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中元 (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探索實現共同富裕的實踐路徑,無疑具有重大意義。加強金融文化建設,是探索實現共同富裕實踐路徑的一個方向。
金融文化是多種理論與制度的綜合體,具有社會文化與金融特性雙重屬性,是社會文化中的價值觀與價值取向、道德準則與倫理觀、法律意識與規範、經營及管理理念等在金融領域的重要體現。近年來,非法集資、P2P平臺倒閉、非金融企業過度金融化、某些領域資本無序擴張等現象的出現,表明金融同實體經濟協調發展方面存在一定問題。這與社會大眾對金融本質和規律的認識不夠深化、投資理念及籌資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等不無關係。
加強金融文化建設,一方面,既能夠深化社會大眾對金融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引導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投資、籌資理念,助力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又有助於提升我國金融軟實力,促進我國從金融硬實力平面擴張的金融大國轉變為金融軟實力立體提升的金融強國,充分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推動金融同實體經濟協調發展,提升全社會生產力水平,進而促進物質生活共同富裕。另一方面,金融文化也是我國公共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金融文化建設,既能夠豐富社會大眾的金融知識、培養社會大眾的金融素養、推動社會大眾正確金融價值觀的形成,又能夠助力金融企業文化建設、提高金融企業凝聚力,有助於滿足社會大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進而促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由此,加強金融文化建設,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四個自信”,強化對金融文化重要性的認識,切實推進新時代金融文化建設,凝練鑄就具有中國特色和標識的金融文化,為助力實現共同富裕貢獻金融文化基因。
(一)切實加強黨對金融文化建設的領導,強化我國金融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一是要持續學習貫徹黨中央關於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深悟其科學內涵、核心要義,深化對金融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引導企業和群眾形成正確的融資理念和投資理念。二是強化我國金融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明確我國金融文化建設的目的和意義、原則和目標、總體思路、重點任務、主要舉措和保障措施等。
(二)積極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將契約精神注入我國金融文化血液。一是緊緊抓住“誠信”這一金融文化的基本元素,加快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化信用體系與其他領域聯動發展,打造“信用中國”金名片,為我國更好地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供重要信用支撐;二是重視作為金融文化“核心”的契約精神的塑造,倡導全社會(包括金融行業)共同遵守雙邊理性的契約自由精神,多贏共享的契約正義精神,守約踐諾的契約嚴守精神。加強契約精神宣傳,透過法律和道德手段對金融市場主體進行教育和約束,監督其按照契約辦事,訂立標準化合約,提供標準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建立真實資訊披露制度,將契約精神注入我國金融文化的血液之中。
(三)合力整合現有資源建設“雲端”金融博物館,破解金融文化傳播中的短板。整合我國現有金融類博物館、展覽陳列館資源並納入統一平臺,建設“雲端”中國金融博物館,透過打造自身特色、深挖藏品內涵、擴大公共文化服務力度、開展館際互動、開發文創產品、創新社教活動等方式,解決好目前存在的傳播內容同質化、吸引力不足、認知度不高、感染力不強、傳播力不夠等問題,以更好地擔負起傳播金融文化的使命。
(四)加速形成一批具有中國氣派和標識的金融文化品牌,打造先進金融文化高地。一是推動金融文化遺產揚棄繼承、豐富再造,充分挖掘我國現有金融類博物館、展覽陳列館的經典文化元素,推動這些經典文化元素更加深入人心、走向世界。二是梳理革命根據地的紅色金融文化亮點,促進紅色金融文化和金融價值觀教育相結合。三是加快重要金融類博物館的建設步伐,建成一批重要金融文化地標。四是總結梳理我國在科技金融、小微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金融科技創新監管等工作中的代表性做法和經驗,並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精神元素,增強我國特色金融文化傳播的深度和廣度,形成一批具有中國氣派和標識的金融文化品牌,打造我國先進金融文化高地。
(五)不斷完善金融文化公共服務體系,加大金融文化教育和普及力度。一是編著金融文化知識讀本,在教育體系中設定系列化的學習、培訓計劃,形成從小學到高等教育完整的金融文化教育體系。二是透過開展金融文化周、舉辦金融文化公益講座等,普及金融文化知識。三是藉助媒體加大金融文化傳播力度、廣度和深度。四是推進基層金融文化陣地建設,建設農村“金融文化禮堂”,開展社群金融文化家園試點建設。五是充分發揮我國金融類博物館行業協會或聯盟的作用,組織開展金融文化的研討和交流活動,促進金融文化傳播與合作。六是做好各地金融志編纂工作,編纂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志書,並深入挖掘金融歷史背後的當代價值。
(六)合理引導和扶持金融文化企業發展,提升金融文化的價值。一是充分認識發行金融類出版物的企業,與金融文化展、金融電影展、金融理財博覽會等相關的會展服務類企業,扶持發展金融文化企業,使其在社會經濟金融發展中發揮獨特價值和作用。二是探索“金融文化雲”平臺建設,助力金融文化企業數字化轉型。三是合理引導金融文化企業把自身發展與金融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使其主動融入金融文化建設,探索金融文化發展規律,共同創造有效需求和有效市場,提升金融文化的價值。
(七)紮實推進金融文化理論研究,鼓勵金融文化精品創作。要發揮政府金融管理部門、高校金融學科專家、金融行業與企業領袖等群體的力量,做實做強金融文化研究機構,形成一批有質量、有價值的金融文化研究成果,打造金融文化建設的促進平臺、金融文化成果的轉化平臺、金融文化人才的培育平臺、金融文化建設的智庫平臺。同時可以發揮中國金融作家協會的作用,鼓勵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金融文化精品。
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