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光放在抗戰時期的日本軍隊身上,用“畸形的瘋狂”一詞可謂是能對其進行恰如其分的形容。由於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逐漸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所以日本統治者便以“武士道精神”來對其大肆擴張的行為進行背書。
在這種精神的灌輸之下,日本軍隊變得崇尚一種愚昧的“勇氣”,在身處絕境的情況之下他們往往會用一把武士刀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只不過由於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實力較弱,所以能迫使日軍軍官自裁的情形較為罕見。然而在抗戰後期的一場戰爭當中我軍不僅消滅了為數眾多的日軍,還使得敵方軍官全體自殺,這便是發生在我國西南邊陲的騰衝戰役。
西南邊疆,遭受戰火攻擊
騰衝位於我國西南省份的雲南省,在位於騰衝南部不遠便是緬甸。這裡雖然少數民族眾多而又地處邊境,但一直以來卻並非各政權的核心要衝所在,所以在歷史上這裡倒也算是平靜而安詳,但抗戰爆發之後的數年,騰衝卻成為了各方所爭奪的焦點所在,而這則是和一條公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抗戰初期日本急於進攻中國的北方以及長江中下游區域,所以西南一帶在這個時候反倒是處於一個相對平靜的狀態,甚至接納了不少由於戰火而流離失所的百姓,例如著名的西南聯大之所以選址在雲南的昆明正是因為其遠離戰火紛飛之地。但自從1941年日軍挑起太平洋戰爭開始,雲南的平靜也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而不復存在。
在1941年以前,世界雖然大致形成了同盟國和軸心國的兩大陣營,但對於日本來說,其雖然和美英等歐美列強分屬於不同的陣營,但卻並沒有到直接刀兵相見的地步。然而日本人卻在1941年12月以一種不宣而戰的方式偷襲了美軍駐紮的珍珠港,這樣一來日本和美英等國家可謂徹底“撕破臉皮”,當然由於日本軍隊的實力所限和路途的遙遠,即使是在正式宣戰之後日軍也無法揮師攻擊美英本土,但這個時候美英等國位於日本週邊的殖民地的勢力範圍卻首當其衝受到了打擊。
從近代以來英國勢力染指緬甸開始,這個中國西南方向的鄰國便一直處在英國的控制之下。由於抗戰開始之後中國由於自身實力的單薄連續吃到敗仗,所以蔣介石便積極尋求英美等國的幫助。美英等國雖然不會以一種維護正義的出發點來對中國施以援助,但由於他們同意不願意看到日本實力在東亞地區一家獨大,所以在抗戰開始之後其對於中國也進行了物資方面的援助。
因為美英本土和中國並不直接接壤,所以在開始的時候對於中國的物資援助只能考慮以水路的方式進行,然而隨著中國東部及東南部的絕大多數港口城市被日軍摧毀以及佔領,這種援助方式也成為了奢望,在這種情形之下,英屬緬甸和中國雲南之間的滇緬公路則成為了一條極其珍貴的“輸血管”。在一段時間之內這裡成為了中國和外界所互通的唯一路徑,日軍雖然知道這條公路的存在,但對於英國的勢力卻也無可奈何,無法去明目張膽地進行切斷。
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改變了這一切,正式和美英宣戰的日本人再也不必顧及國際公法,所以在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年日軍便在東南亞大舉增兵以佔據原屬於美英的勢力範圍,這其中包括了英屬香港、菲律賓等地,不幸的是緬甸也很快成為了日本人的進攻目標。
在日軍大舉來犯之前,緬甸一代駐紮著英國士兵按理說英國作為曾經的世界第一強國,其駐軍的戰鬥力自然應該不可小覷。但問題在於自從20世紀以來英國的國力顯著衰退,“日不落帝國”的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去。在當時整體國力衰退的情況之下英國人自然無暇對緬甸這個偏遠地區投入過多的精力,所以英國方面雖然在緬甸駐紮軍隊,但其無論在人數方面還是在戰鬥力方面都無法和日軍相比,所以當日軍在對緬甸大舉進兵時,駐紮緬甸的英軍只是稍作抵抗隨後便作鳥獸散,在短短一個月之間緬甸大部就落入日寇的手中。
對於英國人來說,他們的主要精力此時放在了歐洲英吉利海峽同德國人的對峙當中,自然無暇顧及遠在東南亞的緬甸的存亡,所以在緬甸落入日軍之手後英國方面並沒有組織兵力奪回的意圖,反而是採取了一種近乎聽之任之的消極態度。但我們要知道的是英國人雖然對於緬甸的得失顯得不甚在乎,但有一個國家卻因此直接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個國家正是中國。
組織軍力,奪回公路
在之前由於滇緬公路的存在,中國還能夠靠著這種較為微弱的“輸血”,依託廣袤的國土同日軍進行作戰,但日軍在佔領緬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兵直接切斷滇緬公路。這樣一來好比切斷了當時中國的唯一一根“血管”,整個國家相當於陷入了一個絕境,所以派兵奪回滇緬公路的控制權可謂是關乎於國家民族的存亡。
在當時的雲南雖然駐紮著滇軍這樣的地方部隊。但由於其是非蔣介石心腹所領導的“雜牌部隊”,所以其無論是從人數、戰鬥力和武器裝備方面來說和佔據緬甸的日軍相比都顯得不值一提,所以在經過和日軍的短暫交手之後雲南的地方部隊就連吃幾次敗仗,中國的命運也來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危難之際方顯英雄本色,在國家局勢和民族大義的感召下,國內在短時間內組織了一支部隊來打通滇緬公路。由於其作戰任務當中有相當一部分要走出國門前往異域作戰,所以這支偉大的部隊也有了“中國遠征軍”這樣一個響亮的名稱。
當遠征軍來到中緬邊境的時候發現情勢並不如人意,遠征軍的戰略目的意在打通滇緬公路,但目前的情況則是日軍不但切斷了滇緬公路,更是在公路附近部署了密密麻麻的碉堡和工事,想要奪回談何容易。而且在隨後的一段時間當中日軍再次大舉進兵攻陷了雲南的幾處縣城,直到遠征軍的到來才穩住陣腳,但此時滇西最大的騰衝城卻已經落入日寇的手中,雙方一時陷入了相持。
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當時的情況,在滇緬公路被切斷之後萬般無奈之下中國只能選擇“駝峰航線”來進行戰略物資的空中運送。
所謂駝峰航線是一處喜馬拉雅山脈一帶狀如駱駝駝峰的區域而得名,但問題在於透過駝峰航線運輸物資不僅數量極為有限而且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難以對中國內地抗戰提供太多的實質性幫助,所以中國遠征軍的當務之急還是要打通滇緬公路,而要打通滇緬公路則勢必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騰衝城,所以1944年5月在美英等國的火力援助之下,遠征軍打響了騰衝爭奪戰。
從戰前的力量對比來看,遠征軍明顯是佔據優勢更多的一方。首先從人數來說遠征軍方面為了騰衝戰役調集了霍揆章的二十集團軍擔任主力攻擊部隊,而在二十集團軍所派出的先遣隊就包括了五個整編師以及其他的掩護部隊共計超過了七萬人,而此時的日軍部隊由於援軍未到所以僅有數千人。中國兵法有云十倍圍之而五倍殲之,可以說從人數對比來說中國軍隊可以隨心所欲地用各種戰法進行攻擊。
另一方面由於美英等國在武器裝備方面對於遠征軍的援助外加其炮火的輔助,遠征軍在武器和火力方面已經不遜色於日軍,看上去對於滇西重鎮騰衝的收復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巧施妙計,奪得騰衝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攻擊開始後遠征軍部隊卻遭到了日軍部隊相當猛烈的抵抗,雖然日軍人數遠少於遠征軍,但我軍卻難以越過天塹一般的騰衝城,這實在是令人費解。
其實當時遠征軍難以突破日軍防線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在攻堅戰當中,守城一方有著天然的優勢,遠征軍部隊雖然人數眾多,卻是以一種仰攻的方式在進行攻擊。相比於遠征軍,日軍卻是處在一種以逸待勞的有利地位當中,這樣一來中國軍隊的優勢就會被抵消。而且騰衝城外的環境崎嶇複雜,不利於大部隊的展開,小股部隊的“添油戰術”使得我軍傷亡慘重,騰衝城外屍橫遍野,無數年輕人就這樣葬身異國。
第二個原因是和一些普通的城牆相比,騰衝城的城牆極其高大而厚實,遠征軍雖然有盟國軍隊方面的炮火相助,但在數次炮火的齊射之後,即使是美製的155毫米榴彈炮都無法對騰衝城的城牆造成實質性的傷害。除此之外日軍在佔據騰衝的這兩年期間在騰衝城周圍修築了諸多的暗堡和工事,在平時無戰事發生的時候這些軍事設施看上去並不顯眼,但是一旦有軍隊進攻騰衝城,這些工事當中的伏兵便會佔據有利位置槍炮齊發,和城內的守備部隊形成掎角之勢互為依託。
其實如果僅僅是以上兩點軍事方面的原因,我軍也終究會在傷亡率較高的情況下攻下騰衝,但就在此不久前所發生的一個小插曲卻使得這場戰役對於遠征軍的難度陡然上升。
原來就在1943年的時候,中國軍隊的一架軍用飛機因為迷航而被迫降落在日軍所控制的騰衝城一帶,飛行員也不出所料地成為了日本人的俘虜。本來因為意外而被俘這種事情在戰場上見怪不怪,遠征軍雖然損失了一名飛行員和一架飛機,這倒也不至於對整個戰爭局勢產生根本影響。但問題在於日軍在這個被俘的飛行員身上找到了有關遠征軍方面的無線電密碼本。我們要知道在戰爭當中誰能掌握第一手的情報誰便能夠佔得先機,所以在其後無論遠征軍採取任何戰術及其行動日軍總能先一步知曉並做出防禦,所以到了戰場上我軍數萬人的大部隊一時竟拿這些龜縮在城內的日寇無可奈何不過正所謂見招拆招,在瞭解了日軍所佔的優勢之後,遠征軍司令部也制定了相應的作戰計劃,而這份攻城計劃概括說來便是“佔據高地,破其一點”。
日軍軍官,集體自裁
我們之前提到過日軍由於居高臨下而佔有制高點方面的優勢,在詳細觀察了地形之後遠征軍部隊發現了騰衝城一座來鳳山。和周圍的地勢相比來鳳山顯得較為高大,由於在仰攻當中城牆死角的存在無法完全發揮炮兵部隊的優勢,所以如果能佔據海拔與騰衝城相當的來鳳山,日軍的居高臨下的優勢就會消失。不過這一步進行得極為艱難,因為在此之前日軍就已經屯兵在來鳳山當中,而最終遠征軍為了拿下來鳳山也付出了極為可觀的代價。
在拿下來鳳山之後遠征軍迅速在山上部署炮兵部隊。之前對於騰衝城的炮擊可謂是“滿面開花”式的攻擊,當得知了騰衝城有著極為高大厚實的城牆後,霍揆章決定以“破其一點”的方式,將所有炮火都集中於一處,儘可能地發揮美式火炮的威力輪番轟炸,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長時間不間歇的轟擊後,騰衝城牆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遠征軍部隊如潮水般湧入。
城內的日軍雖然想做困獸之鬥,但我軍大部隊的到來已經提前宣告了他們的失敗。這個時候日軍軍官還試圖在踐行其近乎瘋狂的“武士道”,他們紛紛舉起武士刀帶著不甘和憤怒自裁,而這也宣告著歷時127天的騰衝戰役結束。
騰衝戰役不僅使中國重新佔據了西南邊境的主動權,更是為全國的抗戰打了一針強心劑,對於這一場戰場各位讀者又想說些什麼呢?歡迎來留言進行交流。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按下關注點贊,您的支援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