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五角大樓的訪問團從烏克蘭歸來。美方雖然沒有公佈更多細節,但烏軍方已經公開提出需求——迅速供應先進防空導彈,以彌補烏克蘭面對俄羅斯空襲和導彈的薄弱防禦能力。
然而美國《空軍》雜誌卻指出,美國實際上只有兩種地面防空導彈,其中“愛國者”導彈根本沒有庫存,只有“毒刺”便攜導彈要多少有多少。
烏克蘭國防部聲稱,俄羅斯發動所謂“大規模軍事幹預”已經迫在眉睫,可能就在明年1-2月,其中最大威脅來自空中,因此美國的防空導彈系統是烏方的“願望清單之首”。然而烏方卻披露,美軍訪問團卻在烏克蘭表示,烏軍方提升“應對俄羅斯海軍、電子戰和網路戰威脅的能力”也同樣重要。
烏克蘭政府聲稱,從2014年起該國一直在努力提高自身“防衛”能力。雖然已經做出了一些努力來提高烏克蘭的防空和導彈防禦能力,以及自己的戰鬥機和遠端攻擊機,但烏克蘭軍方仍主要依賴於蘇聯的老化設計及翻新產品。
烏克蘭國防部長奧列克西·雷茲尼科夫在11月訪問華盛頓時曾在新聞釋出會上說:“我們擁有一支發展良好、實力強大的陸軍,但更需要的是防空和導彈防禦。”
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儘管烏克蘭向美國提出了急切的軍援需求,但是美國卻拿不出像樣的東西。因為長期擁有空中優勢,所以美國軍方一直都不重視地面防空(海軍是例外)。
美軍現役的地面防空導彈實際只有兩種:中遠端的“愛國者”導彈,近程的“毒刺”便攜導彈。這兩種導彈的研製時間都早於上世紀80年代,服役歷史也有30-40年。儘管經過了多次技術改進,但基礎設計和40年前相比沒有太大變化。此外,美國首都圈部署有另一種“國家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NASAMS),但這是從挪威進口的產品。
即使是“愛國者”,美國當前也沒有現成的存貨能提供給烏克蘭。以美國現在的低速產能,新型“愛國者-3”造出來要花一兩年,而且訂單已經排到幾年後。要想滿足烏克蘭的需求,除非呼叫美軍現役裝備。但是,美國軍方卻拒絕這麼做。
據美刊的辯解,五角大樓拒絕直接提供現役的“愛國者”,是因為存在“複雜”的法律和後勤過程。首先是美國軍方拒絕直接涉入烏俄衝突,避免引發更多麻煩。然後,美方還聲稱“烏軍缺乏使用美製導彈的經驗”,必須經過長時間培訓,時間上也根本來不及。
為了彌補“愛國者”不能來的遺憾,美刊認為“毒刺”行動式導彈可作為替代選項。“毒刺”導彈除了步兵便攜外,還裝備在“悍馬”車上組成“復仇者”導彈發射車,烏克蘭軍隊很容易上手使用。但是美刊坦誠,“毒刺”和“復仇者”都只具備短程紅外製導能力,對俄方空襲只能發揮有效能力(射高不超過4000米),不過仍能給俄方增加“戰爭成本”。
儘管如此,烏克蘭方面似乎飢不擇食,雖然拿不到“愛國者”,但連“毒刺”導彈也不挑嘴,希望美方儘快提供。一名烏克蘭官員對《空軍》雜誌稱:“我們怎麼也能打下一兩架飛機,這就是成功。”
除此之外,美國軍方還提出了另外幾種可能性,包括從盟國呼叫一些歐洲生產的防空導彈,甚至是舊華約國家庫存的老式蘇聯導彈。甚至,美國軍方還積極向烏克蘭推銷俄製米-17直升機,這些都是阿富汗舊政府崩潰後流落出來的裝備。
但是,無論哪個方案似乎都很不靠譜,與烏克蘭當局的期望值存在極大的差距。
事實上,儘管烏克蘭庫存武器已經較為陳舊,但地空導彈裝備仍然保持了近、中、遠的完整體系,包括S-125、S-200、S-300、9K37等等。只不過,烏克蘭自己切斷了俄製武器的進口渠道,再加上烏克蘭軍工自己不爭氣,這些導彈是越來越少,不堪一戰。
從這些現象看,烏克蘭當局在這幾年裡並沒有正經備戰,最關鍵的防空系統基本處於“躺平”,沒有從歐美獲取任何技術和產品。另一方面,烏軍卻費了不少功夫從土耳其搞來一些TB-2小型攻擊無人機,被西方大肆宣傳為“不對稱優勢”。
然而,在沒有制空權和制電磁權,也沒有足夠防空能力的情況下,烏克蘭擁有更多的小型無人機又能怎樣呢?(作者:陶慕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