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跟華子說,自己的腳疼,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應該怎麼辦?華子告訴朋友,單純只憑“腳疼”的症狀,無法判定具體的疾病,在腳不同位置發生的疼痛,可能是不同疾病引起的症狀。
我們每天走路都需要用到的腳,是人體距離心臟最遠的部位。在身體出現某些疾病的時候,都有可能在腳上發生最初的症狀,引起腳疼。
一、大腳趾關節痛
如果疼痛發生在大腳趾關節,常見的疾病是痛風性關節炎。因為嘌呤代謝異常,導致尿酸生成增多或是排洩減少,血尿酸水平升高,容易在大腳趾關節處析出尿酸結晶、形成痛風石,造成區域性的炎性刺激,引起紅、腫、熱、痛的症狀。
如果大腳趾朝側偏斜,會導致拇外翻畸形,也會引起大腳趾關節疼痛。如果是老年人群出現大腳趾關節疼痛,則有可能是骨性關節炎,原因是在骨關節處有骨質增生,造成區域性壓痛。
二、足跟處疼痛
如果是足跟處發生疼痛,常見原因是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狀是早晨起床後,第一次下床足部開始承受身體重量時,會產生足跟處的劇痛。導致的原因是長期過度的勞損,或是短時間內劇烈運動,對足底筋膜、韌帶造成損傷。
如果沒有勞損的問題,青少年出現足跟痛,可能是跟骨的骨骺炎;成年人足跟痛,可能是跟骨炎或是類風溼病;老年人足跟痛,可能是跟骨增生、跟骨結節滑囊炎或是跟部脂肪墊變性所致。
三、腳掌疼痛
腳疼不是在腳趾和足跟上,而是在腳掌處出現疼痛,足背出現腫脹。如果這種情況是在打籃球、足球、長跑、跳繩等運動後出現,可能是應力性骨折,也稱為疲勞性骨折,就是在足骨上出現了微小的骨裂。
要注意的是,女性長時間穿高跟鞋,腳得不到休息和放鬆,也容易出現應力性骨折。對於老年人,以及進入絕經期的女性,還有可能是因為骨鈣流失,造成骨質疏鬆、骨骼強度下降而引起的疼痛。
四、足部腫脹引起疼痛
長時間站立,導致的足部腫脹也會引起疼痛。短時間的足部腫脹不必擔心,如果是持續的足部腫脹,則有可能是下肢靜脈栓塞、淋巴系統問題,或是腎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健康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有高血壓的人在長期服用地平類藥物時,也有可能造成足部腫脹的不良反應(主要發生在腳踝處)。但藥物造成的不良反應,對健康沒有影響,舉高雙腳或是調整藥物,就會消除。
五、足部發生“灼痛”、“刺痛”
如果足部出現“灼痛”、“刺痛”的感覺,從近心端向遠心端感覺敏感程度逐漸降低,則有可能出現了周圍神經病變。這是長期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常見併發症,此時需要積極控制病情,否則進一步發展有可能導致糖尿病足。
如果在足部出現經久不愈的破潰,或是足部面板、腳趾有變色、溫度降低、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消失等症狀。則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需要及時就醫檢查,及時治療。
六、腳出現“抽筋”痛
絕大多數人都有腳“抽筋”的經歷,不過大多數人都是暫時性的,持續幾分鐘就會逐漸緩解。引起腳“抽筋”的原因,主要與肌肉過度疲勞、受涼相關,導致肌肉不受控制的異常收縮、痙攣。
但如果經常發作“抽筋”,就要提防是否存在病理性原因,比如下肢迴圈障礙,或是高熱、脫水,或是鈣、維生素D缺乏,或是鈉、鉀等離子紊亂,以及破傷風、狂犬病等疾病都有可能引起“抽筋”現象,需要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總結一下,當我們的身體出現各種健康問題的時候,有可能引起腳的不同部位出現疼痛。腳疼症狀的不同表現,可能與不同的疾病相關。我們需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避免發生更嚴重的問題。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