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接近花季的澳洲少女,媽媽將她送到學校後不久,就接到了老師打來的電話:孩子怎麼還沒來上學?
媽媽一懵:我早上不剛將孩子送到學校嗎?
少女在學校門口失蹤了!接下來整整一年,家人和警方都未能找到一絲一毫少女的訊息。恰逢附近出了個殺人犯,專殺女孩,警方就推測,她大概是被殺人犯殺死了。家人悲痛不已,還為少女舉辦了一個追悼會。可在2003年,一封匿名電話和匿名信件卻告訴所有人:女孩沒死,生活得還挺不錯。
大家自然不相信。可根據線索,警方又確實在一處民房內找到了一個和5年前失蹤的女孩非常相像的女子。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警方找到的這個女孩就是那個失蹤的少女嗎?
14歲的澳洲女孩娜塔莎,在父母眼中是典型的乖乖女。但他們不知道這乖巧其實只是表象。
1998年8月31號早晨的八點十五分,媽媽詹妮將正上初中的娜塔莎送去學校,分別之前,女兒站在校門口笑容甜美地擺手再見,詹妮就沒在意地離開了。
詹妮送完孩子立馬回到家中,就焦頭爛額地忙了起來。她曾經是一名家庭主婦,沒什麼工作,不久前剛和前夫離婚,現在正忙著找工作養家。
可是突然,娜塔莎學校的老師打來電話,問女兒為什麼沒有上學。詹妮懵了一會,接著,她下意識地認為:娜塔莎肯定又離家出走了。
至於為什麼詹妮會這樣條件反射地想呢?這是因為娜塔莎是一個有前科的孩子。
一個月前,詹妮第一次發現女兒莫名其妙失蹤,她慌亂地報了警,並向警方提出自己的想法:懷疑是一個名叫史考特的男孩子拐走了娜塔莎,因為他在和女兒談戀愛。
警方依據詹妮提供的訊息,耗費兩日調查,最終在一家酒店,找到了史考特。如詹妮猜想的那樣,娜塔莎和史考特確實在一起。
這對“私奔”的小情侶,因為年紀不大,警方訓斥一下就將他們放回了家。自那之後,詹妮更加“關懷”娜塔莎,上下學都要接送孩子。可如今,娜塔莎失蹤又再次上演。但這一回,警方卻沒能像上次一樣輕鬆找回女孩。
娜塔又一次失蹤後,詹妮心中也擔憂了起來。她知道原本乖巧的娜塔莎性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大的變化,一是因為她和丈夫的離婚,二是因為丈夫的火速再婚,甚至還邀請女兒參加了婚禮。
婚禮上娜塔莎非常平靜,她笑著為父親和他的新妻子送上祝福,但回到詹妮身邊後,卻變得開始沉默不語,甚至也不再愛學習。
詹妮心中為此著急,訓斥了女兒幾句,但情況非但沒有變好,反而更加惡化。父母離婚加上她的叛逆期,這讓詹妮有點招架不住。尤其知道娜塔莎竟然偷偷摸摸與一個比她大八歲的送奶工史考特交往的事後,詹妮的情緒再也控制不住。她趕跑了史考特,勒令娜塔莎與他杜絕來往,甚至一度為了看管女兒,給學校請了假不讓她上學,專門在家看著她。
也許是詹妮的暴脾氣嚇到了娜塔莎,她開始對母親承諾,自己不會再與史考特來往,會乖乖上學。詹妮相信了女兒,但換來的,卻是女兒再次失蹤的訊息。
學校和詹妮對過資訊後,也知道事關重大,教職工和在校的同學們將校園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找到娜塔莎。由於有前車之鑑,詹妮和警方首先想到了一個可能:22歲的史考特拐跑了14歲的娜塔莎。
詹妮抱著希望跟隨警方找到史考特,但是,對方給出的回答卻讓她渾身冰涼。
“她失蹤了?我不知道這事,我和娜塔莎自從上次分別,就再也沒見過面了。”
史考特的長相非常老實,警方在沒有徵得允許的情況下,也確實不好搜查他家。於是,警方去問了周圍的鄰居。但鄰居表示史考特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人住,家裡沒看到第二個人。根據這些資訊,警方這才打消了對他的懷疑。
如果不是史考特拐走了娜塔莎,她為什麼幾個星期都沒有一點訊息呢?詹妮絕對接受不了這個結果。和丈夫離婚後,女兒已經成為她唯一的精神支柱。身為母親,她只要一想到自己才14歲的女兒獨自一人在外,身上也沒有錢,就忍不住擔憂。
詹妮的親朋好友,包括已經離婚的前夫,都和警方一同找人,與此同時,不少人在聽聞這起令人痛心的少女失蹤案後,都自發地加入到志願找人的行列中。但可惜的是,一直到娜塔莎失蹤8個月後,他們依然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訊息。
詹妮為此不知流了多少眼淚,然而接下來的某一天,她突然就得到了警方給出的答案:你女兒娜塔莎,可能已經被人殺害了。
警方做出這個判斷依據,倒也絕非偶然。
1994年的4月22號,在距離娜塔莎家不遠的一戶家庭,夫妻倆報案說9歲的女兒凱莎在放學路上莫名其妙失蹤了。接收這起案件的警方在經過細緻的查探後,確認嫌疑人是一個名叫費雷澤的男人。
費雷澤很快就被警方控制住,並很快就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他表示看到獨行的凱拉後,趁孩子不注意,將她拖到路邊的草叢殺害,甚至還帶著警方去他處理屍體的地方——一個地處偏僻的湖泊。
更微妙的是,在承認自己殺了9歲的凱拉後,費雷澤又接連吐露出,自己手上還握有另外三條人命,全部都是女性。
費雷澤不招認還好,一招認,警方對他的關注度立即上升。凱莎家距離娜塔莎家很近,加上費雷德承認自己手上已經握有四條人命,而娜塔莎是女性,和那些死者年齡還差不多。警方由此做出推斷:娜塔莎有極大的可能,是被費雷德謀殺了。
可讓警方意外的是,此前老實承認自己殺了四名女孩的費雷德,卻怎麼都不承認“殺害娜塔莎”,行為和語言甚至還顯得有點神經兮兮,有時就自言自語。警方察覺不對,當即將費雷德送去醫院檢查,得到了一個意料之中的訊息:這人患有精神疾病。
瘋子的話,雖然不能盡信,但是卻也不能完全不相信。總之,那時的澳大利亞警方在遍尋娜塔莎八個月不著的情況下,“一廂情願”地認為,是費雷澤殺害了娜塔莎,並一再誘哄他承認罪行。
也許是被警方不斷洗腦成功,費雷澤最後竟然還真承認了罪行!但是,這一回,他“機智”地對警方提出了交換條件:我交代可以,但你們得給我換一個舒適的牢房。
警方同意了,費雷澤也交代了他的作案手法:在無人的場所,將娜塔莎拖進自己的車內,將她殺害,並棄屍湖泊。
巧了,警方發現,這個湖泊正好和發現凱拉屍體的湖泊是同一處,但是,他們在潛入水底時,卻發現水下不僅沒有娜塔莎的屍體,甚至連一點娜塔莎的私人物品也沒有找到,這與她的屍體被丟入湖中這一事實相悖。
按照常規來說,警方應該還要繼續查下去,起碼要將屍體找到才是。但當時的澳大利亞警方卻非常奇葩,他們認為,既然費雷澤已經招供了,那這件案子就可以到此結束。至於屍體到底在哪?也許是被湖中的鱷魚吃了吧!
就這樣,這件少女失蹤案就以一種荒誕的理由結束了。身為母親的詹妮雖然不願接受這個現實,卻不得不接受。她想不通,如果女兒知道父母一直在找她,警方也耗費大量的人力找她,還有什麼理由不出現?唯一的原因,大概就是她已經遇害了。詹妮開始整日以淚洗面,她經常會後悔,女兒生前自己為什麼要對她那麼嚴厲,明知道14歲正是一個孩子的叛逆期。
總之,在各種巧合下,娜麗塔這個人的狀態,成功由“失蹤”變成“已故”。
2001年5月9號,在娜塔莎失蹤後的第三年,詹妮和前夫為她舉辦了一次追悼會。他們看著娜塔莎生前的珍貴影片,看著她遺留下來的物件,心都要碎了。離去的人儘管離去,餘生的喜怒哀樂,活著的人只能獨自承受。
按道理說,這起少女失蹤案應該到這裡就算結束了,但是生活總是充滿意外。時間來到2003年,事情迎來了奇怪的轉機。
此前承認自己手上握有5條人命的殺人兇手費雷澤,迎來了久違的審判。由於事件惡劣,因此在審判前夕,媒體特別希望能親眼見證這個劊子手得到應有的懲罰。
於是,不僅費雷澤的照片被刊登在各個社交媒體以及雜誌上,命喪他手的五位女性也是同樣如此,其中就包括娜塔莎。
由於五名受害者中,有兩名都是未成年的兒童,因此,當地的一家電視臺還專門為此製作了一檔節目,教育小孩子該如何警惕外在的危險,父母又該如何避免。
節目開播後不久,他們突然就接到了一通聽眾來線。
“你好,我是娜塔莎,我還活著。”
這話說的多少有點雲裡霧裡,不明不白,因此,大家都只當這是極個別人搞出來的惡作劇,並沒有報警,警方自然也就沒有關注到這件事情。
接下來,這個打電話的人似乎著急了,又給警察局寄去了一封匿名的信件。
“娜塔莎還活著,活得很好。”還附帶了一串數字,那是她的電話號碼。警方根據來人提供的電話號碼,找到了號碼歸屬地,並最終在郊區找到了一處房子。那裡距離娜塔莎母親的房子,只有不到兩公里的距離。更讓警方驚訝的是,這房子裡面住著的人,名叫史考特。
眼熟不?就是那位比娜塔莎大了8歲的送奶工男友。警方察覺不對,立即對史考特的住所展開調查。查到臥室後,眼尖的警察發現衣櫃裡本來伸出來的一片衣角縮了進去,他們猜想衣櫃中有人,立即奔過去將衣櫃開啟。
接下來他們看到了什麼?19歲的娜塔莎正蜷縮著身體,坐在衣櫃裡。看到警察開啟衣櫃時,臉上的表情甚至帶著來不及掩飾的驚愕。
雖然5年過去,但是19歲的娜塔莎與14歲的娜塔莎,相似度還很高。
警方的震驚自不必說,他們聯想到幾年前為了找到這個少女,她的父母流了多少汗水和眼淚,而眼下,這姑娘卻好生生地躲在別人家的大衣櫃裡。
不難猜想,所有人為了找她,將附近翻了個底朝天時,她就躲在人們眼皮子底下,對大家的付出視若無睹。警方心中多少還是有點生氣的,但也沒辦法 ,還是聯絡上了娜塔莎的父母。
這對已經離婚多年的夫妻趕到警局後,看到尚且存活的女兒,一時之間悲喜交加。來不及責怪女兒,喜悅的情緒已經佔據他們的大腦。兩人一把將女兒抱入懷中,放聲痛哭。
等情緒全部發洩出來,他們開始問女兒,這些年到底是怎麼生活的,怎麼躲在衣櫃裡。
詹妮和前夫都以為,是史考特脅迫了娜塔莎,正要將史考特當成犯人一樣押到一邊審問時,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娜塔莎突然站起來制止。
“我是自願跟他在一起的,你們不要怪他!”
接下來,根據娜塔莎的敘述,警方逐漸還原了她當年失蹤的真相。
原來,1998年8月31號那天,詹妮將娜塔莎送到學校門口,娜塔莎看著媽媽離去後,就直接去找史考特。娜塔莎對史考特說,爸媽離婚後,媽媽將她看管地十分嚴格,她早已經受夠了那樣的家,她甚至都快要喘不過氣來,請求史考特的幫助。
史考特那時年紀也不大,並不知道事情後來會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總之,他接納了娜塔莎。史考特有個親戚,他有一棟房子,就在距離娜塔莎家不遠的地方。史考特並不住在這裡,只是偶爾過來幫親戚打掃一下房間。
在那之後,他將娜塔莎安排在親戚家的房子裡,每隔一段時間就趁人不注意,以打掃房間的名義送上一些吃的。後來察覺這樣做太麻煩,也乾脆就搬了過去。
在大家眼中,史考特是認真負責的送奶工,誰也沒想到,那個驚動當地警察局的女孩,就被他藏在家中。
白天,史考特工作,娜塔莎就一個人待在家。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的蹤跡,娜塔莎連出門扔垃圾都不敢,也不敢在家裡弄出什麼聲響。
只要史考特出了門,門窗就緊閉,他們臥室的窗簾也會拉上。史考特沒什麼學歷,工作又比較特殊,獨來獨往,本身就沒有什麼朋友。就算家裡偶爾來人,娜塔莎也會好好地躲進衣櫃裡,就如她被警方發現時一樣。
五年時間眨眼就過去了,娜塔莎也過了五年如影子一樣見不得光的生活。她唯一娛樂的方式,就是看報紙、讀書,外加給男友史考特做飯。平常人過這樣的生活,那絕對堅持不了多久。但也許是愛,娜塔莎說起這樣枯燥的生活時,臉上泛起的,竟然是甜蜜的微笑。
那麼,娜塔莎既然會看報紙,對外界恨不得掀開地皮也要找到她蹤跡這事,自然也是知道的,她又怎麼忍心看著這麼多人做無用功?怎麼忍心看到父母在知曉自己“死訊”時的悲痛?
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娜塔莎害怕。她的心智並不成熟,會忍不住思考:我現在回去,大家會怎麼看我?我們這樣做,回去是不是要面臨未知的懲罰?
於是,娜塔莎像鴕鳥一般,縮起了自己的脖子,最終選擇“聽之任之”,事情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也就造成了後來的事情。
雖然娜塔莎因為怯懦,選擇忽視所有人的付出,但這個姑娘本質還是善良的。
當她在報紙上看到兇手費雷澤因為殺害包括自己在內的五名女性,或將被判處終身監禁時(最終也的確被判處終身監禁,並於2017年病死在監獄),且對方還患有精神疾病,娜塔莎潛意識中並不覺得這個罪大惡極的男人,反正手上已經有4條人命了,多一個人也差不到哪裡去。
於是,她鼓起勇氣給少兒欄目打了一通電話,表示自己還活著,沒想到對方沒重視。娜塔莎只能又給警局寫了一封匿名性,這才有了後來發生的事。
這件離奇的事情經由警方披露,詳細的情況,很快就為人們所知。雖然孩子還活著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他們的心情也顯得十分微妙。
既為娜塔莎不負責任地躲起來感覺受到愚弄,也為警方當年在沒有找到屍體的情況下,就輕易將殺人兇手的帽子扣在精神病患者費雷澤身上而惱火。當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躲起來的娜塔莎以及幫兇史考特,誰都沒能免除法律的懲罰。
娜塔莎因為故意失蹤,造成公共資源浪費,被罰款1000澳幣,而史考特就更慘了,因為撒謊妨礙警方辦案,他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並罰款16000澳幣。事後,小情侶二人都接受了這個判決,並就自己的不成熟行為向公眾進行道歉。
那麼,史考特都坐牢了,他和娜塔莎的愛還能繼續延續下去嗎?答案是能。
娜塔莎回到家後,靜靜等待著史考特服刑期滿。2008年史考特刑滿釋放,兩人順利地名正言順走到了一起,並於9月29號那天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
這一回,親朋好友,包括父母在內,都送上了真摯的祝福。這叫啥?彎路走了這麼多,最終也抵達了直路的終點。
現在,娜塔莎和史考特共計有三個孩子,娜塔莎將他們的小家庭打理地非常好,媽媽詹妮也徹底放下對女婿的成見,他們兩家住得近,詹妮隔三差五就要去看看女兒和外孫。
史考特繼續做著送奶工的工作,薪水雖然不多,但是他們一家倒是不必為生活發愁。澳大利亞有媒體對娜塔莎和史考特夫妻二人的故事十分感興趣,以20萬澳幣的高價,買下了“獨家”。這還不算。娜塔莎過去幾年一直堅持閱讀,雖然她僅僅只有初中學歷,但是寫作水平並不差。她開始嘗試寫一些文章,賺取報酬,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荒唐落幕,幸運的娜塔莎現如今生活的十分幸福,這個結局,也還算是溫馨浪漫吧!
當然,對少男少女們來說,娜塔莎實在是個典型的反面教材,她的行為可是一點都不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