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中曾有眾多王府,根據史料記載,明代時京城中王府有30座,其中親王府有19座,郡王府是11座。清代,王府數量逐步增多,至嘉慶年間,王府已達42座,至清末期王府發展到50多座。這些王府經歷時代變遷,完整儲存下來的很少,即使有一些留下來的,也已殘缺不全了。
如今北京協和醫學院(原豫王府)門口的石獅
如今,提起王府,很多人會聯想起“王府井大街”。這個街名的得來,的確與這裡曾經有王府有關。《光緒順天府志》以及《坊巷志》都提到,這裡元代為丁字街,明代在此建十王邸於此,遂稱王府街。不過,關於十王邸是十座王邸還是排行第十的王子的府邸,歷來有多種說法。
民國張次溪的《燕京訪古錄》中曾這樣記載:“隋朝帥府遺壁座,崇文門內東單牌樓北之三條衚衕”,“考之系隋朝燕王府北平王羅藝之帥府故址,此壁當系府前之影壁。”也就是說,王府井一帶,隋代時就有王府存在。
明代這裡是都察院所在,1452年,兵部尚書于謙提出建議,在此設團營,都察院又改為帥府,故此地有帥府園之稱。因這一帶有王府,且發現有一甜水井,清末時人們稱之為“王府井”。
清代,這一帶的王府,最具代表性的要數豫親王府。王府最早的主人是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愛新覺羅·多鐸(1614-1649)。經過幾百年的變遷,豫王府現已無存,唯有臥於中國醫學科學院牌匾兩側的兩個石獅子是原物,其他均無跡可尋。
多鐸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子,從小就深受努爾哈赤寵愛,依努爾哈赤制定的八王議政制度,只有7歲的多鐸和9歲的多爾袞,都被立為和碩額真。崇德元年(1636年),多鐸被封為豫親王,掌管禮部事務。
多鐸與多爾袞為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也是多爾袞的得力助手,在征戰朝鮮、蒙古的諸多戰役中,多鐸屢立戰功。
順治元年(1644年),多鐸封為豫親王,授為定國大將軍,率軍擊敗李自成。順治二年,率軍攻破揚州,掃除明朝殘餘勢力。這一年,多鐸被封為德豫親王。順治三年,多鐸被任命為揚威大將軍,率軍征服了蒙古的蘇尼特部。次年,多鐸加封為輔政叔德豫親王。
不過,在多鐸盛年時,因感染天花,於順治六年(1649年)不治而亡,時年36歲。多鐸死後,他的第二子多尼承襲了豫親王的封號,不久改為信親王,豫親王府也改為信親王府。
多爾袞死後,多鐸被封的爵位亦受牽連,順治九年(1652年)被降為郡王。當時已繼襲親王爵位的多尼,也因父罪,降為信郡王,多尼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去世。多尼之後,幾代均襲信郡王,其中有:鄂扎、洞鄂、德昭、如松等。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恢復了多鐸的豫親王爵位,此後,德昭的第十五子修齡,由信郡王改為豫親王,信郡王府又改稱豫親王府,豫親王的爵位一直延續至清王朝滅亡。
豫王府建築宏偉,是清朝最大的王府之一。從清乾隆年間繪製的《乾隆京城全圖》上可以看到,當時豫親王府所在地圖位置還標的是“信郡王”字樣,可見乾隆測繪全圖時(全圖完工於乾隆十五年),這裡還是信王府。
豫親王府有“小紫禁城”之稱,從《乾隆京城全圖》也能看出該府的規模,它坐北朝南,一座王府把東單三條衚衕隔成了東西兩半。王府中軸線上的建築也有“外朝”與“內廷”格局。前部為正殿銀安殿,它面闊5間,進深3間,後部寢樓各面闊5間。銀安殿與後面小殿建於漢白玉須彌座上,氣勢雄偉。銀安殿東西有群房兩排,每排13間。後面是“內廷”,院內正中寢殿7間,寢殿設角門直通後罩房。寢殿之東是三座小院,東南還有座院落。
豫親王的後代們一直延續著清八旗紈絝子弟遊手好閒的作風和驕奢淫逸的生活,逐步將家底吃空。隨著清王朝的倒臺,其家族已無力支付龐大的開銷。1916年,多鐸的後代端鎮將這座近300歷史的王府,以12.5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美國人將這座王府全部拆除,修建了中西合璧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及附屬醫院。
在民間,關於豫親王府的傳說很多,其中流傳較廣的是石獅的形態。豫王府前造型古樸的石獅子不是怒目站立,而是懶洋洋地趴著,傳說因為豫親王多鐸的功勞大,連府前的石獅子都可以休息了。另外,還有“禮王府房,豫王府牆”的說法,指的是豫王府圍牆高大。據說,康熙年間,信郡王與康熙帝下棋,皇帝輸了棋局,只好遵照事先承諾賞了信郡王雙俸,但皇帝又覺得沒有面子,便派內務府把信郡王府的牆加高了,有治罪的意思。
到了清末,關於豫王府,流傳最廣的是豫王府在出售後挖出很多銀子的傳言。早年間,某位親王擔心後代們揮霍,便將金銀財寶埋了起來,他也一直沒有將這事告訴後人。過了很多年,直到豫王府賣出後,在修建協和醫院時,挖出很多金銀財寶。甚至還有人說,美國人用這些銀子不但修建了協和醫院,還購置了最先進的醫療裝置。
我母親從小住在離協和醫院不遠的象鼻子後坑(今春雨二巷),她多次給我們講過這個故事,可見流傳之廣。不過,至於這個故事的真假,已無從考證了。
原標題:清豫王府留存的石獅
文/黃永順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