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穿著民族服裝的彝族男子,在創業的鼎盛時期,卻要回家養豬做家鄉的坨坨肉,在別人眼中困難重重的事情,卻被他巧妙化解,還能借助外人的力量,不僅把自己的事業做得風生水起,還帶領200多戶一起致富,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裡是農人影紀,本期就跟著影叔一起走進,《彝族男子養巴馬香豬》的創業故事吧!
寒門少年外出打工 勵志創業甩掉貧困
馬龍是寒門子弟,為了改變家裡貧困的現狀,他決定出去打工,在酒店站穩腳跟後,卻不願意過循規蹈矩的生活,他要創業養豬,這對於他來說,並不容易。
馬龍,出生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的曹家村,是地地道道的彝族人,小時候他家1年的收入只有一兩千元。
1996年,馬龍中專畢業後決定去西昌打工,父母給他100元錢做路費和生活費,可他左思右想後還是隻拿了50元。馬龍明白,這100元錢對於這個貧窮的家來說,意味著什麼,如果他全部拿走了,他的父母親肯定就要餓肚子了。
來到酒店打工的馬龍格外勤奮,也很有眼力,酒店裡的髒活累活沒人乾的活,他都搶著幹,除此之外,他也很好學,空閒時間他看師傅們做菜,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當廚師,自己開店賺大錢,他在心中不斷告訴自己,一定要幹出個人樣,帶領全家擺脫貧困。
很快,勤快好學的馬龍就得了一位廚師的喜愛,他收馬龍為徒弟,教馬龍做菜,馬龍很高興,非常願意學習,五年時間,就從一個打下手的升級為行政總廚,但是馬龍並不滿足,手裡有了積蓄後,他與人合夥開了餐廳、酒吧。
2009年,他有了300多萬元存款,他已經在心裡打好了主意,要帶著這些錢創業,那具體做什麼呢,馬龍也想好了。
在酒店的時候,馬龍負責尋找各種新鮮食材,在這個過程中,馬龍認識了巴馬香豬,它獨特的口感一下子讓馬龍記住了,他堅信養殖這種豬,肯定大有市場,特別是用這種肉做涼山彝族的坨坨肉,那必然是一道令人讚不絕口的美食,要是涼山幾千家做坨坨肉的食材都由他來供養,這可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嗎?馬龍越想越美,堅定了創業的想法。
2009年5月,馬龍回到了老家,投資100多萬元租下160多畝山地建豬場,場地建好以後,他就從廣西買進50多頭斑馬香豬作為種豬,開始養殖。
養殖問題花樣百出 巧借外力迎刃而解
每天好吃好喝,住“豪宅”的豬竟然面黃肌瘦,無精打采,膘肥體壯的豬竟然被嫌棄太肥,電商平臺要求產品精細化,一個接一個的困難,馬龍都是如何一一化解的。
馬龍對這批豬真是格外用心,也很捨得投資,他給豬寶貝蓋了一個座四合院,這樣就能鍛鍊身體,還能保證豬的安全,真是一舉兩得,本以為這些豬住在這裡,肯定會長得很快,但是沒多久,馬龍就發現,這些豬每天無精打采,面黃肌瘦,看起來病懨懨的,產下的小豬崽成活率很低,這可急壞了馬龍,他趕緊找到當地的老養殖戶,問是什麼原因,老養殖戶告訴他,這是豬吃得太單一,缺少微量元素導致的。
馬龍這才意識到,養殖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以為每天只要吃飽就行了,還要營養搭配,找到問題根源的馬龍按照老養殖戶給的方法,在村子附近的挖黃泥巴,他每天都來,每次取大半筐黃泥巴回來後,倒進養殖基地的一個水池裡,下邊有一個過濾器,過濾器上有一些鵝卵石,把黃泥巴倒在裡邊之後,經過水,慢慢稀釋,最後在水管裡邊引出去,豬就直接喝上了,沒想到小小的黃泥巴竟然解決了困擾馬龍這麼久的一個大難題。
2010年9月,馬龍購進的第一批豬養到了12個月,大部分豬體重都達到了100多斤,只有一小部分體型較小,但是這些大體型的豬沒有讓馬龍高興,反而增添了很多煩惱。
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你想到了原因,請在評論區留言哦!
原來這些豬太肥了,膘有四指厚,油大,嚴重影響了口感,客戶紛紛表示不願意買這種肉肥油大的豬,辛辛苦苦養出來的豬,竟然被嫌棄了,馬龍心裡很受挫折。
在一次屠宰的過程中,馬龍意外發現體型小的豬肥瘦比例反而比較好,他請教了涼州的專家,專家建議他選擇這種個頭小的豬作為種豬進行培育,馬龍用400頭小體型豬作為試驗品,用了3年時間,花光了所有積蓄,賣掉了自己的車,才成功地選育出體重只有40斤左右的小體型豬。
從2014年開始,馬龍專門養起了這種小體型豬,為了再次避免肥肉過多的問題,他加大了豬的運動量,讓工人趕著豬上山溜達至少5個小時,馬龍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他知道讓豬在山裡跑,是非常有利的,這樣它們得到了鍛鍊,而且山裡的野果子成熟以後,掉在地上,豬就可以吃,這種“免費”的飼料,其實特別好,比如山楂,吃了以後能幫助豬開胃消食,吃了以後增加了豬的體質。
經過這一番操作,同樣是12個月的豬,馬龍將這些豬的體重控制在了40斤,並且肥瘦相間,肉質緊緻,很受歡迎。馬龍的豬有了一定的名氣後,他就想著要“借力”銷售,調動身邊一切的資源賣肉。
2015年,他投資30多萬元在山上建了農家樂,馬龍頻繁邀請經銷商、採購商來到農家樂品嚐坨坨肉、烤乳豬,大家都對馬龍的豬肉讚不絕口,紛紛訂購。
這年,豬肉銷售一空,馬龍將存欄量擴大到1000多頭。豬的數量增加了,馬龍覺得要開拓更大的市場才能銷售。
於是,2017年6月,馬龍決定主動出擊,到冕寧縣城的一家酒店去推銷豬肉,沒想到,第一次上門就被人家趕了出來,心有不甘的馬龍又找到了採購部的經理,儘管馬龍說自己的豬肉品質有多好,口感有多不一樣,還是一樣被轟了出來。
這讓馬龍非常沮喪,但是冷靜了一會,馬龍就找了失敗的原因,餐館的採購商通常都有成熟的進貨渠道,自己貿然推銷憑啥人家憑啥相信自己,他很快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免費給酒店送肉,藉助他們開啟酒店的銷路。
他的想法一出來,就遭到了大家的反對,他們都認為,這樣虧損太大了,萬一沒有效果,那不是白送了嗎?但馬龍決定去冒險試試,他以前在酒店打工的時候,認識很多廚師,他們很多人還在酒店工作,可以先送給他們試試?
開始的時候,馬龍只給熟人送,後來連陌生的廚師也送,半年時間,馬龍送出去七八十頭豬,不過馬龍也沒白送,透過廚師從中幫忙,他成功地與冕寧縣幾家酒店的採購經理對接上。
靠著這個辦法,馬龍與涼山彝族自治州的50多家飯店建立了合作關係,馬龍的“第一次借力”成功了。
隨著銷量的提升,馬龍的肉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有一位客戶給馬龍提意見,能不能把這些肉加工以後,做成火腿,臘腸送給更遠地方的人品嚐,聽了這個建議以後,馬龍立刻找來了當地有名的廚師,拿出50只豬腿,做成了火腿。
沒想到,客戶的反應一致好評,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火腿,並且一點也不鹹,馬龍解釋說,普通的火腿,因為豬腿比較大,用的鹽多,但是這個小香豬腿小,用的鹽少就不鹹了,誰成想,少鹽的火腿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馬龍將醃製好的低鹽火腿發給客戶後,拍了一張圖片發到了朋友圈裡,沒想到引來了一位大客戶,這位大客戶在西昌市經營著一家電商公司,每年他都在全國各地尋找各類特色農產品,豐富網站產品,1年能賣出5000多萬元,他們相識於一次創業大賽上,當他在朋友圈看到這種理標識很強的產品後,特別興奮,立馬找到馬龍,表示願意在自己的平臺上買這種少鹽的火腿。
但出乎意料的是,馬龍並沒有答應的他,他有自己的小算盤,如果這個大客戶,願意在自己的電商平臺上賣自己所有的豬肉,他才願意合作,並且還能把火腿的利潤再讓一讓,經過一番考慮後,大客戶表示願意和馬龍合作,他的第二次“借力”也成功了。
上了電商平臺以後,在大客戶的指導下,馬龍將豬肉做了精細化的分割,這樣竟然一頭豬還能多賣200元,在大客戶的推廣下,馬龍的豬肉藉助電商平臺,終走出涼山彝族自治州,走向了全國各地。
馬龍真是頻出奇招,但也招招見效,這個彝族小夥腦子真的很靈活,如果你也佩服他,為他點個贊加加油吧!
銷售渠道拓寬後,馬龍決定帶著身邊人一起養豬,在政府的幫助下,將當地進行統一規劃,每家都有一個專門養豬的小房子,現在冕寧縣政府的支援下,村裡有200多戶村民跟著馬龍一起養豬,等養到一定的時間,馬龍再來回收,就這樣,馬龍藉助政府實現了第三次“借力”解決了豬肉供應不足的問題。
巧借力實現創業夢想 感恩回報共同致富
實現了個人的小夢想,馬龍還有一個大夢想就是讓家鄉儘快脫貧,走上致富之路。這一路走來,馬龍並不容易,他改良豬的品種,自掏腰包拓展市場,透過電商平臺銷售。自始至終,馬龍都是巧妙地利用資源優勢,懂得合作才能實現雙贏,成功以後,又懂得感恩回報社會,帶領大家一起致富。
現在馬龍還有很多計劃,比如發展美食觀光旅遊,讓村民靠養豬賺取更多財富,他要帶著鄉親們一起致富,徹底甩掉貧窮這個大包袱,相信在他的努力下,一定可以儘快實現。