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戰鬥轟炸機側重直接支援地面部隊的戰術打擊力量。二戰結束後,美蘇和西歐國家都研製不同戰鬥轟炸機,執行對地轟炸機任務,美國研製出F-111和A-6戰鬥轟炸機,蘇聯製造出蘇-24戰鬥戰鬥轟炸機,列裝數量超過1000架,是唯一能跟美國退役國F-111抗衡的戰鬥轟炸機,這款戰鬥機依然在俄羅斯空軍列裝。目前,各國空軍戰鬥機朝著多用途發展,美國空軍裝備體系經過長時間調整,取消戰鬥轟炸機機型,由現役F一15E重型戰鬥機和F/A一18E/F艦載機執行多用途作戰任務,而西歐國家也逐步由颱風-2000戰鬥機取代“狂風”戰鬥轟炸機,但俄羅斯空軍裝備蘇-24戰鬥轟炸機,新研製出蘇-34戰鬥轟炸機。曾經,中國羨慕蘇-34戰鬥機,而且俄羅斯總統親自向中國推銷蘇-34戰鬥轟炸機,但中國也始終未採購蘇-34戰鬥轟炸機。
一、蘇-34轟炸機的起源
戰鬥轟炸機在蘇聯空軍扮演重要地位,在北約和華約對峙前線部署著強大的蘇聯空中力量,承擔起對地攻擊作戰和大縱深突擊作戰,保障蘇聯先發制人的主動攻擊作戰思想,戰鬥轟炸機取代演變為突擊對手重要地面目標。隨著,北約戰鬥機發展和防空體系增加,整體防空系統作戰得到完善,缺乏掩護蘇聯轟炸機部署面對著北約強大的空中攔截和地面防空火力攔截,依靠著戰鬥機整體效能突防作戰變得越來越困難。蘇聯空軍裝備的蘇-7戰鬥機和雅克-28超音速轟炸機都存在著缺陷,蘇-7戰鬥機突防能力強,但航程短和載彈量少限制其整體效能發揮,而雅克-28超音速轟炸機航程和載彈量指標相當不錯,整體突防能力偏弱,面對著北約裝備防空系統攔截根本沒有任何生存率可言,再加上美空軍裝備和F-111戰鬥轟炸機,在戰場上整體效能相當不俗,蘇聯研製新型戰鬥轟炸機著重將航程和載荷能力跟戰鬥轟炸機整體效能有機結合,研製出突防能力強和綜合作戰能力出色的新型戰鬥轟炸機-蘇-24戰鬥轟炸機。
在研製蘇聯新型戰鬥轟炸機,包括雅克設計局和蘇霍伊設計局都在摩拳擦掌。雅克設計局將重心和集中力量發展雅克-28超音速轟炸機改進型號,而蘇霍伊設計局採取兩種策略:在蘇-7戰鬥機基礎上採用換裝變後掠機翼研製蘇-17戰鬥機,整體效能符合蘇聯制定新型戰鬥轟炸機標準,平衡飛行效能和載荷與航程關係,同時在變後掠機翼設計和戰鬥轟炸機戰術指標打造新型蘇-24戰鬥轟炸機,而米格設計局研製米格-27戰鬥攻擊機,這款戰鬥攻擊機在米格-23基礎上研製,但三家設計局整體思路都在蘇聯現役戰鬥轟炸機基礎上研製新型號,儘管蘇-17和米格-27戰鬥機在整體效能上符合蘇聯標準,但載彈量和作戰半徑相對美軍現役F-111戰鬥轟炸機存在差距。在美蘇軍備競賽思潮影響下,蘇聯在發展戰鬥轟炸機整體思路奉行“你有我有,你有我優”,迫切希望裝備跟美國F-111戰鬥轟炸機相媲美的新型戰鬥轟炸機,而蘇-17和米格-27戰鬥機如何改進整體效能都無法達到F-111戰鬥轟炸機地步。
蘇霍伊設計局研製蘇-24戰鬥轟炸機汲取蘇-17和米格-27戰鬥機經驗,採用變後掠翼設計,增加航程和載彈量,配備效能更強電子裝置,在突防能力和全天候作戰能力達到F-111戰鬥轟炸機水平,重視變後掠翼設計將戰鬥轟炸機突防效能和高速飛行能力推向新臺階,採用並列雙座特點執行戰術攻擊。自1974年列裝蘇聯空軍,蘇-24戰鬥機承擔起重要空中打擊力量,依靠著在高空、高速飛行效能和低空高速突防能力堪稱完美的戰鬥轟炸機,其最新型號蘇-24M戰鬥轟炸機於1983年列裝,時間推移再加上俄羅斯經濟崩潰,再加上蘇-24戰鬥轟炸機平臺限制,整體效能落後時代。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蘇聯將重心放在研製新型戰鬥機上,打造蘇-27和米格-29戰鬥機,整體效能接近美國F-15和F-16戰鬥機,在裝備新型蘇-27和米格-29戰鬥機,重心轉移到研製新型戰鬥轟炸機,取代蘇-24戰鬥轟炸機,這跟美空軍發展多用途戰鬥機道路不同,蘇-27戰鬥機早期承擔起防空攔截機,其技術設計和效能指標側重防空作戰,缺乏對地攻擊能力。
1986年,蘇聯決定在蘇-27戰鬥機基礎上研製新型戰鬥轟炸機,即蘇-27IB戰鬥轟炸機,工程代號為“T-10V”,採用蘇-27UB雙座戰鬥機為基礎,在保持蘇-27戰鬥機氣動佈局和整體機體結構下,改進思路配備強大的空地武器,導航和防禦裝置,同時由並列雙座方案取代串列雙座模式,配備相控陣天線的多功能機載雷達。蘇-27戰鬥機中央尾梁無法支撐新型戰鬥機,採用中央尾梁加粗和加長,內裝後視雷達。相比蘇-27戰鬥機缺乏空中授油裝置和副油箱,新型戰鬥轟炸機增加3個大容量副油箱,為增加航程機內儲油增加30%。在蘇-27戰鬥機氣動效能基礎上再次提高氣動效能,增加前翼,採用“三角翼”佈局,其機頭呈現出扁平設計即“鴨嘴”狀機鼻,正常起飛重量由蘇-27戰鬥機20噸增加到39噸,最大起飛重量由33噸增加到45噸。相比蘇-27戰鬥機,蘇-27IB戰鬥機飛行總重增加1.5倍。1987年,蘇樁伊設計局結束蘇-27IB戰鬥機製造方案,於1990年第一架T-10V試驗樣機進行首飛,奈何蘇聯解體導致新型戰鬥轟炸機研製工作推遲。
二、蘇-34戰鬥機整體作戰能力
蘇-27IB戰鬥機在1990年進行模擬著艦,美國和西歐國家錯誤堅信是蘇聯製造新型雙座蘇-27KU艦載機,但1992年參加“莫斯科航展”,卓越效能再次引起北約國家重視,同時俄羅斯受限於經濟困境,在研製蘇-27IB戰鬥機也是存在困難。1994年,俄羅斯空軍將蘇-27IB戰鬥轟炸機命名為蘇-34前線轟炸機,同時將這款戰鬥轟炸機推向國際市場,希望贏得國際訂單。1994年,第一架批次生產型蘇-34戰鬥機組裝完畢,隨後再製造兩架同類型戰鬥機,作為試驗機進行試飛和參加各種航展,最重要是1999年莫斯科航展上,俄羅斯將蘇-34戰鬥機稱作為蘇-32戰鬥機進行出口宣傳,但2000年蘇-34戰鬥機再次迎來轉機,俄羅斯重點研製蘇-34戰鬥機,短短四年內俄羅斯批次製造蘇-34戰鬥機,次年列裝俄羅斯空軍,取代現役蘇-24戰鬥轟炸機,相比俄羅斯曾經宣稱2000年大規模列裝推遲五年時間。
在戰鬥機劃代上,蘇-34戰鬥轟炸機劃分為四代半戰鬥機,裝備兩臺AL-31F-M1發動機,推力較基礎型增加1噸,採用新型TA14-130-3S輔助動力裝置,增加對地打擊任務,在敘利亞戰場得到驗證。蘇-34戰鬥機不加油航程達到4000千米,在空中加油的情況性可達到7000千米,其航程接近俄羅斯現役圖-22M3轟炸機,整體效能超越蘇-24戰鬥轟炸機,勝任遠距離戰術轟炸任務。蘇-34戰鬥機配備效能強大的航空裝置,其航電裝置特點相互獨立又合為一體機構,其系統全部自成一體,採用Argon高效能計算模組,增加戰場處理能力;導航裝置採用衛星慣用導航系統和無線電導航裝置,定位精確度達到1米,再加上數字化飛行控制系統保證蘇-34戰鬥轟炸機整體機動性,機頭配備V004型無源相控陣雷達,陣列呈扁平狀,採用1250×850毫米固定天線,對地面大型目標探測距離達到250千米,可在75千米範圍內發現地面裝甲車輛,整體探測效能強悍,具備地形跟蹤能力,在資訊處理能上超越蘇-30和蘇-27戰鬥機。
蘇-34戰鬥機採用中央計算機和控制系統,配備2部大尺寸多功能彩色液晶顯示器增加綜合資料顯示能力,同時採用頭盔顯示系統,基於人工智慧和人工安全技術,強化電子對抗系統,在執行打擊任務和增加戰場態勢感知。作為戰鬥轟炸機,蘇-34戰鬥機繼承蘇-30戰鬥機強悍武器配備能力,最大載彈量達到8噸,可配備蘇-35戰鬥機配備所有武器,設定12個武器外掛點,發動機機艙串聯2個重型武器掛點,每臺發動機機艙下各配備1個,每側機翼配備3個,兩翼翼尖各1個;保留蘇-27戰鬥機機動性好突出特長,繼承“眼鏡蛇機動“絕活,在執行空中作戰可配備8枚R-77系列空空導彈或6枚R-77中程空空導彈和6枚R-73近程格鬥導彈;執行精確打擊,可配備3枚Kh-59、 或者6枚Kh-29T和Kh-38ME空對地導彈;同時也可配備枚Kh-35、Kh-31、“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和6枚Kh-31P高速反輻射導彈,也可配備其他非制導炸彈等,有效載彈量是俄軍現役蘇-24戰鬥轟炸機兩倍,同時可攻擊4個目標。
三、蘇-34戰鬥轟炸機和殲轟-7A戰鬥轟炸機效能對比
中國裝備著殲轟-7A戰鬥轟炸機,執行對地和對海作戰任務,而蘇-34戰鬥轟炸機同樣可執行對海和對地打擊任務。殲轟-7戰鬥機裝備兩臺渦扇-9發動機,配備新型JL-10A脈衝多普勒雷達,採用新型綜合航電火控系統,其火控系統和綜合顯示水平達到中國空軍蘇-30MKK戰鬥機水平,採用1553B資料匯流排標準設計系統結構,最大載彈量約9噸,相比蘇-34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45噸,殲轟-7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為30噸,兩者相差15噸,其最大載彈量持平也是實屬不易。目前,中國海軍航空兵列裝殲轟-7A戰鬥機作戰半徑達到1650公里和近9噸載彈量,新裝備殲轟-7A戰鬥機相對老殲轟-7A戰鬥機,其武器外掛點由7個增加到11個,其最大載彈量由6.5噸增加約9噸。
中國列裝24架蘇-30MK2戰鬥機,執行對地和反艦打擊任務,在航程和載彈量和爭奪制空權等綜合作戰能力強於殲轟-7A戰鬥機。殲轟-7A戰鬥轟炸機整體作戰能力超越蘇-24戰鬥轟炸機,最大航程在蘇-24戰鬥轟炸機之上。蘇-30MK2戰鬥機最大航程3000千米,載油量約9.5噸,而蘇-34戰鬥機最大航程達到4000千米,載油量達到12噸。蘇-34戰鬥機為增加航程犧牲其機動性,側重對地打擊,而蘇-30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和載油量均小於蘇-34戰鬥轟炸機,除載油量和航程存在差距,殲轟-7A戰鬥機在最大飛行速度跟蘇-34戰鬥轟炸機持平。殲轟-7A戰鬥轟炸機可配備鷹擊-83反艦導彈和鷹擊-91反輻射導彈,前者執行對海打擊,後者執行對地打擊任務,配備7枚KD-88空地導彈。況且,殲轟-7A戰鬥轟炸機對海攻擊效能強於殲-10C戰機。
蘇-34戰鬥機整體效能強悍,再加上繼承蘇-27戰鬥機整體氣動佈局,經過俄羅斯不斷現代化改進,將配備新型AL-41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14.5噸,將改進蘇-30和蘇-35戰鬥機成果應用於蘇-34戰鬥轟炸機,實現戰鬥機和轟炸機結合,模糊戰鬥機和轟炸機概念,在俄羅斯空軍定位取代現役蘇-24戰鬥轟炸機,無法取代現役圖-22M3轟炸機。畢竟,圖-22M3轟炸機達到中遠端轟炸機,而蘇-34戰鬥機經過空中加油達到圖-22M3轟炸機,在最大載彈量相比圖-22M3轟炸機存在差距,後者最大載彈量達到24噸,前者最大載彈量達到8噸,在超音速作戰根本無法跟圖-22M3轟炸機。蘇-34戰鬥轟炸機秉承美軍現役F-15E“雙重任務”戰鬥機理念,而殲轟-7A戰鬥轟炸機整體作戰能力跟蘇-34戰鬥轟炸機存在差距,兩者在攜帶武器種類和數量差距明顯,雖然可配備鷹擊系列對地或反艦導彈,再加上鐳射制導炸彈等,在俄羅斯發展蘇-27戰鬥機近三十年,衍生出不同型號側衛家族,配備武器種類得到增強。
四、俄羅斯推銷蘇-34戰鬥轟炸機
蘇-34戰鬥機是俄羅斯現役裝備數量最多的側衛戰鬥機,裝備數量達到124架,超越現役118架蘇-27、111架蘇-30和88架蘇-35S戰鬥機,可見俄羅斯空軍相當重視蘇-34戰鬥轟炸機。曾經,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向其他國家推銷蘇-34戰鬥機,包括向中國推銷蘇-34戰鬥機,在蘇-34戰鬥機早前向中國出口型編號為蘇-32前線轟炸機。畢竟,蘇-34戰鬥機於2005年列裝俄羅斯空軍,取代現役前線轟炸機—蘇-24戰機,而且俄羅斯希望在本國列裝一個大隊蘇-34戰鬥機推銷其戰鬥機。畢竟,俄羅斯向全球推銷蘇-27和蘇-30戰鬥機獲得豐厚利潤。中國曾經向俄羅斯採購76架蘇-27戰鬥機,製造出國產版105架殲-11A戰鬥機,同時採購100架蘇-30戰鬥機,而蘇-34戰鬥轟炸機整體繼承蘇-27戰鬥機,在創新基礎上打造戰術戰鬥轟炸機。
俄羅斯推銷其蘇-34戰鬥機最重要是擺脫困境,在中國拒絕接收殲-11A戰鬥機,同時蘇-30戰鬥機正在緊張交付中國前線部隊,但中國為繼續採購俄羅斯新研製戰鬥機,再加上蘇-34戰鬥機戰鬥機價格昂貴,整體價格達到5667萬美元,而蘇-30戰鬥機價格為4500萬美元。現實情況是俄羅斯戰鬥機對中國而言,越來越缺乏吸引力,在俄羅斯搬出蘇-34戰鬥轟炸機吸引中國採購,但蘇-34戰鬥機在蘇-27IB戰鬥機基礎上打造,相對蘇-30戰鬥機整體效能提升有限,在獲得蘇-27和蘇-30戰鬥機,中國研發出國產側衛戰鬥機,包括殲-11B和殲-16戰鬥機。俄羅斯向中國推銷蘇-34戰鬥轟炸機,試圖採用差異化向中國傾銷蘇-34戰鬥機,儘快重啟中俄兩國軍貿總量。畢竟,在2001年至2008年,俄中軍貿總額累計達160億美元,可是2008年後中俄軍貿總量逐年下滑。
中國在掌握蘇-27戰鬥機機體結構,挖掘潛力上不亞於俄羅斯,依靠著掌握蘇-27戰鬥機氣動佈局和打造一款同類型戰鬥機,根本不是難題。蘇-34戰鬥轟炸機在突防能力上相對蘇-30戰機佔據著稍微優勢,最大載彈量相同,作戰半徑也稍微有優勢,側重對地打擊蘇-34戰鬥機在雷達和電子裝置、作戰半徑、裝甲防護和突防能力稍微超越蘇-30戰鬥機,但根本達不到整體效能跨代領先。中國殲-11B戰鬥機側重對空作戰,研製出殲-16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為35噸,最高航速為2馬赫,側重對地打擊,整體效能全面超越殲轟-7A戰鬥轟炸機,整體效能也在蘇-30戰鬥機之上,最大在載彈量達到12噸,超越蘇-34戰鬥轟炸機,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整體效能跟美國F-15E戰鬥機相當。在載彈種類上,可配備鷹擊-62和鷹擊-83反艦導彈,也可配備霹靂-10、霹靂-12和霹靂-15空空導彈,同時可配備雷霆-2鐳射制導炸彈、雷石-6滑翔炸彈、200A反機場炸彈、500千克或1000千克級通用炸彈,相容中國列裝俄羅斯各種導彈和炸彈等,可執行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採用雙座佈局類似蘇-34戰鬥機。
五、結語
中國海軍航空兵裝備6個團轟-7A戰鬥轟炸機,列裝數量達到120架;空軍裝備216架轟-7A戰鬥轟炸機,總數突破300架,載彈量跟蘇-30戰鬥機相持平。目前,中國空軍列裝超過200架殲-16戰鬥機,其效能和載彈量不亞於蘇-34戰鬥轟炸機,最大半徑達到1850千米,航程達到4000千米,配備渦扇-10B發動機,再加上可攜帶4枚鷹擊83反艦導彈或是鷹擊91空對地反輻射導彈,同時掛載2-3枚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未來,殲轟-7A戰鬥轟炸機配合殲-16戰鬥機執行對地打擊任務,不亞於蘇-34戰鬥轟炸機作戰能力。隨著,殲-16戰鬥機列裝,蘇-34戰鬥轟炸機逐漸對中國失去吸引力,這也是蘇-34戰鬥轟炸機無法列裝中國空軍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