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號琢公,漢族,福建晉江南潯鄉人,天啟元年(1621年)生,出身於較富裕的農戶,少年時曾拜師學經,17歲參軍,後轉入鄭芝龍所部,並因功升任副總兵。施琅於順治三年(1646年)隨鄭芝龍降清,但不久又加入鄭成功的抗清行列。鄭成功因隙於1651年夏殺其父施大宣與弟施顯,施琅遂於當年再度降清。1664年9月,施琅出任靖海將軍,於是年底及1665年5月兩次率軍出海東征,但均為風濤所阻。1668年5月,清廷調施琅入北京為內大臣。
靖海侯施琅將軍像
1681年3月16日,鄭經病逝,鄭克臧繼位,侍衛馮錫範聯合反鄭克臧的勢力發動政變,將之縊殺,並於3月20日擁立年僅12歲的鄭克塽(鄭經次子)繼位。福建總督姚啟聖獲悉後,認為此乃天亡海逆之時,乃於7月4日奏請乘機攻取臺灣。是年9月10日,康熙皇帝任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總兵官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剋期統領舟師,進取澎湖臺灣。當時,明鄭領導層劉國軒積極備戰,選拔精壯,抽調佃丁民兵,使澎湖守軍增至2萬餘人,於澎湖諸島分遣官兵死守,有如“星羅棋佈,堅如鐵桶”。
一鼓平南,澄萬里海波
1683年7月8日晨,施琅率領官兵2萬餘人、大小戰船約240艘,自銅山(福建東山)出海,浪靜風順。9日下午抵貓嶼、花嶼,是夜船隊泊八罩水埯澳,隨後數日曾與鄭軍小船發生戰鬥。16日上午10時前後,施琅遣船50艘自東畔直入雞籠嶼,另遣船50艘自西畔入牛心灣作疑兵牽制,施琅本人則親率大烏船56艘,分為八股,每股7艘,各作三迭,施琅居中,乘風前進,另有80餘艘留為後援,對澎湖娘媽宮鄭軍發動總攻擊。當時,鄭軍大炮船及烏船盡出迎戰。
戰鬥正要展開之際,正颳著北風,清船逆向,鄭船位居上風,清軍恐懼不已。當時黑雲乍起,忽然殷雷震動,風向南轉,清船反居上風。是時水桶、火罐、矢石、炮火等相互交攻,有如雨點,咫尺莫辨,清軍奮不顧身,拼命死戰,戮力擊殺,乘風縱發,決戰終日,煙焰漫天,鄭船相繼被燒燬。黃昏時,鄭軍主將劉國軒乘小船自吼門逃出,其餘明鄭守軍先後降清,施琅大軍遂登陸澎湖。
此役,鄭軍慘敗,船隻沉失190餘艘,約12000人遭焚殺溺死,降清者計官165人、兵4853人。
鄭克塽納土輸誠
清軍佔領澎湖後,當地居民驚竄。施琅立即下令安撫,禁止清軍侵犯百姓,並於7月27日公佈曉諭澎湖安民示,免除澎湖百姓三年的勞役租稅。
清軍進攻明鄭之“臺灣略圖”
對於5000名降清鄭軍官兵,施琅不殺一人,並賞明鄭鎮營以袍帽,給眾以銀米,濟帶傷者以醫藥,且盡釋所俘士卒歸東寧(臺灣)。這些被釋放返回東寧的明鄭官兵對施琅莫不感泣,爭相傳說,東寧人民因此都願意歸順。當時的東寧“人心瓦解”,在“民心既散,誰與死守”的民意壓力下,劉國軒也失去了戰鬥意志,雖有人主張南下呂宋,再建基業,但為劉國軒所阻。後終以眾志瓦解,且知道施琅沒有殺害他們的意思,鄭克塽遂決定率眾歸順。
10月1日,施琅配置水陸官兵3000名、大小船隻30餘艘留守澎湖後,乃親率1萬名以上官兵,乘百艘左右的龐大船隊自澎湖出發,3日抵臺灣鹿耳門,劉國軒與馮錫範率明鄭文武官員到軍前迎接。10日,施琅公佈安民告示,不許官兵佔住民房、嚴禁兵丁侵吞糖蔗等民間物業、不許借稱官辦所需而侵取民間一絲一毫,依照民間市場價格購買大軍所需的日用蔬菜。19日,施琅又下令嚴禁勞軍,一經檢舉,定行嚴懲。
11月13日,施琅宣讀赦詔,鄭克塽等皆歡呼踴躍,望闕叩頭謝恩。當時,施琅一面遣返各省難民,一面撥船配載官兵於11月下旬起,護送鄭克塽、劉國軒及馮錫範等子弟諸文武眷口至廈門,聽從安插。施琅見諸事已告就緒,乃令興化總兵吳英駐守臺灣,而於1684年1月8日班師內渡。
1684年3月6日,康熙就施琅所請設臺灣鎮守官兵事向大學士等徵詢意見,李霨謂“臺灣孤懸海外,遮蔽閩疆。棄其地,恐為外國所據;遷其人,慮有奸宄生事。應如琅議”。康熙帝亦稱“臺灣棄取,所關甚大”“棄而不守,尤為不可”。是年5月27日,清廷在臺灣設一府三縣。
施琅澄萬里海波功在祖國
施琅以63歲高齡,依其15年前所規劃的平臺方案,乘風破浪,親臨陣戰,一鼓平南,解除我國東南沿海及臺灣長達20餘年的戰爭狀態,從此海波寧靜,百姓安居樂業。施琅平穩順利地統一臺灣,使臺灣成為我國的邊海長城,鎖鑰天南,屏障祖國東南半壁。故就整個中國而言,施琅實為我國偉大的民族英雄之一,其拓土開疆之功,應永垂青史。
自古得天下者在能受降。當時,由於明鄭當局與清廷敵對太久,雙方軍民間仇怨錯綜複雜,難免有許多人想公報私仇,甚至藉機擄掠。但施琅於誓師東征之際,即向大軍約法三章,一不可挾私報仇,二不許殺戮降眾,三嚴禁搶掠姦淫。施琅受降時不對鄭氏復仇,不施屠戮,極大地穩定了當時在臺漢人民心,增強了他們對中央的向心力,對祖國平穩統一臺灣有非常之貢獻。
清鄭澎湖海戰示意圖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施琅去世時,已是施琅平臺十餘年後,且人死燈滅,身前榮華權勢恩怨亦俱雲消煙散。然而康熙皇帝以天子之尊,在其所敕建碑文中,讚許施琅“排群帥以密陳,乘南風而破浪,六月於邁,一鼓而平。四十餘年之巨孽悉除,三十六島之殘黎皆悅。戢兵而惟宣德意,受降而不復私仇。排程周詳,朕深嘉嘆”,也就是對施琅不計私仇,惟宣德意的為國胸襟,予以崇高評價。
圖為施琅等大軍抵臺受降後,將軍、督、撫、提、鎮等大員召開會議,討論召集離散百姓,安插新附官兵,並於險要之地設定防汛等事宜示意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納臺灣入版圖,首任臺灣知府蔣毓英旋於1688年編纂完成第一部《臺灣府志》。分巡臺廈兵備道高拱乾續於1696年刊印第二部《臺灣府志》。1710年臺灣知府周文元完成《重修臺灣府志》。1717年《諸羅縣誌》完成。1720年前《鳳山縣誌》與《臺灣縣誌》也先後完成。1723年巡臺御史黃叔璥完成《臺海使槎錄》。(來源|《臺灣史》 作者|戚嘉林 海南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