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雜交水稻,那你聽說過雜交穀子嗎?
我國科學家為了提高糧食產量,真是各展才華,袁隆平透過水稻雜交手段,提升了水稻的產量,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趙洪璋、李振聲透過同樣的手段提升了小麥的產量,被稱為“雜交小麥之父”;其實我們常吃的小米也有科學家在努力,雜交穀子專家趙治海的雜交穀子也很高產,他也被稱為“雜交穀子之父”。
相對於其他糧食作物來說,穀子的畝產量是比較低的,早期穀子的產量每畝也就一二百公斤,後來透過耕作過程中大量施加化肥增加到了200~300公斤,單位產量大約增加了一倍,趙治海團隊透過雜交技術又使穀子的產量增加了一倍,畝產量可達400~600公斤。
趙治海是河北省雜交穀子工程技術中心主任,畢業於河北農業大學的他40年前就開始關注穀子雜交技術的研究了,多年來帶領團隊利用雜交技術手段成功培育出高產、優質、抗旱、節水的“張雜谷”系列雜交穀子品種,大大增加了我國穀子的產量。
雜交穀子比雜交玉米、雜交高粱、雜交小麥、雜交水稻的研究等相對更為艱難,袁隆平第一代雜交水稻培育成功用了十年,但雜交穀子培育成功卻用了近三十年時間。據說最多時全國曾有30多家科研單位開展穀子雜交品種的培育,但絕大部分都因為這一專案難度放棄了研究。我國雜交穀子的研究經歷了崔文生、趙治海兩代人的努力,前後歷經40餘年。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崔文生就開始了相關研究,1987年崔文生等在自己選育的雜交組合F5代群中發現一不育穗,之後進行了穗行種植,獲得了光敏型雄性不育材料292,它的發現為穀子顯性核不育材料的利用開闢了新途徑,1991年崔文生又首創了“穀子綜合動態基因庫”育種法,他和趙治海從理論上搞清了穀子光(溫)敏核不育育性轉換機理,後崔文生退休,趙治海又將更早時期培育的“冀張谷1號”與光敏型292A2結合,透過新的育種法於2000年培植了“張雜谷1號”,成為穀子中的高產品種,成果系國際領先。
2003年時,張雜谷1號開始大面積試驗,當年種植面積5萬畝,平均畝產394公斤,每畝增產150公斤,穀草增產150公斤。
2004年又選育了出具有抗除草劑效能的“張雜谷2號”,品種來源為崔文生等培育的光溫敏不育系A2×1526-4結合而成,該品種有天然的不利於雜草生長的能力,其生育期約115天,試種時平均畝產365公斤;2004年還選出高產優質的“張雜谷8號”新品種,“張雜谷8號”是唯一的一個夏播雜交穀子新品種;2005年又培育出“張雜谷3號”,由A2ד1484-5”選育而成。
同年“張雜谷5號”也被培育出來,該品種被認為國內第一個優質米穀子雜交種,由A2與改良晉谷21透過雜交等技術手段培育而成,後來 “張雜谷6號”、“張雜谷7號”、“張雜谷9號”、“張雜谷10號”等新品種也被培育出來了。這些品種於2005年試種18萬畝,平均畝產403公斤,每畝約增產204公斤,最高畝產達510公斤。2007年試種40萬畝,平均畝產400公斤,畝增產211公斤,當年最高畝產達810公斤,創下了世界穀子產量最高記錄。
2008年1月,張雜谷9號面世,親本品種來源:A2×2053,這些年中雜交穀子也走出國門,全球數十個國家也引種種植,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增加穀子的產量。這期間雜交穀子的產量也節節攀升,2009年時國內平均單產已達460公斤。
之後雜交穀子的品種又培育出了張雜谷10號到16號,產量進一步提升,2017年時又創造了畝產811.9公斤的世界穀子高產紀錄。
12月13日,以趙治海“張雜谷”科研團隊先進事蹟改編的電影《谷魂》省直部門首次點映儀式在河北省科技廳舉行。
但趙治海的目標是“我希望雜交穀子畝產達到1000公斤”,他認為我國有很多幹旱土壤,不適合種植喜水農作物,很適合種植穀子,而我國人民都很愛喝小米粥,小米有很高的營養,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而“雜交穀子如果產量能上來,就能夠為我國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甚至能夠“像雜交水稻、雜交玉米一樣成為我們北方地區的主糧。”
參考資料:
《長城網》12月19日文章《“我希望雜交穀子畝產達到1000公斤”——專訪“雜交穀子之父”趙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