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孫像銀圓,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就是指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壹圓,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孫小頭,它是民國機制幣中的常見品種之一,然而它配套的輔幣,我們平時不經常能見到的。有的朋友卻說,自己手中有一些貳毫輔幣,上面也是孫中山像,在當地市場中見到的也不少,怎麼都說孫像銀圓的輔幣少呢?
此二角非彼二角
其實這種比較常見的孫像貳毫,是民國時期廣東發行的一種銀毫,它並不是和孫像開國紀念幣同系列的輔幣。
孫像廣東貳毫最常見的年份是民國十八年的,幣面雕刻的是孫中山三分之一側面像,另一面的上方寫有紀年“中華民國十八年”字樣,下方是“廣東省造”,左右兩側各有一朵放射光芒的太陽形狀小花裝飾。中間是面值,豎向書寫“貳毫”兩個大字,兩枝嘉禾末端相互交錯,圍繞著幣值。
其實早在民國十三年,廣東造幣廠就雕刻過孫像貳毫的模具,曾開鑄過孫像貳毫,成色達到7成,但鑄量非常少。這種銀毫的一面是孫中山三分之一側像,另一面和廣東雙毫的設計是一致的,銀幣中心是一個圓點,珠圈內寫有幣值貳毫銀幣,珠圈外環繞寫著紀年也就是中華民國十三年,下邊是廣東省造的字樣,左右兩側有邊花裝飾物,小花的花瓣是四瓣。
鑄造背景
這種銀毫的年份大多是民國十八年,當時主要是為了整頓廣東雙毫濫觴的問題而新鑄。廣東雙毫剛開始生產的幾年間,信譽還是非常好的,成色能達到70%,但由於當時軍閥林立,為牟取更高的利益,滇系軍閥進入廣東後,大量私鑄廣東雙毫,成色一降再降,低的甚至只有三成。各路盤踞廣東的勢力大批私鑄,這導致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低成色的廣東雙毫。市場交易和民眾生活大受影響,廣東甚至發生多次抵制廣東雙毫的風波。
於是在1928年,國民政府對廣東的貨幣情況進行調整,回收成色差的民國十三年廣東貳毫,進行改鑄。並設計了新的貳毫銀幣,新幣印有孫中山八分臉肖像,另一面的主要圖案是兩枝嘉禾。新鑄的貳毫成色回到了70%,改善了廣東雙毫失信的局面。民國十八年,繼續開鑄孫像廣東貳毫,和十七年的樣式接近,這年大約鑄造了1.62億枚孫像貳毫。接下來的幾年裡,對孫像貳毫又進行了續鑄。
小結
孫像廣東貳毫中,價格極差非常大,民國十三年的數量最少,價值也比其他年份的高出幾十倍。最常見的是民國十八年的,目前市場價值在百元左右,民國十七年的雖然和十八年的設計非常相似,只是紀年不同,但價值要比它高出不少。銀毫的收藏也是遵循著物以稀為貴的永恆真理,越是數量稀少的年份價值越高。收藏輔幣也十分看重品相,因為它們的直徑比較小,儲存起來的難度就更大,而且在以前老百姓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更高,留存難度也隨之加大,儲存完好更為不易。雖然輔幣收藏的熱度當前不是很高,但不能否認它所蘊含的深刻意義與升值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