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錯刀頻道
最近,有網友拿出一塊新出的國產晶片測試效能。
測試後發現,效能只相當於4年前的電腦。瀏覽網頁、看看影片還行,稍微大點的遊戲都帶不動。
但圍觀的網友們卻無一例外的驚呼:“太好了、牛批!”
甚至連央視都為它做了系列報道。
這個一夜成名的晶片,就是國產晶片廠商龍芯釋出的最新一代處理器——“龍芯3A5000”。
這麼差的產品,為什麼能讓網友激動、央視吹爆?
因為它的一項技術發明,親手終結了中國人需要外國才能設計CPU的時代。
這意味著,西方卡華為脖子的手段,在電腦領域將找到解決辦法。
與聯想等動輒年入百億、千億的科技巨頭相比,直至去年,龍芯的年營收才勉強達到10億,而在3、4年前,更是在生死線上掙扎。
相較而言,只能說它就是個小作坊。
但當年北大方正、清華紫光、中科院聯想等巨頭們做不出來的晶片,卻被這個小作坊做到了。
而龍芯能成功,只不過是做了一件其他巨頭不願做的事。
20年前沒人幹,20年後卡脖子
在被西方“卡脖子”的當下,華為、小米、OPPO等各個企業都把研製晶片當成頭等大事,紛紛推出自家自研晶片。
前兩天,OPPO推出首個自研晶片馬里亞納,而在它之前,華為買了ARM的授權,做出了海思晶片。小米也豪擲幾個億開發了松果處理器。
但與現在的熱鬧相比,20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
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開始湧現出一批通用計算機生產企業,但其中最為關鍵的CPU晶片,卻全部依賴進口。
當時,要不要自研晶片在學術界和商界一直爭論不休。
其中最具典型性的是聯想。聯想內部在激烈爭論下最終選擇了“貿工技”的路線,而當時聯想的選擇,只是當時諸多企業的一個縮影。
但與這些巨頭們相反的是,一群中科院的年輕科研人員卻主動扛起了自研晶片的重任。
當時科學無國界風氣盛行,但比起放鬆警惕的其他人,他們卻更直觀的感受到被卡脖子的威脅和痛苦。
那時,石油勘探、天氣預報等工作使用的高效能機,需要透過特批方式從美國手裡買。
買回來的機器,竟然還要在美國專家的監視下操作。
1997年,在討論高效能機情況的會議上,中科院金怡濂院士突然感慨:CPU這個東西一定要做,哪怕做個8086也得試試看。
1978年的最初英特爾8086處理器
說幹就幹。
沒人願意支援的情況下,1999年,時任中科院院長的李國傑院士,從計算所的科研經費裡擠了100萬,找了一批從未接觸過設計晶片領域的年輕人就開始了。
而就是這批年輕人,一步步做出了中國目前最安全的龍芯CPU。
與其他晶片相比,龍芯最牛的地方在於,龍芯3A5000用上了自己的指令集loongArch,龍芯的整個晶片微架構完全是自主研發的。
別的晶片廠商要麼使用Intel X86,要麼拿著AMD授權。
這有什麼區別?
相比被授權的其他廠商,它有兩大“牛”處:
最直觀的,更有主動權。
以使用ARM的華為為例。ARM隨時可以停止對華為的授權,而一旦停止授權,ARM後面的迭代就不會和華為同步,華為的晶片就會逐漸無法與安卓生態相容。
這最終意味著,華為手機將無法使用。這也是華為鴻蒙為什麼這麼重要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解決安全性問題。
晶片的微架構異常複雜,一旦用了別人的微架構,就不能保證別人沒有隱藏的指令,也就是留“後門”,而通過後門別人就可以對你隨意操控。
舉兩個歷史真實案例:
2007年,以色列轟炸敘利亞潛在核設施,以色列還沒來,敘利亞雷達就壞,而這個壞就是因為cpu的後門引起。
2013年,伊朗的核離心機的控制系統讓核離心機瘋狂轉動,電源摘了都沒用,直接轉壞幾千臺。
從這方面看,指令集和微架構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由於龍芯以及申威的存在,中國成了美國之外唯一一個能從最底層的指令集、IP核開始自主設計、製造晶片,並已經批次裝備于軍工和民用市場的國家。
而正是龍芯們的這一步,我們國家的命門可以握在自己手中。
最傻科技公司:
博士退學,10倍高薪挖不走人
現在風光無限的龍芯,在當時大眾眼裡卻很傻:連巨頭們都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它卻上趕著去做。
自研晶片有多難?
人才和錢缺一不可,短期內還不能指望它賺錢。
能做晶片的人才,放到任何大廠都是年薪百萬的存在,但相應的,面對當時國外先進技術,自研出來的晶片只能如同兒戲,根本不會有人用。
這一進一出意味著短期賠錢的結局已定,而長期卻是個未知數。
這樣一個艱鉅的工程,讓大廠們紛紛繞路跑。而中科院一個10平米的實驗室,僅僅靠擠出來的100萬元經費就敢開始,太傻。
為了研發成功,中科院的這群研究員日夜撲在實驗室,每天一起讀毛選來提升信心,甚至還給龍芯取了個小名:狗剩,寓意“取個賤名好養活”。
龍芯課題組組長(現在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回憶說,有一次團隊被一個問題卡住了,大家六、七天沒有回家,困了就睡在辦公室的上下鋪。
“當時正是伏天,我們的衣服是黏在身上的,自己聞起來都覺得有一股餿味兒。”
後來問題被解決,胡偉武回家洗了個澡,感覺走在路上渾身輕飄飄的,“像要飛起來一樣”。
2002年8月10日凌晨6點08分,“login(登入)”字樣如約出現在用“龍芯1號”作CPU的電腦螢幕上時。
34歲的胡偉武激動地抱著鍵盤,敲下一句話:隨著2002年8月10日清晨的微風,中國人只能用外國CPU造計算機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隨後,興奮的他們跑去天安門看升國旗,而這也成了龍芯每次有突破成果後的保留節目。
正當龍芯剛剛做出點成績時,胡偉武卻被網上的一句話刺激到:“龍芯CPU如果能賣出去一片,我從此倒立走。”
胡偉武意識到,CPU不能只鑽在實驗室,還是要透過市場來檢驗。被推薦當院士的胡偉武毅然辭職,理由是:中國不缺院士,缺個像英特爾這樣的企業。
2010年,龍芯團隊成立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從研發走向產業化。
而當時龍芯團隊的基本盤,就是胡偉武培養的三、四十個博士。
為了做龍芯,他的5個博士跟著他退學。由於沒錢,團隊的員工工資都很低,甚至不到BTA的1/10。
但當BTA以兩三百萬年薪挖人時,二三十個核心人員愣是一個都沒走。
離開學校的龍芯遇到諸多打擊,沒了國家支援,自身還不賺錢,馬上就要斷糧了。
胡偉武找遍領導和專家,大家同情安慰幾句,但都認為龍芯肯定死了。
為了讓龍芯活下來,龍芯開始在涉及安全的工控領域如軌道交通、電力等方向拓展。
原來這些場景全用國外技術,根本不敢用龍芯,但在龍芯慢慢做完幾個專案後,逐漸取得了業界的信任。
靠著做共控,2015年,龍芯營收過億,達到盈虧平衡。而在這之後,龍芯開始走上正軌,銷量逐年上升。
胡偉武感慨:“龍芯做工控,是種了一個鹽鹼地,雖然不好種,但你認真做一定不餓肚子。工控市場種好了,也就成了龍芯的根據地,沒人爭,也沒人爭得過。”
靠著這種“傻勁”,龍芯才逐漸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中國最神秘的小作坊,靠啥打臉民族品牌?
龍芯的成功雖是好事,但對一個國家來說,自研晶片不是個別企業能承擔的,中國當年也有不少大的科技公司,為什麼他們做不出自己的晶片來?
是因為沒錢嗎?恐怕不是。
2000年左右,北大方正電腦營收一年就有幾十個億,位居全國第二,和當時只能摳出1000萬研究經費的龍芯比有天壤之別。
但它當時放出的話是:“我從來不認為電腦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因為核心技術都不掌握在我們手裡。”
是因為沒能力嗎?恐怕也不是。
北大方正、清華紫光背靠中國最強的兩個學府,方正的技術奠基人王選用三年時間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做出了第四代鐳射照排機,讓中文進入了資訊化世界。
是國家不支援嗎?恐怕更不是。
在方舟做出第一款晶片時,為了支援國產CPU,北京市政府做出當時轟動一時的決定,辦公軟體選型,把微軟踢出局。
為此,微軟中國總裁高群耀辭職,基辛格給時任北京市長劉淇寫信施壓。最後總理頂住層層壓力,讓方舟一號進入政府採購單。
有錢、有人才、有政策,自研晶片為何就是遲遲不能成功?
真正的原因,在於這些巨頭們抵制不了誘惑。
本該最有希望的方舟,面對政府的大力扶持,反而直接躺平,甚至變得囂張跋扈。
當有客戶前來採購時,方舟董事長李德磊卻將他們趕了出去,他對手下說:“這幫客戶就是要飯的乞丐,我才不願意做要飯的頭,他們愛買不買,我不支援。”
一邊躺賺政府的錢不挪窩,一邊叫著公司業務虧損,另一邊卻又蓋起來方舟大廈。
不斷作死的方舟,最終迎來了自我毀滅的命運。
而與方舟的不思進取相應的,北大方正、清華紫光卻在走捷徑。
因為覺得難,方正將電腦業務拋在一邊,到處買賣搞起了金融。紫光雖然專注做晶片,同樣享受買買買的快感而非自研。
兩大知名校企,最終因為膨脹,雙雙迎來破產重組的命運。
更諷刺的是,在破產重組時,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還在發文怒懟重組專案,稱這會讓700億鉅額國資會流入私人腰包。
與他們相比,既沒名氣,又沒錢的龍芯卻抵住了誘惑。
2006年到2010年間,龍芯CPU各方面稍有起色,國外各主流CPU企業跑去找龍芯,翻來覆去跟胡偉武講技術合作,要給龍芯授權,讓龍芯放棄自研。
當時他們哪怕把自己的三流產品扔給龍芯,都比龍芯一流的強。但龍芯拒絕了。
胡偉武回憶稱:“其實就是4個字,繳槍不殺。我只要把槍桿子交出來了,放棄了,自主創新的實踐就中斷了,隊伍就散掉了。”
如今,堅持住的龍芯,產品在各個領域遍地開花。
北斗導航衛星上就搭載了龍芯 1E 和龍芯 1F 兩款抗輻射處理器。
十幾年前,這種宇航級的晶片壟斷在美國的一家公司手中,中國必須透過首腦級別的外交才能買到少數幾顆。龍芯的出現填補了我國抗輻射晶片的空白。
另外,龍芯 2K 數控機床領域得到了使用,龍芯 2J 則專供軍事領域,而且在當時還被稱為是“ 已知範圍內效能最高,設計最複雜的軍品CPU。”
如今,胡偉武更是放出豪言,龍芯電腦要在2023年正面“硬剛”Intel電腦。
雖然目前來看,龍芯和跨國巨頭們還有一些差距,但可以看出這種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在一次採訪中,有人問胡偉武:“龍芯的核心價值在哪?”
他的回答是:“長期積累。龍芯的價值,就在於已經有20年了,任何人都比不過這個積累。並不是人人都可以體會這個優勢。”
長期積累這條路或許所有的科技公司都想過,但他們權衡後卻紛紛選了捷徑。
殊不知,捷徑往往才是最難走的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本篇作者 | 李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