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元素的由來
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創立了著名的元素週期表,將已經發現的元素,按照原子量遞增的遞增順序,對這些元素進行了規律性的排列,並且在週期表中,給未發現的元素預留了空位,從而奠定了人類對元素認知的基礎,為後來人們深入瞭解元素的奧秘、預測、探索和發現新元素提供了遵循。
目前,元素週期表中的元素類別已經擴充套件到118個,共分為7個週期和16個族。其中95號元素鋂開始,一直到118號為止,這些元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而且半衰期極短,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數量非常稀少而且不能穩定存在,所以這些元素只能透過人造的方式獲取。隨著元素原子量的逐漸增大,原子核將變得越來越不穩定,所以118號元素之後新元素的發現,難度也越來越大。
縱觀地球上天然存在的諸多元素,共來源都指向宇宙的形成、發展和演化。因為地球的誕生取決於組成物質的聚合,而這些物質又都來源於宇宙,這裡麵包括幾個關鍵程序:
一是恆星。恆星內部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核聚變反應,在核聚變過程中,輕元素逐漸演變為重元素。不同質量的恆星,由於內部核聚變的程度不同,因此最終能夠生成的重元素也不一致,當新形成的元素原子序數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再新生成更重的元素所需的能量,要比核聚變釋放的能量還高,那麼恆星的核聚變就會終止,恆星的壽命也就達到了盡頭。由於鐵元素的比結合能最高,所以大質量的恆星,其核心最終能夠合成的元素,最多也只能進行到鐵這一步。
二是超新星爆發。大質量恆星在進入生命尾聲之後,由於內部核聚變停止,外部物質在巨大引力作用下,會急劇向核心坍縮,在撞擊到核心後,會形成強大的反彈激波,將恆星外部物質推離出恆星,形成壯觀的超新星爆發,同時釋放巨大的能量。那些以鐵為基底的被拋撒出去的物質,在巨大能量加持下,快速地俘獲時同釋放出來的中子流,使中子進入到重元素的原子核內,從而形成原子序數更大的重元素。快中子俘獲過程,也是宇宙中比鐵更重元素的主要來源之一。
三是中子星合併。由於超新星爆發所經歷的時間較短,中子流的數量不足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能推動形成足夠多的重元素。而在兩顆中子星合併過程時,由於聚合的時間長、釋放的能量大、釋放的中子流強度高,因此在中子星合併時,透過快中子捕獲所合成的重元素,要比超新星爆發數量更多、原子序數更大。
失蹤的“43”號元素
門捷列夫在創立元素週期表後,剛才提到了,他刻意在一些原子序數沒有連線起來的地方插入了空格,由於元素性質在族類中具有相似性,從而為以後新發現元素預留了空間,並且門捷列夫透過研究,也預測出了若干空缺的元素性質。
在隨後的幾十年時間裡,諸多科學家透過大量的探索、發現和研究,那些空出來的位置逐漸都被補上了,但是很長時間以來,僅剩下了42號元素鉬和44號元素釕之間的空位沒有補上。全世界的化學家們為此絞盡了腦汁,也沒有找到什麼好的辦法。
如果43號元素找不到,那麼元素週期表的排列順序和規律,長期以來人類對元素性質的理解都將會受到極大的衝擊,甚至出現顛覆性的問題。
到上世紀20年代,一些德國科學家在研究時發現,在元素週期表中,同一族的過渡型金屬的第二行元素,與第三行元素通常情況下都是“形影不離”的,在自然界的岩層中往往出現伴生的情況,比如鉬和鎢,通常都是在一個巖礦中發現它們。
這給當時的科學們極大的鼓舞和信心,因為按照這樣的規律,在鉑礦和鈮礦中可能會存在著43號元素。然而,科學家們在鉑礦中始終是一無所獲,而在鈮礦中意外地發現了75號元素錸,同時捕捉到了43號元素的痕跡。可惜的是,科學家們剛一發現43號元素,它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根本沒有時間讓科學家們進一步來了解它的性質。在此後的十多年時間裡,科學家們始終在這方面始終沒有什麼突破,43號元素就像隱身了一樣,被當時的人們稱為“失蹤的元素”。
43號元素的正式發現
事情在1937年發現了轉機。當年,義大利化學家卡洛·佩裡埃以及核物理學家米利奧·塞格雷,在鑑定從美國運來的粒子加速器樣本時,正式發現了43號元素的身影。而這些粒子加速器樣本,是在之前的粒子加速器中,用亞原子來轟擊鉬原子核而得到的。
在威力強大的中子轟擊下,鉬原子核內“溜進來”一箇中子,從而使其質子數量增加了1個,從42個變成43個,從而翻身實現了華麗的轉變,演變為43號元素。科學家們瞭解到這一途徑之後,將43號元素命名為“鎝”,在希臘語中代表“人造”的意思。
此後,科學家們對鎝及其同位素的性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它們都是放射性物質,其中放射性最長的同位素,也只有幾百萬的時間。而地球的形成時間已經有46億年,太陽系的形成時間也有50億年,即使在太陽系和地球的形成早期,有一定量的鎝元素,那麼經過漫長的時間,這些鎝元素已經衰變得微乎其微,在地球上找不到它們也就理所應當了。
其實,在宇宙空間中,存在著一類處於特殊階段的恆星,其中的鎝元素或許會達到比較“可觀”的水平,這種恆星就是紅巨星。這類恆星是在結束主序期階段以後,在體積膨脹的過程中,將會發生慢中子捕獲,恆星內部額外的中子與核聚變所產生的重元素髮生作用,從而形成較重的元素,由於這種作用的過程,相對於超新星爆發時的快中子捕獲要慢得多,因此被稱為慢中子捕獲,在特定的階段,紅巨星內部或許會形成一定丰度的鎝元素聚集,這類恆星也被稱為鎝星。
雖然在紅巨星內部可能含有較多的鎝元素,但是一旦它的生命終結,以爆發的形式將組成物質拋灑到宇宙空間中之後,由於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形成行星狀星雲的過程中,鎝元素也會在“快速”的衰變過程中,幾百萬年後幾乎全部變為其它輕元素,很難再在宇宙空間中找到它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