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中,我們的志願軍戰士裝備、武器、生活物資樣樣都趕不上敵人的裝備物資充足,可以說是歷盡千難萬險,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保護了國家和人民。雖然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志願軍的對手是美軍,事實上我們面對的是以美國為首的共計17個國家軍隊組成的聯合國軍。那麼這些被志願軍戰力碾壓的17個國家部隊在作戰中是什麼表現?戰爭結束後又怎麼樣了?
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並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首先我們要知道當年志願軍戰士們面對的聯合國軍分別來自於: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紐西蘭、荷蘭、泰國、希臘、土耳其、南非、菲律賓、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衣索比亞以及當時的南韓軍隊。我們在這17個國家中列舉幾個典型瞭解一下,他們最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英國
朝鮮戰爭中,英國派出的兵力和戰備僅次於美國,這位曾經的擴張帝國雖然已經雄風不在,但二戰後幾年恢復和發展還是做得不錯的,在這場戰爭中,英國或許也不乏再次向世界證明自己實力的意思。開戰前,英軍的口氣很大,完全沒將志願軍放在眼裡。可在戰爭中卻深刻詮釋了什麼是捱打,三個皇家王牌軍團被全殲,和他派軍的數字一樣,在傷亡數字上一樣名列前茅。
英國與我們早在清末就開始了各方面的對戰,從19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到此後的很多年,我們從官方到民眾一直在與侵略者對抗。當然瞭如今的英國早就不是之前的英國了,不要說再次發起侵略了,很多時候自己都是一肚子糟心事,不僅無暇他顧,也不具備當年的實力,即便是曾經的日不落,也早就落日了。
加拿大
加拿大這個國家一直以來都給人一種“混子”的感覺,整個朝鮮戰爭期間,加拿大在兵力部署上先後派遣了2.7萬多人,看起來就像是下了血本,但事實上它的累積傷亡人數僅為300多人,吆喝上積極聲援,戰鬥中懶懶散散能不上就不上,就算是參戰了也是跑的最快的軍隊之一。
當然了,不管是當時的加拿大還是後來的加拿大,這種“混子”的感覺都很明顯,世界第二大的土地上,人口還不到一個億,整個國家的正規軍隊加起來都不到10萬,漫長的與美國接壤的國境線上,部署的兵力完全跟不上。雖然加拿大是資本主義大國,但絕對稱不上是強國,不管是從影響力還是號召力來說,基本上屬於聊勝於無。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一個在南太平洋上佔據了整個大陸的國家,礦產資源豐富到滿世界出口。朝鮮戰爭期間,澳大利亞也是難得打得十分賣力的國家之一,不過當時不管在人數上還是戰力上澳大利亞打的都是相當差勁,能發揮作用的沒幾次,多數時候都是被志願軍戰士們追著打。
現在的澳大利亞也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很多人稱為挖金的天堂,憑藉著其國內儲量豐富的黃金、煤礦、鐵礦等礦產,近幾十年賺的盆滿缽盈。中國之前一直都是澳大利亞礦產和資源的出口大國和最大貿易伙伴之一,歷年來澳大利亞在與中國交易中取得的貿易順差令很多人羨慕,不過近兩年來,澳大利亞總是“活躍”不到正地方,在很多方面已經錯失了中國這個曾經的合作伙伴。
土耳其
土耳其在朝鮮戰爭中出兵數量也不少,作為歷史上輝煌了許久的奧斯曼土耳其大帝國,幾經輾轉在輝煌和落寞間浮浮沉沉,而這次戰爭也被土耳其視為揚國威的戰鬥,不僅在人數上投入頗多,而且在戰鬥上也總是往前靠,每場戰鬥都很積極。
不過從另一方面講,土耳其也貢獻了朝鮮戰爭期間的所有笑料。從進入戰場一開始,土耳其就在語言上被無形地排擠了,語言和其他國家不同,交流基本要靠翻譯,這也為之後最大的一次烏龍提前打好了埋伏。
原來在某次伏擊作戰中,土耳其軍隊終於找到了耀武揚威的機會,一隊“中國”士兵被土耳其攔住,雙方進行了激烈的對戰,期間對方的人一邊打一邊喊,可依舊擋不住土耳其狂熱的子彈,這場戰鬥土耳其打的酣暢淋漓,最終將對面“中國部隊”剩下的人俘虜帶回了指揮部,好懸沒把聯合國軍指揮官氣吐血,原來之前土耳其打的竟然是一支南韓軍隊,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自家人打的還挺熱鬧。
戰後的土耳其發展也依舊秉承著令人迷惑的節奏,發展上多方借鑑,最後學虎不成反類犬,經濟也開始崩潰,明明絕大多數國土面積在亞洲,卻一直對外聲稱自己是歐洲國家,擠破了腦袋都想向西發展,最終搞得高不成低不就,不過至少土耳其還佔據著一個重要的出海口,地區上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實力的。
泰國
泰國是典型的東南亞國家,朝鮮戰爭中雖然也是戰爭的積極分子,無奈不管是戰鬥力還是軍備都有點不夠看,當然也難逃被志願軍碾壓的命運。戰爭結束後,泰國是東南亞第一批發展起來的國家之一。冷戰期間和美國關係更為密切,在經濟發展等很多方面都開始了借鑑美國的道路,尤其是在自由貿易、開放市場的舉措上,更是促使其在後來迅速崛起,從1986年開始到1996年這段時間,泰國一度成為亞洲發展的新星。
不過這種經濟高速發展的快樂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泰國就遇到了近代最大的敵人——美國經濟大鱷索羅斯,他是最早看清泰國經濟發展本質的外國資本家之一,而泰國經濟發展不完善恰巧為索羅斯提供了做空泰國資本的契機,在98年經濟危機前後,索羅斯聯手眾多資本家狙擊了泰國經濟,最終在雙重壓力下,泰國經濟發展開始一蹶不振。
菲律賓
菲律賓也是在朝鮮戰爭期間打得十分賣力的國家,他們與泰國情況差不多,當時的發展還未完善,剛剛走出二戰和被殖民的陰影。在與中國志願軍的戰鬥中,實力遠遠不夠成為志願軍戰士對手,基本上也沒打出什麼出色的戰績,賠本賺吆喝而已。
菲律賓是西太平洋上的國家,島嶼多、民族多是其最明顯的特點,和中國的關係也有很多看點,在之前發展的過程中,背靠美國的時候比較多,很長一段時間裡,全球大部分資本都很看好菲律賓的發展前景,不過菲律賓的發展一直都沒有提上去,原因卻是出在自身,內部矛盾太多,社會發展方向不均衡都是制衡經濟的重要因素。
近幾年菲律賓的人口增長過快,但國家自身發展沒有提上去,所以就陷入了就業崗位不夠,只能透過不斷生育來增加人力週而復始的發展惡迴圈。當然了前總統馬科斯的上任更是如此,在很多程度上加劇了菲律賓經濟的惡化,在職期間馬科斯簡直貪婪腐敗到了一定程度,當年菲律賓陷入危機,國際社會提供了不少的援助,但這些援助金卻有一半進了馬科斯的腰包。
同時菲律賓的很多產業都要接受總統的統一管理,種種現象更是擴大了總統的許可權。等到總統下臺,民眾生活姑且不說,總統身價增長到了恐怖的程度,據傳在上任前,馬科斯的身價只有3萬美元,但卸任後他的賬戶儲蓄金額竟然高達100億美元,種種對比實在讓人說不出話來。
美國
美軍作為朝鮮戰場絕對的主力,其中發揮的作用甚至超過了主戰場的南韓軍隊,雖然在名義上是17個國家構成的南韓軍隊,但基本上也只有美軍算得上是志願軍戰士們的對手,在戰場上他們物資充足、武器精良、補給到位,反觀志願軍戰士們憑藉著小米加步槍的精神,直接把美軍打出了心裡陰影,之前放的狠話僅僅一次戰鬥過後就淪為了笑話,不僅當年的聖誕節回不去,第二年也沒能回去。
不僅如此,在第四次戰役前後已經被反覆打臉的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被杜魯門來了一次靈魂暴擊,杜魯門直接問麥克阿瑟“你會不會打仗?”。最終麥克阿瑟順利被輪換下場,換成了李奇微。不過在個人觀點來看,不管是麥克阿瑟還是李奇微,他們都算是實力不俗的指揮官,也真的稱不上是“不會打仗”,可惜他們的對手是志願軍戰士,要面對的也不僅是會不會打仗的問題,不管是誰,這場戰爭都會是中國勝利,都會被志願軍戰士們碾壓。
曾經的美國和美軍不把中國和志願軍戰士們放在眼裡,後來不管是戰爭結果還是國家發展,中國都用自己的實力給他們狠狠地上了一課,如今的中國不管是從各方面發展還是在國際的影響裡上都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