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08年以前,中國軍隊空中突擊能力還不如印度空軍,汶川地震最初的7天內,距離地震地區只有20分鐘的飛行時間的第13集團軍第二陸航團只出動了26架直升機飛行86架次,第13集團軍的機動性是全軍相當高的,要同時對付印度、越南,即使如此,全部的運輸直升機數量尚且達不到美軍一個機械化步兵師的標準,而且第101空中突擊師就裝備487架直升機,相當當時中國軍隊全軍直升機的總和。
一:空中突擊部隊簡介
空中突擊部隊是美國首創的,1947年,美國陸軍航空隊被改制成美國空軍,所有固定翼戰機都歸美國空軍所有,美國陸軍只能擁有直升機,到1952年美國陸軍航空兵已經建立了12個直升機營,並在1954年提出空中突擊的概念, 空中突擊部隊主要擔任軍的掩護部隊、側衛和後衛,深入敵區機降,奪取重要機場、交通樞紐、高速接近路、重要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目標,或者配合軍的主力圍殲敵軍,防禦時擔任掩護任務,在不便於敵坦克和摩托化部隊行動的地帶進行防禦或擔任軍的預備隊,負責保衛軍的後方,掩護軍的翼側,核條件下用來發展核突擊的勝利,1963年,美軍用第11空中突擊師測試證明空中突擊師速度優勢非常突出,與傳統的傘降部隊相比,空中突擊師可以繞過重點防禦地區打擊薄弱的側翼,1965年,美軍將第1騎兵師和第10空運旅合併組建了第一支空中突擊師,正式克服地形束縛。
這支空中突擊師裝備425架各型直升機,下屬8個步兵營中,其中3個空降營可透過編制內的直升機運輸,後來又以這支空中突擊師為基礎改建了101空中突擊師,21世紀的101空中突擊師下轄2個航空旅,1個攻擊航空旅,1個突擊航空旅,共有3個突擊直升機營、3個攻擊直升機營、1個運輸直升機營、1個指揮航空營、1個空中騎兵中隊,共裝備直升機487架,其中AH64攻擊直升機88架,UH60直升機203架,UH1直升機33架、OH58直升機109架、CH47D重型直升機48架、EH60電戰直升機6架,強大的運輸能力可以一次性運送全師9個機降步兵營。綜合來看,美軍空中突擊部隊傾向合成化,直升機數量多,種類齊全,儘量依靠建制內的直升機來完成任務,而且擔任的是戰略級快速打擊力量,但缺陷是地面作戰和機動能力差,實戰中傷亡較大,但美軍的直升機實施“蛙跳”戰術經驗是最豐富的,
蘇聯空降突擊部隊則是一支戰術級別特種部隊隊,每一個方面軍有一個空降突擊旅,轄有2個裝甲空降突擊營和2個空降兵營,1個榴彈炮兵營,1個火箭炮營,1個反坦克導彈連,裝甲空降突擊營裝備有30輛BMD傘兵戰車,空降兵營是徒步步兵,這種空降突擊部隊過於強調地面作戰能力,重灌備過多,需要大量的直升機和空軍運輸機才能投送,而一個蘇軍集團軍只有1個戰鬥直升機團,裝備40架米-24武裝直升機和20架米-17運輸直升機,而機降一個空降純步兵營需要30~35架米-17運輸直升機,機降一個裝甲空降突擊營需要30架米6/26重型運輸直升機,投送時需要得到上級加強,有時蘇軍不得不從第二梯隊臨時抽調沒受過專業訓練摩步營執行戰術機降任務,一個不含裝甲車輛的摩步營只需要16架米-17運輸直升機,機降1個含炮兵及一個裝甲連的加強摩步營則需要25架米-17運輸直升機和12架米6重型運輸直升機,空中機動和地面作戰能力與美軍完全相反。
海峽對岸的陸軍也有三個類似的空中突擊部隊,也叫空中騎兵旅,是對岸最重要的空中突擊力量,主要執行反突擊反空降,反機降任務,每個空中騎兵旅下轄2個突擊直升機營,1個攻擊直升機營,1個戰搜直升機營,編制有42架UH60/UH-1運輸直升機,25架AH-1AH64攻擊直升機,16架0H-58D偵察直升機,但地面部隊只有一個553人的徒步型輕步兵營,這種輕步兵營的武器配備基本就是美國101空中突擊師輕步兵營的翻版,4門120毫米迫擊炮,4門81毫米迫擊炮、9門60毫米迫擊炮、4具“陶”式反坦克導彈發射器和13具“標槍”反坦克導彈,這種空中騎兵旅其空中攻擊能力較強,42架UH60/UH-1運輸直升機一次也足夠將徒步型輕步兵營的戰鬥人員運走,但地面作戰人員有限,支援火力數量少且射程較近,防空火力近乎於零,反坦克武器數量又少射程又近,很難與蘇聯裝甲空降突擊營對抗。
二:中國的空中突擊部隊
在空中突擊作戰領域,解放軍直到21世紀初還是空白,解放軍陸軍航空兵在1986年組建後,僅有8架法制“小玲單”輕型武裝直升機和24架黑鷹運輸直升機算是可用之物,連運一個步兵營也不夠,只能算是一支輔助性作戰力量,到21世紀初隨著從購買的米-8/17/171運輸直升機和直-9W武裝直升機的入役,陸軍航空兵開始擴編承擔正面突擊任務,解放軍開始組織過由特戰旅與陸航團的聯合突擊訓練,期間暴露了大量問題,如指揮和通訊聯絡不夠流暢,特戰旅指揮官不熟悉直升機效能,陸航團指揮官也不熟悉如何配合特戰旅戰鬥,特戰旅沒有受過機降和垂降訓練,進出直升機所需時間較長,而且兩支部隊分駐兩地,特戰旅需要搭乘直升機時陸航團就需要頻繁轉場飛行,這種臨時拼湊的機降突擊部隊作戰效能上與美/俄兩軍專業的空中突擊部隊存在較大的差距
解放軍的做法是借鑑的美/俄兩軍各自鮮明的特色組建自己專業的空中突擊部隊,2005年,第1集團軍在參考了美/蘇空中突擊部隊的特點和綜合當時客觀情況,決定採用俄軍方案,將一個摩步旅進行機降和空中突擊訓練,但編制和裝備依然是普通摩步旅,而運輸和火力支援由第1集團軍陸航旅負責,這種空中突擊部隊地面戰鬥力略高於蘇軍空降營,不過解放軍沒有米26這種重型運輸直升機,並沒有蘇軍的裝甲空降突擊營。目前第83集團軍和第75集團軍各有一個空中突擊旅,獨具中國特色地將山地步兵與陸軍航空兵混編,編制有32架直-10/19型武裝直升機和80架直-8/18型運輸直升機,建制內的運輸直升機可一次運輸約1600人,規模比101空中突擊師要精悍靈活,而且米-8/17/171運輸直升機的機艙可以裝載一輛輕型車輛,建制內的運輸直升機可一次運輸80輛。
俄軍空降兵營或美軍步兵營的缺陷是雖然可以透過直升機機動和補給,但戰場上有如天氣,戰損,維修,起降場等各種主客觀因素限制直升機的大規模運用,很多情況下空降突擊兵機降著陸後就變成輕裝步兵,持續作戰力和地面機動力的窘境會使得一支精銳部隊變為麻煩,只能執行一次性快速進出任務,中國特色的空中突擊旅地面部隊主要裝備了“山貓"8x8高機動性全地形車,2輛“山貓”全地形車就可運載1步兵班,車上可搭載從12.7毫米重機槍、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反坦克導彈,輕型火箭炮,120毫米牽引式迫榴炮等火力,機動性不遜於摩托化部隊,火力遠遠碾壓美軍101空中突擊師屬步兵營,機降能力上略高於蘇軍集團軍屬空中突擊營,只是防護力和地面戰鬥力遜色於蘇軍重灌空降突擊營,但略高於俄軍摩步營或是美軍步兵營,空中火力支援能力基本上達到蘇俄蘇軍集團軍戰鬥直升機團的水平。
三:中國空中突擊部隊的火力支援
對缺乏重武器的空中突擊部隊來說,近距離空中支援將是最好且唯一的火力支援,美國陸軍對於空中支援是極度依賴的,沒有空中支援的美國陸軍甚至不會打仗了,美軍由飛行員擔任組長的前進空中控制組非常有特色,這種小組跟隨地面部隊行動,負引導戰機實施近距離空中支援,但阿富汗實戰證明空軍的反應速度還是不能滿足作戰需要,往往在雙方爆發近距離遭遇戰時,空軍戰機還沒趕到戰鬥很可能已經結束,沒有近距離空中支援的美國步兵往往被阿富汗人打得老慘,2001年3月2日的“莽蛇”行動就是經典的失敗案例,由於美國步兵只攜帶了數門迫擊炮,只能完全依賴空軍的F-15E重型戰鬥機和B-1B式戰略轟炸機姍姍來遲的火力支援,結果是8人死亡,80人受傷,損失幾架MH-47E直升機,而陸軍的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武裝直升機平均用時僅為12分鐘,只是因受伏擊受傷退出了戰鬥,美國步兵才被打得這麼慘,
解放軍陸軍航空兵成立之初任務主要是偵察.通訊、校射,電子對抗等戰場勤務服務,美、蘇陸軍航空兵則已經成為了一支火力支援兵種,美、蘇裝備了AH-1、米24專用武裝直升機,英、法、德則在通用型直升機上加裝了反坦克導彈,武裝直升機對陸軍作戰模式產生巨大的影響,美軍提出“空地一體化”作戰理論、蘇軍提出“大縱深突擊作戰理論”,中國陸軍也認識到武裝直升機的重要作用,當時中國在這方面屬於空白,沒有任何研製經驗,中國首先考察了美國的AH-IS“眼鏡蛇”武裝直升機,該機價格相當昂貴,中國沒錢引進,於是轉向考察成本更低的德國B0-105、法國SA-342L“小羚羊”以及義大利A-109通用型武裝直升機,最終在1988年引進了8架SA342“小羚羊”武裝直升機,並以此為基礎研製了直-9WA武裝直升機,
這兩種武裝直升機只能執行坦克獵殺任務,並不具備近距離空中支援能力,武器掛載能力無法與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相比,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M261火箭巢一次可掛載19枚“九頭蛇”70毫米火箭彈,最大速度700米/秒,戰鬥部重量為4.5幹克,一架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最多可掛載76枚,投送彈藥達342千克,而直-9WA型武裝直升機配備的HF-7D火箭巢一次只能掛載7枚“57-2”型57毫米火箭彈,飛行速度510米/秒,戰鬥部重2幹克,一架直-9WA型武裝直升機最多可掛載28枚,投送彈藥只有56千克,為了應急,只能在米17/171運輸直升機上掛上6個HF-25火箭巢,最多可掛載108枚57-2型航空火箭彈,但這種外掛增加了阻力,直升機速度和機動效能下降較多。
正是由於沒有專用武裝直升機,當時中國陸軍航空兵只能乾點運輸和勤務工作,少量的“小玲羊”武裝直升機和直-9WA型武裝直升機只能幹些偷襲,伏擊一類打“悶棍”的活兒,這一問題直到列裝直-10型武裝直升機才得以解決,一架直-10武裝直升機可掛載16枚紅箭-10型反坦克導彈,攻擊效果可比一個122毫米榴彈炮連,進攻作戰中可以為步兵撕開突破口。防禦作戰可以一次摧毀一個裝甲連,具備了實戰意義上的支援作戰能力,並使空中突擊部隊具備了更強的獨立作戰能力,運輸空中突擊部隊的運輸直升機也只有在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才能順利在敵人淺縱深執行機降作戰任務,但是也要看到直-10型武裝直升機的規模還不能滿足部隊的需要,與美國陸軍仍有著不小的差距,雖然13個集團軍配齊了陸航旅,但陸航旅仍遜色於美軍陸航旅,直-10武裝直升機在火力投射量與"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仍有較大的差距只能依靠集中有限兵力和提高出動頻率來“以勤補拙",
但提高出動頻率不但要完善的後勤保障體系,還要受飛行員的體能限制,集中兵力也涉及非常複雜的空地協同問題,地面部隊需要武裝直升機時,先要上報到集團軍,再中轉給陸航旅,再根據現有的兵力安排攻擊,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可以根據戰況統籌使用數量有限的武裝直升機,缺點是指揮層級多,武裝直升機趕到攻擊區耗時長,而地面部隊又沒有能力指示目標,有可能出現打不著的可能,因此陸軍航空兵也組建了連長級別直升機飛行員組成的前進引導員,與步兵營指揮所一起運動,根據營長的要求引導武裝直升機對地火力支援,未來的解放軍空中突擊部隊會得到來自空軍,海軍航空兵甚至是火箭軍的空中支援,而如何引導這些跨軍種力量也是一道難題。
四:中國空中突擊部隊的火力運輸
空中突擊部隊另一件重要武器是運輸直升機,中國直升機工業一直很薄弱,直到八十年代,中國空軍還在使用50年代中期引進仿製的直-5直升機,直-5直升機可以運送15人或1.2噸裝備,採用一臺1250千瓦的氣冷活塞發動機,飛行速度20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500千米,共生產了550多架,由於直-5直升機發動機功率小,中國又給直-5直升機配備了1618千瓦的渦軸-5發動機,但由於技術問題終止研製,中國又借鑑蘇聯米-8直升機研製起飛重量達到15噸的直-7直升機,可以運載35人或重3.5噸的輕型車輛,直-7直升機在1979年已完成了原型機的生產,但受當時“逆向仿製”法國引進的“超黃蜂”直升機影響而終止,“超黃蜂”就是直-8直升機,但仿製並不順利無法達到原型機的水平,產量十分有限,
之後20多年時間裡,中國運輸直升機方面並沒有大的進步,只是利用西方緩解與中國關係的機會從法國引進了SA365N/N1“海豚”直升機的生產線和從美國引進了S-70C“黑鷹”直升機,SA365N/N1“海豚”直升機是4噸級輕型直升機,中國仿製的稱為直-9,早先只是通用直升機,後來發展了武裝直升機、通訊中繼機、電子對抗機、偵察校射機、搜救機等十餘個機型,但是這種直升機原是民用直升機,發動機功率不足,載荷有限,航程短、機艙空間小、生存能力低,無法滿足空中突擊部隊的使用需求,S70C直升機是UH-60A“黑鷹”直升機的民用版,掉了大部分軍用裝置,但在同樣裝有可承受11.5米/秒垂直墜落速度的抗墜座椅和可吸收30%的撞擊能量的三點起落架,機身也能承受向前20g和向下10g的碰撞,機艙可載11名士兵或3噸貨物,這些效能與美軍軍用版UH-60A“黑鷹”直升機完全相同,而且還換裝了1342千瓦的大功率的T700GE-701A發動機,高原飛行效能十分突出,
但是隨著中西方”蜜月期"的結束,美國中止了中國繼續採購76架S-70C“黑鷹”直升機的計劃,由於其稀少的數量與自行研發的技術難度,使得解放軍長期以來只能依靠4噸級的直9作為通用直升機的主力型號,後向俄羅斯採購了數百架米-17,米171系列直升機,米-17直升機的尾艙門對空中突擊部隊有非常明顯的戰術價值,開啟的後跳板時,乘員艙內的36名步兵可在15秒內下機,5.34米x2.34米x1.8米大貨艙可讓輕型車輛自行駛入,外掛架可以掛載128枚57毫米火箭彈,而且不會降低載員數量,只是航程降低90千米,米-17直升機飛行效能雖然不如UH-60“黑鷹”直升機,但大尺寸機體基本上滿足了中國空中突擊部隊的需要,同時中國國產直8直升機的研製也並沒有停滯,已經發展成為直18直升機,直18直升機安裝了三臺渦軸-6C發動機,高原效能已經接近S-70C“黑鷹”直升機,
但無論是直-18還是俄米-17/171都屬於重型運輸直升機,存在機體過大、難以進行大過載機動飛行的問題,在低空、超低空深入敵佔區時非常容易被地面火力擊中,這兩種直升機一次運輸25到30人,一旦損失就達一個排,直-18以及米-17/171系列都不適合擔當突擊運輸,而且後偵察、滲透、特種作戰以及救援等並不需要搭載太多的人員,所以空中突擊部隊急需一種可運載一個班的的中型直升機,這就是2013年底完成首飛的直-20通用直升機,直-20通用直升機佈局和UH-60A“黑鷹”直升機一樣,渦軸-10發動機的1600幹瓦的動力高於美國GET700-701D發動機的1500千瓦,使得直20可以在4000米的高原飛行,可運載11到14人,並可吊運122毫米榴彈炮或輕型車輛,機身可掛載4個火箭巢,火力支援能力達到直10武裝直升機的標準,直-20通用直升機研製進度相當順利,2015年就有5架原型機在試飛,2018年後開始大批次生產,逐步成為未來中國軍隊直升機的主力,
五:結語
經過30多年發展,中國陸軍航空兵作戰能力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規模已經超過上千架,其中武裝直升機佔30%,運輸直升機佔了近70%,但相比一個師就有近400架各型直升機的101空中突擊師,解放軍的空中突擊旅的作戰潛力沒能得到發揮,一個陸航旅擁有幾十架運輸直升機顯然不足以發動一次“蛙跳”式戰役,只有直-20運輸直升機、重型武裝直升機及重型運輸直升機大量入役,短板才得以彌補,使得中國陸軍在減少規模的同時也保持足夠的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