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故事三
猴子打死六個強盜,受不了批評離隊又迴歸,被騙戴上了緊箍。(第十四回)
友情客串:龍王、觀音
行者打死的六個強盜,分別叫作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眼耳鼻舌身意是佛教所謂的六根,打死六賊,也就是六根清淨。
故事四 蛇盤山鷹愁澗,收小白龍為坐騎。
(第十五回)
友情客串:觀音
小說回目是“鷹愁澗意馬收韁”,龍是“意馬”,和猴子是“心猿”相對。把人的心、意比作猿與馬,佛道兩家都很流行。
故事五
觀音禪院,黑熊盜取唐僧的錦瀾袈裟,猴子幾度試圖奪回不成,請來觀音善 薩,收服了熊羆。(第十六、十七回)
友情客串:廣目天王、觀音
這個故事裡,有不少對寺院裡人事結構和生活方式的介紹。妙在都是物質性的攀比,教義之類是看不見的。觀音禪院的老和尚有“幸童”,一般註釋只說是貼身童僕,體現了非禮勿言的分寸感。後面在車遲國,有道士向孫悟空炫耀自己是師父“靠胸貼肉的徒弟”,說得就更露骨。這種關係,當時在寺院道觀似乎都視為正常,只是還不如異性戀來得有吸引力。《二刻拍案驚奇》比作“吃殺饅頭當不得飯”。
這個黑熊怪平時與觀音禪院的老和尚論道,後來又被觀音收作守山大神。他的朋友蒼猴,是個道士,另一個朋友白花蛇,則是秀士打扮。儒道釋三教和諧,在妖怪界也有體現。
故事六 高老莊收ハ戒。(第十八、十九回)
八戒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帥,據道教典籍,北極天蓬大元帥,三頭六臂,麾下有騎兵三十六萬,和《西遊記》中“敕封元帥管天河,總督水兵稱憲節”相比,兵種全不相干。
故事七
過黃風嶺鬥黃風怪。(第二十、二十一回)
友情客串:靈吉菩薩
黃風怪是“靈山腳下的得道老鼠,因為偷了琉璃盞內的清油,燈火昏暗,恐怕金剛拿他,故此走了”,從這個習性看,似乎就是老鼠,而不是黃鼠狼。他做法時是“望著巽地上把口張了三張,呼地一口氣,吹將出去”,也不是放屁。央視86版電視劇,利用了一些民間觀念加以改造,更加生動,是頗為成功的改編。靈吉菩薩不見於佛典,是民間或作者的原創角色。
故事八
過流沙河,收沙僧為徒弟。(第二十二回)
友情客串:木叉
看點:沙僧的形象是紅焰發,藍靛臉,項下掛著骷髏,似乎和密宗造像有關。
故事九
黎山老母、觀音、普賢、文殊變成白富美勾引唐僧師徒,所謂“四聖試禪心”。(第二十三回)
黎山老母應作驪山老母,這是一位來歷很早的本土神仙,不但見於小說,連《漢書·律曆志》上也有提及。而且她後世影響很大,樊梨花、穆桂英、劉會定、白素貞等等女將或女妖,都傳說是她的弟子。所以她和觀音姐姐同屬一線明星,聯袂出場也很合適,至於佛道有別,在《西遊記》的體系裡,當然不構成哪怕一點點障礙。
故事十
萬壽山五莊觀,人參果樹引起的糾紛
友情客串:觀音菩薩、蓬萊、方丈、瀛洲海外三仙山的神仙
這一回裡對猴子的神仙級別給了明確定位,“雖得了天仙,還是太乙散數,未入真流”,所以碰到鎮元大仙這個地仙之祖,就不是對手了。
猴子在蓬萊找到的是福祿壽三星,在方丈找到的是東華大帝君和東方朔,在瀛洲找到的是九老。這裡面,福祿壽三星算是神仙裡的新出門戶,但後來居上,民間影響很大,小說裡給他們的戲份也最多。
東華大帝君即東王公,曾經和王母娘娘是一對,小說裡則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醬油”。東方朔本是漢武帝的臣子,《漢武帝內傳》等小說裡說他偷過西王母的桃子。小說裡安排他跟在東華帝君身邊,是個童兒模樣。孫悟空一見他,開口便說“這個小賊在這裡哩!帝君處沒有桃子你偷吃”,算是親切交流經驗吧。
86版央視電視劇裡,安排猴子還去找了師父須若提祖師,祖師不見,但指引他去找觀音菩薩。這個情節為原著所無,但極見師徒真情,是編劇的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