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的稱呼和編制有過諸多次改動,但是由於戰爭的原因並沒有正式大規模的統一授銜過,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在1946年,國共第二次合作還未結束時,我軍也曾實行過軍銜制。在那次評選中,陳毅是上將,粟裕是少將。
那是抗戰剛剛勝利後,基於國共在抗日時期形成的統一戰線,共產黨提出了停止內戰和平建國的政策。蔣介石迫於國內大形勢的壓力下,不得不同意多黨合作,允許共產黨以及其他黨派一起加入到政府中來。但是,合作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國共雙方的級別要對等,於是,我軍就有了軍銜制度這回事。
為了出現一個抗日勝利後和平統一的新中國新局面,我黨做了很多必要的準備工作,其中之一就是配合國民黨實行軍隊銜位對等。1946年2月24日,中共中央釋出了《關於軍隊整編的若干問題的指示》,大致的意思是,我軍的指揮系統幹部在國共二次合作的契機下必須要實行軍銜制的正規體制,並與國民黨軍隊中的軍銜體制保持一致,這樣就可以在將來聯合政府的國防部裡取得一席之地。
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時期,我軍準備要實行的軍銜制度主要是迎合國民黨內部的軍銜體制,為的是融入整體國家體制、國家軍隊,形成一個國家、一個軍隊而非再是對抗、內戰的敵對兩軍。
3月7日,新四軍釋出了《軍隊官兵階級說明與規定》。內容大致如下,一,新四軍軍長、政委授銜上將;二,軍長和政委的副職授上將或中將,參謀長為中將;師長和師政委,軍區司令員等授銜為少將……
按照這個規定,陳毅的職務是新四軍軍長,他就授上將軍銜。張雲逸擔任過代理軍長,該授上將軍銜,副軍長羅炳輝就是中將級別了。還有另外7個師的師長為少將,分別為一師師長粟裕、二師師長張雲逸、三師師長黃克誠、四師師長彭雪楓、五師師長李先念、六師師長譚振林、七師師長張鼎丞。
我軍之所以要在抗日戰爭結束,內戰還未再起的情況下迅速與國民黨軍隊統一軍銜制度是有其重要意義所在的。軍銜制的作用不僅能夠提高軍人的榮譽感和責任心,更重要的是能強軍隊的組織紀律性。
特別是中共和國民黨兩支信仰不同又經過生死廝殺的隊伍,要避免蔣介石乘兩黨合作時機瓦解我黨對軍隊的直接掌握權,保證我軍將領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實行統一軍銜謀求合理的軍階級位是十分有必要的。只不過蔣介石獨裁心切,急著挑起內戰,我軍的這次授銜也就停止了。
而新中國建國後實施軍銜制度則更能方便黨對部隊的指揮與管理,使得軍隊更快朝正規化邁進。此外,軍銜制度也是迎合國際軍隊文化的需要,對中國軍隊更多參加國際化軍事合作及交往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早在1950年時,中央就派羅榮桓和黨內的其他一些同志開展這項工作了。
軍銜評定工作看似簡單,但是實際上是複雜而瑣碎的,需要評定者瞭解被每個評定者的人生履歷,參與過的戰鬥,獲得的功績以及在我黨內部的資歷。
軍銜級別的設定,每個級別之間的差異、評定標準等等都需要仔細斟酌。所以軍銜評定工作是一項工作量龐大的工作,耗時耗力,所以這項工作在1950年並沒有完成。後來朝鮮和韓國關係緊張,涉及中國邊境安寧,所以這項工作就暫時被擱置了。最後朝鮮戰爭爆發,中國參加了朝鮮戰爭,抗美援朝。
朝鮮戰爭結束後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威望也有所提升,很多國家紛紛與我國建交,為了外交時有國際上的通行標準的身份,同時也為了表彰為新中國成立作出過突出貢獻的人,我國在1955年正式組織了一次全國授銜。
這次授銜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授銜,當時授銜時有一百多萬人參與了授銜工作,評選之前也明確了授銜標準,正兵團級別才能授予上將,副兵團級別和準兵團級別可以授予中將,正軍級、副軍級、準軍級可以授予少將軍銜。
將級下面就是校級了,當時校級的授銜門檻是,大校需要正軍級以上,中校需為正團級,少校需要副團級、準團級以上才可以。按照這個標準,當時很多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的老兵是不能被授銜的,那後來怎麼處理呢?
有革命就有流血犧牲,在抗日戰爭過程中總計犧牲的能夠查到名字的先烈就達到370萬人之多,更別說查無姓名的那些無名英雄了。紅軍時期,我們對抗國民黨也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樣算下來從長征時期的30萬紅軍,到授銜評定時僅僅剩下了3000多人。
紅軍在我國是有特殊的革命意義的,南昌起義後各地先後爆發了工農武裝革命,在黃麻起義時,當時有位著名的書法家在一副對聯中將共產黨的軍隊稱之為紅軍。後來在廣州起義時就稱之為工農紅軍,雖然廣州起義失敗了,但是紅軍這個稱號後來卻被一直延用著,一直持續到抗日戰爭時期。
毛主席後來也曾作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雲磅礴走泥丸。”這是描寫紅軍長征時期的艱苦生活,紅軍從土地革命開始就已經建立了,是新解放軍的前身,是我黨建立的第一支軍隊,是革命的搖籃。紅軍經歷過土地革命時期,長征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直至新中國成立。
中間由於黨和國家的各種規劃,好多紅軍一直處於基層工作,為隊伍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所以說這些老兵雖然沒有顯赫的戰績,和達標的文化水平,但是卻對新中國的成立做出過突出的貢獻的。在1955年授銜時,由於這些老兵的級別並沒有達到規定的標準,所以不能被授予軍銜。
這讓當時主持授銜工作的負責人彭德懷很為難,於是發電報給毛主席,當毛主席看到電報時很重視這個事情,並與周恩來一起商量如何處理。
這三千名的老兵可謂是勞苦功高,如果他們都不被授予軍銜,那本次的授銜儀式沒有多大意義了。因此毛主席和周總理決定只要是符合條件的老革命,都被授予少校以上軍銜,這也就有了“紅軍不下校”的說法。
其實偉人毛主席的這一決策是很合情合理的,紅軍經歷了很多坎坷,在長征時期,紅軍隊伍從最多20萬人,到最後三大主力會師時只剩下3萬餘人,可以想象當時戰爭的殘酷程度,紅軍戰士們在爬雪山、過草地、挨餓受凍同時還要對抗國民黨的圍剿,當時是報著多大的勇氣和決心戰鬥到底的。
直到最終評定軍銜時還倖存只有不到四千人,其中有三千餘人的老兵還是不夠格評定軍銜的 ,如果這些跟隨共產黨浴血奮戰了這麼多年的老革命都沒有評上軍銜,就這樣退役回家的話那實在是讓人心寒。
紅軍很多從1927年開始就參加革命,到1955年評定軍銜時,很多紅軍都已經老了。他們中大部分就是農民出身,從小就過著苦日子,參加革命以後顛沛流離,甚至很多年都沒有和家裡人見過面,團聚過。
他們迫於當時的時代,並沒有上過學,雖然沒有學識,但是都信念堅定,革命熱情高漲。一直默默無聞、堅持不懈地為新中國的成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毛主席的這個決策溫暖了老紅軍的心,使這些九死一生的老紅軍看到了希望,讓他們覺得沒有白白付出,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紅軍不下校的決定作出以後無論是軍隊內部還是黨內都對這個決定持支援,授銜本身也是為了獎勵那些為革命犧牲流血做出貢獻的人員,不能僅僅因為這些老革命因為條件不允許就不被授予軍銜。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時的老紅軍現在很多都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們的艱苦奮鬥、堅韌不拔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