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那些肆意侵略他人、或者是置國家和百姓生命於不顧的戰爭,都屬於非正義的戰爭,凡所發生的任何一場戰爭,都會有犧牲和傷亡,所以我們會專門建立一些烈士紀念園或者公墓之類的來紀念那些為正義戰爭而犧牲的烈士。
原本這些紀念園是為了紀念那些真正為正義犧牲的烈士,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人為了經濟而不擇手段,出現了一些扭曲歷史和罔顧歷史的做法,比如在孟良崮戰役紀念地,就曾經發生過為了引流和圈錢而紀念張靈甫之風盛行的情況,此舉讓粟裕之子粟戎生頗為不滿,直接寫信給山東省軍區領導怒斥一番。
粟戎生為何會那麼憤怒呢?
粟戎生出生於1942年,是粟裕和楚青的長子,他剛剛出生的時候,正逢粟裕率領著新四軍第一師進行反掃蕩行動呢,粟裕和楚青都沒有時間好好照顧這個孩子,所以就將其送到外公家去撫養了。
粟戎生雖然出生於粟裕這種“戰神”之家,但是其生長環境以及粟裕對他的家庭教育,始終貫穿著一個“苦”字,粟裕將他安排在艱苦的環境中生長,希望以此鍛鍊粟戎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力,其次粟裕對粟戎生的家庭教育也是十分嚴格的,不僅沒有溺愛,還經常哪裡苦,就讓他往哪裡去,粟裕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個有信仰並且能吃苦、為百姓著想的人。
確實如此,在粟裕如此嚴格的家庭教育以及艱苦的生長環境下,粟戎生成長為一個平易近人且沒有任何干部子弟惡習的人,受到父親的影響,粟戎生中學畢業之後,就一心想要到部隊中去鍛鍊一番自己,所以報考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進入學校之後,粟戎生就讀的是導彈專業,他希望自己的所學,能夠為將來國家的軍事建設作出貢獻,在學習的過程中,粟戎生更加深刻體會到新中國的來之不易,對那些曾經為了新中國的成立而英勇犧牲的烈士肅然起敬。
一個人的成長,和所處的環境以及家庭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粟戎生原本就是在那些戰火紛飛的年代成長起來的,再加上自己父親粟裕就是“戰神”一樣的存在,對粟戎生的影響自然很大。
粟戎生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畢業之後,就隻身去了雲南,想要投身基層,從一名普通戰士做起,真正去理解一個軍人的職責以及艱苦,在雲南期間,粟戎生隱瞞了自己是粟裕之子的身份,從一名普通戰士做起,和戰友們相處融洽,沒有任何架子。
適逢援越抗美期間,粟戎生還去到一線作戰,也就是這段時間的特殊經歷,讓粟戎生對從前父輩們浴血奮戰的艱苦更加清楚明白了,在前線期間,隨時都需要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因為只要一個不注意,就可能有犧牲的危險。
粟戎生在戰場上親眼目睹了自己的戰友犧牲,那種悲傷和憤怒,他久久不能忘懷,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也見證了悲歡離合之後,粟戎生長大了更多,他從最底層的戰士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花了六年時間,完全靠著自己的努力,升到排長職務。
在自己成為排長之後,粟戎生也始終銘記父親的教誨:“你手下的兵,哪個都是別人家的寶貝,作為將領,絕對不能不愛惜自己的兵”,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粟戎生總會走在最前邊,有什麼好吃的,也要專門留給戰士們吃,粟戎生對父親的每一句話,都銘記於心,並且真正付諸行動。
見證瞭解放戰爭歷史以及後來親身經歷了戰爭之後,粟戎生對戰爭的理解更加深刻,對那些發起非正義之戰的人也是深惡痛絕,對在正義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們,更是佩服不已,粟戎生絕不允許任何人去汙衊這些烈士,可誰也沒有想到,時隔多年之後,孟良崮戰役紀念地,居然會出現紀念張靈甫之風盛行的現象,讓粟戎生頗為憤怒。
張靈甫之死
其實張靈甫這個人,一直以來都是存在諸多爭議的,因為他確實是一個很有軍事天賦的人,可是他也是一個有著明顯性格缺陷的人,比如他曾經殺妻一事,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評價和分析張靈甫繞不過的坎。
除此之外,還有爭議的就是張靈甫的是非功過,他在抗日戰爭期間,確實打了很多勝仗,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從這一個角度而言,他算得上是抗日英雄,可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張靈甫始終追隨蔣介石的步伐,以至於走到了革命的對立面,參與到蔣介石發起的內戰之中。
這場戰爭在開始階段,毛澤東以及我黨的高層,都是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的,所以在蔣介石假惺惺地邀請毛澤東參加重慶談判的時候,毛澤東才會不顧生命安危,為了那僅有的一絲希望去重慶和蔣介石談判,爭取國共兩黨和平相處。
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和我黨一讓再讓、一退再退,可蔣介石始終步步緊逼,絲毫沒有談判的誠意,經過45天的談判,最終才簽訂了《雙十協定》,奈何談判結束後不到一年,蔣介石就撕毀協議,發動了內戰。
毛澤東一生有兩件事情最難以下決定,其中第一件就是1946年決定和國民黨徹底決裂,足以見得我黨最開始階段,並不想發起這場戰爭,可是國民黨想要剿滅我黨,所以我們不得不奮起反抗,並且最終獲得解放戰爭的勝利。
也就是在解放戰爭期間,張靈甫這個曾經的抗日英雄,和我軍“戰神”粟裕相遇,在孟良崮展開殊死一戰,最終在粟裕的天才指揮以及我軍戰士們視死如歸的拼搏之下,終於將張靈甫率領的七十四師逼到一個洞中,在無路可退的情況下,張靈甫最終死去。
這場戰爭中,我軍犧牲了2043人,這些烈士原本可以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享受幸福生活,結果卻為了心中的信仰犧牲在孟良崮之上,因此後來為了紀念這些犧牲的烈士以及孟良崮戰役,就建立了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在紀念館的背後,就是烈士們的墓地,粟裕去世之後,骨灰也撒在了墓地正中間,他想要和那些犧牲的烈士們在一起。
一個如此神聖的地方,本該紀念犧牲的烈士,可是因為一些經濟利益,後來居然出現一些人以張靈甫為噱頭做起賺錢的買賣,而且還越演越烈,這讓粟裕之子粟戎生看到後,憤怒不已,最終便直接提筆寫了一封信給山東省軍區領導反映一番。
粟戎生在信中說了什麼?
粟戎生寫這封信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日思夜想之後,才開始寫這封信,他在信中寫道:“張靈甫死在孟良崮,如若是他的家人前來祭奠,於情於理,我們能夠理解,可是不能把祭奠物品長期擺設,甚至作為景觀供人參觀,這是絕對不行的,否則我們何以面對在孟良崮戰役中犧牲的烈士,難道打張靈甫殲滅74師打錯了?”
可以說粟戎生在信中說的話是一針見血,原本解放戰爭就是國民黨挑起,我軍極力反抗並且取得勝利的戰役,當時並非我軍主動發起戰爭,在戰爭之初,很多我軍戰士都白白犧牲在戰場上,才贏得最終勝利,要是沒有那些烈士們的犧牲,怎麼可能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毫無疑問,當初孟良崮戰役粟裕殲滅74師和張靈甫不僅沒有什麼錯誤,還是一種體現正義的做法,要是後人置孟良崮戰役中犧牲的烈士英魂於不顧,反而歪曲歷史去祭奠張靈甫,這將是一種多麼讓烈士心寒的行為啊。
結語
在新中國成立的過程中,有著太多烈士犧牲在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中了,我們應該永遠記住他們的奉獻,永遠祭奠他們,而不是因為一些短暫的利益矇蔽雙眼,對那些犧牲的烈士視而不見,要是那樣,我們怎麼對得起他們的流血犧牲呢?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必刪,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