639年又釋出一道命令,禁止葡萄牙商船在日本靠岸登陸,而這之前,日本已斷絕與西班牙的貿易。這樣一來,日本差不多與西方世界隔絕了。
為了拼經濟,日本人只開放以下2個國家進行貿易
日本這一切措施並不是為了禁止與外國的貿易,只是害怕基督教傳教士和基督教的影響滲透到日本。雖說是鎖國,實際上並沒有把日本與外界徹底隔絕。它允許兩個國家做貿易—中國和荷蘭。中國不是基督教國家,雖有少量傳教士留在中國,不過應該不會形成大規模的危害。而荷蘭是西方國家,幕府怎麼會許可它來日本呢? 原來荷蘭人很會做生意。
16世紀末期, 重商主義在荷蘭興起, 海外貿易大大促進荷蘭國力的發展, 17世紀初時,荷蘭已把觸角伸到東亞,建立荷蘭東印度公司,日本是其重視的市場之一。已改奉基督新教的荷蘭人對日本人說他們不是天主教國家,和西班牙、葡萄牙完全不一樣,絕對不會在宗教上危害日本。當時幕府當局害怕的是基督教,而不是西方,一聽荷蘭人的說法, 就答應和他們做貿易, 不過還是很小心的, 限定在長崎與中國、荷蘭做貿易,為了害怕傳教士或有關基督教的書籍混雜進來,還把中國人和荷蘭人的居住區限定在一小塊地方,不允許雙方人員自由出入。
據文獻記錄,1634年以後的十年內, 每年平均有57艘商船自中國來到長崎, 每艘船大約有船員50人左右, 這一數字隨著明、清兩代的海禁政策變化有所增減。一開始中國人可以隨便居住在日本人開的民宿或簡易客棧內 ,後來江戶幕府的鎖國政策漸趨嚴厲,為了減少中國船員與當地人之間的糾紛,於是在1689年建立“唐人屋敷”,有點類似今之唐人街。不過“唐人屋敷”是被封閉的,外面建有一條水濠,再用圍牆和竹籬與外界相隔,一般人不得隨意進出,但青樓女子和僧侶可以進入。
據文獻記載,“唐人屋敷”共有三萬六千多平方公尺的面積,裡邊除了倉庫、貨棧等之外,大約有二十棟兩層樓的房子供商人和船員居住,由於往來中國和日本之間相當不易,一般人在此平均居住一百八十天左右。
當時中國的船隻主要來自福建和浙江一帶,帶來的貨物有生絲、紡織品和砂糖 ,還有皮革、中藥和書籍等。砂糖的原料取自甘蔗,而日本不產甘蔗,江戶中期之前,幾乎全依賴進口, 因而屬於珍稀品。江戶時期之前,中國幾乎是日本唯一的砂糖進口來源,砂糖在品目上原本歸在藥材一類,因此無法確切知曉其進口量,16世紀末期開始獲得官方特別許可的“朱印船”貿易,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品目中,首次出現了“砂糖”字樣。後來,砂糖的進口除了與中國的“朱印船”貿易外,又多了一條來自荷蘭的渠道。
據日本學者研究, 1637年由中國進口的砂糖為160萬斤, 1641年為574萬斤,1662年為393萬斤,而這一時期由荷蘭進口的砂糖每年大約70萬斤左右,數量不少。另一類是書籍,商人們運送書籍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傳播文化,而是中國書籍在日本擁有廣泛的市場,可以盈利,這時期傳入的書籍有中國古典文學書 、歷史書、醫學書、本草書等。
除了“唐人屋敷”之外, 還有進駐荷蘭商館的“出島”。17世紀初, 荷蘭在東亞的勢力逐漸崛起,1602年,正式成立荷蘭東印度聯合公司,1609年,羅德萊斯號等兩艘船艦來到緊鄰長崎的平戶,經江戶幕府的許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平戶設立荷蘭商館,正式開始和日本的貿易。幕府當局於1636年在長崎西部沿海地帶填海建造“出島”,將葡萄牙人侷限在此,僅有一座小橋與市區相連。第二年發生教徒起義的“島原之亂”,幕府索性把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全逐出境外,而具有新教背景的荷蘭人則被允許將平戶的商館遷到出島,成了荷蘭人與日本人貿易的大本營。
“出島”的面積比“唐人屋敷”小得多, 僅有一萬三千平方公尺。官府在聯絡橋邊設立檢查站,未經准許,日本人不可入內,荷蘭人也不可隨便出入。1720年,幕府解除對宗教書籍之外的洋書禁令,加上荷蘭商館的館長每年一次(後改為5年一次)去晉見江戶的德川將軍,與日本人接觸的機會使西洋的新知識逐漸擴散到日本的知識階層,尤其是醫學和地理航海知識,造就一批通曉荷蘭語的人,於是日本誕生了一門學習研究西洋新知識的學問,稱為“蘭學”。
此外,日本這一時期還和朝鮮有通訊使的往來,透過薩摩藩一定程度控制的琉球與東南亞展開貿易。因此,江戶時代的鎖國主要是為了禁絕基督教,在此前提下,還是設法展開與海外來往,並非把國家完全封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