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意在減輕作業“負擔”。對於小學語文學科來說,最大的負擔莫過於“作文”。因此,校園裡有時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老師不敢輕易佈置作文;佈置作文時不敢對字數、質量等有過多奢求。
要求降低了,質量提升了麼?並沒有,越是沒要求,學生越感到為難。葉聖陶等名家早就陳述過寫作進步的真相——只有寫,才會寫。
寫得越來越少,“越來越不會寫”就成了新的困擾。那麼,如何有效教學,讓學生會寫、寫好?
觀摩名師課例,驚奇地發現教學結構高度類似,大多喜歡出示例文進行模仿,注重從例文中提取寫法運用。具體做法為:展示例文,講解例文,提取寫法,立刻運用。
從影片中可見,這樣的教學效果都不錯,幾個展示的學生都能呈現全新的寫作結果,且看起來比之前寫得“好多了”。
然而,青年教師上了“翻版”課,發現效果並不好。
第一,換一換其他內容,依然不會寫。課堂上教的方法看起來管用,其實使用範圍極為有限,而且在寫作內容稍有偏差,就用不上。
第二,即便寫成了,也和例文差不多。使用方法套作,寫成的和“套子”裡的很相似,無非在相關內容上有變化,在一些表達細節上有差異而已。如此“照單抓藥”後,就像流水線上生產漢堡,每一塊都一樣。
應該可以感覺到——中式的文章用“西餐方式烹飪”,結果想來就會差強人意。
第三,總體感覺,仍然不會寫。課上的練習,只是片段,課後的全篇寫作時,依然感覺為難。更不要說遇到同類作文,還是那樣棘手。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雙減”要減去的是額外的作業負擔,而不是減除必須承擔的練習。教學中要研究的是——如何科學、有效地執教,怎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從“提質”角度看,以上寫作課中至少存在三個問題:
問題一:給方法,提要求,是舊式教學的重灌復活。
總體看,上文中的寫作課依然是“教師的強勢主場”。教師最大的教學行為是“提出寫作要求”,表現為出例文,講方法。之後就是“提出寫作指令”,讓學生用“這一些方法”嘗試練習。
耳提面命的指令式寫作,讓學生落入狹小的寫作“套路”中,營造了“我會寫”的假象。因為寫出來的,就是“影子例文”。
看起來教學有變革,實際上還是老一套。而且,教得太急,不利於思考。
問題二:創生中的例文,攜帶的方法是可疑的。
觀摩的課例中,使用的例文都很優質,且與方法配合得天衣無縫。大多時候,教師聲稱例文來自“我的學生”,而實際情況也不可考。這一段例文的優秀之處在於:在最短促的文字中,集中且恰到好處地使用了方法。
細思極恐:什麼樣的優秀學生,在未曾教學的前提下就已經輕車熟路地完成習作?
方法脫胎於“例文”,斷去與例文關聯的“臍帶”,僅限在當下立刻進行的,相似度極高類的“仿寫”中,很難擴充套件。異常獨特的方法孤立無援,強大的特殊性等,造成其使用範圍小得可憐。
更不要說,從教師“給方法”到學生“用方法”,中間經歷的是缺損和變態的過程。
社會心理學家E·阿倫森在《社會性動物》中提出:人會被影響,有三種類型——依從、認同、內化。依從,指一個人為了獲得獎勵或者避免懲罰而做出某種行為。認同,因為個體希望與影響施加者保持一致,從而與之建立起令人滿意的關係。內化,則是接受他人的所主張、信念,並將它融入自己的價值體系之中。在內化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可信性。
教師給出的方法,帶有“依從”的權威性與挾持感,主張“給你就用”;少了“認同”,缺乏嘗試的過程,缺少與個體融合時產生的吸引力。方法去除的是“內化”的質變,寫作從實質上看,僅是“驗證方法的有效性”。
問題三:形式上的放手,造成歷史問題的現實存在。
學生寫作難,教學就要提供輔助,而不是放手讓學生“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但要實施有效輔助,要“教”得好,確實不容易。
卡爾·羅傑斯與傑羅姆·弗賴伯格合著的《自由學習》中,作者闡述了一個觀點:教比學更難。這一觀點,也許難以被接受,但仔細思考,確實如此。“教”要求做到的是讓別人“學”。這其中含有許多無法監控的元素。
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認為,學習“不是將無助的個體牢牢綁在凳子上,再往他們腦子裡塞滿那些沒有實際用處的、得不到結果的、愚蠢的、很快就會被忘記的東西”。真正的學習“就是青少年在源源不斷的好奇心的驅使下,不知疲倦地吸收自己聽到、看到、讀到的一切有意義的東西”。真正在“學”的學生是“從真實生活中有所發現,然後把這發現變成自己的財富的人”。我們多麼需要這種真正的學習,多麼希望看到這種真正的學生啊!
上文中的教學模式,看起來好像是教寫融合,教後當堂寫,解決了“教寫分離”的歷史問題。但實際上,僅是製造了“教寫相融”的假象,具體操作中,依然是“教”歸“教”,“寫”歸“寫”,集中時間“教”後,再集中時間寫。“教”與“寫”之間以教師發出“開始寫吧”的指令為“楚河漢界”,實行著嚴格的分割。
“雙減”政策後,要讓作文這一道語文常規作業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要讓學生真正會寫,要實現寫作課堂的有效教學,可以針對問題,提出三條建議:
建議一:教學要瞄準全篇寫作中的難點。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不要讓學生從頭寫到尾。全篇寫作並非“癌症晚期”,而是“區域性阻梗”。教師要找到此篇最大的“難點”集中施教,幫學生解決問題。
例如統編四年級習作《生活萬花筒》中,學生將遭遇最難的寫作點就是“寫事情的經歷”。經歷要難忘,要做到教科書中要求的“印象深刻”,經歷需要一波三折的。而這樣的變化對於四年級學生而言,就是難點。
能不能營造出情節上的波折?能不能將經歷中變化寫清楚?教學存在的意義,就要幫助學生攻克難關。當堂寫,就衝著富有變化的“經過中的波折”,在學生寫不下去,寫不好的時候做好輔助,而不需要面面俱到。
建議二:當堂“教”與“寫”要融合才有效。
一直以來,我們都強調“寫”,請不要忽略——“教”的融合意義巨大。教的方法不同,教的效果不同。
寫作課上,教師要勇於示範,藉助教科書中的樣本,提取寫“這一類文章的規律”。教就如同點穴,要在最關鍵處一擊即中。如上海師範大學鄭桂華教授所言:中小學寫作教學的當務之急是幫助學生搭建寫作框架,建構寫作模板,發現寫這一類文章中規律性的知識。至於說是否文從字順,是否能用上修辭來美化文字,這不應該是教師著力的。這取決於學生個人的積累,需要曉以時日。
例如《生活萬花筒》一例中,可以根據教科書的“習作例文”《小木船》,讓學生清晰看到事情的經歷中出現了變化、意外,甚至是激烈的衝突,同時也看到最後的圓滿結局。對過程中變化的清晰描寫,需要教師點撥、指明,“教”要融入對“寫”的指導,學生才能發現、感受到例文的精妙之處,也才能在之後的寫作練習中運用。
教科書在編撰時選文的嚴苛,使得習作例文來路正,從中提取的方法,適用範圍廣,適合學生在實踐中遷移運用。學生獲得的是寫“這一類”作文的通用模板。填充個性化的內容和語言,依然可以獨立完成各自的習作。
建議三:真要提升,離不開日常練習。
“雙減”並不是讓學生躺平,而是強調練得有效,練得精到。課堂教學讓學生得法,攻破難關;課外練習讓學生提升,養成習慣。
日常要閱讀、寫日記,寫“百字作文”。天天練,每次積累一點,練寫幾句話,不構成負擔。
其實,課內外融合,聯動,也是學生在學習時必須承擔的,是學業提升的必經之路。只有閱讀與寫作不間斷,語文的真功夫才能夠練出來。
“雙減”後的學習,就是讓師生都注重提升課堂學習效率,集中精力去思考——怎樣做,更有效。
作者| 何捷(作者單位系閩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來源: 中國教育報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