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吃過馬來西亞的貓山王榴蓮嗎?
我猜大多數人都沒有吃過!
哪怕你是酷愛吃榴蓮的榴蓮上“癮”黨,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的價格也會讓你三思而後行,大呼一聲:“冷靜!”
國寶水果是智商稅?
從馬來西亞的角度來說,馬來西亞貓山王是馬來西亞彭亨州特產的D197榴蓮品種,同時也是馬來西亞公認的國寶級水果。
但從我國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那可是奢侈水果中的“奢侈水果”。
如果說智利車釐子是輕奢,那麼馬來西亞榴蓮就是“重奢”,液氮冷凍的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果肉在我國零售價格大約在200-300元/斤,一個3-4斤的帶殼的馬來西亞貓山王冷凍榴蓮果能賣到400-500多元,當然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還有更昂貴的,主要是看相對應的品質級別了。
一個進口水果賣這麼昂貴,難免會讓我們想起一個稅種——“智商稅”。
那麼,昂貴的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是不是個智商稅呢?
先翻譯翻譯什麼叫榴蓮?
在我國,榴蓮主要來自於2個國家,一個是泰國,一個是馬來西亞。
泰國也是榴蓮種植主產區,而這個國家同樣酷愛吃榴蓮這一類帶有麝香異味的麝香類水果。
但是,泰國並非是榴蓮的起源地。榴蓮原產於馬來西亞,在英文中榴蓮叫“Durian”,這個詞彙也是來源於馬來西亞語。
“榴蓮的果實可以隨機長在榴蓮樹的任何一根枝條上。不同品種的榴蓮樹高度不一樣,大多數都能長到20-50米,果實個頭非常大,一般在2-6斤,適合生長在熱帶地區,環境溫度在10℃-40℃之間都可以正常發育。”
以上資訊都是榴蓮的基本資訊,沒有太大的意思。
接下來說點兒有意思的。
關於榴蓮最有意思的實際上是“榴蓮的花”。榴蓮的花開得比較大,散發著濃郁的酸奶油味,這種味道能吸引蝙蝠前來為榴蓮授粉。給榴蓮授粉的蝙蝠有三類,分別是大長舌果蝠、中央狐蝠和西里伯斯利齒狐蝠。
對於榴蓮而言,蝙蝠就是榴蓮的“小蜜蜂”。
說道這裡,有些聰明的小夥伴就想到了一個問題“蝙蝠不是晚上才出來嗎?晚上榴蓮也開花嗎?”
對,蝙蝠是天黑了才出來遊蕩,所以榴蓮也是晚上才開花,而在白天榴蓮的花是關閉的,這與我們大多數溫帶果樹是完全不同的,倒是跟夜來香花習性相似。
再憑什麼這麼貴?
很多人都以為榴蓮這麼貴,那麼榴蓮結果量一定很少吧?實際上並不算太少,一棵盛果期的榴蓮樹,保守估計一年能結80-100多個榴蓮果,網上有說一顆榴蓮能結400多個榴蓮果的,那估計是一共的結果數,會有一大部分落果的,真能成長到最後的榴蓮果估計也就80多個。
一棵樹80多個果,一個果按3斤來算,一棵樹也240斤的單產量了。實際上也不算少了。
真正讓榴蓮貴的原因不僅僅是在於榴蓮的結果能力強弱,主要是種植區域的限制和榴蓮太過於難保鮮。
目前,全球種植榴蓮比較多的也就四五個國家,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2020年我國一共進口了110萬噸榴蓮,90%以上的都是從泰國進口的,泰國的榴蓮也沒有“餘糧”了,要等著進一步擴大面積才能把榴蓮的總產量搞上去,而且還要考慮到天氣原因導致的減產。相對比泰國,從馬來西亞進口的貓山王榴蓮數量更少了,都少到可以忽略不計了。
既然榴蓮價格這麼香,那為什麼我國不種呢?像種植陽光玫瑰葡萄那樣,10年把它的產量翻了100倍,這樣價格不就下來了麼?
問題就在於我國的榴蓮種植發展太慢了,能適合榴蓮生長的熱帶地區太少了,廣東有些地區能種榴蓮,海南有些地方可以,但是目前產量還是非常少,還有其它一些熱帶地區也可以,只是整體適合種榴蓮的面積太少了,缺少一個適合我國氣候下生長的榴蓮品種。
我國能種的地方太少,導致了榴蓮的價格太高。
第二個原因就是,榴蓮太難保鮮了,榴蓮最佳的食用期是成熟後的3天,時間一過風味就會發生變化,要想把榴蓮運出去,就得提前採摘榴蓮,在榴蓮不熟的時候就採摘下來然後去賣。這跟獼猴桃、芒果提前採摘差不多的邏輯。
大多數榴蓮都是速凍榴蓮或者氮氣冷凍榴蓮,這要花費大量地保鮮和運輸成本,也會帶來不小的損耗成本,這些都要由消費者買單。
貓山王榴蓮與泰國榴蓮不同之處
上文說到了大多數榴蓮都是提前採摘的,這個大多數榴蓮實際上都是泰國榴蓮。泰國榴蓮的早採是一個慣例,但馬來西亞的貓山王榴蓮則不同。
進口我國的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目前只有2種保鮮形式,一個是液氮速凍的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果肉,一個是液氮速凍的馬來西亞貓山王帶殼榴蓮果。
什麼叫液氮速凍呢?
就是用液氮速凍機在-80℃至-110℃之間速凍1個小時以上,把榴蓮的風味徹底封藏起來,然後再轉入-18℃下的冷藏空間進行貯藏。在極度的低溫下,液氮鎖住了榴蓮的水分和風味,也抑制住了果肉細胞的呼吸作用,讓榴蓮的新鮮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下來。
馬來西亞的貓山王榴蓮都是樹上完全成熟以後再採摘,採摘以後2小時內進行液氮速凍。而泰國的榴蓮大多數沒有采用這個方法。
說白了,一個樹上熟的,一個採摘後又放熟的,風味不一樣,價格自然也不一樣。
另外,還有品種方面的原因,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目前都是指D-197這個榴蓮品種,而泰國的榴蓮品種大多數是金枕頭、青尼等,品種上有差異。但即使泰國也種了D-197或者我國種了D-197,如果不採用同樣的採摘管理和保鮮技術的話,估計也難以向消費者傳達最好的榴蓮風味。
保鮮技術和採摘成熟度上的管理,是馬來西亞榴蓮強過泰國榴蓮的兩個大方面。
不要小看這2個方面,也不要以為這些很容易做到,品種和種植技術是最容易“偷學”的,保鮮技術和採摘成熟度管理才是最難搞的,不是說技術門檻多高,而是搞這些你就要花費巨大的成本,但你沒有品牌搞了這些也不一定能賣高價,但不搞這些又很難搞出來品牌,所以就形成了一個怪圈。
這些都不是泰國榴蓮和我國榴蓮說搞就能搞出來的。
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憑什麼能賣這麼貴?
真正的門檻實際上在這裡。
最後,你覺得這種“門檻”是合理收費,還是智商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