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李先生是個晚期肺癌病人,雖然患了晚期肺癌很不幸,但比其他病人幸運的是,他的基因檢測提示ALK融合基因突變,屬於“鑽石突變”。於是開始口服阿來替尼,吃了不到兩個月,複查血常規和生化,發現肝功能中轉氨酶已經高達300多,膽紅素略升高,這時候他才驚覺最近老感覺疲勞,原來是肝功能不好了。轉氨酶這麼高,必須暫時停藥了,先保肝降酶治療。
靶向藥一向以“低毒高效”著稱,然而靶向藥有些方面的毒性並不算小的,比如皮疹和腹瀉,發生率是比較高的。其次對肝功能的損害,在很多靶向藥中也存在。大家知道,針對ALK基因的靶向藥目前有三代5種之多,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毒性。
可以說,藥物相關性肝損傷(DILI)是ALK靶向藥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以血清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鹼性磷酸酶(ALP)、谷氨醯轉肽酶(GGT)和總膽紅素(TBiL)等實驗室指標升高為主要判斷依據。
靶向藥相關肝功能損害可以沒有任何症狀,或者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症狀,比如乏力、食慾減退、厭油、肝區脹痛及上腹不適等消化道症狀。膽紅素升高者可出現面板鞏膜黃染、大便顏色變淺和面板瘙癢等。少數患者可有發熱、皮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甚至關節痠痛等過敏表現,還可能伴有其他肝外器官損傷的表現。
3級-4級的肝酶升高的總體發生率在30%以下,真正進展為重度黃疸的情況相對較少,在多數情況下,肝酶升高並非是立即停藥的指徵。但當出現總膽紅素TBIL升高時,需要引起重視,若繼續用藥則有可能誘發肝功能衰竭的危險。
不同ALK靶向藥的肝損傷不良反應劑量調整也可參考藥物說明書推薦,如塞瑞替尼建議:當ALT或AST>5×ULN、總膽紅素<2倍正常值時,應當停止用藥,直到ALT/AST恢復到基線或者<3倍正常值時,由150mg劑量慢慢恢復到正常量。當ALT或AST>3×ULN、總膽紅素>2×ULN(不存在膽汁淤積或溶血)時,應終止用藥。
由於靶向藥的脫靶效應有可能導致乙肝病毒的活化,因此對於接受靶向治療的HBsAg陽性抗HBS Ag陰性/抗HBC陽性的患者,在開始TKIs治療前應進行HBV DNA水平的檢測。對於HBVDNA水平較高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抗病毒的預防性治療。對於已知HBV感染的患者,建議每4周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測(包括AST、ALT),並在TKIs治療前和治療後的每3個月或當出現肝功能異常時,進行HBV病毒載量水平的監測,一旦HBVDNA水平升高,應考慮給予抗病毒治療。
(此處已新增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