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開國將領授勳儀式上,有1000多位開國將領被授予將軍以上的軍銜,這些將領在戰爭年代立下過赫赫戰功,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還有一部分將領,由於在建國後被安排到政府部門工作,所以並沒有被授予軍銜,耿飈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驍勇戰將
1909年,耿飈出生於湖南醴陵縣一戶貧苦的農民家庭。耿飈的童年十分悽慘,從小在礦山裡幹活,但是他也跟自己的父親學了一身武功。耿飈的父親早年在清朝巡撫臺的兵營裡學習了九年武功,由於武功出眾,還被清廷賞賜過一副虎頭雙鉤。
耿飈少年的時候身體就十分強壯,個頭也很高大,他和自己的父親學了一身本領,從小學習輕功,南拳,氣功,單刀,點穴。1925年,耿飈參加共青團,開始投入到革命大潮中。1930年,耿飈參加紅軍,1933年擔任紅一軍團紅2師紅四團團長,楊成武擔任政委,第2師師長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陳光將軍,這個團是紅軍的主力團。
由於自幼學武,每次作戰的時候,耿飈都是衝在最前面,往往能夠以一敵十,殺得敵人聞風喪膽。1934年11月25日,紅軍在渡過湘江天險的時候,遭到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耿飈和楊成武率領一個團抵擋著10公里正面防線,全團傷亡過半,沒有讓敵人前進一步。1934年12月,耿飈率領紅四團,為紅軍主力橫渡烏江做準備。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耿飈命令戰士們將竹排搭建成一座座浮橋,幫助渡過烏江。
1935年1月8日,耿飈率部僅僅用了三個小時就突破婁山關天險,三個團的守軍慌亂一團,丟棄的槍炮散亂整座山。婁山關戰役之後,耿飈升任紅一師參謀長,師長是後來的開國上將李聚奎。
1935年9月,耿飈擔任紅軍一縱隊一大隊參謀長,在這段特殊的歷史時期裡,耿飈率部日夜保護著毛主席,周恩來等領導人的安全。1936年,耿飈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畢業之後擔任紅四方面軍參謀長。
抗戰時期,耿飈擔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參謀長、副旅長兼副政治委員,率部駐守隴東,保衛陝甘寧邊區。解放戰爭期間,耿飈又擔任晉察冀野戰軍參謀長。他先後參與組織了正太戰役、青滄戰役、保北戰役。在戰略進攻階段,他參與指揮了著名的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1948年5月任華北軍區第2兵團(後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即著名的楊羅耿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率部參加平津戰役、太原戰役。
將軍大使
1950年元旦剛過,第19兵團政治委員李志民就興奮地對耿飈說:“老耿呀,告訴你一個好訊息:中央來了命令,要調你到北京去做外交工作!”耿飈當時很意外,因為他的一生都在軍隊中工作,並沒有從事過外交事務。
1950年春節過後,耿飈便和家人來到了北京,住進了北京隆福寺附近的華北軍區招待所。周總理很快接見了他,並表示要任命耿飈為中國駐聯合國軍事代表。但是沒過多久,由於美國的敵視和無理阻撓,新中國被排斥在聯合國的大門之外,耿飈又被任命為駐瑞典王國大使,成為中國向西方國家派出的第一位大使。
耿飈將軍並不是唯一一位將軍大使,新中國成立之後,嚴重缺乏外交人才。在這種情況下,兼任外交部長的周總理緊急從軍隊中抽調人才,四野13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彭明治,32軍軍長譚希林,還有袁忠賢,姬鵬飛等多位軍中高階幹部,都被抽調了出來,到外交部工作。
這些將軍到達北京後,立刻進行外交禮儀方面的培訓,對於新的生活方式,將軍們都十分不習慣。就連客房裡的衛生裝置、彈簧床、地毯,都用不習慣,耿飈最初搬進新華飯店的時候,連續幾天都沒有睡好。除此之外,將軍們還要學習吃飯,說話等方面的禮儀。
出國之前,毛主席接見了耿飈等駐外大使,並緊握著耿飈的手說:“喔,老鄉來了。”其實耿飈和毛主席是比較熟悉的,1939年,耿飈父親來延安時,毛主席就進行了熱烈的歡迎,還親切地說:“我們都是湖南老鄉,歡迎你到延安來!”耿飈當時十分感動。
1940年,陝甘寧邊區進行大生產運動時,經常受到野獸的襲擾,耿飈一個月打死四隻老虎,八隻豹子,還把最大的一隻老虎送給了毛主席。毛主席當即做了一首打油詩:“古有武松打虎,今有耿飈送虎。”
出使國外
耿飈當時除了擔任駐瑞典大使外,還擔任駐丹麥王國公使,駐芬蘭共和國公使。剛到國外的時候,處處都不是很方便,耿飈從頭開始學英語,學習開車,學習各種技術,並帶動著周邊的人一起學習。
到達瑞典後不久,在參加一次招待會上,一位瑞典的將軍看著耿飈穿得很土,就略帶嘲諷地問道:“聽說大使閣下是位將軍,不知您曾帶過多少兵。”耿飈不假思索地回答:“也就三四十萬人吧。”結果周圍的幾位瑞典軍官都愣住了,因為耿飈帶的部隊比他們一個國家的軍隊數量都多。
耿飈在國外擔任大使的這段時間裡,特別注重調查研究,特別注重瞭解和學習西方國家在經濟建設方面的經驗和長處。耿飈還經常親自去考察瑞典的鋼鐵企業,丹麥的風力風電,荷蘭的造林經驗,以及北歐三國的造船廠,造紙廠,木製品加工廠,魚類加工廠等情況,將這些都總結起來,發回國內,讓國內企業也進行學習。
耿飈之問
1960年,耿飈擔任外交部副部長。1981年,耿飈擔任國防部長,是新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沒有軍銜的國防部長。不論是工作時還是退休後,耿飈工作都十分認真,也十分關注百姓的疾苦,時時刻刻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頭等地位。
1991年,耿飈當時剛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就返回甘肅慶陽看望故友。結果剛吃完晚飯,招待所外就黑壓壓地來了一群“告狀”的老百姓,訴說他們對一些縣鄉幹部的不滿,怎麼勸說也不肯離開。
這種情景讓耿飈想起了1940年,他擔任副旅長的一二九師三八五旅就曾駐紮過這裡,當時一名戰士因為損害了群眾利益,旅部決定按照紀律槍斃。老百姓知道後,也是黑壓壓的來了一大群人,為這個違紀的戰士求情。最後老百姓跪下來哭著求部隊放過這個戰士,讓他上戰場殺敵,戴罪立功,最後耿飈流著淚同意了群眾的要求。
這次又是黑壓壓地來了這麼多人,耿飈把當地縣鄉的幹部都叫了過來,沒有批評他們,而是把當年的這個故事講了出來。講完之後,耿飈情緒變得很激動,對這些幹部大聲問道:“現在,我要問問在座的你們這些人,不管哪一個,如果犯了事,老百姓還會替你們求情嗎?”全場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