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先鋒重大典型報道
浙東的稻蓬村,漁民朱蘇芬在浙江海洋大學教授的幫助下科技養殖梭子蟹,一年掙了12萬元。
浙南的楊家堂村,松陽縣職業中專的學生修繕百年老屋,中國古村落變身為“網紅打卡地”。
浙西的七里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培訓了一批農村經營者,百餘家農家樂生意紅紅火火。
浙北的餘村,天荒坪小學的學生在給遊人講解“兩山”歷史,述說著安吉綠水青山的動人故事。
……
浙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36年榮膺全國各省區第一,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程序最快、鄉村經濟最活、鄉村環境最美、農民生活最優、城鄉區域最協調的省份之一。
在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的時代篇章中,教育人行走在田間山頭、江海湖泊,將智慧紮根土地,用行動築夢未來。
一卷波瀾壯闊的鄉村振興山河圖,教育提筆,人才點睛,濃墨重彩。
做鄉村產業振興的“排頭兵”——
村裡來了科技特派員
永嘉縣界坑鄉黃岙頭村,曾是個農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欠發達村。2008年,浙江大學副教授葉明兒以省科技特派員的身份來到村裡。
“教師在學校要教好書,在地方必須要馬上解決實際問題。”葉明兒走門串戶,排摸村裡的種植產業,和老鄉們聊起家常。葉明兒發現,當地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的生態優勢,非常適合種植高山茭白。他找來其他地區的優質茭白品種,對村民開展技術培訓。他巧妙地設計了“茭鴨共生系統”,將水鴨放入茭白田地裡進行養殖,進一步提升品質。
村民有些驚喜,原來種茭白也有奔頭。村民有些感動,特派員一待就是10多年。在葉明兒的組織下,村裡成立了茭白專業合作社,註冊商標“楠溪源”。現如今,黃岙頭村茭白種植規模1300多畝,僅此一項村民人均年收入就達2.8萬元。鄉親們親切地稱葉明兒為“財神爺”,鄉黨委、政府授予他“功勳鄉民”。
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科技特派員制度是一項創新舉措,旨在解決農民生產經營中的現實科技難題和培訓適用技能,方向正確。同年4月,浙江省首批科技特派員踏上征程。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10多年來,浙江省、市、縣三級累計派遣科技特派員萬餘人次,高校教授、職教教師擔當了主力。浙江農林大學教師斯金平帶領張村鄉村民種鐵皮石斛,實現了山區“不砍樹也能富”。浙江中醫藥大學教師程汝濱,把黃沙腰鎮的中藥材變成了“發財樹”。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諸葛毅,給音坑鄉搭建了現代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進鄉入村的科技特派員建功立勳,被村民們譽為“番薯教授”“竹博士”“草藥師”,催生出許多茶鄉、竹鄉、橘鄉。為使幫扶工作擴面提效,特派員所在院校紛紛探索“校地合作”的長效機制。例如,浙江大學先後派出20名科技特派員服務龍泉鄉村,學校又與龍泉市政府建立了新型農技推廣機制,讓高校院所最高階、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技術直接指導農業生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村民富起來,鄉村也要美起來。
2003年,浙江啟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美麗鄉村建設拉開序幕。
現今的豐山村,已是海鹽縣的一個“景點”。而在浙江旅遊職業學院教師李冬初來乍到時,它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鄉村。“農民房外立面老舊,村裡沒有專門的停車場,許多景點資源被荒廢了。”
李冬用旅遊景區的標準,給村裡制定了一份“美麗規劃”——以“燈,鍾,茶,藥”為核心要素,打造燈文化節慶區、茶文化休閒區、鍾文化研學區、藥文化養生區。其中,有幾個專案被村委會譽為經典:恢復村裡的一個戰國編鐘遺址,申報浙江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滾燈文化在縣裡打響品牌。
沒出幾年,豐山村的潔化、綠化、美化“三化”率達到98%,入選浙江3A級景區村莊。近一年接待遊客18200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550萬元。老村民劉喆豪不住地讚歎:“村裡乾淨漂亮了,鄉親們休閒、玩樂的地方多了。節假日來的遊客,讓村子的人氣更旺了。”
豐山村的蝶變絕非孤例。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牽頭省內部分院校,開啟了“師生助力全省萬村景區建設”行動,累計對67個縣(市、區)的286個村莊進行鄉村旅遊發展指導,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品質業態的景區化村莊,防止一窩蜂式的照搬照抄和大拆大建。94個村莊成功建立省3A級景區村莊,安吉餘村建立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該成果是世界旅遊聯盟釋出的50個旅遊助力鄉村振興案例中唯一入選的學校案例。
做鄉村人才振興的“蓄水池”——
成立浙江農民大學
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到了上大學報考志願的時候,長輩的一句話觸動了應雨蓓:“在農村工作也挺好,畢竟你對農村熟悉。”
應雨蓓和浙江農林大學、仙居縣農業農村局簽訂了三方協議,以一名定向培養生的身份進入浙江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專業學習。專業對口農業,課程實操性強,尤其到了實習期就跟農民打上了交道。
畢業後,應雨蓓成為仙居縣下各鎮正式在編的一名農科員。走出農村的大學生又回到了農村,應雨蓓對現在的工作狀態很滿意:“大學裡的知識得到了充分運用,農村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振興鄉村靠人才,人才還須紮下根。2012年,浙江在國內較早開展定向培養基層農技人員。招生物件要有意為基層農業事業服務,安排在高校招生的普通類提前錄取,並與戶籍所在縣(市、區)農業部門簽訂定向就業協議。
學得實、成績好、就業穩,浙江農林大學跟蹤了幾屆畢業生後給出如是評價。在此基礎上,浙江採用類似模式招收糧油儲檢人員、林技人員等領域的定向培養生,不少專業還是浙江省認定的涉農免學費專業。
2013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決定,依託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科研優勢,成立浙江農民大學。在模式構架上,浙江農民大學陣容豪華:橫向上,整合了浙江農林大學、浙江大學等9家單位,實現人員、場地、師資等共建共享;縱向上,實行省、市、縣三級構架,省級9個校區,市級11個分校,縣級89家。不另起爐灶,整合各類涉農培訓機構資源,採取大平臺作業。
村民鬱勤飛在自家的2畝土地上種起了葡萄,儘管效益不錯,可一個普通農民缺乏先進種植技術和現代營銷手段,生意始終做不大。
正當一籌莫展之際,鬱勤飛看到了浙江農民大學的招生通知:不參加高考也能“上大學”,學費全免。還有這樣的大學!鬱勤飛激動地報了名。課堂上,敏銳的鬱勤飛發現,課程方向緊貼市場動向,知識內容非常實用。“一起上課的農民同學文化層次差異大,但大夥都聽得懂,沒有一個逃課的。”鬱勤飛說。
鬱勤飛如期拿到了一張浙江農民大學的畢業文憑,學校還為他定製跟蹤培養方案,大專家、大教授走進他的葡萄園現場授課。現在,鬱勤飛成了義烏市的“葡萄明星”,是許多知名平臺的重要供應商。
7年多來,浙江農民大學培育出60多萬名農村實用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引領著鄉村新業態、新模式的每一個程序。
做鄉村文化振興的“大先生”——
村校成了鄉村的文化高地
一所學校給一個村子打上文化印記,正在紹興市上虞區祝溫村上演。
從地圖上看,祝溫村形似一個“大腳板”,設計過校徽的金近小學給村裡設計了一個村徽,寓意為村民走在新時代。祝溫村過去民風彪悍,“小打天天有,大打三六九”,金近小學參照自己學校的紀念館,給村裡設計了創業文化館,展出“十佳和諧家庭”“十佳孝子女”,提振正能量。
在金近小學的結對下,祝溫村有了第一首村歌、第一幅牆繪,辦起了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村子名氣大了,不少文化創意公司登門推銷文化服務,被村幹部一一謝絕。“學校是鄉村的文化高地,幫了我們20多年,功不可沒,我們始終心懷感恩。”
記者走訪了浙江的不少鄉村,地方政府、百姓皆有此共識,村校是鄉村的文化高地,是文化振興的“大先生”。在浙江的廣大農村,教育文化與鄉村文化的結晶俯首可拾——
東海的大陳島上,大陳實驗學校學生用自己的勞作詮釋著墾荒精神。
教育家斯霞的故鄉斯宅鄉,百年校史的斯民小學就是一部鄉村變遷史和教育文化史。
江南水鄉的烏鎮旁,茅盾、王會悟的母校植材小學,開展了追尋先輩足跡的紅色研學。
村校在行動,高校亦如是。
2018年,浙江發起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在全國率先探索出真題真做、“政校企村”四位一體的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湧現了一批文化振興的典型。
浙江財經大學團隊在坪坑村完成了“守望文化館”專案,給古村帶去勃勃生機。浙江農林大學團隊在石倉村重振地方老酒品牌。大賽還開闢出專項賽事,如臨海村舍美麗庭院、蘭溪鄉村文化舊居賦能空間、瓶窯鎮良渚文化創意等。
曾多次帶隊到村裡舉辦“成人禮”的浙江財經大學教師劉亞輝告訴記者,村民從一開始的“看熱鬧”逐漸轉向自願自覺,願意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在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審視自己的人生軌跡,不忘根本、清心明志。”
2020年底,這項大賽升格為全國賽,吸納了更多高校前來參與。參賽高校從首屆的54所增加到近500所,參賽師生從5000餘人增加到4萬餘人,競賽合作基地鄉鎮從6個增加到123個。透過大賽,更多優秀的鄉村傳統文化鮮活起來。
美麗鄉村,教育點睛。未來的中國鄉村,教育又是怎樣的角色定位和存在形態?入選了浙江省首批數字社會未來教育重點場景的衢州市的餘東村,正孕育著鄉村教育的一場變革:村裡的每一座老屋、每一塊空地被充分啟用,城區教師進村開發課程,城區學生進村體驗農事,整座村就是一個完整的教育場景,留住新鄉人、歸鄉人、原鄉人的濃濃鄉愁。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美好鄉村教育,正闊步走來!
(報道組成員:本報記者 周飛 陳寧一 禹躍昆 蔣亦豐 張春銘 高眾 執筆:本報記者 蔣亦豐 影片:周子涵)
《中國教育報》2021年12月20日第1版
作者:本報特別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