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心聞週刊》為大家帶來心血管領域6篇臨床研究、6條行業資訊、1場權威專家孫寧玲教授精彩訪談。
“國際心研究”主要內容
非奈利酮改善T2D合併CKD患者心血管結局今年3月,《心聞週刊》曾報道FIDELIO-DKD研究顯示,新一代非甾體類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非奈利酮可減少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患者14%的心血管複合終點事件。12月9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FIGARO-DKD研究,結果與FIDELIO-DKD研究相似,再次證明非奈利酮對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患者的心血管獲益。FIGARO-DKD研究納入7437名2型糖尿病合併CKD 1~2期的患者,隨機分為非奈利酮組或安慰劑組。中位隨訪3.4年發現,與安慰劑相比,非奈利酮組心血管複合終點事件發生風險降低13%(P=0.03),風險降低的主要驅動因素是較低的心衰住院率。在安全性方面,兩組不良事件的總體發生率無顯著差異。
納多洛爾是治療有症狀CPVT患兒首選藥物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CPVT)是一種好發於青少年的遺傳性心律失常,β受體阻滯劑是其一線治療藥物。12月7日,Circulation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在有症狀的CPVT患兒中,減少心源性猝死方面,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優於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研究納入329名RYR2基因突變的有症狀兒童,中位隨訪6.7年。研究發現,與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相比,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發生心源性猝死、ICD電擊除顫,暈厥的風險更高,該研究中使用的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主要是阿替洛爾、美託洛爾和比索洛爾。而在兩種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中,納多洛爾優於普萘洛爾。研究提示,對於CPVT患兒,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發生惡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風險更高,治療首選納多洛爾,當該藥不可用時,也可以選擇普萘洛爾。
房顫診斷後戒酒,可降低卒中發生風險既往研究顯示,飲酒與房顫發生風險增加相關。12月7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發表了一項來自韓國國家範圍的佇列研究顯示,房顫診斷後戒酒可降低缺血性卒中發生風險。研究分析了近10萬名新診斷房顫的患者,其中51%從不飲酒,13%在房顫診斷後戒酒,36%為目前飲酒者。隨訪5年發現,與目前仍飲酒的房顫患者相比,從不飲酒和診斷房顫後戒酒的患者,發生卒中的風險顯著降低。
使用LVAD的晚期右心衰患者生存率較差機械迴圈支援已經成為晚期心衰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JACC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左心室輔助裝置(LVAD)手術後發生終末期右心衰的患者生存率較差。研究納入6118名植入左心室輔助裝置的患者,至少隨訪3個月,將術後出現的不同程度的右心衰,歸類為輕度和中度。研究發現,3個月時未出現右心衰的患者,在6個月和12個月時右心衰的發生率也較低。與發生右心衰患者相比,3個月未出現右心衰的患者累積死亡率、再住院率、卒中以及胃腸道出血的風險均較低。
TAVR術後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指徵和臨床結局 近日,Heart Rhythm雜誌發表的兩項研究探討了TAVR術後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指徵和臨床結局。首先是一項瑞士的註冊研究,納入1059名TAVR術後未植入永久起搏器出院的患者。5.9%的患者在出院後中位時間為305天時植入了永久起搏器,其中約3/4的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指徵為房室傳導阻滯。TAVR術後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新發的左束支傳導阻滯以及隨訪期間的瓣中瓣手術,是因房室傳導阻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獨立預測因素。另外一項研究是來自法國的回顧性分析,對29422名因主動脈瓣狹窄住院接受TAVR治療的患者,中位隨訪1.7年發現,基線即有起搏器植入史和TAVR術後30天內植入永久起搏器,與較高的全因死亡和心衰住院風險獨立相關。
我國欠發達地區學齡期兒童先心病患病率高達13.0‰先天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疾病。12月6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心血管中心黃國英教授團隊在Circulation發表文章,該研究團隊開展了全球首個全人群的大規模心超篩查和診治工作,獲得了我國欠發達地區學齡期兒童先心病的真實流行病學資料。研究透過5個鄉鎮近2.2萬名學齡期兒童的心超檢查發現,學齡兒童總體先心病患病率為13.0‰,首次診斷的先心病患病率高達11.5‰。其中,有治療指徵的先心病佔72.6%。分析發現,貧困地區和貧困戶是先心病未被及時發現的獨立危險因素。
“行業心動態”主要內容
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結構性心臟病介入質量控制中心等聯合釋出了《常見先天性心臟病經皮介入治療指南(2021版)》。指南在充分借鑑全球最新臨床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參考國際指南和中國國情,針對經皮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等五種常見先心病經皮介入治療的適應證、操作要點、併發症防治和術後隨訪等問題進行了規範,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指導性意見。
為合理規範應用升壓藥物,《中華急診醫學雜誌》近日釋出《血管加壓藥物在急診休克中的應用專家共識》。對於心源性休克,共識建議去甲腎上腺素作為一線血管加壓藥物,該藥用到極量時,可以聯合使用多巴胺和間羥胺。右心衰竭相關的心源性休克可以使用去甲腎上腺素或血管加壓素維持血壓。
2021年12月7日,歐洲多個學會聯合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雜誌釋出立場檔案,提出了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最佳隨訪策略。工作組建議對肺栓塞患者進行終生管理,並強調在發病早期,就應有針對性地管理危險因素,最佳化抗凝治療,以改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預後。其他建議還包括,對不明原因肺栓塞患者,建議確診後儘早進行有限的癌症篩查;確診肺栓塞後,不建議常規篩查遺傳性易栓症等等。同時,工作組也給出了急性肺栓塞患者不同時期的隨訪建議。
12月9日,由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美國心臟協會(AHA)、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協會(SCAI)聯合制定的新版冠狀動脈血運重建指南在JACC雜誌正式發表。新版指南對PCI入路、分期PCI以及縮短雙聯抗血小板治療(DAPT)時長等方面進行了更新推薦,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徵和缺血性心臟病患者的血運重建提供了詳盡的指導意見。該指南建議,對於穩定的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在介入治療後,可縮短雙抗治療時間,以減少出血事件。透過權衡出血和缺血風險,部分患者可雙抗1~3個月後,停用阿司匹林,單用P2Y12抑制劑。對於有明顯的左主幹病變的患者,相對於藥物治療,外科血運重建可以提高生存率。對於中低解剖複雜性冠心病和左主幹病變、同樣適於外科手術或PCI的患者,與藥物治療相比,PCI是提高生存率的合理選擇。
2021年心血管領域湧現出諸多重要的臨床研究。為進一步把握心血管前沿學術動向,推動心血管臨床與科研發展,《心聞週刊》聯合心血管健康聯盟組織遴選出了2021年冠心病、結構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壓五個心血管亞專科領域的重要臨床研究,並在12月8日到12月15日,邀請大家評選出每個亞專科十大研究。投票結果將於中國心血管健康大會召開期間陸續公佈,敬請關注!
近日,美國計算機視覺公司RSIP Vision宣佈了一項新的冠狀動脈建模技術。該技術能夠在血管造影過程中快速、準確地將冠狀動脈血管重建為三維模型,用於精確測量任何一點的動脈長度和直徑。這可以補充現有的臨床成像工具,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取代有創的心臟血管測量,併為醫生提供更好的術前規劃來選擇支架。
“每週心評論”內容概要
評析新觀點,論說新動向。9月25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孫寧玲教授等發表中國鹽與高血壓健康行動(CASH)專案相關調查研究,該調查研究補充了中國高血壓患者鹽攝入量的資料。本期特邀孫寧玲教授對這項研究進行詳細解讀。精彩訪談,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