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在跨境電商場景中,區別於國內的電商倉庫,海外倉中的貨物到倉往往用“箱+數量”來進行報備,這是出於什麼目的?這一形式又有哪些好處?本篇文章裡,作者就跨境電商領域裝箱業務中的常見概念和應用做了總結,一起來看一下。
在我剛入行海外倉WMS領域的時候,有一個讓我感覺很迷惑的東西,因為這個東西在國內WMS中基本見不到,而在海外倉WMS中有些人用,有些人不用,讓當時剛接觸WMS的我很是頭痛,它就是:入庫箱嘜。
在國內電商倉庫中,貨物到倉前一般都是按產品+數量的形式預報,例如這樣的:
而在海外倉WMS中,貨物到倉的預報一般都是箱+數量的形式預報,其中箱子內還有對應的裝箱明細,也就是具體的產品+數量,例如這樣:
國內電商倉庫一般貨到了之後都需要拆箱清點,需要仔細核對每一件數量,甚至一些需要採集唯一碼的,則需要逐件採集,所以入庫預報的時候按產品的維度很方便。
而海外倉受限於倉庫容量,人工成本,再加上業務模式也比較單一,一般都不會逐件清點,而是從箱子的維度來清點,箱到了,那麼貨物也就到了,最多就是偶爾加上一些額外的抽查清點。所以入庫預報的時候用箱來預報會更利於倉庫操作。
當時我並不知道海外倉的具體操作形式和背景,所以就對入庫預報需要按箱填寫的要求感到很困惑。隨著對這一行業的熟悉和了解,後來才發現其實這樣的玩法帶頭的其實是亞馬遜。
亞馬遜入庫的時候就需要提前預報,而且是以箱子或者卡板的維度,如果是箱子的維度則入庫的時候需要在貨物上貼好FBA提供的箱嘜號,如果是以卡板的維度入庫,則除了貼箱嘜之外,還需要在卡板纏繞的膜上貼卡板嘜。
一、什麼是箱嘜?
箱嘜是行業比較通俗的叫法,具體是怎麼傳出來的我也不太記得了,從亞馬遜幫助中心來看,中文的翻譯應該是叫箱子標籤,也有一些人稱之為外箱標,其實指代的都是箱子外部貼的標籤,類似於下圖:
一般來說,箱嘜都是具有唯一性的,也就是同一個入庫單中的箱嘜不會重複,不同的入庫單中的箱嘜就更加不會重複了。
當倉庫收到了相應的箱子之後,只需要掃描箱嘜就可以知道這個箱子是屬於哪個入庫單,裡面裝的產品是什麼,當然前提應該是客戶有提前預報入庫。
箱嘜號的生成規則一般都是單據號+業務關鍵詞+自增序號,例如上圖中的FBA箱嘜號是生成規則就是FBA貨件ID+U+6位自增序號。
二、什麼是箱型別?
箱嘜號一般都是入庫的時候預報給對應的倉庫的時候使用的,按理來說入庫了之後就沒啥用處了,只需要將箱子裡的產品取出來就好了,原來的箱子很有可能就直接廢棄或者不關注箱嘜號,只是當一個容器用了。
但是隨著業務的發展,海外倉開始興起了「FBA備貨中轉」的業務,就是客戶先將貨物以整箱的形式入庫到海外倉,然後當需要出庫發到FBA倉庫的時候,再讓海外倉以整箱的形式揀貨下架,再出庫發往FBA倉庫。
由於入庫的時候已經貼了箱嘜號了,那麼出庫的時候也可以直接用這個箱嘜號找到對應的貨物在哪裡,完成相應的揀貨任務,於是箱嘜號的作用除了入庫收貨之外,還多了一層,即:出庫揀貨使用。
前面提到了,箱嘜號一般是具有唯一性的,也就是不同的箱子會有不同的箱嘜號,這就有點類似於電子產品中的「序列號」了。
對箱子的管理也就變成了單品管理。而單品管理最大的弊端,就是耗時耗力。
例如當倉庫需要揀貨一個箱嘜號為「A001-01」的箱子的時候,除了要知道貨物放在什麼庫位之外,還需要在庫位上繼續找到準確的箱嘜號才可以。如果貨物放在地堆上,一個托盤就是一個庫位,那麼還要將托盤拆下來才能在一堆箱子中找到「A001-01」這個箱子,操作很麻煩,成本也很高。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般來說可以考慮對相同的箱子(箱子尺寸重量及內部裝的東西都一樣)貼一個新的SKU,也就是「箱SKU」的概念。這樣的話,只需要將相同的箱子放在一起,然後找到了庫位之後,在這個庫位任取一件即可,因為箱子都是一樣的,擁有相同的SKU。
這種辦法需要客戶重新對箱子生成新的SKU,並貼碼,對客戶來說體驗不太好,同時在管理庫存的時候又多了一層「箱SKU」的庫存。
既然箱嘜號是具有唯一性的,不太利於管理,那是否能在箱嘜號的字首上做一些文章呢?相當於揀貨多少時候只需要忽略最後的自增序號,字首都是相同的,那麼就可以判定為相同的箱子。這樣既避免了重新貼碼的麻煩,又便於倉庫識別和定位。
箱型別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對相同的箱子做一個聚合分組,同一個組的箱子都是一樣的,這樣就可以從單品的維度轉變成SKU的維度。
在建立箱子的時候,如下圖所示,可以解釋成:像第一行這樣的箱子有3箱,這3箱的內容都是一樣的;而像第二行這樣的箱子有4箱,這4箱的內容也不一樣;這一個單據加起來一共就有7個箱子,兩個大類。
建立了箱子之後,在展示的時候,則如下圖所示有三種展示粒度,分別是:
1)按箱型別檢視,即檢視一共有幾種箱型別,每種型別一共有多少箱,加起來一共總箱數有多少。
2)按單箱檢視,即按箱嘜號來檢視,有多少箱就會有多少個箱嘜號,每個箱嘜號中包含的SKU分別是什麼也可以看到。
3)按SKU檢視,是以SKU的視角來看,不同的SKU分別裝到了哪一箱裡面去了,每一箱的尺寸和重量分別是什麼。這個視角是FBA裝箱時候的視角,FBA建立貨件的時候需要先選擇對哪些SKU進行發/補貨,然後再錄入相應的箱子,將SKU與箱子關聯起來。
三、箱型別號&箱嘜號的生成
當引入了箱型別之後,自然就會需要生成箱型別號。為了提升箱嘜號的辨識度,也可以對箱嘜號進行改造。
箱型別號是生成規則可以是單據號+業務關鍵詞+自增序號,而箱嘜號的生成規則變成了單據號+業務關鍵詞+自增序號+自增序號,其實就是箱型別號+自增序號。
當客戶預報入庫的時候,系統生成箱嘜號並支援客戶自主列印,然後客戶將箱嘜號貼在入庫的貨物上。倉庫掃描唯一的箱嘜號可以進行收貨,上架,當需要出庫的時候,透過箱型別號來下發指令,某個型別的貨物要出多少箱,倉庫揀貨的時候也透過箱嘜號來識別,但是可以直接忽略字尾,只需要前面的型別號對得上即可。
除此之外,如果客戶自己決意要貼自己的「箱SKU」條碼,讓倉庫根據這個「箱SKU」條碼來揀貨、出庫,系統也可以引入一個「客戶箱條碼」來關聯這些箱子。透過客戶自己的箱條碼來尋找對應的箱型別號和箱嘜號,既能滿足客戶下出庫指令的要求,也能讓倉庫根據指令找到相應的箱子,且規避了單品管理帶來的繁瑣操作。
四、總結
最後還有一個「箱序號」沒有提,是指一個單據內的箱子按一定規律遞增的序號。這個遞增規律就是指前端建立資料的時候自己內部自增的一個序號,就好像我們自己打包了多個箱子之後,手動的從左到右或者從近到遠的規律給箱子命名,誰是1,誰是2,誰是3……
如果不想使用「箱型別」這個概念,那麼箱嘜號一般就是單據號+箱序號的方式生成,類似於FBA的箱嘜號一樣,直接遞增即可。
裝箱這個業務,在跨境電商領域很常見,無論是和FBA打交道,還是和第三方海外倉打交道,都會用得上。不同的系統會採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裝箱這一塊的業務,如果想要簡單點,那麼參考FBA的玩法直接用單據號+自增序號就夠了,如果想要相容更多複雜一些的業務,提升使用者體驗,那麼就可以考慮箱型別+箱嘜+客戶箱條碼的方式來處理。
最後畫了一個示意圖來解釋這些概念,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專欄作家#
我叫維他命(Vitamin),微信公眾號:PM維他命。前PHPer,做過線上教育類產品,也做過4年多的跨境倉儲物流方向的產品,目前是一位外貿SaaS領域的供應鏈產品經理。主要專注於WMS/OMS/TMS/BMS/ERP等領域,分享供應鏈相關的產品知識。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