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裡芬是一戰前德國的總參謀長,德國自從統一之後始終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兩線作戰的窘境,歷代德國的軍事家為了解決這一困境都是殫精竭慮絞盡腦汁。施裡芬也不例外,在付出重大心血後,施裡芬提出了一個解決兩線作戰的計劃即“施裡芬計劃”。
“施裡芬計劃”的主要內容就是先集中重兵集團取道比利時,再以泰山壓頂之勢壓向法國進行大迂迴。在四周內徹底擊垮法國後佔領法國或者迫使其退出戰爭,在解決了西線的英法之後,再將西線的重兵集團東調徹底擊敗東線的俄國,最終取得戰爭的全面勝利。
簡單的說,“施裡芬計劃”的核心就是先集中力量擊垮一個對手,再轉過頭來打垮另外一個對手,用我國的話來說就是各個擊破。當時按照施裡芬的構想,為了能夠集中力量擊垮法國,德軍在東西兩線的兵力比為1比8。後來因為俄國提前發動了攻勢,德軍緊急支援東線,兵力對比為1:4,西線仍然遠遠強於東線。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種的兵力無法在西線戰勝英法聯軍,東線也無法打敗俄國。德國陷入了兩線作戰的泥潭,在長期作戰中逐漸耗盡了力量,最終戰敗。
其實按照事後諸葛亮的觀點來看,施裡芬如果選擇在東線先擊敗沙俄再掉頭到西線對付英法,那麼一戰德國獲勝的可能性更大。東線沙俄軍隊的戰鬥力遠遠不能和英法聯軍相比,更不能和德軍相比,在開始的東線戰鬥中,德國一個集團軍就把俄國軍隊打的落花流水,俄軍死傷數十萬人,幾乎失去全部佔領的原波蘭領土。如果德國在西線採取守勢,在東線集中6-7個集團軍的兵力,再加上奧匈軍隊的配合,德國完全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徹底打垮俄國。要知道當時沙俄國內形勢並不穩定,德軍的勝利可能會讓俄國國內革命提前爆發,沙皇也會被提前推翻。德國可以讓俄國新政府大量割地賠款,然後調集主力對付英法,德國並非不能勝利。有人會說,這不就是後來俄國蘇維埃政府成立後的情況嗎,但要知道當時德國和蘇聯簽訂《布里斯特條約》的時候已經是1918年了,大戰已經進行了四年,德國國內已經差不多耗盡了最後的力量,如果一開始德國能在一年內打垮俄國,完全有力量消化鞏固俄國割了的土地和賠款,依託這些資源,德國甚至可以和英法打持久戰,情況比1918年時候好很多。而美國發現英法並沒有必勝的希望也不會輕易參戰,這樣德國取勝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如果按照我國的兵法套路,各個擊破肯定要先柿子挑軟的捏,可惜德國人並不懂得這個道理,先選擇更強的英法下手,最終一腳踢到了鐵板上,自己也吞下了失敗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