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過年,圖一個喜氣洋洋,期盼神仙保佑。我們那裡習俗,神仙在大年初一五更降凡人間。
大年三十一早,把院子打掃乾淨。講究的人家,在院子裡撒上芝麻桿,大概取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寓意。有一種說法,神仙都是姜子牙封的,有芝麻桿的地方,姜子牙不來,神仙好到家裡過年。至於姜子牙為啥怕芝麻桿,不得而知。
掃完院子,吃完早飯,貼神碼,把舊神像撕下來,貼上上新的神像。老天爺在堂屋門左側,關爺在院門洞或者迎門牆上,上關下財在堂屋北面牆上,西仙、增福、財神在糧囤上,牛馬王在牲口棚石槽旁,圈神在豬圈牆上,井泉在水井旁,灶王爺在廚房裡。撕下來的舊神像,壓在香爐下面,在初一五更拜神時燒掉,叫給神仙換新衣裳,但灶王爺除外。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舊神像要燒掉,把新神像疊成牌位形狀,折根三十多釐米長的高粱杆,一半從中間劈開,夾住灶王爺像,插在香爐裡,直到三十這天,才把新神像貼上到牆上。
貼好神像後,就可以給他們燒香了。老天爺那裡要燒一把香,灶王爺那裡是兩根香,其他神仙是三根香。有個說法是灶王爺官小受不起三根香,只能燒一根,但神像上有灶王爺和灶王奶奶兩個人,加起來是兩根香。如果家中有急事需要禱告灶王爺,才可以燒三根香。
農村集市上賣鍋碗瓢盆的地方,也賣香爐,質量很一般,有瓷質的,也有瓦制的。有人家保留有過去的升,用升在老天爺神像前當做香爐。很多人用碗或者茶碗當香爐。香爐裡面盛滿細灰,就可以插香了。這種灰叫香爐灰,是用灶耙子從大鍋灶裡摟出來灰,再用籮篩出來的細灰。也有人家往香爐裡裝糧食來插香。
傍晚煮出第一鍋餃子,要供饗老天爺。邊放炮邊燒紙,嘴裡一直向老天爺願意,“老天爺,今兒個大年三十咧。吃吧,喝吧。恁老人家保佑的全家平安無事!”其他神仙處只燒香就可以了。堂屋門神那裡,把兩根香分別插在兩扇門的縫隙裡。過去有風俗,把松枝插在門上,樹枝上再插香。現在沒有這樣做的了。其實,我們那裡說的松枝是柏樹枝,大概不能分別二者。
大年初一,全家要起五更(讀京),分工準備。神像前點燃一根或者兩根紅蠟燭,擺上新筷子和供品,點燃香。老天爺像前,擺上煮熟的大塊五花肉、炸魚、酥肉、丸子等五碗供,還有專供給老天爺的花糕。花糕用棗和麵粉做成,形狀類似生日蛋糕。有些人家也會給老天爺供豬頭大供。灶王爺那裡要供棗饃饃,在一個沒有褶的圓形包子上,放四片用面做的葉子,再在葉子上安一個紅棗。其他神像前,擺一個棗花或者棗卷子,但牛馬王、圈神、井泉那裡不擺供品,不是不需要,而是因為環境不方便。
餃子煮好,盛出來五碗,用簸箕或者托盤端到老天爺那裡供饗。一切準備好後點炮,拉起迎接神仙降凡的序幕。在炮聲中,給老天爺燒紙錢,向他老人家禱告,祈求保佑全家平安、生意興隆或者學業進步。給老天爺燒完紙,端著餃子到院門洞,給關爺上供,燒紙錢時連同舊的神像燒掉。之後,再給灶王爺、上關下財、增福、財神、門神等神仙燒紙上供。給牛馬王、圈神燒紙,端一碗餃子就可以了。有些神仙沒有神像,但也拜一拜,燒些紙錢,如床神、廁神、樹神等。拜完神仙,天也全部亮了。
老天爺在人間一直待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恭送老天爺上天的美食仍然是水餃。我小時候沒有吃過元宵或者湯圓,我們那裡也沒有過元宵節的說法,只說過正月十五。對節日的稱呼,似乎多以日子代稱,比如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一、臘月二十三,有名稱的只清明、端午和年下。正月十五是一個大節日,要隆重擺供,特別是擺上初一已經出場的花糕。只有送老天爺上天后,才可以食用花糕,切成饅頭大小,用蒸鍋蒸透。趕上氣溫比較高的冬天,放了半個月的花糕,會發黴長毛。
晚上煮好水餃,仍是盛出五碗,端到老天爺臺上。把老天爺神像撕下來,在點燃鞭炮後,與紙錢一起燒掉,送老天爺上天。其他神仙處,一一跪拜。老天爺上天后,可以吃晚飯了,一人一碗餃子。年終於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