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生產原本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人口紅利、產業鏈方面中國曾經具有很大優勢,也由此成為腳踏車大國。時過境遷,進入工業4.0時代,人口紅利的優勢逐漸消失,生產模式伴隨著網際網路、5G、人工智慧的發展,不斷出現新的提升,勞動密集型被自動化所取代已經不可逆轉!在勞動力日漸緊缺、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的壓力下,很多腳踏車企業開始大量採用機器人焊接、車圈成型機、自動車床等裝置替代人工,使生產效率不斷提高,面貌今非昔比。
比如下料機機器人,車架製造從下料開始,下料機可以根據要求將6 m長的材料加工成所需要的尺寸,然後再自動送到拋光機裡面,最後由機械手把管料整齊地擺放到料車裡面。比如後叉六功能加工機器人,可把原來的切管,縮錐度、打圓頭,壓扁、衝孔、銑槽等多道工序一次自動完成。過去這些工序至少要4臺機器,4個人完成,現在只要一套機器就搞定了,而且一人可以操作4套機器,也就是說現在的1個人取代了原來的十多個人的工作量,大大解放了勞動力。車圈機器人則可以把8個人的工作量縮減到3個人,省下5個勞動力。一般裝置的投入費用2至3年之內便可收回。
但材料也有好壞,精度有高有低。為此筆者向一家深圳機器人制造企業老總瞭解機器人的效能,他的回答十分接地氣:我們的機器人有一個特點:就是“粗糧細糧都能吃”。一般機器人,對產品的精度要求比較高,只能“吃細糧”,尤其是車圈。前些年國內市場腳踏車精度比較低,孔距誤差一般都在3 mm以上,所謂“吃細糧”的機器孔距允許誤差在1.5~2 mm以內,大於這個距離就會發生“找不到條帽”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公司對機床進行了“隨動”改進,透過伸出機械手提前抓到條帽,當車圈孔距不準時,也可以一個不漏地把條帽準確地抓住,允許的孔距誤差達4 mm,這也是我們機器人很受國內廠家的歡迎的原因。
據瞭解,在中國腳踏車行業中,需要轉為自動化生產的企業非常多。我在浙江的一家企業曾看到,儘管這幾年公司已經換了很多裝置,但改進升級的潛力還是很大。市場升級換代很快,腳踏車款式變化比較快,消費者要求越來越高,使得腳踏車的品質不斷提升,這樣就要求不斷有新的機器出來,滿足市場需求。比如原來腳踏車單層圈多,雙層圈少,現在雙層圈越來越多了,還冒出“雪地圏”這樣的品種。
理想化的狀態應該是:把從鋼鐵廠買來的原材料塞進機器的一端,零部件就會從機器的另一端出來,跟日本禧瑪諾全自動生產現場情況相同。這種機器人的大量應用還有待時日。
原來腳踏車企業工作環境差、噪聲大,衝床會發生斷指事故,工人不願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現在的年輕人大都是獨生子女,一旦發生事故,對個人和家庭都是很痛苦的事情,企業賠償金額也很高。隨著自動化生產的推廣,這些問題都將被逐步解決。自動化機器可以識別人的不規範操作,用智慧化杜絕事故發生。機器人智慧製造實現自動化生產不僅提高生產效率,還具備嚴謹的製程管理,使產品的穩定可靠,實現批次化規模化產業,便於生產管理,將成本可以控制到最低,最終提升品牌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