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彬彬
12月21日,濱化股份釋出第一大股東變更的提示性補充公告稱,水木有恆擬向和宜投資轉讓其持有的1.25億股股份,轉讓完成後公司第一大股東將變更為和宜投資。值得注意的是,和宜投資股東穿透後,主要為濱化股份現任管理層。
水木有恆是清華工研院下屬的北京工研控制的合夥企業,在今年減持之前持有濱化股份1.67億股,為濱化股份第一大股東。清華工研院曾是濱化股份為實現從傳統化工向新能源領域發展引進的戰略伙伴。隨著“清華系”股權減持和人員退出,濱化股份未來的轉型之路將何去何從?
打折甩賣股權
“清華系”大撤離
濱化股份公告顯示,12月17日,公司第一大股東水木有恆與和宜投資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擬以8.5元/股價格向和宜投資轉讓其持有的1.25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39%),轉讓總價為10.63億元。
權益變動後,水木有恆持有公司股份1590.18萬股,佔比下降至0.81%,不再是公司第一大股東,和宜投資則持有公司1.46億股,佔總股本的7.44%,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濱化股份表示,公司目前無實際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該交易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水木有恆的股權轉讓價格8.5元/股,相較於公司當天收盤價(8.94元/股)打了九五折。
在此之前,水木有恆於10月14日和11月17日,透過大宗交易分別減持公司股份1920萬股、140萬股。而和宜投資在9月24日成立後,分別於10月份和11月份透過兩筆大宗交易分別獲得公司1920萬股、140萬股。這意味著,水木有恆大宗減持的股票均由和宜投資接盤。
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水木有恆,曾經要帶領濱化股份實現產業轉型,為何僅過了一年卻頻頻減持,甚至不惜打折也要減持撤退呢?
記者以投資者得身份致電水木有恆,公司相關人士稱,“沒有告知義務,不要再打電話。”
濱化股份相關人士則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第一大股東合夥到期了要退出,所以減持了股票,減持價格低於當日收盤價,是雙方協商的結果,符合有關規定。”
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許峰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合夥企業到期前,經過合夥人會議協商也是可以延期的,並非一定就要到期解散。”
在水木有恆第一次減持前的9月下旬,濱化股份股價一度超過14元/股,不過隨後持續大跌。有投資者對水木有恆表示質疑,“投資就是要獲益的,既然決定退出,為什麼不在高點減持,卻選擇在低谷減持?這操作著實令人費解。”
此外,本該3月底任期屆滿的董事會一直到日前才完成換屆。在上屆董事會中,擔任董事長的朱德權、總裁姜森以及董事陳呂軍等人均未獲提名,“清華系”人員集體出局。此事還受到公司可轉債評級機構新世紀評級的關注:將密切關注公司董事會、監事會選舉對公司經營管理、在建工程投資進度、財務狀況的影響,以及對公司及公司存續債券可能產生的影響。
技術方撤退
轉型路在何方?
作為濱化集團第三次創業的標誌,2017年濱化股份引入戰略投資者清華工研院,將戰略目標瞄向氫能領域,欲實現從傳統化工向新能源等產業轉型。
2017年,濱化集團和北京億華通共同出資設立濱華氫能源有限公司,作為濱化氫能產業發展的重要實施者。依託濱化集團副產氫氣的優勢,與清華工研院合作開發了燒鹼副產氫氣淨化工藝技術,2019年5月份建成投產了年產1500噸的氫氣淨化、壓縮、充裝裝置,產品質量滿足燃料電池汽車用氫的國家標準,同時還配套建設了全指標分析中心。
2020年10月底,在濱化集團合作伙伴大會暨投產執行50週年慶典上,時任濱化股份董事長朱德權公開表示,“爭取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符合科創板上市條件的氫能子公司建設,為濱化向新能源戰略轉型及五年以後的發展開啟戰略空間。”
不過,目前濱化股份的主要利潤來源仍是化工業務。今年三季報顯示,濱化股份1至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65.39億元,同比增加49.9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10億元,同比增加491.46%。其中化工行業收入達63.77億元,佔比達98.76%。公司也表示,環氧丙烷、燒鹼等化工品價格大幅上漲,是公司業績高速增長的原因。
前述濱化股份人士表示,“公司氫能源業務已經有市場供應,但目前尚未盈利。”
今年8月31日,濱化股份回覆投資者時表示,公司子公司濱華氫能源從事動力氫的製備,其2020年營業收入為663.59萬元,淨利潤為-1379.61萬元。
顯然,目前濱化股份的氫能源轉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隨著“清華系”的集體撤退,濱化股份的氫能源轉型之路將何去何從?
“董事會換屆後,目前公司發展戰略沒有改變,仍會沿著此前的路徑繼續推進。”上述濱化股份人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