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一代偉人毛澤東的這首長征詩,把五嶺呈現在世人面前。
逶迤五嶺,把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隔開,但隔不開的是中原氏族的遷徙、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中華文明的傳承。
大庾嶺,又稱梅嶺、臺嶺,居五嶺之首,橫跨粵贛兩省。其腹地在贛南大餘與粵北南雄之間。
一嶺阻隔,竟成粵北湞水與贛南章水的分水嶺。
在這裡,由南向北的大洋暖溼氣流,由北向南的凜冽寒風,形成其著名景點梅嶺的梅花“南枝先放,北枝後開”奇異景觀,由此而形成了此地的梅花景色南北迥異。
戰國時,為今天梅關的“橫浦關”,就坐落於大庾嶺的某個關隘,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被傳是越王勾踐後裔的梅鋗,成為當時遷徙到此的越人首領,其在大庾嶺下的中站築“梅鋗城”,而臺嶺因梅鋗而改稱“梅嶺”,“橫浦關”亦因梅鋗統率的越人在此遍植梅樹而漸被“梅關”替代。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趙佗率50萬大軍直撲五嶺,其中一路直奔大庾嶺而來。這支浩蕩秦軍成為了早期遷徙並開發嶺南的先民。趙佗平定百越之後,修築了一條從梅嶺北上江西、南下廣東的通道,從此把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連線了起來。這條通道,據說就是後來被一代名相張九齡奉詔開鑿的梅嶺(關)古驛道。
從此,中原大地的姓氏望族、官宦名流、先進文化與農耕技術,就源源不斷地向南輸送。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三國時吳國一個叫陸凱的校尉,應是第一個與梅嶺梅花結緣的文化人。其時他率軍南征過梅嶺,正值梅花怒放,思念故國親朋之情盪漾胸間,於是便寫下了傳誦至今的《贈范曄》一詩。據說當年詩人送別友人時曾折梅相贈,依依別情深蘊於梅枝中,開創了古人折梅送別先河,“一枝春”亦成了梅花的象徵。
然其時這條被後人稱為“一路梅花一路詩”的古驛道,卻是九曲十八彎,怪石嶙峋,溝壑遍佈,道路狹窄,大型車馬不能透過,行走十分困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首《望月懷遠》的作者叫張九齡,《唐詩三百首》裡第一首詩《感遇》的作者。唐開元四年,即公元716年,這個在京城裡做官的嶺南人,從長安返歸故里韶州。
途經梅嶺時,張九齡發現古驛道已年久失修,路面狹窄得容不下大型車馬,貨物要靠人力辛苦背運。時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開元盛世”初期,不用說繁花似錦的京城長安,就是這一路南下所經過的條條驛道也都是寬闊通坦。
相比之下,這條南方的梅嶺古驛道真可謂“艱險難行”。用他上書唐玄宗的話說,就是“千丈懸崖”、“人苦峻極”。
這年冬天,趁著農閒,張九齡奉詔徵調農民服役,動工開鑿嶺路。
他親率工匠在荊棘叢生的山嶺中進行實地勘測,決定在舊嶺路的基礎上,改造其陡險之處,同時選擇地勢相宜的地方修建新道。農閒時節還沒有過完,一條能夠並排通行兩輛大型馬車的新路就修好了。
大庾嶺新路,也就是民間常說的梅嶺(關)古道。它是古代嶺南通往中原的“黃金通道”和“高速公路”,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古驛道之一。
嶺道鑿通修建後,“坦坦而方五軌,闐闐而走四海,轉輸以之化勞,高深為之失險。”新路的誕生,其意義“茲路既開,然後五嶺以南人才出矣,財貨通矣,中原之聲教日近矣,遐陬之風俗日變矣。”
交通的便利不僅帶來繁忙的商品流通,也帶來了大量人口的遷移。
自唐宋以來,南來北往,走大庾嶺新路這條官道的人絡繹不絕,造就了這條古驛道上一個名叫“珠璣”的古巷誕生了。珠璣巷的興起與繁榮,讓嶺南與中原的聯絡更加密切了,而且還肩負著中華氏族繁衍生息、中華文明四海播撒的使命。
一路梅花一路詩
“旅客騎馬或者乘轎越嶺,商貨用馱獸或挑夫運送。他們好像是不計其數,隊伍每天不絕於途。”
這是義大利人利瑪竇在其所著《利瑪竇中國札記》一書中,描述其於明神宗二十三年,即1595年5月經過大庾嶺時的所見所聞。
這條由張九齡主持開鑿的大庾嶺新路,自其開通以來的一千多年,確實成為了連線古代嶺南與中原的“黃金通道”與“高速公路”,每天往來客商達千人。自北宋始及其後歷朝歷代,商運勃興,僅鹽運挑夫就達10萬人次。至於其他南來北往的客商,海外使者,更是無法計數。
走過這條古驛道的,不乏文人貶官。他們的腳印早已被歲月的塵埃湮沒,卻留下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篇,讓這條古驛道從此與梅花一道,瀰漫著詩情畫意,“一路梅花一路詩”決不是文人墨客的杜撰之詞。
初唐著名詩人宋之問走過。他兩次被貶嶺南,皆途經大庾嶺,與梅花緣分非淺,寫下《度大庾嶺》等詩:“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山雨初含霽,江雲欲變霞。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走過。他在南貶和北還兩次迥然不同的人生遭際中過路梅嶺,緣聚嶺梅,並分別題詩。被貶南下時作《贈嶺上老人》:“梅骨霜鬢心已灰,青松十丈手親栽。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獲赦北歸時重遇嶺上老翁作《嶺上紅梅》:“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斯人已去,當年大文豪親手所栽之苗仍在,今已長成參天大樹(東坡樹),仍在守望古驛道。
南宋文學家文天祥走過。這個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千古絕唱的文人,在南嶺一帶組織抗元時,也寫下了慷慨的《南安軍》:“梅花南北路,風雨溼征衣。出嶺誰同出,歸鄉如不歸。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飢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
明朝抗倭大將戚繼光走過。他在赴任廣東總兵時,途經梅嶺,夜不成寐,一氣寫下《入梅關》等詩:“五嶺山頭月半彎,照人千古去未還。青袍芒履途中味,白簡紅纓天上班。煙水情多鷗意愜,長林風靜鳥聲閒。依稀已覺黃粱夢,卻把梅關當玉關。”
還有南宗六祖惠能也走過。當年被大師兄神秀從湖北黃梅一路追殺,在梅嶺而被神助,逃過此劫,於是這條古驛道上不僅留下了惠能的傳奇故事,也留下了放缽石、卓錫泉、六祖廟等人文景點。
時空飛度,梅香如故。當年留守南方堅持游擊戰的陳毅元帥,更是以氣吞山河的《梅嶺三章》笑傲江湖,讓這條古驛道也融進紅色血液,留下紅色基因:“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
想當年,趕路的人們清晨從江西大餘出發,走過梅關就進入了廣東地界;下了梅嶺之後,第一站便來到梅嶺村。人們沿古道穿過這小小的村落繼續向南,便會在中午時分到達中站村。這也正是梅鋗城更名為“中站城”的原因。
午飯之後,人們沿梅嶺古道繼續趕路,經過裡東街,到了傍晚落腳的時候,正好到達珠璣巷。
珠璣巷距梅關大約20千米,也正是這相當於一整天腳程的距離,將大量南下商旅的腳步留在了珠璣巷。
珠璣巷,在古驛道上眾多驛站中脫穎而出,最為出名。
於是,這條被當今遍佈珠三角和東南亞一帶多達數千萬之眾的珠璣巷後裔譽為“吾家故鄉”,亦因此而成為了廣府文化的發祥地。
七百年前桑梓鄉,二千里外梅花嶺
今天的珠璣鎮,因珠璣巷而得名。而早在千年之前,這裡叫沙水鎮,珠璣巷的得名,與巷內的一個張氏家族有關。
“珠璣巷名,始於唐張昌。昌之先,為南雄敬宗巷孝義門人。其始祖轍,生子興,七世同居。敬宗寶曆元年,朝聞其孝義,賜與珠璣絛環以旌之,避敬宗廟諱,改所居為珠璣巷。”
這是清代屈大鈞在《廣東新語》裡的記載。同書還有另一記載:南宋時,地處中原的河南開封祥符有許多官員,為避亂元人入侵而大舉南遷,越大庾嶺定居於南雄盆地沙水鎮,因祥符有珠璣巷,於是將此改名為“珠璣巷”,聊解思鄉之情。
張昌家族的孝道,讓珠璣巷有了更多孝老愛親的傳承;而開封祥符內的珠璣巷,則賦於千里之外嶺南的這條古巷,從此有了思鄉之情的深深烙印。
商運的興起,極大地帶動了珠璣巷的第三產業。在這條北起鳳凰橋、南至駟馬橋,四、五米寬,一千五百多米長,由鵝卵石鋪砌的狹長街巷裡,茶樓酒肆、客棧飯館等店鋪繁盛時逾千家。“南來車馬北來船,十部梨園歌吹盡”,正是珠璣巷繁華時期的真實寫照。
除商運外,自北宋末年始,中原人數次為避戰亂而移民嶺南也造就了珠璣巷的興盛。他們扶老攜幼,長途跋涉,歷盡艱險萬阻之後多終在珠璣巷棲息定居下來,縉紳流寓日益增多,才子佳人也漸次活躍起來,珠璣巷便逐步發展成為諸姓什居的繁榮古鎮。極盛時期,沙水湖上樓亭歌榭笙歌夜夜,珠璣巷裡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活脫脫一幅嶺南《清明上河圖》的再版。
明萬曆年間進士、曾官至御史的廣東新會人黃公輔在《過沙水珠璣村》一詩中寫道:“長亭去路是珠璣,此日觀風感黍離。編戶村中人集處,摩肩道上馬交馳。” 許多流傳下來的詩詞也記載了當時珠璣巷的繁華。
大量遷民的湧入和停留,讓這條小小的珠璣巷人滿為患。據考證,珠璣巷曾聚居過多達185姓。這些從中原大地一路逶迤而來的姓氏宗族,在經過或長或短一段時期休養生息之後,或因戰亂,或因災荒,或者其他緣由,其中的一部分便又順著湞水的方向,南下更為廣袤的珠三角地區,遷徙到南方之南,開枝散葉。
上千年來的遷進遷出,珠璣巷先民們的族根像網一樣撒開,遠至海外落葉生根,形成了如今的根系一脈、葉茂全球的景象。
珠璣石塔,始建於公元1354年,這是粵北南雄境內儲存完好的唯一有確切年代可考的元代建築。在民間,它其實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美麗名字——“貴妃塔”,與巷內一個美麗的妃子有關。
這個貴妃,就是如今眾多姓氏族譜中幾乎都曾提到的一個名字“胡妃”。而流傳於當地的“胡妃之禍”一說,則講述了一個與珠璣巷人南遷有關的悲壯故事。
據說南宋度宗鹹淳年間,胡妃因奸臣賈似道陷害流落江湖,被珠璣巷富商黃貯萬收留並帶回巷內生活,雖改名換姓、隱瞞身份仍被黃的家僕告發,朝廷詔令“血洗珠璣巷”,捉拿胡妃問罪,眾鄉鄰為逃胡妃之禍,大批南遷,胡妃亦為不牽連四鄉居民,遂於深夜投井自盡。
後人感念胡妃義舉,在井上立塔以示紀念,當地政府還在巷內建成了胡妃紀念館,收藏了她在珠璣巷生活時期教習本地婦女刺繡織布等中原先進技術的工具。
其實,歷史上並無“胡妃之禍”,它只是一個民間傳說,但也反映了社會動亂給老百姓帶來的深重苦難。
歷史上真正的南遷大事件有3次,分別發生於南宋末年、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朝局動盪之際。
嶺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移民,當推發生在南宋末年,元軍從大庾嶺進入廣東而引發的一次悲壯南遷。
在珠璣巷學廩貢生羅貴的帶領下,包括珠璣巷在內的牛田坊58村97戶村民幾乎傾巢南下,走避一空。他們扎竹排沿湞水一路南下,到清遠直至三水等處上岸,繼而通達南海、新會、中山等地。
自宋以來經過數百年的不斷南遷,遷至珠三角的珠璣巷及其周圍的先民就達數十萬之眾。他們以“異姓一家,同舟共濟;勤勞勇敢、開拓創新”的珠璣巷人精神,很快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七百年前桑梓鄉,二千里外梅花嶺。”如今,這條小小的珠璣巷已被越來越多的古巷後裔奉為桑梓之鄉、發祥之地。隨著珠璣巷知名度的提高和旅遊尋根熱的增溫,每年來此旅遊和問祖尋根的遊客達逾百萬人次之多。
珠璣巷的繁榮始於唐開元盛世,興盛於兩宋及元明清時期,而延續了一千多年。粵漢鐵路的建成通車,近現代鐵路運輸的發展和興旺,把一個依賴肩挑背扛的古老時代封存了。
千年梅關道,百世珠璣情
曾經繁忙了千年的梅關古驛道,在現代公路貫穿之後啞然無聲。如今,繞巷而過的國道323線、韶贛高速公路和贛韶鐵路,更把居扼交通要道的梅關古道、珠璣古巷棄於一隅,古道、古巷有幸在與現代文明脫節後,能夠在塵土飛揚的建設中得以保全原貌。
在相當一段時期內,梅關古道連同它驛道上最為耀眼的驛站珠璣巷,只是作為一條荒涼、簡陋而凌亂的古道、古巷,一直沉睡於粵北山嶺鄉野之中。
1995年,南雄珠璣巷後裔聯誼會成立,正式拉開大規模修復珠璣古巷的序幕。經過多年的修葺,古巷唐宋風貌又得以重現。政府還在巷內闢建祖居紀念區,供各姓氏興建紀念祠堂。
經過二十多年來的挖掘、整理、規劃、開發,梅關古道和珠璣古巷,如今已成了南雄聞名遐邇的旅遊名片,不但成功摘取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稱號,而且在助力地方招商引資、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尋根古巷數珠璣,石塔胡妃孰可稽。溯遠追源南徙恨,南疆沃血澤芳菲。”著名詩人、原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韋丘先生這樣詩詠珠璣巷。
幾可囊括中國“百家姓”的珠璣巷,因為社會動亂而導致的頻繁遷徙,令珠璣巷的先民如候鳥般的散棲於整個珠江水系,足跡遍及海內外。數千萬的珠璣巷後裔,無不把這條小小的珠璣巷作為尋根問祖的最佳之地。
“也許,這是一個註定了會發出深重回響的地方,是一個註定要被歷史記住的地名。珠璣巷,這條現在看來並不起眼的巷道,嶺南文明和中原文明就是在這裡交匯,碰撞出聲震古今的巨大回聲!”當代作家姚中才在散文《千年珠璣》裡這樣定位珠璣巷的歷史地位和歷史價值。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在珠璣巷內,張昌家族的孝德典範、羅貴南遷的拓荒精神、胡妃殉難的大義善舉,正是深蘊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創業進取和捨生取義的民族文化精髓。而每年絡繹不絕的遊客,慕名遠道而來,或瞻仰,或憑弔,或尋根,或研究,亦正是珠璣巷蘊含無窮的魅力所在。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千年梅關道,百世珠璣情。無論是梅關古道,還是珠璣古巷,無不折射出中華民族的奮鬥歷程,也折射出同舟共濟、勇開風氣之先的民族豪情。而遍佈海內外多達數千萬之眾的珠璣巷後裔,同為華夏一脈,他們雖然姓氏不一、身在四方,卻流淌著相同的血液、心繫同樣的根;在先輩們的言傳身教中,他們世世代代同心同德,深蘊家國情懷,為國家和民族的繁榮、強盛與統一而不懈努力!
作者:曾誠
編輯:朱婧
稽核:李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