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頭條上刷到@書海沃野上傳的老電影《決裂》,感想很多,對曾經的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即共大,產生興趣,瞭解了一下共大在特定時期的特殊歷史。
電影《決裂》於1975年上映,由李文華執導,郭振清、葛存壯、王蘇婭、溫錫瑩主演。
電影《決裂》是一部關於一所農業大學(現為江西農業大學)的影片,極好的圖解了毛澤東的思想。
毛澤東指出年輕人是他的“革命事業接班人”,他認為年輕人要接受平等的教育。他認為大學不應該採取嚴格的入學規定,因為這樣會把農民和工人排除在外。
一、電影《決裂》所展現的轟轟烈烈的“教育革命”
江南某地區黨委決定創辦一所“抗大”式的農業學校——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延安“抗大”畢業的墾殖場場長龍國正被派往松山分校擔任黨委書記兼校長。
學校剛剛創辦,鬥爭便十分激烈。副校長曹仲和要把學校建在城郊;教務主任孫子清為追求學生質量,拒收沒有文憑的工農學生。龍國正根據地委副書記唐寧的指示,提出把學校辦在山頭上,主張開啟考場大門,請工農學生進考場參加考試,請貧下中農參加評論。
在《決裂》中,龍校長是一名毛澤東主義者,他受命接管一所大學,而這所大學的原主管人不准沒受過教育的農民和工人入學,龍校長詢問年輕人,同意一名熱情的青年入學,只是因為他曾經做過工人。
其他的農民則推薦一名革命前曾受一名地主的欺凌,而現在已是一個稻田專家的女子入學。當龍校長問她是否識字時,她寫下了“毛澤東是我們的大救星”這樣的字樣。充滿勝利的喜悅的音樂於是雄壯的響起,她隨即也就被批准入學了。
開學後,龍國正號召全體師生掀起一場“教育革命”。“共大”師生在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增長了才幹。他們批判了“黨內的資產階級代理人”趙副專員。趙副專員下令砍掉“共大”。
由葛存壯飾演的孫主任在劇中講解"馬尾巴的功能"——電影《決裂》"精彩"鏡頭
這時,傳來毛主席肯定“共大”的訊息,全校師生歡欣鼓舞,龍國正提醒大家:鬥爭還沒有結束,號召“共大”師生要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和傳統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
二、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的始末
1958年6月,中共江西省委根據毛主席關於“半工半讀”的教育思想,並在省長邵式平等同志的積極提議下,作出了創辦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的決定(簡稱共大)。
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簡稱“共大”,以抗大為榜樣,以墾殖場為基礎,先上馬後備鞍,很快籌辦起來了,共大是一種半耕(工)半讀性質的專業教育。
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創辦,總校設在南昌市郊西山梅嶺腳下,以辦大專為主。
分校設在江西省各地,在井岡山、廬山、大茅山、九連山、雲山、德勝關、西山、軍山、黃崗山、鄣公山、武功山、青龍山、紅星、永修蠶桑、賽城湖、油山、琳池、東固山、金坪、蒙山、大源、五府山、武夷山、桂竹帽、武山、五指峰、榮山、紅光、太陽、長嶺等地設立30所分校,以辦中專和初技為主。
至1958年8月1日,共大總校和井岡山、大茅山、油山、黃崗山、雲山、南城、高安等30所分校同時舉行了開學典禮,有學生11000多人。
共大辦學密切結合江西實際,除總校設在南昌市的郊區外,多數分校辦在山區,少數在平地。
共大實行多種形式辦學,在招生中除招收高、初中畢業生外,還注意招收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入學。他們的文化程度偏低,按學校規定先進預科班學習,待補習達到一定程度,經考試後再進入專業學習。
學生畢業後除少數由國家統一分配外,絕大多數實行“社來社去”,回到農村基層。總校及省屬分校還舉辦農業勞動模範、先進生產者培訓班,對他們進行有選擇的理論教學和推廣、示範新技術的訓練,也是“社來社去”。
1961年7月30日,即共大建校3週年前夕,毛主席親筆寫下了給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的一封信,表示完全贊成共大的事業。
在這封熱情洋溢的信裡,毛主席說:“同志們,你們的事業,我是完全贊成的,半工半讀,勤工儉學,不要國家一分錢,小學、中學、大學都有,分散在全省各個山頭……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這樣的學校,各省也應有這樣的學校。”
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的創辦有著深厚的時代背景和歷史基礎,學生多數是貧苦的農民和農民子弟,實行半工半讀。
當時江西省省長邵式平指出:“江西共大的全體學生中,工人農民佔總人數的百分之九十幾,這與我們國家的社會階級狀況相適應,我們是培養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人才,學習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我們共產黨領導教育事業的方針,如果教出的學生都不勞動,文化就會沒有根。”
共大實行省、專、縣分級辦學,即省辦總校,以辦大專、本科為主;省屬和專屬分校辦中專,個別專業辦大專;縣屬分校辦初技,個別專業辦中專。形成了全省高、中、初多層次的農業教育網。至1961年,共大有總校一所,分校100多所,學生有5萬人之多。
共大總校和分校一般設有農學、林學、畜牧獸醫、園林、農機、農村財會、農業經濟等專業,按照農、林、牧生產的工種和工序組織教學,編寫教材。
1963年10月初,周總理在中南海紫光閣主持召開八個部(農墾部、教育部、中宣部、林業部、農業部、財政部、水產部、水電部)有關負責人會議。會議開始,周總理宣讀了毛主席1961年給共大的《七三O指示》信。他邊讀邊解釋,深入闡述毛澤東教育思想,與大家共同正確理解指示信的內容。
隨後,周總理就共大呈交的書面報告中提出的問題,指示在座的各部領導支援解決,並請農墾部江一真副部長負責召集各部討論議定。遵照周總理的指示,這次會議形成了一個《關於解決共產主義勞動大學一些問題的紀要》,作為正式檔案下發。不久,周總理又親自批准了江西共大的發展計劃。
1964年8月1日,國家主席劉少奇在中央各部和北京市黨員幹部會議上作報告,講述關於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及兩種勞動制度時,熱情地肯定了共大半耕半讀是好形式。同年,劉少奇多次在講話中肯定和讚揚共大所取得的成就。
共產主義勞動大學體現了三個堅持,即:
第一,在辦校方針上,共大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辦學,提出“半工半讀,勤工儉學”的辦校方針。學校根據所設專業辦起了農場、林場、牧場以及各種為農業服務的工廠,作為基地,提出並逐步建立起教學、生產、科研三結合新體制。
第二,在教學上,共大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從本省農村、山區社會主義建設和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出發,設定專業,開設課程,確立教學內容和科研專案。
第三,在教學內容改革上,共大堅持三個面向:面向農業、面向生產、面向基層。在教材編寫中貫徹“少而精”,強調科學性、實踐性和先進性。在組織基礎理論教學時,還充分利用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具有與所學專業內容一致的、比較豐富的實踐知識這一有利條件,努力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方法上實行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專業教學與專業生產、校內教學與參加校外生產實習相結合。
第四,在生產勞動的安排上,共大堅持“三個為主”:一是生產以農、林、牧生產為主,二是勞動以學生勞動為主,三是學生勞動以專業勞動為主。學生結合專業參加生產勞動,進行基本技能技巧的訓練,進行推廣、示範新技術和開展科學研究活動,同時創造財富,力爭自給,逐步實現“不要國家一分錢”(指學生生活費自給)。至1974年,共大有分校108所,有農田3000多公頃,山林24000多公頃。農、林、牧場及農機等工廠350多個,生產糧食18000萬公斤,收入經費4億餘元。
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岡山時,聽取了江西省委負責人關於共大辦學情況的彙報,心裡很高興,並打算去附近的拿山分校看看。後因沒空,他派隨行的張平化和劉俊秀代表他去共大拿山分校,把毛主席的問候和關懷帶給了拿山分校的全體師生。他倆回來後向主席詳細地彙報了情況,毛主席高興地說:“這樣的學校可以多辦一點。”。
共大要求教師、幹部深刻領會、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行“半工半讀”,做到能文能武,教書育人。在教師中提倡“一專多能”,在幹部中提倡“能上能下”。
共大根據半工半讀的辦學特點,組織動員全校的教職工積極主動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共產主義思想教育和參加勞動生產實踐結合起來。
堅持四個教育:
一是共產主義理想教育;
二是革命傳統教育;
三是學農愛農紮根農村教育;
四是勞動和艱苦奮鬥教育。
共大在“文革”中遭到嚴重衝擊。總校接受了從城市下放的幾所普通中學,學校秩序被打亂,學生被集體下放到農場勞動,學業中斷。1969年9月,江西農學院與共大總校合併。從1970年開始,共大總校先後招收了7屆工農學員,共2500人。
1975年2月3日,毛主席在視察湖南後,其專列從長沙到達江西。在接見江西省有關負責人時,又關切地問到共大學校的情況,並勉勵要將學校進一步辦好。
至1976年,共大總校和分校共培養學生18萬餘名,其中大專、本科畢業生1萬餘人。這一大批畢業生多數已成為全省農業戰線上的骨幹。
1976年10月“文革”結束後,江西共大在新的歷史時期仍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援,發展也很快,並引起國內外更廣泛的關注。
1978年2月17日,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
同年,參加全國高校統一招生。
1980年5月,辦學體制又作了調整,採用全國農林院校統一的教育計劃和教學大綱,開始實行全日制辦學。同時解除總校對分校的業務領導關係,總校改名為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設定的系科與專業主要是農學系、植保系、園藝系、林學系、畜牧獸醫系、農業工程系、農業經濟系等,還有基礎課部、馬列部、函授部(成人教育)和培訓中心。學生達3000餘人。
經國務院批准,江西共大總校從1979年起在農學、林學、牧醫3個系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成為江西省第一批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聚集一批著名的教授、學者,他們治學嚴謹,崇尚教育,提掖晚輩,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0年11月20日,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更名為江西農業大學。
在江西共大的辦學歷程中,邵式平為之做出突出貢獻。對於江西共大事業的發展,他提出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辦校方針以及他的特色鮮明的教育理念,不僅對當代教育體制的革新與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而且對當前教育事業的改革也有啟示意義。
對於辦校的初衷,邵式平曾說:“我曾上過蘇聯勞動大學,學生邊唸書邊勞動,拿勞動養活自己,養育學校,我看江西可以辦勞動大學,我們的學校將自給自足,這所新型的大學是面向學歷較低的工人、農民的新式學校,這對發展江西的經濟有好處。”
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自1958年創辦至1980年改制,歷時22年,為國家培養了22萬餘名建設人才,並摸索了一套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學經驗。
三、依舊存在的共產主義勞動大學
江西還有世上唯一一所沿用“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名字的學校,這就是婺源鄣公山共產主義勞動大學。
婺源鄣公山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是婺源縣公辦職業學校,這所堅持了50年的共大分校,也是1958年建校當初最早成立的30所共大分校之一。此前,該校一直位於婺源的鄣公山,2005年,它由鄣公山搬遷到婺源縣城,並把當地的師範專修學校和衛校合併。
鄣公山共大辦學方向依然面向農村,招收比較貧困的農民子弟子女入學,向農民普及文化科學。但鄣公山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的辦學模式已等同於職業中專,它學制為三年,主要分為農學、機電、電子電器、電焊等專業,也實行半工半讀的辦學機制,某種意義上說,它保留了共大的一些“印記”。
歷史上全國各地還有安徽勞動大學、內蒙古共大、湖南共大、陝西共大等。
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被譽為我國實行半工半讀教育制度的典範,共大成為許多人揮之不去的時代記憶。辦學20餘年在實踐與理論的結合上取得了重大的成績,在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