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左右影史
編輯丨左右影史
1955年9月27日下午五點,隨著懷仁堂中不斷傳出熱烈的掌聲,共和國的第一次授銜儀式也隨之開始了。
在毛主席和周總理的宣讀下,誕生了共和國的十大元帥和十大大將。除此之外,還授出了55名上將等眾多將官。
不久後,這個訊息就傳到了臺灣省,看著報紙上的這十人,蔣介石沉默了好一會,指著照片上的一人說道:“這人實在是太厲害了!”身旁人上前一看,蔣介石指的這人正是陳毅元帥。
在場的人非常疑惑,要知道蔣介石的性格可是十分高傲的啊,以前從未在公開場合對人做過評價,今天這是怎麼了,難不成這人有這麼厲害嗎?
其實蔣介石和陳毅的糾葛頗多,要從最早談的話,得從長征說起。
1934年,隨著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的圍剿加深,中央紅軍開始長征。陳毅由於不久前在贛南戰鬥的時候,腿部受傷,所以留了下來,帶領一部分軍隊在中央蘇區與蔣介石繼續鬥爭。
當蔣介石得知陳毅留下來後,為了抓住他,可謂是費盡心機,最後更是用五萬大洋來做酬金。
但這些並沒有嚇到陳毅,在蔣介石的圍剿下,他帶著隊伍與國民黨軍隊打起了游擊戰。在他的帶領下,國民黨吃了不少虧,因此他的名字也被蔣介石牢牢地記在了心裡。
經過和國民黨多年的戰鬥,陳毅領導的這支隊伍非但沒有減員,反而增加了不少。隨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這支隊伍也被改編為新四軍。看著這支日益強大的隊伍,蔣介石內心很是憤怒。
隨著第一次反共高潮的落幕,黨中央為了開闢新的抗日根據地,令陳毅帶著這支隊伍渡過長江,進入蘇北,建立以黃橋為中心的根據地。
而國民黨這邊自然也不會坐視不理,蔣介石早已命令時任江蘇省主席的韓德勤對這支隊伍展開攻勢。
1940年九月,韓德勤率軍兵分兩路,對新四軍發起進攻。新四軍被迫應戰,隨即在營溪殲滅了韓德勤的兩個保安團。
緊隨其後,新四軍接連獲勝,又拿下了姜堰,捎帶地殲滅了韓德勤部一千餘人。
為了儲存抗戰軍隊的實力,減少傷亡,新四軍呼籲韓德勤懸崖勒馬,停止內戰,團結一致進行抗日。
可韓德勤非但不聽,反而以新四軍佔領姜堰為藉口,繼續挑起戰爭。為了顧全大局,新四軍當即撤出姜堰。
可韓德勤非但不見好就收,反而愈發猖狂,竟然派出精銳部隊在黃橋地區準備將新四軍全部殲滅。陳毅當即決定採用誘敵深入,然後各個擊破的戰術對這些國民黨頑固分子進行全殲。
戰鬥開始後,面對國民黨軍的猛烈攻擊,新四軍拼死抵抗。在各部的積極配合下,一舉完成了對韓德勤所在部的分割圍殲。自此,國民黨的影響力在蘇北地區大幅度下降。
這次戰役,共殲滅國民黨頑固份子11000多人,俘虜3000多人。鞏固了這塊新生的抗日根據地,為新四軍在華中抗日打開了新局面。此戰過後,蔣介石對陳毅對陳毅的印象又加深了幾分。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為了獨裁,悍然發動了內戰。從1947年3月起,蔣介石集結重兵對山東和陝北發起了迅猛攻擊。
為了更快地解決戰鬥,蔣介石更是呼叫自己“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74師進入山東戰場。
1947年5月11日,在張靈甫的帶領下,74師先後佔領了楊家寨、佛山角、馬木池等地。看著戰事節節勝利,張靈甫隨即下令第二天攻佔坦埠。
但他不知道的是,此時在陳毅和粟裕的帶領下,華東野戰軍早就將他先前所佔領的地方一一攻克。
第二天,當張靈甫得知這些地方失守後,心中就有了不妙的預感。他當即下令全軍向孟良崮、垛莊方向撤退。
此時埋伏在一旁的華東野戰軍見張靈甫想要逃,立刻發起追擊。最終,在各部的合圍下,張靈甫的74師被包圍在孟良崮附近。
蔣介石當即命令空軍給74師投放物資,聲稱這是全殲華東野戰軍的最好時機,並調集多個部隊向孟良崮增援。
張靈甫無奈,只能是堅守孟良崮。而另一邊,陳毅為了迅速結束戰鬥,在一番調整部署後,隨即下令對74師發起總攻。
5月15日下午1點,華東野戰軍發起了進攻,各部隊從多個方向衝鋒。第74師奮力抵抗。雙方展開了激烈的陣地爭奪戰,一些陣地甚至短時間內多次易主。
雙方一直戰鬥到5月16日下午17點,最終,整編第74師被殲滅,張靈甫兵敗被擊斃。
當蔣介石得知張靈甫戰死的訊息後痛惜萬分,併發出“無可補償的損失”的嘆息。
緊隨其後,在中央軍委的號召下,陳毅、劉伯承、鄧小平、粟裕、譚震林共同指揮了淮海戰役。
在淮海戰場上,解放軍各部對國民黨各個軍團發起了猛烈攻擊,先後殲滅了黃百韜的第七兵團、黃維的第十二兵團。同時也將趕來增援的杜聿明和邱清泉包圍。
隨後,杜聿明和黃維兵敗被俘,邱清泉被擊斃,自此,淮海戰役結束。據戰後統計,在這場歷時66天規模龐大的戰役中,總計殲滅和俘虜國民黨軍隊55萬餘人。
經此一戰,蔣介石最後兩大主力部隊也隨即覆滅,自此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絕大部分地方被解放。
1949年4月20日,南京國民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和平談判正式破裂。中共中央當即下發命令,渡過長江,解放南京。4月23日,隨著南京解放,國民黨22年的反動統治也隨即結束。
隨著南京的解放,我黨將戰略目光放在了上海等各大城市上。在得到中央軍委的命令後,陳毅帶領第三野戰軍開赴上海。
此時國民黨早就調集了二十五萬大軍駐守上海,還修築了大量碉堡用來作戰。國民黨守將湯恩伯更是叫囂著要將上海打造成一座無法摧毀的堡壘。
看著這座繁華的城市,解放軍不願意將其摧毀,因此只能是不斷地開會來商討出一個較為合適的辦法。當時在會議上共提出三個建議。
第一:圍而不打。上海作為當時繁華的大都市,人口眾多,一天的物資消耗極多,因此,可以將其圍起來,切斷整個城市的補給,促使敵人投降。
第二:從國民黨軍隊防禦較為薄弱的蘇州河發起進攻。這種打法,可以更好的避開敵人的主力軍隊,同時也能減少戰士們的傷亡。
第三:進攻吳淞。但此地是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防禦地區,從這裡進攻,勢必是一場艱難的戰鬥。
看著這三種戰鬥方案,陳毅和粟裕當即否定了前兩種方案。因為他們知道,若是按照前兩種方案部署戰鬥的話,整個上海勢必會被打爛,同時人民的生活也會陷入困境。
這種局面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因此,在再三思索下,他們決定採用第三個計劃。
5月12日,解放軍對吳淞發起進攻,迫於壓力,湯恩伯再次抽調軍隊,加強了吳淞的防禦。經過十餘天的惡戰,5月23日,解放軍發起了總攻。為了保持城內的完整性,陳毅在戰前多次吩咐進入城內不得使用重武器。
隨著解放軍佔領浦東市區、虹橋車站等地,早就登上戰艦的湯恩伯見情況不對,一邊命令部隊增援,一邊又做好了逃竄的準備。
從25日開始,解放軍經過一番血戰,攻克了高橋。隨後又殲滅了盤踞在浦東的殘敵。27日,上海宣告解放。不久後,解放軍擊退了崇明島上的敵軍,至此,上海戰役結束。
當上海市民走上街頭後,他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許多穿著黃布軍裝計程車兵齊刷刷的睡在大街上,或是幾人靠在一起相互靠著。看著這些士兵,他們終於想明白為何解放軍會這麼快取得勝利了。
上海解放後,陳毅擔任了上海首任市長。此時的上海,經過國民黨的摧殘已經是滿目瘡痍。面對如此情況,陳毅並沒有氣餒。在他的帶領下,上海的經濟逐漸穩定下來。
當蔣介石得知陳毅成為上海市長後,他當即給遺留在上海的特務下達了命令:刺殺陳毅。
面對這些,陳毅沒有絲毫怯懦。一天,陳毅正在辦公室裡處理政務,秘書忽然帶著一份信走了進來,說上面寫著陳毅親啟。
看著這封信,陳毅覺得很怪,自己剛來上海,人生地不熟的,誰會給他寫信呢。不過他也沒多想,便打開了這份信。拆開信封后,一顆子彈掉在了桌子上,並且裡面也沒有任何東西了。
看著桌子上的東西,陳毅笑著說道:“這禮物還挺貴重的啊!”說罷,便將這些東西放在一旁,沒在搭理。隨後,潛伏在上海的特務紛紛落網,因此,蔣介石針對陳毅的這些刺殺計劃也紛紛破產。
1972年陳毅元帥因病去世。縱觀陳毅元帥的一生,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無愧於國之棟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