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公佈的2021年胡潤中國藝術榜中,38歲的郝量以3343萬人民幣的總成交價位列第十八位,超過風頭正盛的陳飛和米巧銘,成為目前中國身價最高的八零後藝術家。
郝量,1983年出生於中國四川成都。祖父是峨眉電影廠著名導演郝偉光,父母也都從事影視行業相關工作。自幼長在藝術之家,又深受巴蜀文化薰陶,郝偉光對傳統文化十分痴迷。
一次偶然機會,郝量從某位收藏家親戚那裡看到一幅中國古畫。他發現畫中世界比書中的故事精彩很多。一方紙,幾點墨,就能再現所看所想,甚至能窺探畫家的精神世界。這種奇妙的體驗打動了郝量,讓他走上了傳統藝術創作的道路。
2002年,郝量得償所願,考入了四川美術學院,主修中國畫。很快,他發現自己在學校有點“水土不服”。
當時的學院教育已形成根深蒂固的體系,國畫系更是處於川美的邊緣,作畫的材質和樣式都受到了一定束縛。郝量嘗試融入體系,但還是失敗了。出於對中國古典美術的信任,郝量堅持走了下去,沒有改變自己的創作風格和價值觀。
2007年,郝量獲得碩士學位,他一度想放棄創作,當一名老師。在新水墨名家徐累的鼓勵下,郝量才走出低迷。
2009年是郝量命運的轉折點,他獲得了羅中立獎學金。這是對郝量長時間藝術實踐的認可,也給了郝量極大鼓勵,讓他拮据的生活有了改善。很快,臺北寒舍藝術空間向他伸出了橄欖枝,郝量的畫終於能賣出去了。
同年,郝量踏出國門,前往威尼斯雙年展。在這裡他看到了世界,也沉迷於對未知領域的探索。面對西方藝術帶來的衝擊,郝量“中國畫就是簡化”的理念被打破了。他意識到,把傳統當創作“符號”是非常危險的,路只會越走越窄。於是他開始嘗試將“當代性”融入到傳統藝術創作中。
2011年,郝量在臺北寒舍舉辦了個人首次個人藝術展《窼影》,展出了他學生時期創作的工筆畫成品,價格為三萬元每平尺,這對剛畢業的新人藝術家來說是相當驚人的。這次展覽是郝量正式進入藝術行業的跳板,也為他此後作品的價格騰飛奠定了基礎。
由於一直對國畫圈過度商業化深惡痛絕,郝量對作品創作質量要求極高,再加上工筆畫本身的特殊性,他的畫很少流通,在市場供不應求,無論是拍賣會還是畫廊,郝量的作品一經出現,就迅速成交,幾乎不會出現滯留的情況。
2013年,乘著“新水墨熱潮”的東風,郝量作品價格暴漲。在當年的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中,估價僅20萬的拍品最終以256萬港元落槌,成交價翻了近十倍。
2014年的上海佳士得拍賣會中,郝量《深邃之地》系列中的靈魂之作,十米長卷作品《雲記》開拍,在激烈競價後,以675萬元的高價落槌,重新整理了陳飛創造的最高紀錄,讓郝量一戰成名。
2018年,郝量憑藉《殼》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中超過1400萬港元的亮眼成績,成功躋身千萬俱樂部。
成名後,郝量面對最多的質疑就是他對傳統國畫的創新。郝量卻認為,自己一直追求的不是創新,而是把被丟掉的傳統撿起來。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藝術的歷史也是如此。古人某個時期追求過的藝術主流,可能會成為被時間拋棄和遺忘的東西。郝量創作中需要的,也是體現出來的傳統,可能不是被世人所熟知的傳統。
瞭解整條脈絡之後,找到在歷史中被忽略的東西,並把它撿起來,重新運用到創作中,並用來認識眼中的世界,這才是郝量一直追求的藝術之路。
(文/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