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的白金柱團隊與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最新合作研究發現,振盪電場刺激可促進脊髓損傷大鼠軸突再生和星形膠質細胞重定向及運動功能的恢復。振盪電場作用6周後可持續改善大鼠神經傳導功能和運動功能,其功能恢復機制可能與促進軸突再生、誘導軸突定向生長、促進星形膠質細胞線性排列以及提供軸突生長通道的作用相關。
既往研究表明,神經突起優先朝向電場陰極方向生長。跨越脊髓損傷區的振盪電場每15min轉換一次極性,這可促進神經纖維雙向生長。因而振盪電場刺激是一種潛在的脊髓損傷修復方法。雖然已見將其應用於脊髓損傷治療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試驗,但其細胞水平的作用機制以及神經修復作用與振盪電場刺激時程的相關性仍未獲得充分闡明。
白金柱等自主研發了植入式振盪電場刺激器,並將其於大鼠脊髓損傷後即刻植入體內,持續作用12周。發現神經功能的改善需要振盪電場持續刺激6周以上,才能有效促進脊髓損傷大鼠運動功能的恢復,且作用機制可能與振盪電場促進軸突再生、抑制星形膠質細胞增生、改善星形膠質細胞線性排列的作用相關。該研究為進一步闡明振盪電場促進脊髓損傷後神經再生與修復的機制提供了相關依據。
這項成果撰寫的文章發表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2年6期。
文章摘要:振盪電場刺激是一種潛在的脊髓損傷修復方法,既往已有基礎和臨床研究將其應用於脊髓損傷治療中,但其作用機制及神經修復作用與振盪電場刺激時程的相關性仍得以充分闡明。建立T10脊髓挫傷大鼠模型後,立即開始振盪電場刺激,持續12周。結果顯示,神經功能的改善需要振盪電場持續刺激6周以上,才能有效促進脊髓損傷大鼠運動功能的恢復,且作用機制可能與振盪電場促進軸突再生、抑制星形膠質細胞增生、改善星形膠質細胞線性排列的作用相關。實驗於2019年9月20日經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研究倫理委員會批准(批准號2019017)。
文章關鍵詞:振盪電場刺激;脊髓損傷;軸突再生;星形膠質細胞;增殖;定向;運動功能恢復;刺激持續;神經再生;神經修復
文章來源:Wang YX, Bai JZ, Lyu Z, Zhang GH, Huo XL (2022) Oscillating field stimulation promotes axon regeneration and locomotor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Neural Regen Res 17(6):1318-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